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網頁
- 大波士頓時事新聞
- ACDC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 包氏文藝中心 Four Ways to Celebrate the Year of the Snake
-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波士頓台灣電影節
-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會/華埠社區聯盟/ 華人醫務中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華夏文化協會
- AAC TAP CACAB NAAAP AARW AAWPI ASPIRE AWH WANG YMCA QARI
- Plays - Huntington, Boston Lyric, Company One
- 音樂 -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3/1 周穎、張薇聰
- 商會 - ACE Nextgen, 128 Cute, OCEAN, TCCNE, TCCYNE,波克萊台商會,波士頓華商會,波士頓亞裔房東會
- 創業 - Startup Boston
- 博物館 - Guggenheim
- Greentown Labs newsletter /MIT ClimateTech
- 生物醫藥 - BTBA/SAPANE/CABA
- BIOVision/ Boston MedTech / Mass Life Sciences
- Mass BIO / LaunchBIO
- 麻州州長動態 -
- 波士頓市、昆士市,摩頓市、羅爾市
- 波士頓移民進步辦公室通訊/ Office of Women's Advancement/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ct
- Boston City Councilor's updates
- 馬惠美 - 麻州眾議員
- 大學沙龍 第228期 吳思-中國市場與產權的構造與邏輯 3/1
星期三, 5月 09, 2007
美中藥協復星之夜 中國藥監局主管談中國醫藥概況
星期四, 3月 29, 2007
助人重生社團新家落成 設計師慨捐美麗裝潢
星期四, 3月 01, 2007
助人重生社團新家落成 設計師慨捐美麗裝潢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為流浪漢服務的「計劃地(Project Place)」,昨(廿八)日正式搬進了在平價超市斜對面的華盛頓街1145號。
這棟目前還未百分之百完工大樓的一樓商業店面,將是華裔商家張安柔的「麵粉(Flour)」麵包店第二家分店。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和麻州住宅及經濟發展廳廳長汀娜布魯克斯(Tina Brooks)都出席致詞。
馬連奧表示,「計劃地」是他最喜歡的社會服務項目之一,因為這一服務幫助人們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學得技能,重新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還打趣道,尤其是不少「畢業生」後來都成為市府的有力員工。他也提到,「計劃地」的所在地,早年是羅斯福不願下褟的「羅斯福酒店」。
這棟位於東柏克萊街與華盛頓街交界處的大樓,原本是個使用者不多的停車場,鄰接彼得公園及Marc Tyler公寓。波士頓重建局在2004年三月發出了招標書。「計劃地」得標後,把該機構位於Rutland街32號的房地產賣出,加上向政府機構申請補助金,從麻州房屋發展公司(Mass Housing)等取得三百五十萬元抵稅款(tax credit)等,以一千一百萬元完成了這座樓高六層,二到四樓為辦公室,五及六樓為十四個「有效率的可負擔單位(affordable efficiency units)」大樓。
這棟座落於具歷史性的南端(South End)之內,名為「門屋計劃(Gatehouse Project)」的大樓,將是「計劃地」的永久新家。樓內的十四個單位,將供該機構的服務對象,在接受訓練、尋找工作,奠定腳步,重新開展生活之前居住。一般以二年為期。
這棟大樓的一大特色是,有包括Michael R. Carter等 十四名以上的室內設計師,在這每個約兩百多平方呎的十四個單位中各認領了一個單位,並從自己口袋掏出五千元以上費用,發揮他們的設計天份,把每一個單位都 變成美倫美煥,幾乎比旅館房間還漂亮的單位。昨日出席宣佈式的群眾,到各單位參觀時,幾乎每個人都驚嘆聲不斷,不少人還說,那地方佈置得比自己家還美麗。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致詞後,得到一束花。(菊子攝)
圖中所見的室內設計,從設計到材料,全由各個室內設計師捐出,將永久留在單位中。(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2007新春祈福 牛頓新會所匯聚三百人
(本報記者菊子牛頓市報導)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去年十二月在牛頓市買下的新會所,上周末藉著舉辦2007年新春祈福會,首度正式對外開放。
包括40名紐約志工,50名波士頓志工,以及二百多名來自社區的中西人士,當天共有三百多人出席,把會場擠得水洩不通。
在短短約兩小時的活動中,慈濟志工們表演了誌記證嚴上人勸誘家庭主婦在買菜時節省出零錢做好事的「竹筒歲月」短劇,記述證嚴上人當年是如何下定決心出家的「方向」手語歌,以及紐約志工們演出的「千手世界」手語歌。
