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06, 2013

波士頓重建局今秋推新網站 民眾可追蹤發展動態

波士頓重建局(BRA)計劃今秋推出新網站,容許市內居民更密切的追蹤各項土地發展計劃的提案及動態,並表達意見。
波士頓重建局資深計劃員葛蕾斯(Andrew Grace)在最近一次的該局董事會議中,告訴該董事會,預計10月中推出的這一新網站,將有很美麗的設計。
波士頓重建局董事會在714日的會議中,無異議通過了撥款5萬元,資助新網站建設,使得建新網站的總預算增加到29萬元。
波士頓重建局上週已透露將推出新網站,以現代化、方便使用者的設計,讓民眾更快找到各種文件,以及網上的互動元素。
新功能將包括容許使用者購買地圖,訂購文件,申請競標,招標,徵求報價等等。
使用者也將能夠就計劃中項目,或發展提案,遞交意見,追蹤計劃或提案項目進展。

存檔的紙版文件將在掃瞄後上載到網站去。

波士頓南開、天津大學校友首度攜手遊

波士頓地區南開大學校友會和天津大學校友會,7月底首次合辦活動。兩校60多名校友和來美國上夏令營的30多名中國學童在麻州NatickCochituate公園燒烤、聯誼,歡樂非常。
重慶南開中學校友王延妍指出,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兩校在歷史上並無淵源,但彼此之間沒圍牆,只隔著一條街,於是一邊稱南天街,另一邊稱天南街,聊以區別。教育部實施985計劃,要在地方上整建10所重點大學時,原本打算合併南開和天津,但未成功,沒想到校友們來到海外卻合作無間。
南開會長王忠、副會長馬征,天大副會長王君勝、王麗夫婦,以及南開的齊軍、李洱、孫帥、陳希、唐若愚、吳琼、李海洪等等人,為了要讓校友及夏令營小朋友們有愉快經驗,事前做了許多準備,這天到會場後,也立即分工,架起烤爐,鋪開桌子,搬出醃好的牛肉、雞腿、雞翅,以及西紅柿、大西瓜、麵包,邊烤、邊吃、邊玩,還邊敘舊。
其中一名校友拿出他從中國帶回來,祖國大陸正流行的遊戲─狼人殺,竟新到沒其他人玩過,引得許多校友興奮非常,跟著學怎麼玩。
歡樂時間總是流逝得很快。許多校友經過這次聚會,彼此更熟稔了不少,要揮手說再見,竟有失落感,紛紛相約下次再見。
       南開、天大校友會籲請有意參加校友會活動者,主動聯繫。南開校友會:nankaiboston@gmail.com;天大校友會:mingyuanguo@gmail.com

圖片說明:

南開及天津大學校友烤肉聚會。(圖由南開校友會提供)


南開會長王忠()、天大副會長王君勝()(圖由南開校友會提供)


NECINA Yout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YES) 8.0 Registration Opens

NECINA Yout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YES) 8.0 Registration Opens
 
  
Founded in 2005, YES (Yout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Program is a FREE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entrepreneurship and leadership skills. 

 

YES program allows your children to:
  • Think Different - Learn to listen, think, and act as a founder, creator, and team member.
  • Business Knowledge - Gain business knowledge not included in high school curricula.
  • Solve Real Problems - Apply y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to help solve real problems.
  • Team Building - Build and manage strong teams with your peers.
  • Internship - Be considered for internships at our sponsor companies.

