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06, 2014

波士頓新市長請韓裔 Daniel Arrigg Koh當幕僚長

左一為高丹尼,Daniel Arrigg Koh。(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今(六)日一早十點就職成為波士頓市廿年來第一位新市長的馬丁華殊(Martin J. Walsh),四日,五日時,一連串宣佈幕僚長,健康及人民服務長,兩名學校委員會委員等三項人事任命。
            四日下午宣佈的是幕僚長。馬丁華殊守口如瓶近兩個月後,終於公佈,他將敦請曾任波士頓卸任市長萬寧路(Thomas M. Menino)顧問的高丹尼(譯音,Daniel Arrigg Koh),擔任幕僚長。
            馬丁華殊陣營透露,高丹尼有一半亞裔血統,他的父親是曾任美國聯邦政府衛生部助理部長,麻州公共衛生廳廳長的高京柱(Howard Koh)。
            馬丁華殊表示,他相信高丹尼將為市長辦公室帶來一股新鮮氣息。他也指出,高丹尼對波士頓市政府營運很有經驗,也對如何管理一個大型,步伐快速地組織有很深入地瞭解。他相信高丹尼會幫助他轉變波士頓市做事情的方法。
            高丹尼目前是赫分頓郵報麾下赫夫廣播現場(HuffPost Live),一個網路媒體(an online streaming network)的總經理。他是最近幾天盛傳可能出任的人選之ㄧ。
            在麻州安多福出生的高丹尼曾任媒體巨擘Arianna Huffington的幕僚長。在那之前,經由哈佛大學商學院領袖學者項目介紹,他當過萬寧路的顧問,就大型政策,演講稿,以及通訊傳播策略。

昨(五)日下午,馬丁華殊公佈了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將加入他的內閣,擔任健康及人民服務長(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馬丁華殊表示,小阿若約知道如何讓人們合作,也將為新政府帶來豐富的波士頓市政府經驗。
小阿若約從2010年一月開始擔任波士頓市不分區市議員。他在南端出生,海德公園長大,如今和在波士頓公校當老師的妻子住在牙買加平原。當選波市議員之前,他是國際服務業僱員工會本地615分會的組織員及政治主任,也是美國醫療護理現在( Healthcare for America Now)的新英格蘭主任。他的政治生涯是從擔任波士頓市議員的查克透納(Chuck Turner)的選民服務主任開始。
小阿若約父親阿若約(Felix D. Arroyo)現已退休,是波士頓市市議會的首名拉丁裔議員。小阿若約的母親 Elsa是一名已退休的波市公校老師。他自己畢業於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或有南新罕布夏大學社區經濟發展碩士學位。
            馬丁華殊陣營昨()日還公佈,馬丁華殊今日就職後,將宣佈指派Hardin L.K. Coleman博士,以及Michael Loconto擔任學校委員會委員。
            Hardin L.K. Coleman博士有將近四十年的青少年發展及教育經驗,他也曾擔任小學,中學,高中老師,高中的學校輔導員。他在2013年六月時獲指派為學校委員會委員,遞補巴洛斯(John Barros)所遺職缺,並擔任波士頓公校學校派位外部顧問委員會的共同主席。
            住在波市肯磨廣場(Kenmore Square)一帶的Hardin L.K. Coleman博士畢業於威廉斯學院,或有佛蒙特大學教育碩士學位,以及史丹福大學心理咨詢的博士學位。他目前是波士頓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以及人類發展及咨詢教授。
            Michael Loconto 是一名律師,有子女在波市公校就讀,處理勞工關係,參與西洛士百利主街,都有逾十年經驗。他也是波士頓市長“三中有一”的顧問會成員,支持“嬉合”計劃的積極分子
            目前住在西洛士百利的Michael Loconto,畢業於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歷史及政治系,或有東北大學法律博士學位。他也是數個法律相關協會成員,包括波士頓律師協會的勞工及聘僱法組。

            學校委員會的委員是由大眾公開申請,波士頓學校委員會的十二人提名小組審核,提出建議後,再由候任市長挑選決定的。委員任期四年,獲指派者的任期依序間隔。Hardin L.K. Coleman博士和Michael Loconto的任期將於2018年一月一日到期。學校委員會的其他委員包括,主席Michael O'Neill,任期到2017年一月;副主席 Claudio Martinez,任期到2016年一月;委員 Meg Campbell,任期到2016年一月; Gregory G. Groover神父,以及 Sr., D.Min,Margaret McKenna ,任期到2015年一月。

星期日, 1月 05, 2014

陳薩、寧峰音樂會 一月廿五日在喬丹廳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在2013年連續主辦幾場在波士頓紐英崙音樂學院喬登廳 (Jordan Hall) 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Carnegie Hall) 演奏出深受樂評家肯定及觀眾感動叫好的音樂會後,緊接著將在2014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六晚上八點,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登廳 (Jordan Hall),邀請著名鋼琴家陳薩,與小提琴家寧峰聯合舉辦一場音樂會,節目精彩可期請勿錯失觀賞機會.當晚的曲目有:

