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15, 2013

5000多觀眾欣賞林子偉、張進德賽球

來自台灣的棒球名將林子偉、張進德,從713日開始,一連3天,在羅爾市美瑞麥河(Merrimack)旁的Edward A. Lelacheur球場交鋒。礙於球票一早售磬,不少球迷慨嘆聞訊太晚。
      林子偉和張進德都是美國棒球聯盟的小聯盟球員,去年同列灣岸新人聯盟潛力新秀榜。今年林子偉加入紅襪隊小聯盟中的羅爾旋球隊(Lowell Spinners)任游擊手,張進德加入紐約賓州聯盟(Jamestown Jammers)任捕手。
713日下午五點,他們倆人在羅爾旋球隊的球場交鋒。羅爾旋球隊後來居上,以54贏球。
大波士頓華人社區近三年才組隊成軍的竹蜻蜓聯盟,本來打算在713日這天前往捧場,沒想到有5000多個座位的Edward A. Lelacheur球場,竟然門票早已售磬,只能買站票,決定改成712日晚,專程為林子偉捧場,還每人領到一張羅爾旋球隊專為林子偉印製的海報。
那天頭1000名進場的球迷,都獲贈林子偉海報。羅爾旋球隊為林子偉訂做,印有他球衣7號的T恤也在球場出售,一件20美元。
羅爾旋球隊公關黃韻融表示,713日這場比賽是該隊每年主題訂為星際大戰(Star War Day)的球賽日,5278個座位的球場,球票早就銷售一空,她也沒辦法為台灣同學們挪票。
分別才1920歲的林子偉和張進德,彼此早就認識,這次難得同台對壘,13日在球場上見面時,高興寒喧,互相加油,探問各隊情況,生活種種。個性比較陽光的張進德,話也比林子偉多些,不過礙於各自所屬球隊的作息時間,他們倆人還沒機會在打球以外的時間聚首。
林子偉和張進德今(715)705分,還將在羅爾市Edward A. Lelacheur球場再對打一場。
根據追蹤台灣旅美棒球員近況的旅美幫網站資料,來自台灣,現分屬美國各個棒球小聯盟的球員有10人,包括2011年簽約匹茲堡海盜隊,2012618日登場小聯盟,現為紐約賓州聯盟Jamestown Jammers隊捕手的張進德;2012年簽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Cleveland Indians)捕手的朱立人,2011年簽約該隊的右投手江少慶,2012年簽約該隊的右投手陳品學;2012年簽約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sox)游擊手的林子偉;2012年簽約巴爾的摩金鷹隊(Baltimore Orioles)的左投手林逸翔,2011年簽約匹茲堡海盜隊(Pittsburgh Pirates)的左投手王維中;2011年簽約明尼蘇達雙城隊(Minnesota Twins)的右投手羅國華,2012年簽約該隊的右投手胡智為;2010簽約的西雅圖水手隊(Seattle Mariners)的右投手陳敏賜。
  
圖片說明:

            林子偉()和張進德在羅爾旋球隊的球場相見歡。(圖由羅爾旋球隊提供,Adam Chizen及黃韻融攝)


林子偉的球衣7號,張進德的球衣47號,都是lucky 7(圖由羅爾旋球隊提供,Adam Chizen及黃韻融攝)