星期一, 8月 05, 2013

六會攜手辦中國茶藝國樂詩詞書法欣賞會

右二起,甄雲龍、周文熙、經文處長洪慧珠、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黃明鏡、
陳日華、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林卓培,後排
右起,程岭、林浩宗,右四起,方正厚、伍育俊、吳紹瑩、黃定國、
司徒天正、丘雲達,以及右一的池元山等嘉賓合影。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大波士頓地區六大文藝機構攜手,84日舉辦盛大欣賞會,吸引來近百名本地文人、雅士、藝術家及愛好者,匯聚在中華公所會議廳,奏樂、品茶、吟詩、揮毫,好不熱鬧。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北美藝術家協會顧問周文熙、黃明鏡策劃,推動出來的這場「中國茶藝國樂詩詞書法欣賞會」盛會,由紐英崙中華公所、波士頓僑教中心、北美藝術家協會、紐英崙藝術學會、波士頓中華書法會、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等六機構攜手合作,刻在羅德島州布朗大學國際衛生中心做研究員的程岭擔任司儀。
 左起,程岭持麥克風,周文熙講解,示範茶道者,黃光野、洪慧珠、
陳銘俊等人在台前欣賞。
(
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嘉賓,應邀與盛。
洪慧珠處長在致詞時表示,僑社的文化活動,經文處一向支持,這次的展示中華文化,這麼全面性,經文處很高興能夠繼續支持。郭大文主任也強調,凡是促進、提升華埠形象,宣揚中華文化的活動,僑教中心都全力支持。他也感謝中華公所黃主席的支持台灣的所有活動。
 波城詩人群,前右起司徒天正、陳日華,後右起,黎家活、朱紹昌、
丘雲達等人昨日吟詩、朗誦,展現他們各人的詩詞才情。
(
菊子攝)
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既是致詞嘉賓,也代表主辦單位之一。他表示,中華公所還是第一次和這麼多僑社名人一起辦活動,希望各界不吝給予意見。
黃光野也藉機會宣傳中華公所刻正推動的清潔華埠計劃,說明公所正在籌款,要聘專人一週5日每日4小時的掃街。
黃鏡明帶到會場展示的各色茶壺、茶葉。(菊子攝)
北美藝術家協會會長黃定國,中華書法會會長池元山,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林卓培等人,接著陸續致詞,暢言文化是民族動力,僑界凝聚力。他們希望藉此活動,豐富、美麗僑胞們的生活。
昨日的盛會,由中華公所張鎮田老師指導的揚琴班開場,不同年齡的兩個班級,分別演奏了春郊市馬、連環扣等曲目。協辦公所揚琴班的李嘉玲還補充說明,公所揚琴班將於97日開新班,831日下午1點有演出。
 甄雲龍帶到會場展示的徽硯、湖筆。(菊子攝)
因詩詞創作上的成就,履獲中國大專院校邀請開講,最近還有台山電視台為他製作了一輯17分鐘長個人專訪的「廚房詩人」黎家活,昨日應邀演奏吹洞簫,展現出他在書法、撰詩以外的其他才藝。
茶藝部份,活動籌辦人周文熙請來一名年輕的陳姓女子做示範,拿出一套茶具,邊泡茶,邊說明通常第一泡茶不喝,第二泡,斟入小杯後,再聞,啜,飲,喝的泡茶4步曲。周文熙透露,當天在會場上泡來請出席者品嚐的,是從中國買回來,一斤100美元的特高級觀音茶。
活動另一籌辦人黃鏡明介紹會場展出的各色茶葉及一個就要幾千元人民幣的紫砂壺。他還侃談茶有全發酵、半發酵、不發酵,綠茶、紅茶等等的分別。他展出的茶葉中,有一個茶磚是廣東美協慶祝50週年的紀念普洱茶,他一直捨不得拆封。
司儀程岭補充表示,他自己是安徽人,父親當年在安徽農場工作,懂得自己用木碳生火,為茶葉做特殊加工。他指出,中國十大名茶之中,安徽就佔其中之三,包括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等。
昨日出席活動者,在享用了至德三德公所首位女性總長黃周麗桃採購來蛋塔、鹹水角、鄧肯甜甜圈、麵包等點心後,聆聽波士頓華埠詩詞作家朱紹昌、陳日華、司徒天正、丘達、黎家活、周育才等,現場朗誦他們各人創作詩詞。本地書畫家林浩宗、方正厚、梅宇國、吳紹瑩、林卓培、黃鏡明、周文熙、程嶺、黎家活人現場揮毫,示範他們的書法功力。甫從中國回波士頓的甄雲龍,也特地湊興,把近年在中國身價暴漲的巨型徽硯及湖筆,帶到會場展示。
黃鏡明展示他捨不得拆封的廣東美協
慶祝
50週年的紀念普洱茶。(
菊子攝)