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9號作品47
施尼特凱 (Schnittke): 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1號(1963
拉姆斯: D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3號作品108

票價$15-$50,一百張學生免費票(十四歲以上)請上網索取。六歲以下兒童請勿入場. 查詢請洽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譚嘉陵,電話781-259-8195或網站購票: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鋼琴家陳薩, 被倫敦古典調頻電台稱為"最耀眼的鋼琴演奏家之一"。在歐洲、中國、日本、美國和波蘭等地都受到熱烈歡迎。 1996年,年僅十六歲的她, 就出現在了英國利茲 (Leeds) 鋼琴比賽的決賽舞台上。此次決賽由西蒙.拉特爾爵士指揮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協奏,由英國廣播公司進行了電視轉播。
陳薩生於中國重慶,九歲跟隨但昭義教授學習,進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和深圳藝術學校, 獲得1994年首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和中國作品優秀演奏獎。 1996年,當她在利茲取得成功後, 獲得倫敦喬凱音樂學院的獎學金,進入該校隨喬安.哈維爾教授學習, 並獲得了演奏碩士文憑。隨後又就讀於漢諾威音樂學院, 師從阿里.瓦迪教授。
自從1994年陳薩獲得中國國際鋼琴比賽青年組第一名之後, 各種獎項隨即到來。1996年, 她作為最小的參賽者獲得了英國利茲鋼琴比賽的第四名,標誌著她的國際演奏生涯的開始; 200010月, 她獲得了波蘭第十四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四名,同時還獲得波蘭舞曲特別演奏獎; 2005, 她在第十二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水晶大獎後, 即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頂尖鋼琴比賽中均獲獎的鋼琴家。

陳薩與許多傑出的指揮家合作過,其中包括謝苗.畢契科夫、艾度.迪華特、西蒙.拉特爾爵士、米歇爾.普拉松、列奧納德.斯拉特金、詹姆斯.康隆、米蓋爾.哈斯-貝多亞、依蘭.沃爾科夫、勞倫斯.福斯特、湯沐海、余隆、呂嘉等。她合作過的重奏組和樂團有:塔卡什四重奏、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洛杉磯愛樂, 匹茲堡交響、以色列愛樂、圖盧茲首都交響、伯明翰城市交響、薩爾茲堡室內樂團、華沙愛樂、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里斯本古本江管弦、中國愛樂、中國國家交響、上海交響、香港管弦、新加坡交響等。
陳薩的足跡遍及了歐美的各大音樂都市: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華盛頓特區(肯尼迪中心)、倫敦(巴比肯中心、維格默音樂廳、普賽爾音樂廳、卡多根音樂廳); 華沙(愛樂音樂廳); 米蘭(威爾弟音樂廳); 柏林(廣播音樂廳); 蘇黎世(市政廳音樂廳); 林茨(布魯克納音樂廳); 波士頓(波士頓交響大廳)……陳薩還在美國、加拿大、亞洲城市(包括香港、台灣、東京、特拉維夫等), 以及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在陳薩的多倫多獨奏會之後,當地媒體評論到:"……既有細膩敏感的聲音,又有如此雄渾,飽滿而又溫暖的音色, 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起拉杜.魯普的琴音。

"
她參加過為​​數眾多的音樂節, 其中包括波蘭杜什尼基蕭邦音樂節、奧地利洛肯豪斯音樂節、瑞士巴塞爾新音樂節、德國巴德基興根夏季音樂節、德國不萊梅音樂節等,也應邀與小提琴大師吉東.克萊默在很多音樂會上合作。她經常在日本進行巡演, 並且被列入在東京舉辦的著名的"二十世紀百位偉大的鋼琴家"系列中。同時,在她的祖國,陳薩也應邀出現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

2010
年, 在蕭邦誕辰200年之際,波蘭政府授予陳薩蕭邦藝術護照,以獎勵她在推廣蕭邦音樂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在同年,她同時在上海和北京的音樂會分別被評選為年度十大音樂會之一和最佳獨奏音樂會。陳薩是施坦威藝術家。陳薩作為唯一的女性,被法國《時裝》雜誌評選為最受矚目的十大中國藝術家之一。