星期六, 7月 13, 2013

吳弭競選辦公室在南端啟用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吳弭(Michelle Wu)711日晚在天滿街,靠近麻州大道旁的南端(South End),慶祝競選辦公室開張,包括在波士頓市政界頗有影響力的華埠僑領陳毓禮,有許多人到賀。
 陳文棟(右起)、陳毓禮、吳弭的妹妹吳弦、吳弭、陳偉民、曾雪清
等人在吳弭競選辦公室前留影。
(圖由吳弭競選辦公室提供)
             波士頓市今年的市級選舉熱鬧非常,不但市長一職有12人角逐,共有4個席位的波市不分區市議員,也有19人參選。
            今年才28歲的吳弭是其中唯一的華裔,也很可能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目前共籌得競選經費14餘萬元。
            吳弭在慶祝會的開場致詞中,感謝一眾支持者的已陪她跑了半年,宣佈波市第3選區(Ward 3)民主黨委員會的其中一區,經由內部投票,已明確決定支持她,以及另兩名波市現任不分區市議員。她盼能不負眾望,先通過924日的初選這關,再順利在11月時當選,實現為民服務的理想。
右起,張雅云、陳偉民、吳弭、曾雪清、Natasha Tyagi等人
在吳弭競選辦公室前留影。(菊子攝)
            吳弭也再度簡短說明自己的背景。她原本住在芝加哥,父母是來自台灣的移民,英文靠查字典補充學習,但她來哈佛大學唸書時,愛上了這個地方。母親生病讓她一度回到芝加哥,也接下了一家之主的擔子,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弟妹。因緣際會,她再回哈佛大學深造,取得法律博士(JD)學位,通過律師執照考試之前,進了波市府的市長辦公室實習,為波市設計出餐館業主開業流程圖,之後在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競選麻州參議員時,做助選工作,這些經歷都讓她更瞭解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係。
            她最小的一個妹妹,目前還在波士頓拉丁學校唸書,做為監護人的她,對波市公校系統運作,也有很深體會,讓她更相信一旦自己踏進市府議會,一定能成為市民與政府之間更好的橋樑。
            吳弭從去年底宣佈參選以來,她的親和、認真、勤跑社區形象,已深入民眾心中。711日晚,她設在南端的競選辦公室開張時,開車經過的駕駛見到她在巨型的「Michelle for Boston」紫色標語牌路前和選民寒暄時,還按喇叭表示支持。
            這晚出席吳弭競選辦公室開張的支持者,十分多元化,不但人種上白黃黑紅都有,宗教上也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佛教並列。刻正為麥可羅斯競選市長做義工的張雅云,也特地出席支持。
            兒子蘇安東和吳弭妹妹是波士頓拉丁學校同學的蘇正偉,這晚也出席競選辦公室開張慶祝會。他透露,波士頓拉丁學校礙於經費緣故,老師人數比一般學校少很多,一名老師至少得帶22名學生,相信吳弭和他一樣,深感經費對學校營運的影響有多大。

Fox 25 Zip Trip 到昆市 司徒士英會市長

昆士市的快樂山公園(Merrymount Park)噴泉旁,昨(12)日熱鬧非常。昆市市長柯奇(Tom Koch)、麻州前任財政廳廳長卡希爾(Tim Cahill)、諾弗克郡治安官貝洛帝(Michael Bellotti)都來這兒上電視。
            Fox 25電視台的晨間新聞播報室,昨日搬到了興國街839號對面的昆市快樂山公園噴泉旁。昆市府早在兩、三天之前,就在市府網站上廣告週知,籲請市府屆時出席,向電視機前觀眾,展示昆市精神。
            昆市市長柯奇(Tom Koch)、麻州前任財政廳廳長卡希爾(Tim Cahill)、諾弗克郡治安官貝洛帝(Michael Bellotti),昨日也都一早來到這戶外製播室,和Fox 25電視台的新聞評論員Doug "VB" Goudie,以及晨間節目主持人Shannon Mulaire Gene Lavanchy等人,在電視機前閒談。
            Fox 25號電視台這行之已近10年的夏日戶外製播晨間節目,為吸引觀眾出席,邀有許多廠商擺攤,儼然一個小型園遊會,出席民眾在那享用免費的鄧肯咖啡、甜甜圈,Teddie.com花生醬,Kimball農場的自製冰淇淋,Tedeschi食品店地各色飲料,Bernie &Phyl’s展示床墊,還有MLRealtyNE.com提供免費住宅評估,Fallon社區醫療計劃介紹購買計劃者參加健身活動可獲現金獎勵、波士頓兒童醫院擺出資料及水壺等等。
            在會場填交資料者,還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得到一輛Mazda6轎車。
            昨日一大早,會場內並沒有多少亞裔面孔,反倒是工作人員中有一名華裔。原來曾任波士頓劍虹體育會主席,現為財務的司徒士英是Fox 25 電視台的資訊系統主任,電視台每次到戶外做節目,他也都跟著去,以確保現場的電訊設備、網站圖片都正常運作。
            司徒士英表示,Fox 25把晨間新聞帶進社區之內製播,一來是拉近新聞播報室和收視人之間的距離,給新聞播報人員一個和他們的粉絲見面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藉此在電視畫面上展露多些人們的歡樂臉龐。