星期六, 8月 03, 2013

葉超獲國際領袖基金會領袖才能獎

美國海軍副助理部長孟慶森代表國際領袖基金會頒領袖才能獎給葉超。(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華府報導) 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主席葉超,81日晚在華府首都希爾頓大飯店舉行的「國際領袖基金會年度頒獎晚宴」中,獲頒領袖才能獎,和獲頒2013 ILF「全球先鋒獎」的中國航運集團董事主席陳峰等十餘人,在包括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孟昭文等嘉賓在內的數百名出席者面前,獲得表揚。
                     國際領袖基金會(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簡稱ILF)是個以培訓亞裔青年領袖人才為宗旨的非牟利組織,今年遴選了35名來自全美各地優秀亞裔大學生參加「暑期公共事務實習計劃」,分別進美國聯邦政府財政部、商務部、農業部、勞工部、退伍軍人事務部、國務院、健康與社服部、國防部及國會眾議院等各部門進行為期六週的正式實習。另外選了52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優秀研究生與大學生參加「國際傑出青年親善大使培訓計劃」,在過去兩週內到美東地區紐約、波士頓、華府等地,接受ILF精心安排的國際事務與領袖才能培訓。
 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的黃樺(右起)、呂蘭英、王曉元、葉超、萬寅生、
吳子平、章賢信等人喜見萬寅生以前的老師,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
(
菊子攝)
            81日,該會和「美國亞裔商業聯盟組織(CAABO, Coalition of Asian American Business Organizations)」聯合主辦2013年「企業與領袖高峰會(2013 Leadership & Business Conference)」,並舉辦了「國際領袖基金會年度頒獎晚宴」,以及「國際傑出青年親善大使培訓計劃」結業典禮。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前右四)、孟昭文(前左四)、國際領袖基金會主席徐紹欽、執行長董繼玲
(前右五),王凱文(前右一)和葉超(前右三)等各地分會會長在年度頒獎禮中合影。(
菊子攝)
                  白宮商業發展辦公室主任 Ari Matusiak與聯邦商務部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總署(MBDA)總署長大衛.韓森(David Hinson),以及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郭為婉(Daphne Kwok)、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葛懷中(Ramey Ko)聯邦商務部亞太事務副次長Craig Allen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Patricia Loui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辦公室高級總監、前美國上海總領事Henry Levine維吉尼亞州商務鄭叔(Jim Cheng)全美美國印度商會執行長Sanjay Puri Comcast公司副總裁 Johnnie Giles以及NRG Power公司總監 Derrick Nguyen等人,在「企業與領袖高峰會」中就「如何促進美國與亞洲的貿易關係、「美國亞裔商業領袖應該如何與政府合作共同開發亞洲市場」以及「聯邦政府期望藉由提高中小企業出口額以刺激美國整體經濟等議題,都發表了許多精闢看法。
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共同主席葉超(前左一)、吳子平(後左一)ILF主席
徐紹欽
(後右二)、執行長董繼玲(後右三),國際領袖基金會各地分會會長,和曾任
美國勞工部部長的趙小蘭
(後右四)、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後左三)、中國航運
董事長陳峰等人在午餐會中合影。
(
菊子
                     前聯邦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博士,81日中午,和ILF會員、國際青年大使及美國青年學者聚餐,分享了他們對國際交流及美國經濟情勢的看法。
81日晚,國際領袖基金會舉行年度晚宴,頒發「終身成就獎」、「團體服務獎」、「全球先鋒獎」及「領袖才能獎」等獎項給具有特殊貢獻的團體或個人。
國際領袖基金會的榮譽主席、前任聯邦交通部部長峰田(Norman Y.  Mineta)、美國聯邦國會議員趙美心(Judy Chu)、本田(Michael Honda)、孟昭文(Grace Meng)等亞裔政要均以貴賓身份出席。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右二起)、聯邦眾議員本田、ILF執行長董繼玲等人頒發領袖才能獎
給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共同主席葉超
(左一)、頒全球前峰獎給中國航
運董事長陳峰
(右一)(
菊子攝)
ILF目前有15個分會,各地區分會會長包括黃國清、林美蓮、孔慶超、嚴培達、倪幼薇、李學海、羅維宗、吳小燕、伯尼莊麗香、吳子平等人,1日都出席了會議與頒獎禮。
            當晚獲頒獎項者,分別為獲「終身成就獎」的豐田汽車企業美國地區總裁Yoshimi Inaba,獲得「團體服務獎」的「國會亞太裔小組(Congress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CaucusCAPAC)」。
羅德島州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杰 (左)頒獎。
「國會亞太裔小組」723日才晉見了奧巴馬總統,當面向奧巴馬提出移民改革應更重視亞太裔權益、聯邦政府內應增加亞太裔內閣成員以及提供亞太裔社區有關「奧巴馬健保」(Obama Care)的翻譯文宣與申請表格等建言。
趙美心當晚在頒獎時指出,自從奧巴馬總統上任後,獲指派為法官的亞裔人數倍增,由之前的8人增為21人。陳中和(Raymond T. Chan)也甫獲聘為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希望將來最高法院法官也有亞裔。
當晚獲頒「領袖才能獎」的有10人。分別為:全美洲中華會所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Larry Wong);甫卸任北美洲台灣旅館公會聯合總會長一職的許文忠(Steve Hsu);曾獲頒羅德島州普塔基基金會「年度人物獎」的羅德島華人協會主席葉超(Louis Yip);美京華人活動中心董事長蔡德樑(Stan Tsai);獲選為2012-2013國家婦女協會「年度女性獎」的Kathy Group Inc. 總裁劉延璋(Jan Liu)Kathy Group Inc. 總裁;康卡斯電訊發展事業公司外事主任Johnnie Giles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專業外科醫師Dr. Rahul M. Jindal;律師Marty Lorenzo等。
            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表示,該會今年培訓美國及亞太地區青年領袖的總人數,破記錄的達到86人,全賴各地分會及熱心個人、企業的捐贈。該會預定今年底將增加邁阿密分會。

