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23, 2014

胡桃山音樂營落幕 水星交響樂團助陣演出

水星交響樂團指揮余建寧,早年曾是胡桃山音樂營學生。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劍橋市報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日前以學生和水星(Mercury)交響樂團合作,在哈佛大學山德斯(Sanders劇院演出“協奏曲音樂會”,為第23屆胡桃山音樂營,畫下圓滿句點。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表示,在為期三週的胡桃山音樂營培訓中,約50名從中美台各地甄選來的50名青年音樂才俊,接受不下十名大師的親自教導,薰陶,還親自上場表演,或近距離欣賞名家彈奏的出席十場以上音樂會。他們彼此激發出的燦爛火花,帶出的那種興奮感,連音樂營的籌備服務人員都可以感受到。
 最近出版新書的胡世沛(左)與妻子出席譚嘉陵(中)的胡桃山音樂營音樂會。
(周菊子攝)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今年為音樂營邀得的大師包括2006的普立茲音樂獎主Yehudi Wyner,紐英崙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Bruce Brubaker,該校鋼琴教授Russell Sherman,Wha Kyung ByunVivian WeilersteinVictor Rosenbaum小提琴教授Donald WeilersteinNicholas Kitchen,James Buswell鋼琴家Tema BlackstoneMinsoo Soon,劉孟捷,茱莉亞音樂學院教授陳宏寬,紐英格蘭音樂學院前任校長,大提琴教授Laurence Lesser等人。
            在音樂營期間辦演奏會的,包括旅居德國的名鋼琴家陳必先,陳宏寬,曾獲邀到美國國會山莊演奏的黎卓宇,以及劉孟捷,胡乃元,李捷琦,章雨婷,王寅飛等人。
水星交響樂團和胡桃山音樂營在哈佛山德斯劇院合作演出。(周菊子攝)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胡桃山音樂營每年的營期結束演出,原本一直都是和長木交響樂團合作,今年由於長木交響樂團的時間排期無法配合,才換水星交響樂團合作,意外見證胡桃山音樂營在培養華裔音樂人才上的傳承有功。
            水星交響樂團指揮余建寧透露,很多年前,他曾是胡桃山音樂營學生,追隨鋼琴家殷承宗,小提琴家張萬鈞等學習,受益很多。如今有機會率領他的樂團和胡桃山音樂營合作,讓他打從心底高興。
            曾經2010年獲得全美樂團指揮獎,2011年獲得全美歌劇指揮獎,過去這一年間曾應邀擔任麻州秋河交響樂團,德國柏林Sinfonietta指揮的余建寧,原本學的是鋼琴,後來才在哈佛大學開始正式學指揮,當過哈佛克莉芙交響樂團助理指揮,約七年前才組成這共有團員120人的水星交響樂團。
余建寧當晚指揮水星交響樂團和胡桃山音樂營學生在哈佛大學山德斯劇院,演奏了普羅科菲耶夫: 第一交響曲“古典” 以及柴可夫斯基: 第六交響曲“悲愴”。2014年協奏曲比賽冠軍,來自加州的謝純一(Victor Xie)鋼琴獨奏聖桑: G小調鋼琴協奏曲第2號。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的下一個活動將是九月廿七日(週六)晚上八點,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丹廳舉行的王珏鋼琴獨奏會。

中華藝術協會夏令營結業 五人得免試入舞團

紐英崙中華藝術協會日前在屋本市(Woburn)該會會址,以一場精彩演出,告別第16屆中華民族舞蹈夏令營,宣佈38名學員中,有5人獲得免試進入該會舞團資格。
藝協總監陳玉律稱許羅若華,藍欣恬,施甜甜,張煒霈,顧佳等人學習認真,表現良好,歡迎他們加入舞團。

夏令營為期七天,由陳嘉琪,張喬,林麗安(譯音,Li-Ann Lim),以及Deidre WilliamsChristin Collins等老師,分別教授中國傳統,芭蕾,爵士,嬉合(Hip Hop)等各種舞蹈,馬嘉教舞台化妝。(圖由蔡高進提供)

星期五, 8月 22, 2014

麻州州務卿要調查遊說者

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F. Galvin)前(廿)日批評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和著名遊說者布南(John Brennan)達成協議的做法不妥,決定自己調查該遊說者的行動。
由於柯克莉即將在九月九日面對麻州州長選舉的民主黨初選,威廉蓋文此時採取行動,被許多人解讀成政治行動。
威廉蓋文指柯克莉辦公室與布南的達成協議,反而引發更多疑問。柯克莉辦公室宣稱,布南集團在20042006年間,不恰當的從法蘭西斯兒童醫院收取了37萬元的遊說服務費。
            根據柯克莉辦公室的說法,布南和法蘭西斯兒童醫院訂有應急費(contingency fee)“合約,允許該公司從他們為醫院獲得的費用中收取佣金。
            麻州法律禁止這種”應急“協議。
        在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和布南集團上週簽訂的協議中,布南集團不認罪,但同意把37萬元中的有遊說爭議的10萬元,還給法蘭西斯醫院。
            柯克莉辦公室仍然認為,採取刑事訴訟的做法太危險,原因有好幾點,包括法定追訴時效六年,這一案件可能時效限期已過,檢控方對其中一名主要證人的可信度有疑慮,此案中的一些關鍵問題,目前並無前例個案。
            柯克莉表示,她相信該辦公室根據調查所得資訊,做了正確決定。
            柯克莉的發言人Brad Puffer,表示,如果起訴失敗,法蘭西斯醫院一毛錢也拿不到。
            負責監管遊說行動的威廉蓋文反對該說法。他表示,協議內容的矛盾,讓他感到困惑。他說,應急費是不合法的,當應急費和公共政策的發展與私人財務利益連接得太緊密時,這費用就令人憂慮。
威廉蓋文辦公室在廿日時展開自己的調查行動,發了一封信給布南集團,索取合約,賬單,以及該公司與法蘭西斯醫院有關的工作文件。