圖片說明: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會見Fox 25的司徒士英。(菊子攝)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和諾弗克郡治安官貝洛帝(Michael Bellotti)()接受Fox 25新聞評論員Doug "VB" Goudie的訪談。(菊子攝)

中國殘聯訪麻州秋河市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日前組代表團來訪麻州,與秋河市發展服務局晤談,深入瞭解美國政府為殘疾人服務做法。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代表團一行23人,由該會人事部主任相自成率領,成員包括該會各部門及下屬機構代表。
      相自成表示,此行是為進一步瞭解美國政府、機構服務殘疾人士的營運體制、管理措施,以及服務項目,藉以做該會為中國內殘疾人士提供服務時,應採取什麼措施及做法的參考。相自成強調,美國和中國的國情及經濟情況不一樣,當然他們不會把美國的體制照搬到中國去。
      麻州秋河市發展服務(Developmental Services)局主任何達(Robert Hebda),以及辦公室主管凱倫(Karen)當天接待了殘聯代表團。
      何達簡介了該市,以及麻州為殘疾人服務的概況。
      何達指出,秋河市共有居民155000人,市府每年撥經費2800萬美元給該辦公室,為市內約775名符合接受殘疾人士服務條件者,提供住房、家庭支持、日常護理等服務。
      他談及麻州的殘疾人服務,在70年代以前,非常糟糕,但之後發展迅速。例如,在70年代以前,所有的殘疾人都被隔離在十幾所殘疾人學校裏,居住條件很差,甚至有十幾人住一間房的情況,有的建築物還是二戰時期的監獄,裏面既無必要的家具,也沒空調冷氣,或供兒童及特殊人士使用的設備。員工的服務品質也很差。但現在,州府鼓勵殘疾人士和正常人一起生活,殘疾人學校只剩下3所,其中一所只剩下十幾人,居住條件也改善許多,2個人一間房,各種設備完善,對服務人員的要求也很嚴格。
      他們每年都從預算中撥款,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士提供設施,包括專車接送等,讓他們住進一般人家的社區。
      凱倫介紹,該局的工作是把每年的2800萬元預算,用於向提供服務的公司購買服務,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士提供服務。該辦公室下設10個服務協調員,每人負責60名殘疾人士的服務照顧個案。
      殘疾人學校負責為22歲以下的殘疾人士提供教育及服務。秋河市發展服務局則為22歲以上的殘疾人提供服務。經測試及考察,確定了殘疾人士符合接受服務條件,也確認其所需要服務項目後,該局將指派一名服務協調員處理個案,持續和該名殘疾人士,以及其家庭成員交流,追蹤服務情況。
      秋河市府人員在回答中國殘聯人士提問時指出,該辦公室行政經費約占總預算的10%,由於他們是政府機構,不能接受私人捐贈。由於提供服務的經費來自該辦公室,殘疾人士並無權自行選擇提供服務機構。
      中國殘聯還問及如何測試殘疾人士是否符合資助條件等細節。


圖片說明:

中國殘聯代表團和麻州秋河市發展服務局代表合影。(圖由中國殘聯提供)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人事部主任相自成送紀念禮品給秋河市官員。右起,凱倫、何達、相自成。(圖由中國殘聯提供)

Boston Saves $400,000 in Energy Costs this Year

City Saves $400,000 in Energy Costs this Year
And Offset 270 Homes Worth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Credits

            Mayor Thomas M. Menino today announced three major steps forward toward his goals of reducing municipal greenhouse gas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City recently launched a new municip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mpleted 23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s this past fiscal year; and purchased 28,000 wind-generated renewable energy credits (RECs). All of these efforts build off Mayor Menino’s stated environmental goals, including 20 years of municip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work Citywide.

            “The City of Boston continues to do its part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le cutting our energy costs, saving taxpayer dollars and increasing our level of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said Mayor Thomas M. Menino. “I am proud to report that City government is leading by example and is on track to meet our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goals.”