台青商聯誼做善事 先捐血後烤肉

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與波士頓台美專業人士協會、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合作,日前在麻省理工學院帆船碼頭舉辦慈善捐血烤肉活動,有44人慷慨挽袖捐血,70餘人參加烤肉,熱鬧非凡。
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血庫協調專員Maureen Zuzevich表示,44名捐血者,給了他們30袋高品質血液,平均每1品脫(pint)血液可以幫助4名兒童。由於暑期向來是血庫供應吃緊季節,這次的捐血活動可說發揮了及時雨功效。其中許多人是第一次在美國捐血,將來可能長期捐血,也使這活動更有意義。
當晚5點多,台灣香腸與烤玉米的陣陣香氣開始飄散,帆船碼頭也開始人潮簇擁。70多名來賓中,許多人因為工作、時間、身體因素無法捐血,但都慷慨解囊,認購慈善烤肉會餐票,藉以支持這服務社會的活動。
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公關張劭聿指出,整個活動時間長逾8小時,但有多達24名義工輪流服務,確保了活動的順暢。其中除了三個主辦單位自己的工作人員外,有不少義工是從網路上知道消息後,自願到場幫忙的熱心人,讓他們感動非常。
目前在哈佛大學進修的萬馬奔騰學員,陽明大學醫學系學生曾灝表示,他很高興有這機會在波士頓當義工,讓他有機會認識了更多在波士頓當地讀書工作的年輕台灣人,對他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很有幫助。
新英格蘭台灣青商會會長康麗雪表示,青年商會的成立意義之一,就在幫助會員擴大人際關係網,也透過社區參與,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該會和TAP BostonMIT ROCSA為籌畫、宣傳這次活動,不但分別深入網路各個角落,更走遍波士頓和劍橋的大小商家與組織。他們希望將來持續深耕,把社區服務、公眾利益的觀念,深植在華人社群中。
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TYCCNE)、波士頓台美專業人士協會(TAP-Boston)與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MIT ROCSA)為這次活動,花了不下4個月的時間籌備。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經濟組組長石大玲、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以及目前正在競選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的吳弭(Michelle Wu)都到場支持。

