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18, 2015

波士頓亞裔青少年交響樂團慶五週年伴翁慧古箏獨奏“如是”

當翁慧的悠揚古箏,遇上大波士頓亞裔青少年交響樂團的鏗鏘,就成了“古琴優雅韻波城,中華文化耀五洲”這場中西合璧音樂會,在慶祝交響樂團成立五週年之際,宣揚該團“多元就是力量,音樂幻化豐富生命”看法。
            上大波士頓亞裔青少年交響樂團是由小提琴演奏者楊捷創辦的音樂團體,歷經五年發展,團員人數越漸壯大,演奏曲目時,也不斷找尋中西合璧新高峰。
這場五週年慶音樂會,由交響樂團在楊捷指揮下,演奏中國民歌“二泉映月”,“翻身到情”拉開序幕。
曾獲多個國際音樂大獎,開過多場演奏會,最近這一,二年還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開辦中國音樂演奏團的古箏演奏家翁慧,在青年指揮家呂思豪指揮的交響樂團伴奏中,演繹王丹紅的“如是”協奏曲。
翁慧表示,這還是她第一次和大波士頓亞裔青少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奏靈感來自佛教“金剛經”的“如是”一曲,讓人更感受到中西交流韻味,窺見跨文化合作契機。
從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畢業,擅吹長號,也在楊捷輔佐培訓下已成青年指揮家的呂思豪,當晚指揮演奏門德爾松交響曲3“蘇格蘭”,為音樂會劃上句號。

圖片說明:

            呂思豪(前)指揮,翁慧(前左)彈古箏,演奏“如是”一曲。(圖由孔亞瑋提供)

            翁慧演奏神情。(圖由孔亞瑋提供)

            呂思豪(左二),翁慧(左三)與合作演奏者合影。(圖由孔亞瑋提供)

波士頓經文處長賴銘琪談兩岸未來看雙方智慧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昨(17)日在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暢論“從台灣今日,看未來明日”,直言兩岸將來能否和平共處,看雙方智慧,善意及耐心。
經文處長賴銘琪應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邀請,在該校Sawyer圖書館,以“「從台灣今日,看未來明日(Taiwan Today, Looking Toward Tomorrow)」”為主題,就臺灣現勢、兩岸與臺美關係等發表專題演講。
該活動由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所長薛龍(Ronald Suleski)主持,共約40人參加。
賴銘琪先從歷史、地理與經濟等角度,簡介中華民國(臺灣)。他以多家國際知名企業為例,明臺灣看似距離遙遠,但其實與眾人生活習習相關。臺美關係源遠流長,雙邊關係極佳,不但經貿投資來往頻密、州長與副州長等高層訪華、通過友我決議文,予我駐美人員豁免特權等政經關係均甚密切。
            在兩岸關係上,賴銘琪指兩岸分治以來,關係有著從緊張到和緩的轉變,通商、觀光、陸生來臺及直航等重要交流,也逐步穩定。
談及近日的「馬習會」經過及重要意涵時,賴銘琪表示,美國、日本、歐盟等均公開歡迎馬習會及肯定維持兩岸穩定和平的舉措。至於兩岸能否和平共存,賴處長認為需仰賴維持臺海和平的智慧、相互尊重的善意,以及等待適當契機的耐性等三項要件方能實現。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昨(17)日在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發表專題演講。(圖由經文處提供)

