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月 13, 2010

紐英崙華人歷史從餐館、洗衣業開始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十日下午在華埠唐人街店面圖書館舉辦的「中餐館圓桌討論會」,再掀起紐英崙各地華人間關聯,為歷史留記錄,以及華人以餐館做為爭取政治力量工具的話題。
布朗(Brown)大學美國種族及族裔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ace & Ethnicity in America)訪問學者伍其暖,數年前開始以歷史學者身份,想要重建(reconstruct)1910年代,華人在羅德島州普域敦斯(Providence)市內的生活情況。
伍其暖在搜集資料時,發現了些有趣的事實。首先是當年大約有270名華人住在羅德島州,並在普域敦斯(Providence)市開有約十家中餐館,但同一時期,華裔人口現在遠比大波士頓多的加州,卻只開了三家左右的中餐館。其次是,他在翻閱記錄時,發現一位名叫陳松的台山人,來美時還只個小孩,上學、畢業後,在西雅圖做茶商,後來再搬到羅德島州,期間曾借出一千元給波城的某個人到羅州開餐館。
伍其暖說,這發現,引人好奇的想要探究,在交通並不便利的早年,並不全都聚居於波士頓的華人,都散居在那些地方,彼此是如何獲取資訊,互通有無的。十日當天的座談,也是希望能藉以獲得更多當年的歷史資料。
十日這天,出席的人數不多,真正做過餐館業的,也大概只有一度擁有十四家餐廳股份的陳毓璇,以及在緬因州波蘭(Portland)市鄧費(Dunfey)家族所開的「夏威夷小屋(Hawaii Hut)」中打工,年僅廿一歲時就當上經理的甄碧鳳。
華埠泰勒街九號的龍鳳酒樓,大約五十年前還是從夜總會翻修成餐廳的「蓬萊島」,後來改名為「華珍」酒樓時,大東主就是陳毓璇。他當年在北康威(North Conway)開設的玉村餐廳,也因地近白山(White mountain)這滑雪盛地,方圓七十五哩內,沒有另外一家中餐館而名聞遐邇。
但是,其他的出席者,包括好幾名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理事,也幾乎都和餐館業、洗衣業沾有一點邊。范王柳娥是父親那一輩,做過餐館業。她父親王耀敏除了開有上海印務公司外,也曾和兄弟到塞冷(Salem)市開過中國花園(China Garden)餐廳。張黃玉鶯的父輩也在緬因州開過餐廳。曾茂蘭的父母輩,1950年代在布魯克蘭陣開過中國市(譯音,China City)餐廳。
在塔芙茨大學工作的麥小燕也說,自己小時候的社交圈,幾乎也是圍繞著餐館打轉。她的祖父母輩及表親,1930年代在秋河(Fall River)市開餐廳,以及東方麵廠(Oriental Noodle Factory)。她的父母輩,1960年代在好田區(Fairfield)一帶小開餐廳。她的表親中,有人1984年左右到了羅德島州開餐廳。她還記得,這些大都是夫妻店的數百名餐館業者,還每年有次野餐大聚會。
在回顧當年都有那些人在那些地方開過中餐廳之外,這些出席者也談到,無論是在麻州或羅德島州,都有餐館業者因為名流政要的上餐館,發展出政治關係,早年如陳毓璇的經常利用餐館為政要辦籌款餐會,和已過世的聯邦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早年的麻州參議院議長威廉鮑傑等人十分親近,羅德島州早年有警察長和餐館東主熟稔十分,近年有中國客棧原東主葉超和多名政要結緣等例子。
當天出席者都要求伍其暖將來完成研究後,能和華埠社區分享研究結果,讓華埠有個較清楚的歷史發展記錄。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梁永基則大方的告訴布朗大學研究生李芸芸(Heather Lee),到中華公所翻查過往的文件記錄。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成立於1992年,查詢詳情,可洽該會行政主任伍麗華617-338-4339。

圖片說明:
伍其暖向出席者說明他的重建(reconstruct)早年羅州華人生活情況的研究項目。(菊子攝)
陳毓璇侃侃而談早年華人經營餐館業的相關情況。(菊子攝)
張黃玉鶯(後左起)、曾茂蘭、范王柳娥、麥小燕(前左二)、甄碧鳳(前右一)等人,一起聽陳毓璇「講古」。(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