波士頓慈濟現任負責人陳祥達,創辦人蔡靜薇,以及來自紐約的張濟舵在會中發福慧紅包,並帶領出席眾人點傳心燈,期許所有出席者發揮大愛精神,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會中還放映了回顧慈濟人2006年履行志業經歷,以及證嚴上人輕聲細語,諄諄告誡「待人要寬厚、感恩」等的影片。
1995年把慈濟帶進波士頓,被「慈濟道侶」稱為波士頓第一顆種籽的蔡靜薇,眼見慈濟在波士頓終於落地生根,最是滿心歡喜。昨(廿八)日與五名波士頓慈濟志工前往紐約為往生者誦唸祝禱的她透露,早從1997年 她們就嚐試在摩頓市找會所,但後來因為當年的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遷居他州而擱置,接著的這些年,她們勘察過不下十餘個場所,才終於找到牛頓市這有六千多呎室 內面積,四萬七千呎戶外面積,五十個停車位的舊教堂,還很幸運的獲得賣家減價十萬元出售。她表示,將來重新裝修完畢後,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也將搬回聯絡處 來。
金滿師姐則指出,以個案關懷、環境保護、義診等社區服務為主要工作項目的波士頓慈濟,在有了新會所的場地助益下,將開辦中文班、書法班的活動,以為社區提供更多服務。目前他們在辦理中的活動,還包括回收印墨及手機。
當天有不少西人出席慈濟新春祈福會活動,慈濟也特地安排了同步傳譯,讓這些西人出席者可毫無滯礙的參與活動。金滿師姐透露,當天有不少西人被會場氣氛,以及放映影片中的種種景象,感動得哭了。後來還有一名西人把這天的見聞寫成了一篇稿,投給水城的報章刊物發表。
波士頓慈濟新會所地址為15 Summer Street, Newton MA 02464,開放時間為每週一至六的早上十點至下午四點,查詢可洽 (617) 762 0569
。
圖片說明:
波士頓慈濟現任負責人陳祥達,創辦人蔡靜薇,在會中發福慧紅包。(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當天準備了包裝精美的年糕及紅包摺成的花球,送給出席者,增加新年喜氣。(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新春祈福會放映證嚴上人講談「這是我每一天的願」影片。(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幹部點傳心燈。(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2007新春祈福 牛頓新會所匯聚三百人
星期日, 1月 28, 2007
助人重生社團新家落成 設計師慨捐美麗裝潢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為流浪漢服務的「計劃地(
這棟目前還未百分之百完工大樓的一樓商業店面,將是華裔商家張安柔的「麵粉(Flour)」麵包店第二家分店。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和麻州住宅及經濟發展廳廳長汀娜布魯克斯(Tina Brooks)都出席致詞。
馬連奧表示,「計劃地」是他最喜歡的社會服務項目之一,因為這一服務幫助人們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學得技能,重新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還打趣道,尤其是不少「畢業生」後來都成為市府的有力員工。他也提到,「計劃地」的所在地,早年是羅斯福不願下褟的「羅斯福酒店」。
這棟位於東柏克萊街與華盛頓街交界處的大樓,原本是個使用者不多的停車場,鄰接彼得公園及Marc Tyler公寓。波士頓重建局在2004年三月發出了招標書。「計劃地」得標後,把該機構位於Rutland街32號的房地產賣出,加上向政府機構申請補助金,從麻州房屋發展公司(Mass Housing)等取得三百五十萬元抵稅款(tax credit)等,以一千一百萬元完成了這座樓高六層,二到四樓為辦公室,五及六樓為十四個「有效率的可負擔單位(affordable efficiency units)」大樓。
這棟座落於具歷史性的南端(South End)之內,名為「門屋計劃(Gatehouse Project)」的大樓,將是「計劃地」的永久新家。樓內的十四個單位,將供該機構的服務對象,在接受訓練、尋找工作,奠定腳步,重新開展生活之前居住。一般以二年為期。
這棟大樓的一大特色是,有包括Michael R. Carter等 十四名以上的室內設計師,在這每個約兩百多平方呎的十四個單位中各認領了一個單位,並從自己口袋掏出五千元以上費用,發揮他們的設計天份,把每一個單位都 變成美倫美煥,幾乎比旅館房間還漂亮的單位。昨日出席宣佈式的群眾,到各單位參觀時,幾乎每個人都驚嘆聲不斷,不少人還說,那地方佈置得比自己家還美麗。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致詞後,得到一束花。(菊子攝)
圖中所見的室內設計,從設計到材料,全由各個室內設計師捐出,將永久留在單位中。(菊子攝)
星期三, 1月 17, 2007
你有權開張 我有權反對 美順樓居民槓上Exotic Grille & Sushi
Exotic Grille & Sushi餐廳負責人蘇訓平(Cathy Su)(右)在 陳國華(左)協助翻譯下說明餐廳概況。(周菊子攝( |
陳灼鑒並要求該餐廳在華埠治安委員會訂二月七日舉行的下次會議中,再派代表出席說明。
一月三十一日,波士頓市牌照局將就Exotic Grille & Sushi日本餐廳的全酒牌申請舉行公聽會。華人前進會處理此案的梁愛薇表示,他們今日將與律師會商,屆時會邀集居民們一同出席,表達意見。
美順樓居民到中華公所會議廳出席公聽會。(周菊子攝) |