波士頓國際學生激增10% 全美排第三

一項國際調查指出,去年湧入本地大專院校的國際學生人數激增10%,總人數高達55,447,其中上東北大學,波士頓大學的尤其多,來自中國的高占32%
國際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在1016日公佈的“打開大門報告(Open Door Report)”指出,在大都會地區中,國際學生人數波士頓排第三,從去年的43,108人陡增至47,859人,僅次於紐約,洛杉磯。
若以州來排名,依序為加州135,130,紐約州106,758,德州75,588,麻州55,447,排第四。其次為伊利諾州,賓州,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印第安納州。
在麻州的55,447名國際學生中,有86%上的是都會區內學校,其中最多國際學生的五所學校,依序是東北大學10,559,波士頓大學7,860,哈佛大學5,478,麻省理工學院4,220,麻州大學安赫斯特分校2,352
這些國際學生分別來自國家的比率,依序為中國32.3%,印度11.4%,韓國5.2%,加拿大4.7%,沙烏地阿拉伯3.6%,台灣2.5%,巴西1.7%,越南1.6%等等。
全美的國際學生人數也正以35年來最快的比率增加,比之前一年增加了10%,在2014-2015學年間,達到974,926的歷史高點。
大波士頓的國際學生人數增長,反映了波士頓對外國學生來說,有如麥加勝地,是那些既想拿美國文憑,又想體驗多元文化留學生的天堂,其中有許多人來自富裕家庭。
在此同時,一些學生表示,要融入美國學生群,或者其他的外國學生群,很不容易。
波士頓環球報指出,25歲,在專業研習學院就讀的中國學生余凱西說,他們學的是學術性,而不是口語英文,有時候,她不知道如何學日常英語。
波士頓大學和東北大學的行政人員都說,他們是刻意增加外籍學生人數,以讓學生對越來越國際化的社會有所準備。
            這些國際學生都付全額學雜費,對各大學的財務經費貢獻極大,例如東北大學的學雜費 $45,530,食宿費 $14,472
            波士頓大學入學許可副校長凱莉華特(Kelly Walter)表示,早在五年前,該校就訂出把大一新鮮人級別的國際學生人數,從15%增加到24%的計畫。波士頓大學也縮減了大一新生總人數,從4000降到3600
            該調查也發現,美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數目也從2008年經濟不景後,達到了最高峰,全美共有304,467名學生在外國求學,其中有14,762人來自麻州大專院校。 

星期二, 11月 17, 2015

教育組與中華專協合作教留學生寫履歷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與麻省理工學院中華民國同學會、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NEACP)合作,上週末舉辦「履歷撰寫技巧工作坊」,邀學者、專家分享經驗,助留學生修飾個人履歷,增加獲得面試機會。
            現任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的精算師周萬欽,甫從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退休的教授周一男,在德拉瓦(Delaware)一投資公司的亞洲新興市場投資團隊任經理的Jeffrey Wang等三人,應邀分享經驗。
            在保險定價、風險管理、精算人才培訓與市場策略等方面都業有專精的周萬欽強調,投遞履歷表的時間很重要。
            周萬欽指出,一般企業二年前就開始公告每年67月預定出現的職缺,並於年初辦理面試,3月確定人選。因此聖誕節前寄出履歷,才能把握次年職缺機會。在人浮於事的職場環境中,一般企業約只從申請人中挑選10%做電話面試,如何“打造”履歷表,從聘僱者的角度來思考,讓自己成為“萬紅叢中一點綠”的10%,就非常重要。
            周萬欽,周一男,Jeffrey Wang等三人還分別從自己的專業領域角度,分析寫履歷表注意事項,包括商業界重精簡,履歷表以一頁為優先;學術界講究資歷,一頁絕對不夠看。另外應徵職位高低不同,鋪陳也應有分別,要針對所應徵工作要求,調整個人的突出特質與能力,千萬別一份履歷表,當作萬用書。
            他們也指出一些細微處,包括避免拼錯字、字句結構格式不一致、邊距過小、字體過小等格式問題,學經歷避免出現時間落差,內容須詳實。
            周一男特地指出,申請學術界教職,具備教學經驗,推薦信都很重要。
會中發問熱烈,有男同學提出服兵役的時間是否需在履歷列出,周一男教授認為可詳實列出,除避免產生經歷中斷錯覺。至於申請工作簽證,一般是較具規模,或資源充沛公司,才會協助申請。
駐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鑑於這場講座反應熱烈,將本著協助留學生勇往「職」前初衷,12月再辦面試技巧工作坊,活動詳情將公告在教育組網頁(www.moebos.org)

圖片說明:

            (左起)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周萬欽、駐波士頓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周一男教授、Jeffrey Wang經理等人會後合影。(圖由教育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