中華表演基金會會長譚嘉陵指出,自從1997年以後,克萊本大賽就一直沒有美國人得獎,陳宣堯在2013年時代表美國再次奪得此獎,讓辛辛那提報(Cincinnati Enquirer)大讚他是“一個有話要說的藝術家”。
當年升讀大學時,陳宣堯同時獲得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書,但他選擇追求音樂發展,進了茱莉亞音樂學院。他認為音樂家應涉獵各方面知識,最好不只會彈琴,還會作曲,懂得欣賞文學。從朱莉亞畢業後,他轉赴耶魯大學修讀藝術文憑,追隨鋼琴名師陳宏寬深造。
廿五日晚,陳宣堯在兩百多名觀眾面前演奏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慢板BWV968,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貝加馬斯克組曲,科普蘭(Aaron Copland)的鋼琴變奏曲,無調性音樂先驅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的A大調圓舞曲,蕭邦的即興曲和即興幻想曲,拉威爾的圓舞曲等。其中拉威爾圓舞曲還是陳宣堯重新組合的新作 。
陳宣堯在演奏各曲目時,或輕柔,或急促,時如行雲流水,偶若湍流激盪,都讓座中懂音樂的人,聽得投入,還在音樂會結束時,紛紛起立鼓掌。
演奏會結束後,到後台排向音樂家致意的人中,有一名西人父親帶著一身大禮服,打著領結的兒子來請教,怎樣在彈奏音樂時,有自己的發現。另一名非洲裔年輕人還認真拿出自己做的筆記,請陳宣堯簽名。
在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的邀約下,當晚出席的觀眾中,有好幾位音樂名人,包括波士頓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指揮Benjamin Zander,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指揮Mark Churchill,在廣播電台做樂評,曾任紐約時報記者的著名媒體人Chris Lydon,以及鋼琴家Tema Blackstone。以年齡而言,算是陳宣堯師弟,師妹,一同追隨陳宏寬學鋼琴的黎卓宇,牛牛,Vanessa Meiling Haynes等人,當晚也都在座。
左起,波士頓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指揮Benjamin Zander,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指揮Mark Churchill,陳宣堯, 著名媒體人Chris Lydon,鋼琴家Tema Blackstone和譚嘉陵在演奏會後合影。(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