梁愛薇昨(十七)日透露,該日本餐廳在去年六月十六日,就已和美順樓管理公司簽下三十年租約,一年的租金就高達189.457.56元,她可以理解該餐廳東主面對的壓力,但是美順樓居民的健康與安全,卻也不能不顧。
美順樓居民是在去年十月份從波士頓前鋒報上發現Exotic Grille & Sushi日本餐廳將在該大樓的地面開張,才開始串連住戶,邀請律師李仲漢,以及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華人前進會等協助,表達該棟大樓居民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及行動不便者,深怕大樓內開設餐館,會有油煙污染空氣,又容易引發火警等的顧慮,想要阻止該餐館在美順樓開張。
美順樓居民在起草、連署抗議信之外,也分別派代表到華埠居民會,以及華埠治安委員會等機構陳請社區支持。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鑒因此特地邀請該餐館派代表出席該會十六日假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行的月例會,向代表華埠所有民眾的議員們做一說明。
名片上印著創意主任銜頭的Exotic Grille & Sushi餐廳負責人蘇訓平(Cathy Su)當晚在會上說明,80 Mason Street的美順樓一樓的區域劃分為商業區,她們的餐廳裝修設計藍圖,所有防火出口、走道與煙囪等也都經過市府稽核部(Inspectional Services)審核,在安全上絕對符合政府規定。她還指出,餐廳一樓有三、四個直接通往街道的出口,地下室通往一樓,也有五個出口,和大樓居民的出入口都有五十呎以上距離,審核官員一度還對設計圖上有這麼多個出口,感到驚訝。
蘇訓平在回答社區議會議員們的詢問時,說明她的家族有豐富的經營餐館經驗,從她的祖母在索格斯(Saugus)開設有清酒(Sake)餐廳起,叔叔等親戚也分別在新罕布夏州及羅德島州開有餐廳。她們家正籌劃在天滿(Tremont)街165號,以及美順街80號分別開設兩家日本餐廳。其中天滿街這家預定有60個座位,美順街這家,一樓預定有160個座位,佔地約一萬平方呎的地下室,則在廚房之外,約有130個座位,供舉辦宴會之用。
蘇訓平也表示,去年十二月四日時,她出席了美順樓居民召開的會議,由於當天她沒有機會說話,因此她把問題都記錄了下來,並一一回答,還找人翻譯成中文。
以法律顧問身份為美順樓居民說話的李仲漢則在發言時強調,蘇訓平的開設餐館概念很好,但卻選錯了地點,沒有顧及美順樓居民多半是老人家及行動不便者,在這座大樓的樓下開餐廳,就和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利益,起了衝突。
李仲漢並表示,他和鄰近的千禧年大樓等相關人士談過,顯然人們的意見並不一致。至於美順樓內,則已有101人簽署了連名信,表達反對意見。
艾克激光高偉 描繪半導體鐳射應用美景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艾克激光(Axcel Photonics)公司創辦人及總裁高偉,十六日晚在北美華人半導體協會(NACSA)波士頓分會和128華人科技企業協會(128CUTE)攜手,假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本年度首次講座中,讓四、五十名出席者又重見半導體業的曙光。
你有權開張 我有權反對 美順樓居民槓上Exotic Grille & Sushi
艾克激光高偉 描繪半導體鐳射應用美景
高偉在這場講座中,簡介了他創辦的艾克激光公司,解釋什麼是半導體鐳射,說明各種各樣的半導體鐳射,製造過程,產品應用,市場商機等。
高偉在會中介紹,他是在2000年六月,以一千萬元投資,在馬勃洛夫(Marlborough)租下18,000平方呎場地,發展出世界上獨一無二可達高能量鐳射(high power laser)的兩極真空管(diodes),闢出5000平方呎的無塵室(cleanroom)來生產,就創辦了艾克激光公司。
他指出,一般的鐳射兩極真空管,人們在生活中無法沒有它。譬如CD播放器,超市的付款櫃台掃瞄器,鐳射筆,以及許多醫療設備都少不了它。
曾 在北京大學擔任物理教師的高偉,當晚像教課一般,為出席者說明,鐳射有瓦斯鐳射、半導體鐳射等多種不同形態。其中半導體鐳射也由於結構及材料組成,有非常 多的不同分類、應用。一般來說,它的好處事尺吋小,性能高,可信賴度高,以及波長選擇多等。連中醫的針灸,一般人的美容、頭髮、皮膚的治療都可以用鐳射來 做。軍事、國防上的飛彈、潛艇、地雷,也都用得到。現在通用的電腦「滑鼠」,娛樂場所的激光效果,也全是可開發的產品應用。
高偉指出,全世界商用兩極真空管加鐳射產品的市場,已從2002年的43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59億元。其中光纖儲存的增長幅度最大。
在 會中,高偉也以他的自身經歷,為有心創業者提出忠告,要大家找自己喜愛的領域,找出一個問題,並研究出解決辦法。他也指出,創業最重要的是「人」,以及 「執行力」。他建議出席者閱讀比爾蓋茲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決定男人一生的八種能力」等書籍。他勸大家,找到好機會,就要採取行動。
北 美華人半導體協會副會長夏令,公關陳健都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們對半導體產品的商業應用,以及半導體這行的創業模式,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北美華人半導體協會 會長白煜則對有這麼多人出席,表示高興,指藉著這樣的講座、聚會,本地華人半導體從業人員,可有更好的交流,腦力激盪。