            The City’s new Enterpris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EMS) will help identify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avings opportunities throughout municipal buildings an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City’s ongoing energy efficiency efforts. Through a contract with Schneider Electric, the software will allow the city to track all energy and water consumed by each of the City’s:

·                     253 facilities
·                     Traffic lights at 850 intersections
·                     64,000 street lights
·                     All 3,100 vehicles and buses in the City’s vehicle fleet

            The software will also enhance the City’s ability to plan future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s, identify undesired spikes in energy use more quickly, actively manage energy use system-wide,  and allow the City to closely monitor progress toward meeting Mayor Menino’s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s goals—25 percent by 2020 and 80 percent by 2050.
            This progress was been underway throughout Mayor Menino’s administration and continued in full force during the last fiscal year, which ended June 30. During that time, the City completed 23 projects that will annually:

·                     Save 2.5 million kilowatt hours of electricity
·                     Save 9,500 therms of natural gas
·                     Save about $400,000 in energy costs
·                     Prevent 1,109 ton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amount of C02 saved equates to the approximate electricity needed to power 270 homes for one year.

            “While programs like Renew Boston and the new Building Energy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ordinance are helping Boston residents and businesses greenovate,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public know that we are working to greenovate our own operations as well,” said Brian Swett, the City’s Chief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Initiatives like the energy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credit purchases will further help us move closer towards our 2020 and 2050 goals

            The City has been purchasing renewable energy credits for the past 7 years to help offset some of it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City purchased 28,000 wind-generated RECs from Renewable Choice Energy for fiscal year 2013—33 percent more than were purchased in fiscal year 2012. With each REC representing 1 megawatt hour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this recent REC purchase represents an investment in 28,000 megawatt hours of clean, wind-generated electricity. This is equivalent to approximately 18 percent of the City’s electricity use or the electricity use of City Hall, the Central Library at Copley, and Boston Polic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combined.

星期五, 7月 12, 2013

昆士中學可能覓地他遷 林乃肯將開公聽會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11)日應邀出席波士頓華埠社區聯盟(TCC)月例會,表示將召開公聽會,以瞭解社區民眾對昆士中學覓地他遷的看法。
            談及建華埠圖書館一事時,林乃肯與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意見分歧,一度對峙,場面略顯火爆。
            波士頓華埠社區聯盟今年來陸續邀請轄區包括華埠的民意代表出席月會,說明各自工作概況。麻州參議員彼楚塞利(Anthony W.Petruccelli)、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已先後出席。昨日輪到波市議員林乃肯。
            林乃肯表示自己在位6年,最近這一任,再度獲派擔任波市經濟發展及計劃委員會主席。去年的波市選區重劃結果,波市第2選區失去一個南端(South End)小選區,3個南波士頓小選區,增加一個城中心(downtown)小選區,使得波市第2選區變得更加像城中區。整個波士頓市之內的土地發展計劃,約有65%座落於波市第2選區之內。
            林乃肯指出,昆士中學(Quncy Upper School)早於2007年就獲准動用55萬元,做修復校舍研究,再接著進行修繕校舍工程,但該筆款項迄今未動用。他最近獲悉,波市公校有意覓地遷校,他計劃召開公聽會,邀請社區大眾就此發表意見,或建議遷校地點。
            根據波市府、重建局以往公佈的資料,波市府早在200148日時,就允諾把來自海華地(Hayward Place)這土地發展計劃的連鎖金,撥出1300萬元,供做在華埠/南灣一帶,建新昆士高中用。
            為實踐在5年內,為昆士高中找個新家的承諾,波市學校部門在2003年時,計劃把昆士高中遷往舊波士頓高中/林肯高中所在地,並定20049月開始收學生。
            20101115日,波士頓市長萬寧路發信給波市議會,要求議會批准市府從波士頓重建局那兒,接收要用作設計、建造、翻修及裝備昆士高中的1300萬元。他說明這筆錢,早前是由波士頓重建局代波市府監管。
            萬寧路也要求市議會同意,從這筆錢中撥出55萬元,用於做大規模整修的可行性研究。他並說明,此事早於2007627日獲波市議會批准,麻州學校樓宇局(MSBA)也同意了的。
            但顯然的,這筆款項迄今未動用。波市公校從去年開始的重新分區行動,又提出了要把昆士高中從目前座落的舊林肯高中校址,遷往他處的提議。
            坊間傳說,波市公校有意把昆士高中遷進南端(South End),但遭遇阻礙,也有人指出,州府及市府批准款項這麼多年了,昆士高中卻一直無法動用,內情一定不簡單。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在TCC昨日的和林乃肯議員互動中,提出在華埠建圖書館這事,問林乃肯的態度。她說華埠有共識,要建圖書館,並擴大成為社區中心,希望林乃肯能支持,並推動市議會撥預算。
            林乃肯表示,他也支持建圖書館,但從他與華埠人士的接觸中,華埠社區內對於圖書館一事,仍有不同意見。他並進一步表示,華埠圖書館之友若有心推動此事,應拿出一份更具體些,包括地點建議,設計大綱,需款估計等的提案,他才可能和議會同仁商量。
            駱理德和林乃肯對於建華埠圖書館一是,華埠社區是否有共識,看法顯然兩極,在各執所見中,發言語調一度激烈。TCC主席曾雪清跳入其中的指出,她也聽聞社區內有不同意見。
            昨日的TCC會議,由於聯盟出狀況,事前未發開會通知,昨日出席的人,少了很多。TCC主席曾雪清在會末宣佈,八月放暑假,休會一個月。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出席波士頓華埠社區聯盟月會。(菊子攝)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在他的華裔助理陳偉民(右一)陪同下,出席波士頓華埠社區聯盟月會。(菊子攝)