圖片說明:

與會嘉賓團體照。右起,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公關主任張劭聿、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會長康麗雪;左起,經文處經濟組組長石大玲、波士頓榮光會理事池元山、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理事許炳煌、建築師王本仁等。(圖由台青商會提供)

熱心者躺在捐血車內準備捐血。(圖由台青商會提供)


左起,經文處經濟組組長石大玲、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會長康麗雪、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吳弭、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以及活動義工。(圖由台青商會提供)

星期五, 8月 02, 2013

Rob Consalvo 競選波市長 揚言增聘200警察 增設兩辦公室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區市議員康沙弗(Robert Consalvo)7 31日晚在華埠居民面前,開出一連串「支票」,揚言一旦當選市長,將新聘200名警察,新設兩全職辦公示來減少槍枝暴力、反對針對婦女罪案,成立創新辦公室,增加約2000個青少年工作機會等。
            19697月出生,畢業於俄亥俄州Xavier大學,曾在華府擔任已過世的愛德華甘迺迪議員助理,也曾在聯邦參議院勞工及人力資源委員會工作。回麻州後,他擔任海德公園區麻州眾議員Angelo M. Scaccia 的助理,從2002年迄今,擔任波士頓市第5區市議員的康沙弗坦言可負擔住宅、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公共安全,以及教育等與生活品質有關的議題,都是他一旦當選後的當務之急。
            他表示,自己是波市議會房屋委員會主席,對市內可負擔住宅
            康沙弗強調,他有兩個小孩正在讀波士頓公立學校,第3個小孩也將大到快入學的年齡了,波市的公校教育不只對全市居民重要,對他個人來說,更是關鍵。他將以做為一個大企業執行長的角度,來調整波士頓市每年260億元預算的分配,調整7000名市府員工的工作內容。
            他認為,波市府必區開放,包容。他要成立創新辦公室,讓每一個市民都有機會就市府的行政、決策,表達意見,提出新構想,確保市府聽得見民眾的聲音。
            康沙弗還解釋,例如增聘200名警察這目標,是要在市長的4年任內完成,換言之,一年只聘50名,不會一下子造成市府預算的很大負擔。他打算制定計劃幫助出獄犯人重回職場,過正常人生活,以減少罪犯回鍋率,也縮減市府的相關開支及社會成本。
            康沙弗在過去這一個月來,競選攻勢猛烈,宣佈了一連串一旦當選後將實施的新政。從教育、公安、住宅,他都有看法,還呼籲不要讓麻州以外的金援,左右了波士頓市的選情。他認為在所有市長候選人中,自己是資歷最佳,又有遠見的候選人,
            (1)日他還又公佈了新提案,要讓大銀行為他們所擁有,但顯然疏於管理的物業負起責任。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和華埠居民會合作舉辦的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將於87日晚在昆士小學飯堂,舉辦第5場論壇,預定出席的市長候選人為麻州眾議員華殊(Marty Walsh),以及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康雷(Dan Conley)
            華人前進會與居城權投票行動小組、波士頓住客聯盟、華人協選會等十數個機構另將攜手於86(週二)5點半至8點,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辦「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據說,12名波市長候選人將全員到齊。