高偉的這家艾克激光公司,在2005年時,賣給了大波士頓資深華人科技圈熟悉的謝肇金。當年也是美洲銀行創辦人之一的謝肇金,曾創辦Lasertron,1992年榮獲美國地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頒發薩爾諾夫戴維獎章(David Sarnoff Award),以表揚他在發現用於光纖通訊的GaInAsP半導體激光器,並成功的把產品商業化。艾克激光公司改組後,由謝肇金擔任首席執行官,高偉仍留任總裁。
圖片說明:
北美華人半導體協會會長白煜(左一)、公關陳健(右一),和128華人科技協會(128CUTE)會長,Systems Analytics公司董事長張曉明(右二),以及許志敏(左二)邀請艾克激光公司總裁高偉(中)講談。(菊子攝)
星期二, 1月 09, 2007
統領波士頓十年 馬連奧市情報告回歸社區
統領波士頓十年 馬連奧市情報告回歸社區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為強調「回歸社區」,讓波士頓市成為更包容,更團結的城市,波士頓市長馬連奧昨(九)日晚上在多徹斯特(
誓言要拉平享有醫療護理等方面的差距之餘,強調市府的核心價值,就在幫助市民。在公共安全、教育,基本設施等方面為人民提供基本服務之餘,他相信藉著充份利用科技提供的便利,藉著全體市民的參與合作,一定可以把波士頓市建成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馬連奧今年選擇有1400個座位的Strand 劇場做市情報告,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府已定在2007會計年度撥出四百萬元經費,2008年撥出兩百萬元來整修Strand劇院,做為市府致力振興地方社區的文化、經濟及建設社區中心的象徵。
在報告中,馬連奧指出,從去年以來,他的內閣起用了八名新人,其中包括來自羅爾市的新任波士頓市警察局局長戴維斯(Ed Davis),都來自波士頓市以外,藉以顯示他的去舊整頓之心。他也提到,去年增加了190名警察,正在進行在各地區成立顧問諮詢會,以加強警民與市府之間的關係與合作。
他的成就之一,還包括從街頭移走1800枝槍,比之前一年移走的槍枝約多一倍,他透露,下個月他將和新上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會面,以進一步推動他在紐約市舉行的全美市長聯合會中發起的「市長反非法槍枝」活動。
他說,最初只有十五名市長參加,現在卻有四十四州的123市的市長響應,來降低地方上的暴力。
在地方上的成就,包括在麥特潘建了一個新公共圖書館,在 西洛士百利建了一個新遊樂場等。獲頒全美最佳市區學校系統獎。當晚他也宣佈成立「從開始就聰明(Smart from the start)」計劃,要利用社區中心為波士頓五歲以下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免費學習機會,以預防彌補成就差距。
昨 日有廿多名華裔老人家,由中華耆英會君子樓主任池元山招呼到場。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參加市長的市情報告。堡壘村的七十歲居民梁恩慈說,她是抱著感 恩的心來參加的。因為是馬連奧的有心,她們才能有老人局、中華耆英會這樣的機構來照顧他們。七十九歲的康夢玉及八十二歲的金子桐是威靈福居民。她們說,參 政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她們是來瞭解美國的民主的。康夢玉還說,她見過馬連奧幾次,覺得他很親切。金子桐則笑說,雖然中國的傳統道德講究敬老,但似乎美國人 對老人比中國人還好。
七點半時,在第五號頻道的現場轉播下,馬連奧要求場中眾人先為今日過世的市議員占凱利致意。昨日麻州州長派區克,參眾兩院議長,以及包括尹常賢在內的所有波士頓市議員,都列席在座。
星期五, 11月 24, 2006
陳倩獲聘為全美歷史最悠久驗光學院首名女性校長

華裔女子陳倩日前獲聘為全美歷史最悠久驗光學院(The New England College of Optometry)的首名女性校長,也創下紐英崙地區首名華裔獲聘為大專院校校長的記錄,更見證了又一個「美國夢」的實現,以及華人移民社會早年互相扶持的那種溫馨。
年僅四十出頭的陳倩,是波士頓港澳之友社社長陳度最小的女兒。1971年隨父母從台灣台東移民來美時,年僅七歲。
陳倩的母親鄧翰珍說,1949年她和陳度從廣州勷勤大學畢業遷往台灣,進了省立台東中學教英文及會計、銀行等商科,陸續育有五名子女,但當年台灣生活環境普遍清苦,又眼見子女面對大學聯考等升學壓力,於是在陳度的高中同學阮陳金鳳、陳毓琁等一家人的協助下,毅然全家來美。陳度進了華珍酒樓當侍應生,她則進了所物銀行做資料輸入員,展開和以往日子有三百六十度大轉變的新生活。
陳倩還記得當年在台灣時,全家人擠住一個大通鋪,睡在榻榻米上,廁所、爐頭都在屋外,母親得用洗衣板洗衣服,父親還有個養雞場的那種環境。但讓她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們全家搭機來美時,走得太匆忙,父母竟把錢包忘在餐桌上了,真是「一文不名」的來到美國。
還好,阮陳金鳳、陳毓琁等人到機場接他們,把他們安置進必珠街暫住幾星期,再搬到堡壘村,還幫他們張羅冬衣,以及一應桌椅床鋪等傢俱,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華埠內的人,也都對她們很熱情。
七歲的陳倩,那時進的是還設在泰勒街上的昆士小學。鄧翰珍說,或許真是年紀小,學得快,原本一個英文字母也不會,還要從國語轉換到廣東話的適應地方環境的陳倩,在上了一個暑期班後,英文就朗朗上口了。