Felix Arroyo: 我的移民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10日晚向華埠民眾強調,「我的移民故事,也是你們的故事」,他關注教育、就業、可負擔住宅等一切可讓波士頓明天更好,民眾生活品質有改善的事。
            小阿若約是波市現任不分區市議員,也是市議會內唯一的拉丁裔議員,615日時正式宣佈參選,10日晚出席在昆士小學飯堂舉行,麻州州長的亞美顧問委員會和華埠居民會合作的第二場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
            他表示自己和座中眾人一樣,也來自移民家庭。他父親當年從波多黎各搬到波士頓時,會說的英語有限,又無親無故,一切得靠自己,幸而在南端的維多利亞找到可負擔住宅,他父母才安頓下來,並陸續有了他們5兄弟姊妹。後來他家在海德公園買房子,儘管簡陋,還得用爐子燒水,才能洗熱水澡,冬天時他們趴在烤箱上做功課,藉以取暖,但那對他們來說,那時已是美國夢成真了。
            小阿若約的母親,曾任昆士小學老師。他父親在當選為波士頓市議員之前,也曾教書。

小阿若約說,父母教他,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住大房子,開好車子,而是有多少人能因為他伸手幫忙,生活得更好。他秉承此一信念,從學校踏入社會後,加入了服務業僱員國際工會(SEIU)的本地615分會,並一路做到該會的政治主任,一直在做把人們帶到一起,推動團結是力量的組織工作,幫助工人爭取他們應得的報酬與尊重。
            2009年他繼父親後塵,當選波士頓市議員迄今,這4年來,他仍然把自己看做一名組織者,積極的推動人們團結,形成力量,爭取需要的改善。
            小阿若約在論壇中談到改革教育、經濟,注重可負擔住宅等許多議題。
            在教育及公校體系上,他指出,好學校、好老師,是學生成功,城市順利發展的基礎。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兩名兄弟姊妹,全家有5人都曾是,或現在是波士頓公校老師,他對公校教育應該如何改革,有很多想法,其中的辦法之一,甚至不需要花市府一毛錢。他也相信雙語教育才更能因應社會的全球化趨勢。
            在促進波市經濟發展上,小阿若約指出,波市府每年有10億元運作經費存在銀行裏,但市府如何選擇銀行,並不透明。一旦他當選為市長,將規定這筆錢只存進深入社區,為社區提供更好服務的銀行。他相信這做法可帶動地方上許多商機。
            由於華人前進會的青少年早已把籲請一眾市長候選人簽名支持建華埠圖書館的大海報,擺在論壇會場內,出席青年沈曉瑩等人,也在發言中提問,小阿若約直言他也認為圖書館重要,但同時認為華埠社區須團結起來,使得在華埠建圖書館成為華埠社區內的一個最重要議題,才可能促使事情發生。
            在會中,趙洪雨、梁德生、陳丹心、湯建華、沈曉瑩等人,分別提問,要求小阿若約說明為何在教師工會合約案中投支持票;是否支持改善保障市內居民就業機會條令;他是否支持訂更好計劃,在安全及清潔等方面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當上市長後,是否能修訂波士頓重建局過於龐大的權限,增加波士頓重建局作業的透明度。
            小阿若約對前述各人所提要求,幾乎全都支持。他解釋自己投票支持教師工會合約是因他認為更高薪酬,才能請到更好老師來教育下一代,但他也坦言合約未包括他希望見到的內容,包括更長的授課時數,以期學生可上藝術課等。
            麻州州長的亞美顧問委員會正副主席,陳潁玉、李超榮,以及華埠居民會的兩名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的華裔助理陳偉民,當晚都全程在座。
            第三場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預定於724(週三)6點半開始舉行,有兩名候選人雷琪(Charlotte Golar Richie)、巴洛斯(John F. Barros)。地點還待確定。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右四)和華埠居民會執委陳丹心(右一),共同主席梅陳月嫦(右三)、余仕昂(右五)等人合影。(菊子攝)