圖片說明:

            華埠居民梁德生(左起)追問候選人。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李超榮、康沙弗等人聆聽問題。(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康沙弗(前右四)和華埠居民會等人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康沙弗()簽名支持華埠建圖書館後,再做說明。(菊子攝)

波市長候選人Bill Walczak 拒賭場 要設服務長

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和華埠居民會合作舉辦的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731日在昆士小學飯堂舉行第4場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波市第5區市議員康沙弗(Robert Consalvo),企業家華查克(Bill Walczak)先後出席發表政見。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華查克(Bill Walczak)731日晚告訴華埠居民,一旦上任,他將拒絕賭場,辦更多創新區(innovation district),把高中最後兩年改為職業培訓,協助華埠建土地信託,新設服務長職位,讓波士頓明天更好。
            今年59歲的華查克,是12名波市長候選人中年紀最長,經驗最豐,唯一曾任企業執行長的參選者。他的履歷表長長一串,包括1979年創辦柯德文(Codman)廣場醫療中心,並經營成為有員工350人,營業額2500萬元的企業,2000年與波士頓學校委員會委員Meg Campbell合作,攜手創辦柯德文學校,幫助地方上低收入家庭子女求學,並學得跨入醫療業工作的技能。
由於他把醫療中心衍生成為一個照顧柯德文廣場一帶居民的社區、文化中心,既有成人教育、健身課程,甚至還有農場學校,柯德文廣場最近新建的一座造價1800萬元的嶄新大樓,還以他的名字,命名為William J. Walczak健康教育中心。
華查克後來的工作經歷,包括2011年擔任Camney醫院院長,改善了該院設施及管理做法,創辦出結合家庭與醫藥項目,讓醫院與社區連結得關係緊密。2012年轉任所物(Shawmut)設計及建築公司副總裁。
            華查克在介紹自己時,說明他和妻子已結婚40年,兩個小孩一男一女,現在分別為3229歲,當年都是波士頓公校學生,讓他很早就知道,要幫助學生在求學、創業上有所成就,必須做那些改變。他的提議之一,是要把高中的最後兩年,變成職業學校,以期學生們畢業時,拿到的不只是文憑,還擁有立即可以進入職場工作的一技之長。他也計劃一旦當選波士頓市長後,設立服務長(Chief of Services)這職務,以確保市內每一名小孩都能有一名輔導者,幫助孩子們在小學3年級時,能讀能寫。
            在回答出席民眾李崢榮的提問時,華查克深有同感的表示,高速公路旁地區,的確有空氣品質不佳情況,他經過華埠時,也注意到區內缺乏樹木的現象。他認為華埠需要更多綠地、空間及綠樹,也建議華埠察查把華埠擴展進南端的可能。
            華查克透露,他母親曾有過嗜賭問題,在一眾波士頓市長候選人中,他大概是唯一的一個反對建賭場者。他認為波士頓市的創新區,辦理成果極佳,波市要刺激經濟,不如多辦創新區,而不是建賭場。
            回應華人前進會青少年劉建仁等的提問時,華查克表示他和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都是Barr基金會學者,曾聯袂訪問大溪地等地方。他支持建可負擔住宅,認為土地信託將是保障居民留居地方的非常重要做法,他也支持相當比率工作機會應保留給地方居民及少數族裔、婦女等的做法。
            華查克坦言,目前他有7名競選員工,其中並無華人,但他和越南人社區有相當深遠且良好的關係。他相信自己對波士頓市未來應如何的大遠景,以及他做為企業執行長的經驗,都將使他成為最佳的波士頓市長人選。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華查克(Bill Walczak)(右六)和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梅陳月嫦(右四)、余仕昂(左五)、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超榮(右五)等人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華查克(Bill Walczak)(前右一)在支持華埠建圖書館聲明上簽字。(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華查克(Bill Walczak)及妻子Linda(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