不過陳倩說,父母的強調她既然來到美國,就得把英文學好,對她的後來發展確有很大影響。從昆士小學、拉丁學校到耶魯大學,後來再進賓州大學華頓(Wharton)學院,取得商業管理碩士。陳倩說,在耶魯大學期間,她還特地利用校內英語輔導服務,加強自己的商用英文能力。她認為,每一階段的學習都有其價值,而不論是選擇那個專業,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所以儘管她的藝術及組織行為學科專業和她後來進金融業T. Rowe Price,進製藥業默克(Merck)公司,創辦後來成為Cambrex的馬拉松生化製藥公司(Marathon Biopharmaceuticals),並擔任董事長及執行總裁,以及後來的Circe生化醫學(Biomedical)公司,現在的紐英崙驗光學院等領域,都沒有直接關係,但她全能從容因應。
談起她的成長經驗,陳倩不諱言,父母「從來不肯停」的生活態度,對她有不小影響。她不但眼見父母坐不住,閒不下來,即使後來退休了,母親也還到紐英崙醫院當翻譯義工,父親則不肯完全放下所經營餐館的總是在做不同事情,小時候她也經常聽父母叨念,有時間就不要浪費,找點事情來做。
當年家境並不富裕,當然是因素之一,她也從十四歲就開始打工。陳倩笑說,幸運的是,她在拉丁學校學會打字,速度還快到每分鐘八十字,於是在她就讀大學期間,每次放假回家,臨時工機構總能為她安排到不同的大公司當代班秘書,或行政助理,讓她有機會看遍了大公司的高層運作情況。那些日子,她可說是沒放過一天假。
有機會成為創立於1894年,這全美歷史最悠久驗光學院的首位女性校長,也是該校第二名非驗光專科出身的校長,陳倩說,部份原因是校董會希望借重她的轉換經驗能力,來為學校的發展找出新方向。目前她正積極探究擴大和慈善機構合作,為啟蒙學校兒童及老人家服務,幫助視力有障礙的人,改善視力。
紐英崙驗光學院在2005至2006學年共有學生419人,全職及兼職教師79人,以及159名有合作關係的臨床驗光師。該校資料指出,目前全美有31,000名驗光師。在2000年,驗光師的平均年收入為$138,000。
星期二, 11月 21, 2006
華埠社區議會議員改選,八位九人爭
華埠社區議會今年訂十一月廿六日(週日)進行的議員改選,共有八個職位九名候選人。在各類別候選人中,只有其他類為三選二,將出現競爭情況,其他席位因無競爭者,都已定同額當選。
其他類的三名候選人,分別為競選連任的劉啟祥,梁永基,以及第一次參選社區議會席位者何遠光。
在這三人中,梁永基及何遠光都是華埠治安巡邏小組成員,每日入夜,人們經常可在華埠街道上見到他們。何遠光同時是現任中華公所財政。
廿六日晚因故未能出席的劉啟祥,是現任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歷任龍岡親義公所主席,中華公所議員、行政主任,以及華埠社區議會的共同主席。
其他席位的候選人及類別分別為,機構類一席,中華廣教學校董事長雷國輝,商戶類二席,一席為任期三年的大同地產周樹昂,一席為接替司徒麗瑛所餘一年任期的興盛餅家李崢嶸。居民類三席,公路村居民李麗嫦、華盛頓街居民伍黃芙蓉、華信屋居民白堅禮。
華埠社區議會共有廿一名議員,任期三年,每年改選七名。今年有一席位出缺待補,因此共將選舉八名議員。
十一月廿六日(週日)的選舉,將假華埠夏利臣街65號的永豐銀行舉行,從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凡年滿十六歲以上,居住在華埠之內居民,以及麻州之內的亞裔,均可投票。
會中,經由梁永基議員的質疑,會中也通過,將從明年開始,嚴格執行議員缺席須事先請假,連續三次以上無故不到,得取消其議員身份的規定。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鑒,當晚並宣佈華埠信託基金會上週的審核撥款決定。同時具有該基金會主席身份的陳灼鑒報告道,這次只決定撥款給兩個團體,一為撥款一萬四千元給哈佛大學菲利普屋協會(Phillips Brooks House Association)的華埠探險(Chinatown Adventure)項目,一為撥款廿萬元中華耆英會的康樂樓擴建計劃。但給中華耆英會的撥款,將以相對捐款為條件,亦及耆英會須另行籌得廿萬元。
華埠信託基金會下次開會日期為明年二月,有意申請經費的非牟利機構宜在明年一月一日前遞交申請書。
當晚,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公共及社會服務學院副教授熊志根為做「紐英崙亞裔非牟利機構領袖研究」問卷調查,特地出席華埠社區議會。
同時具有昆士亞裔協會(Quincy Asian Resource Inc.)理事身份的熊志根在會中表示,這一調查旨在研究紐英崙地區亞裔非牟利機構董事會成員成員的社會與政治參與程度與經驗。他在會中解釋道,預定明年春天完成的研究結果將製成報告,寄回給每一個參加調查研究的機構,以期大家可彼此學習處事與解決問題方法。
熊志根計劃十一月廿八日時,也出席中華公所董事會,介紹這一調查。另外他打算拜會華埠居民會,也已從十月開始,寄出問卷給包括越南裔等的許多其他亞裔社區組織。查詢相關問題,可洽熊志根(Dr. Chi-kan Richard Hung) (617)287-7378。
當晚散會前,陳灼鑒也報告道,中央大頁(Centerfold)雖未獲該會支持,但因無肇事記錄,仍獲市府牌照局批准擴大營業範圍,但其中一項限制是不准舉辦「單身漢派對」。
星期一, 11月 20, 2006
全美第十四所,紐英崙第一家孔子學院 座落麻州大學


麻州大學和中國教育部昨(廿)日在波士頓金融區內的麻大俱樂部,為全世界唯一由兩所大學與一所中學聯合設立的孔子學院,舉行了揭匾儀式。
中國教育部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表示,目前在全世界五十一個國家中,共設有一百廿一所孔子學院,但這還是她第一次出席孔子學院的揭幕式,原因之一是這所孔子學院與眾不同,是第一所由有五所分校的麻州大學,與人民大學及人民附屬中學聯合成立的孔子學院,把中學及大學的漢語教育銜接了起來,意義格外不同。