正和柯克莉競爭成為民主黨麻州州長候選人的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昨(21)日立即發表聲明,呼應威廉蓋文的質疑,聲稱應該沒有人可以從違反州法的行為中獲利,柯克莉應該向大眾提供更多該案的細節解釋。

摩頓市議會表揚羅祖德


摩頓市市議會議長Neal Anderson(左起)代表摩頓市議會頒發表揚狀,稱許摩頓市居民羅祖德,為摩頓市亞美社區提供傑出服務。刻正競選轄區包括摩頓市麻州眾議員的摩頓市議員Steve Urtino,麻州州長委員會委員Terry Kenedy,以及麻州參議員Jason Lewis應邀觀禮。(圖由羅祖德提供)

玉山科協邀四十歲以下教授分享經驗

四名年紀不滿四十歲的華裔教授,日前在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MJNE)的“四十歲以下教授”講座中勸告後進,有心在學術界發展者,需兼顧並重語言文字溝通,研究論文發表,管理技巧應用。
            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MJNE)在康麗雪接任會長後,更加關注幫助年輕一輩學子打造未來,日前由黃佳苓聯繫,特地在波士頓學院舉辦“四十歲以下教授:打造一個成功並富有成果的學術生涯(Professor Under 40 ­ Building a successful and fruitful academic career)“會議,邀來四名背景,專業各異,但年紀都在四十以下的教授,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
            會議分上下兩場,由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惠特克心血管研究院(Whitaker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博士後吳佳璘,哈佛大學醫學院人口醫學助理教授杜勝偉主持,分別探討“成為教授的第一步”,“如何在學術生涯中進一步發展”。
四名教授分別為父母來自台灣,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麻省理工學電子工程電腦科學及合成生物中心(EECS/ Synthetic Biology Center  )院副教授盧冠達(Timothy Lu);從台灣清華大學畢業後來美留學,今年中才當上哈佛大學幹細胞及再生生物學助理教授的許雅捷;在台灣出生,十歲時移民澳洲,在澳洲唸到大學畢業後來美深造,已成為波士頓學院化學系正教授的劉世元;以及在甘肅蘭州長大,1997年從北京大學畢業,2008年升任哈佛大學統計系正教授的寇星昌。
盧冠達有MIT,哈佛大學兩校的電機工程,醫學及科技學位,不但得過美國國家衛生署(NIH)的創新者講,美國總統的科學家,工程師早期職業獎,也曾是麻省理工學院三十五名三十五歲以下新興科技獎的得獎人,目前不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中心領頭人,更是Sample6PhageX,以及Synlogic等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其中的Sample6產品已面市,將大幅度影響食品安全測試作業方式。
出席者的提問,範圍很廣,從如何接觸教授,剛申請到博士後,在那環境中該如何生存,怎麼才能升成正教授,研究經費怎麼來等等。
四名教授的回答包括,尋找未來方向,要聽自己的心聲,想要在學術這條路上發展,和自己的指導教授互動良好,時常請益,絕對有好處。要找教授寫介紹信或提問,電子郵件是很好的,不會打攪到人的方式,但想要自己發送的電子郵件受到收件人重視,就得花些工夫把郵件內容整理得簡潔扼要,電郵主題欄也能讓人一目了然。
許雅捷,劉世元,寇星昌還都強調了文字,語言溝通能力的重要。劉世元拿出當年他在發表論文前請指導老師過目,被改得通篇紅字的文稿做例子,指出要不是經過這樣的修改,他交出去的論文可能不會那麼容易被接受,他的學術生涯發展,恐怕就沒那麼順利了。
劉世元也有自己的實驗室,帶有一群研究生。他坦言,有實驗室,帶研究生,有如經營一家公司,學校也會期待教授自己從外界申請到研究經費。
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的下一個活動已定為十月四日(週六)舉辦第23屆年會。波士頓台灣生物科技協會將於八月廿三日舉辦遠足郊遊活動。查詢詳情可上網,http://www.mj-ne.org,或https://zh-tw.facebook.com/btbatw/info

  
圖片說明:

工作人員與講者合照。前排左起協辦人陳映嘉博士、主辦人黃佳苓博士、新英格蘭玉山協會(MJNE)理事李湘盈博士、MJNE秘書楊千、林明惠博士。後排左起主持人暨MJNE理事杜勝偉博士、許雅捷教授、盧冠達教授、寇星昌教授、劉世元教授、MJNE副會長曾宓博士、主持人吳佳璘博士,以及張煜杰(前右一)(菊子攝)


            四名講者,右起,劉世元,寇星昌,盧冠達,許雅捷回答提問。(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