近年陳薩與東京大都會交響樂團合作,在三得利音樂廳舉行音樂會,與指揮大師瓦西里.佩特連科指揮的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合作在歐洲巡演。並應邀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演出。 20121月,作為獨奏家,與倫敦愛樂樂團和托特利耶指揮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了貝多芬"皇帝"協奏曲。陳薩出現在以2005年克萊本比賽為主題的記錄片《心靈之音》和《返場曲》中,該記錄片在全美PBS電視網上播放。陳薩也成為了《留聲機》雜誌(中文版)創刊號的焦點人物。多部陳薩專集電視記錄片由香港衛星電視網、鳳凰衛視和CCTV製作播出。
陳薩的首張唱片《蕭邦印象》於2003年出版; 第二張唱片於2005年秋天由Harmonia Mundi發行。由荷蘭PentaTone公司出版的兩張唱片《蕭邦鋼琴協奏曲》和《俄羅斯獨奏作品集》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在全球發行。倫敦古典FM授予陳薩《蕭邦鋼琴協奏曲》唱片最佳唱片獎時的評語是:陳薩的演奏是"發自靈魂深處的蕭邦協奏曲的演繹" 《俄羅斯獨奏作品集》中的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被英國《國際鋼琴雜誌》(International Piano Magazine)推薦為收藏版本之一。2011年的秋天,陳薩最新的格里格和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唱片在全球發行。
 
小提琴家寧峰1981年生於四川成都,現居柏林。 1992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跟隨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學習。 1998年秋,寧峰被世界著名音樂學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跟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胡坤教授繼續深造。 1999年初,他參加了大師梅紐因勳爵在皇家音樂學院舉辦的巴赫作品大師班,大師在聽完他演奏的巴赫“恰空”舞曲後評價說:“他的演奏幾乎如我想像的一般完美。 ”梅紐因隨即邀請寧峰參加在德國舉行的“梅紐因基金會”慶典音樂會。
 1999
38日,梅紐因大師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封推薦信裡寫到:“寧峰的演奏深深地打動了我……他的音樂天賦與才能將使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2003, 寧峰成為皇家音樂學院建校近兩百年來的第一個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生。畢業後,寧峰被授予“皇家音樂學院會員(ARAM)”封號。
2003
9月, 寧峰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約阿西姆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第三名;同年11月, 他獲得第十三屆“伊•高爾法斯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20056月,在新西蘭舉行的“邁克•希爾”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同年9月,在意大利熱那亞, 榮獲小提琴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以及兩個特殊單項獎, 並應邀用意大利國寶——帕格尼尼自用的1743年制瓜內裡•德•吉蘇“大砲”小提琴演奏。
寧峰在著名的荷蘭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錄音。該公司曾以SACD形式全球發行一張寧峰演奏的帕格尼尼作品的專輯和一張二重奏唱片。
寧峰曾多次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加拿大、丹麥、俄羅斯、美國、新西蘭、日本等世界各地的著名音樂廳舉辦個人音樂會。寧峰還與許多知名樂團合作過, 包括布達佩斯節日管弦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薩爾茨堡室內樂團, 墨爾本交響樂團, 新加坡交響樂團, 馬來西亞愛樂樂團,澳門樂團, 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等。

2010
年秋,寧峰與著名指揮大師伊万費舍爾率領的布達佩斯節日管弦樂團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亞洲巡演。巡演結與束後費舍爾大師對寧峰的演奏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我認為寧峰是一位擁有特殊才能和天賦的出色音樂家。 毫無疑問,他有著最高水平的演奏技藝和對音樂藝術極為飽滿的激情。 我毫無保留地推薦他。 ” 此次巡演中的出色表現也為寧峰帶來了一次難得的機會--位於英國的世界著名古典音樂經紀公司Intermusica向他拋出橄欖枝,他簽約負責代理他在全球範圍的經紀事務。寧峰也因此成為該公司成立以來簽約的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

僑務委員會「2014年海外僑商烘焙暨設備展觀摩團」開始報名

2014年臺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將於3月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展出項目包括烘焙名店街、原物料,以及機器設備等。該展結合重要國際烘焙賽事「UIBC青年盃世界錦標賽總決賽」及「世界盃麵包大賽」臺灣區選拔賽舉行,為亞洲地區最具指標性的烘焙盛會。

僑務委員會為協助有意以烘焙技術創業之海外僑胞特於2014311日至318日舉辦「2014年海外僑商烘焙暨設備展觀摩團」,委由財團法人中華榖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承辦。該觀摩團活動內容包括參觀「2014年臺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及實地觀摩國內知名相關企業,並將邀請國內名師及業者教授麵包及蛋糕等烘焙產品實作及經營烘焙業基礎課程。

該觀摩團研習期間之學雜費用由僑務委員會負擔,學員除自付由僑居地往返之交通費、活動期間膳宿費外,並須於報到時繳交報名費新臺幣3,000元。有意報名者請於2014122日前逕洽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至活動簡介及相關訊息,請自僑委會網站(www.ocac.gov.tw首頁/貼心服務/報名僑商研習班)或全球僑商服務網(www.ocbn.org.tw /首頁/最新消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