掌管麻州大學五所分校,今年五月和清華大學簽署瞭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九月曾率團訪問中國的麻大總校校長傑克威爾遜(Jack Wilson)表示,他早在2002年時就已見到中國發展快速,必須讓該校學生及早學習中國語言、文化,以因應世界的全球化轉變,並於當年在校內創設了中國計劃(China program)。
這一中國計劃稍後在該校陸續和中國十一所大學院校簽署合作協議,並透過該校中國計劃中心主任郭先奎的奔走,才逐漸促成這把該校中國計劃與孔子學院結合、擴大的活動。麻大波士頓大學校長麥可柯林斯(Michael F. Collins)則表示,在加州以外,麻州是全美開辦中文課程中小學數目最多的一州,共有五十五個學區。將來該校的孔子學院,不但要傳授語言,還要培訓老師。中國計劃則將把商業活動包括進去,目前有不下一百五十家公司已透過該校,和中國建立起關係。該校今年九月也辦過一次中美商務論壇,有三十多家來自中國及五十多家來自美國及波士頓本地的生化科技及醫療器材界商家參與。
麻大新成立的孔子學院,將設在麻大波士頓分校的MacCormack大樓內,轄屬於該校的持續遠程教育部,在教授中文、訓練老師,製定文化課程外,將發展中文教師執照課程,也將朝向建立一研究中國語文及文化的平台這方向走。
目前麻大五所分校學生五萬七千多人,其中麻大波士頓分校約有七十五至一百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約十二至十五名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
會後許琳透露,目前全美已設有十四所孔子學院,另有三十多家還在申請中。不過,麻州大學發出的新聞稿中指麻大孔子學院是全美第七家孔子學院,也是紐英崙地區的第一家。
許琳在致詞前,一度詢問場中眾人希望聽英語和是中文,接著打趣道,她這趟來美致詞用英語,下次場中各人訪問中國時致詞,希望大家說漢語,搏得場內熱烈掌聲。
昨日應邀與會的林遊嵐表示,漢辦代表團一行九人,在本月十七至十九日也參加了在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舉行的全美外語教師協會年會。全美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全美外語教師協會,以及中國教育部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達成初步協議,將三方合作,為銜接美國中小學及大學的中文教育而努力,同時也將攜手合作,設法培訓更多中文老師,以因應中文熱所引發的老師缺。
昨日應邀參加孔子學院揭幕儀式的還包括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人民大學副校長劉蓬之、人民大學附屬中國校長助理水恆勇等一行六人。在麻大進修一個月後,到波士頓各級法院觀摩,包括北京第二中級法院法官邵明豔等的六名來自中國法官,以及普源中國計劃主任胡萬里,新英格蘭大中國商會會長江滌,麻大華裔教授劉瑞明等人。
圖片說明:
中國教育部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左一)和麻大總校校長傑克威爾遜(Jack Wilson)(右二),在人民大學副校長劉蓬之(右一)、麻大波士頓分校校長麥可柯林斯(Michael F. Collins)、麻大校董會主席Stephen Tocco(左二)的圍觀中,揭開孔子學院牌匾。(菊子攝)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右一起)、人民大學副校長劉蓬之、麻大中國計劃中心主任郭先奎、中國教育部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右四)、麻大總校校長傑克威爾遜(Jack Wilson),麻大波士頓分校校長麥可柯林斯(Michael F. Collins)、麻大校董會主席Stephen Tocco,揭開孔子學院牌匾後合影。(菊子攝)星期日, 11月 19, 2006
昆山市府波城會見海外人才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昆山市政府一行七、八人,十八日抵達波士頓,和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以及北美華人半導體協會波士頓分會合作舉辦了一場「海外人才見面會」,向七、八十名出席者介紹昆山,以進昆山等於到上海,鼓勵眾人進昆山創業。
昆山市代市長管愛國、財政局局長周建華、知識產權局局長呂建坤、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鄒維、外事辦副主任陳偉雙、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劉斌、玉山鎮鎮長助理趙妹等一行人,十一月十三日抵達舊金山,陸續訪問了矽谷、奧克蘭(Oakland)、洛杉磯,第五站來到波士頓。
十八日晚,管愛國市長在麻省理工學院簡介昆山的眾多優勢,包括在2005年已達全面小康,人均年收入一萬四千美元,境內現有24家世界五百強公司,刻正著重發展高效能服務型政府,以親商、安商、富商為目標之後向本報透露,此行迄今的收穫,包括與洛杉磯世貿中心落實該中心進昆山開發意向,除原本談及的在高新科技區購買一佔地十六萬平方米的改裝大樓外,將共投資五億美元,另建高級白領商住社區。另外總部在大波士頓內牛頓市的美東集團,也已與昆山簽定建設美國工業園區的協議。另外四海電子將增資六千萬元,GCS生化半導體公司將投資註冊五千萬元,建造輪箍的盛旺公司將增資一千萬美元。
昨日有出席者問及昆山的軟體外包業發展。管愛國指出,昆山這些年來發展快速,在電子信息、精密機器、及民生用品的生產製造上,都有長足進步,年產筆記本型電腦,高達二千五百萬台,但中國在軟體方面的整體實力仍亟待加強,故此行在招商外,另一重要目標是教育。他的目標是邀約海外學校、公司,幫助中國內的三十五所軟件學校,每年培訓五千名軟體人才。據隨行的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趙偉透露,思科公司在這一計劃中將佔有重要地位。