           麻州州長的亞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李超榮(右一)和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梅陳月嫦(右三)、余仕昂(右四)為出席居民引介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在眾目睽睽之下,簽名支持建華埠圖書館。(菊子攝)

            710日的第二場波士頓市長候選人論壇,君子樓居民鍾珠(左一)等人,還是第一次出席。(菊子攝)

星期四, 7月 11, 2013

昆市市長邀市民出席 FOX 25 Zip Trip 7/12 6-10AM

Zip Trip Comes To Quincy!

The FOX25 Morning News team will make a Zip Trip stop in historic Quincy, on Friday, July 12th at Merrymount Park, across from 839 Hancock Street.  
Residents are invited to celebrate ten years of Zip Trips during a live FOX25 Morning News broadcast from 6 a.m. to 10 a.m. with Co-hosts Shannon Mulaire and Gene Lavanchy, Anchor Sorboni Banerjee, Meteorologist Shiri Spear, News Commentator Doug "VB" Goudie and Reporter Elizabeth Hopkins. 

Neighbors, residents and kids of all ages who want to show their “Quincy Spirit” are encouraged to be part of our live audience near the fountain at Merrymount Park. We'll have special guests and features that celebrate the unique qualities of Quincy. Explore the city, meet the people, enjoy specialty food demonstrations and take part in on-site activities. It’s a great way to kick-off the weekend!

Features Include:

  • Taste of the Town: Local restaurants, cafés or bakeries demonstrate savory dishes and sweet treats!
  • Home Town Team: A salute to a youth or senior team ranging from football and soccer to the local running club!
  • Zip Trip Trivia: VB tries to stump a special guest with Quincy trivia.
  • Home Town Hero: Meet the local hero who helps out whenever needed! We'll feature a resident who's making a difference.
  • On the Market: Why is Quincy a great place to live? Preview homes in three price points and hear about schools, services and recreation.
  • Firehouse Fridays: Quincy’s finest will be honored for all they do.
  • Zip Trip Fan of the Week: We'll pick someone from the crowd with true Zip Trip Spirit as our Fan of the Week.
  • Healthy Kids: Join in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s mission of improving health for all kids everywhere.
  • High Speed Deal: On-site scavenger hunt game for Zip Trip attendees.
  • Zip Trip Jr. Reporter: We'll select a young viewer from the crowd to help us with a few reporter duties.
  • Town Tour: The FOX25 Morning News team explores the best eats, must-see attractions, hidden gems, and little known landmarks in Quincy.
  • Children's Book Drive: Donate a new children's book to benefit Reach Out and Read.
  • Wellness Check: Wellness tips and a chance to win a trip to Canyon Ranch Spa.  

Zip Trip attendees will also have the chance to register to win an all-new 2014 Mazda6!  Other prizes, games, children's story time and free product sampling (while supplies last) will be part of the fun provided by our Zip Trip partners including:


2013華人金僑獎 - 微電影徵片

2013華人金僑獎─華人光點在全球」微電影徵片活動,因應網友要求特將參賽截止日期自710日延長至731,請把握最後時機,踴躍參賽。
    僑務委員會自2009年起,連續四年舉辦「華人金僑獎短片徵選」活動,在華人世界獲得熱烈迴響。今年配合「宏觀數位媒體」行動影音年的推展,同時搭配微電影風潮,特別推出「2013華人金僑獎」微電影徵片活動,以「華人光點在全球」為主題,徵求世界各地成為光點的華人故事。本活動因應參賽截止日期延長至731,並調整相關活動期程如下:入圍影片公告日期調整為827;網路票選及抽獎活動期間調整為827915;得獎名單公告日期調整為917,至頒獎典禮仍依原定時程於106假新北市政府大樓多功能集會堂舉行。
    今年冠軍作品將獨得新台幣20萬元,亞軍、季軍亦可分別獲得新台幣10萬元及5萬元獎金,另有最佳導演、劇情、創意、音效等單項獎,以及佳作、人氣獎等多項大獎;此外,將不定期於Facebook粉絲團舉辦獎品豐富的好康活動,歡迎海內外華人踴躍參加!