上任才五個月的管愛國市長,曾擔任中國第一個軟體工業園區,─蘇州高新科技留學人員創業園的主任。他在會中強調現代發展要有國際觀,稱當晚在座者,都有雙語能力,是協助中國發展、創新的最理想人才。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領事房東波,十八日下午特地到會表示支持。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兩名共同主席陳江龍、段可,大會主持金華,以及北美華人半導體協會波士頓分會會長白煜、副會長陳健等人當晚分別做了各會簡介。紐英崙美中藥協下屆會長韓軍,中華資訊網路協會前任會長陸德禮,清華大學校友會前任會長程子淵,現任會長林新等人,當晚也都出席交流。
管愛國等一行人,將轉往匹茲堡、卡耐基大學、再轉往紐約拜訪康寧公司,並訪加拿大,預計廿二日返回昆山。
圖片說明:
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共同主席陳江龍(前左一)、段可(前右一坐者),及大會司儀金華(前左三)與昆山市市長管愛國(前坐者右四)、財政局局長周建華(前坐者左二)、以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前左四)、教育領事房東波(前坐右三)和麻省理工學院人才論壇會員。(菊子攝)
昆山市市長管愛國(左)和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是十一年前的老相識。(菊子攝)
在美國撫養華裔兒童 挑戰大

布朗大學教育系教授李瑾昨(十九)日早上在劍橋中文學校,為數十名家長做了一場「在美國撫養華裔兒童所面對的挑戰」講談,說得許多家長心有慼慼焉,在演講完畢後仍留在會場不停的問問題。
李瑾開宗明義的就說,家長在一個和自己成長時迥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撫養後代,面對的情況,遠比在單一文化環境中複雜得多。
她以一名在波士頓私立高中就讀的十七歲女生,以及一名三歲半,在羅德島州上學前學校的朋友為例,指出這名女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和父母為小事吵架,理由之一是,她的白人同學父母,常會為自己說了子女不愛聽的話而道歉,但中國父母卻「永遠是對的」,永遠不道歉。儘管她的父母都是博士,在寵愛女兒之餘,卻對女兒的完全不領情很不瞭解,更為女兒在上大學時詞嚴色厲的表示,自己絕對不會留在麻州就學,不願和她們有任何關係,感到傷心極了。
那三歲的小朋友則頻頻問自己為何頭髮不是金黃色的,年紀小小已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出現了疑問。
李瑾指出,在美國,亞裔佔總人口的4.5%左右,華人則約佔亞裔的24%。目前下一代的華裔兒童約有五十萬人。雖然直到如今,有關華裔移民兒童與家庭的研究,少之又少,卻都透露出由於中美文化的差異,越是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在成長時所住地區、就讀學校都鮮少華人,平日和父母以英語交談的孩子,越容易因為身份認同與文化差異問題,出現心理及行為上偏差,或是出現厭惡自己的膚色、髮色,不承認自己是華人,覺得父母英文不好很丟臉等情況。
李瑾強調,其實這些由文化落差引起的認同錯亂,行為差異,只要及早了解、因應,應該都可以導正過來。她個人的教子經驗是,要從小給子女灌輸身為華人,是和身邊其他歐美人不同的觀念,要強調中美文化各有優點,要給子女建立起身為華人的自信心,讓子女明白華人在表達感情上較含蓄,和西方人的不同,但仍要設法以子女能夠理解、體會的方式,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很多其他細節就可水到渠成。她甚至提議買台灣版的三字經給子女讀,讓子女明白「孟母三遷」等行為,都是愛的表現。
目前李瑾正在就此課題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希望能從一百個家庭的例子,來研判出歐裔及華裔兒童在學習上的對比。她呼籲華人家庭參加這有酬三百元的研究,以協助家長、教育界研擬出更好的因應辦法。
有意瞭解詳情者可洽李瑾401-863-9326,或她的助理梁妙嬋617-447-8755,miaochan_Liang@brown.edu。
星期四, 11月 16, 2006
教授馬燄推動有功 羅大創辦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
(本報記者菊子羅德島州報導)羅德島大學校長羅柏卡洛瑟(Robert L. Carothers)昨(十六)日和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代表,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艾方林正式簽署三年合作協議,由中國出資聘得熊文在羅德島大學創辦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
昨日羅德島大學校長卡洛瑟、該校文理學院院長布朗妮(Winifred Brownell)與該校教授馬燄,還在會中向艾方林表達開辦孔子學院意願。該校新任的榮譽學術報告會主任麥肯泰(Richard Mcintyre),也在會中說明,該校以電台、電視廣播,加強向公眾傳遞資訊效果的的榮譽學術報告會(Honors Colloquium),2007年將以「當代中國」為主題,由馬燄及提姆喬治(Timothy George)承辦一系列約十二場講座。