  2013華人金僑獎『華人光點在全球』微電影徵片活動」詳情,請上「2013華人金僑獎」活動網頁(網址:http://video.mactv.com.tw或「宏觀數位媒體」網站(網址:http://www.mactv.com.tw)查詢。

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MIT做Demo

結合創業和公益的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趨勢,刻正襲捲全球。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社區(Harvard SEED)MIT中國創新創業論壇(MIT-CHIEF),日前也攜手合作,舉辦種子創新示範日,介紹6個以公益為出發點的社會創新項目。
     哈佛SEED是個由哈佛學生發起,以推動海內外華裔青年培養公民意識、社會責任,從事多元化社會創新工作,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非牟利組織,計劃在510年內,塑造出一群有社會責任感、共情能力、增權益能意識和專注精神的社會領袖種子。
該組織希望發展出許多擁有創新思維、模式、技術,能夠實踐,改善社會的項目,進而形成一個跨越邊界的學習與實踐社區。
     2012年時,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名初級種子,5名高級種子入選,在8月份時參加了第一期種子班。
     今年(2013),共有約30名來自世界各地,懷抱公益慈善理想的華裔青年,參加了哈佛SEED和清華大學非政府組織(NGO)研究所、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合作,利用哈佛與清華大學資源舉辦的第二期「SEED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以及第一期「SEED公民與社會創新論壇」。
     今年的學員從627日開始一連上課7天,討論價值觀、中國現實情況,學習培養行動力、領導力、公共演講技巧,還分組做實驗性討論,甚至到非盈利組織做實地考察,最後在示範日中,分組陳述。
     種子班成員在學習期間共分8組。示範日當天有6組出場陳述,包括朱智首創,為非政府組織打造品牌形象、名聲的「NA+」,張瀞仁創辦,提高老人、身心障礙者照護品質的「安全護照平台」,王瑞創辦,探訪受愛滋病影響群體的「智行志願者探訪」,陳一創辦,旨在為各地中國學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的「巴黎雞鳴時沙龍」,蔡延青創辦,為社會創新組織提供傳播平台的「裝在瓶子裏的夢(BottleDream.com)」,以及吳偉男創辦,更全面提供醫療健康資訊的「180健康信息」。
     種子班的演講嘉賓,發起創辦「免費午餐」、「大病醫保」的鄧飛,創辦智行基金會的杜聰,哈佛大學豪澤中心中國項目主任胡馨,以及美國艾森豪基金會項目學者,強森集團臨床研究和醫療事務全球總監方威凱等人,在示範日中講評。
     哈佛SEED的這批學員,結束美國部份課程後,將於812日到18日,到中國的清華大學研修第二階段課程。
     哈佛SEED今年的執行團隊包括郝睿禧、王煜濤、胡越、史釗叄、叢樂、張力允、高雪騏、姜雨彬、侯越、徐嫣雯、李揚、沈亦晨、齊正昀、王書藝等人。
     贊助基構包括南都公益基金會、福特基金會、SEE基金會、友成基金會、亞美商務連接(AsiaUS Business Connection)等。
     曾任MIT-CHIEF主席之一的王海會後透露,創辦公益企業是個新社會趨勢,MIT-CHIEF的創業比賽環節,將增加這一類別。



圖片說明:

    鄧飛(左起)、杜聰、胡馨、方威凱等人為哈佛SEEDMITCHIEF的示範日做講評。(菊子攝)
蔡延青創辦,為社會創新組織提供傳播平台的「裝在瓶子裏的夢(BottleDream.com)」團隊,聽評審講評。(菊子攝)
「巴黎雞鳴時沙龍」團隊說明,該組織已獲法國政府批准為非牟利組織,預定明年推出論壇。(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