根據卡洛瑟校長發給中國漢辦,申請開辦孔子學院的說明信,羅德島大學在2004年時決定開辦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經由馬燄引介,該校和浙江大學從2005年開始磋商交流合作,並在今年暑假,送了十四名學生到浙江大學暑修。
羅德島大學的國際工程師項目是個工程與語文雙主修的項目,源自該校德裔教授格蘭丁(John Grandin)為促使學生得以趕上當年在工程知識上較為領先的德國,鼓勵學生在工程課之外加修德文,此後隨著世局變化,以及世界的全球化,這一項目又陸續增加了西班牙文及法文。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則是經由該校與漢辦合作,今年九月熊文到任後才正式開辦。
目前熊文在現代及古典語言系中開設初級及中級的三個中文班,共收有約七十名學生。其中十四人為該校國際工程師系學生。
有學生約一萬五千名,其中約一百名為華人,華裔教職員約四十位的羅德島大學,和中國似乎頗有淵源,不但校長卡洛瑟本人早在1970年代就訪問過中國。該校文理學院院長布朗妮也在1978年時進中國做研究多年,並從此積極推動羅德島大學與中國之間的交流活動。
艾方林在會中表示,漢辦和羅德島大學商談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談了有一年多,現在終於啟動,要歸功於馬燕等人的努力。至於孔子學院,據他瞭解,漢辦一般不會在同一州內開設兩所孔子學院,但有鑑於羅德島大學的誠意,或許可以開個例外。艾方林在會後另外說明,目前美東地區約有四所孔子學院,一為在紐約的華人協進會,一在佩斯大學,一為羅德島州的布萊特(Bryant)大學,以及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
據悉,羅德島大學的馬燄已和浙江大學達成協議,將合作開設視覺信息及全球新媒體等課程。羅德島大學在中文國際工程師項目之外,也將著手開辦中文國際商科項目。該校的文理學院院長布朗妮及教授馬燄還籌組了「羅德島中國工作小組」,正積極和羅德島華人協會,羅德島州市政府、企業團體等洽談,希望推動在羅德島公校系統中開辦中文課程。
昨日曾任羅德島華人協會會長的葉超、吳子平都應邀出席簽約儀式。
星期三, 11月 15, 2006
波士頓民兵會表揚陳秀瑛、黃伯勳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波士頓民兵會(Boston Minuteman Council)昨(十四)晚假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三十一樓,頒發水晶蘋果獎給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擁護品質獎(Champion for Character Award)給麻州藍十字藍盾會企業關係顧問陳秀瑛,以及小惠妮楊(White Young Jr.)獎給約丹男女童子軍俱樂部主任Joshua Kraft。
波士頓民兵會的榮譽主席,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董事長Cathy Minehan表示,昨晚除了頒獎表揚致力為青少年服務,改變了許多人一生的前述眾人外,該會還募得二萬六千元。
水晶蘋果獎是表揚奉獻一生,為青少年服務,支持他們做終身學習者。中國出生、香港長大的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在波士頓教育界服務廿八年,歷任史地老師、教務主任、小學校長、中學校長等職務,還一度擔任波士頓公校系統副總監,但他為實現讓波士頓華埠有個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一氣呵成的中小學教育,不惜放棄高職,回頭擔任昆士中學校長。他在領獎時,很感安慰的表示,今年六月,昆士中學第一屆高中畢業生舉行了畢業典禮,100%的學生通過了麻州學力測驗,也都升讀大學,其中百分之五還獲有獎學金。他指出,昆士中小學能夠成為波士頓市第一所學生們可從幼稚園一起同學到十三年級的學校,全靠包括湯美華等的學校全體教職員,陪著他與學生渡過許多波折。
擁護品質獎(Champion for Character Award)是波士頓每年頒給對大波士頓社區、教育有卓越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往年的獲獎者,包括波士頓市市長馬連奧,今年競選麻州州長的麥豪斯(Christy Mihos)。今年的得獎人是麻州藍十字藍盾會的企業關係顧問陳秀瑛。
陳秀瑛曾經在麻州州政府的行政及財務等辦公室,任職五十年以上。她也歷任WGBH、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波士頓科學博物館、中華頤養院等數不清數目機構的董事或董事會主席,曾獲麻州聯合路(
小惠妮楊(White Young Jr.)獎是表揚為低收入的市內年青人創造機會,參加童子軍營,獲取難得經驗的個人或機構。從1993年起加入雀喜(
圖片說明:
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右起)、中華廣教學校董事陳秀瑛(左二)與約丹男女童軍俱樂部主任Joshua Kraft(中),以及他父母,擁有紐英崙愛國者(Partiots)足球隊的Robert Kraft,Myra H. Kraft夫婦,合影慶祝獲獎。(菊子攝)
約丹男女童軍俱樂部主任Joshua Kraft(左三起)、中華廣教學校董事陳秀瑛、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老鷹童子軍雷展灝,以及昆士中學的一眾老師。(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