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25, 2015

哈佛講座談台灣及亞洲新興經濟架構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廿三日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表示,台灣在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協定(TPP)之際,應同時考慮其他方法,減少在國際政治,經濟上被邊緣化的危機。
李淳認為,台灣加入TPP所面對的最大困難,其實是在如何說服境內人民支持。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台灣研究小組423日下午,舉辦了一場“台灣及亞洲新興經濟架構(Taiwan and the Emerging Economic Architecture of Asia)”講座,由該組召集人戈迪溫(Steven Goldstein)主持,中華經濟研究院WTO/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主講,華府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Joshua Meltzer博士與談。
            李淳針對台灣面對跨太平洋協定(TPP,一帶一路(OBOR),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等新興經濟架構不斷出現之際,到底該怎麼辦,做了頗為詳盡的闡述,也提出不少看法。
            李淳指出,台灣在爭取加入TPP上所面對的挑戰,包括中國的新領導,清楚展現出野心與信心,台灣卻相反的處處防禦。中國在四月廿日公佈新的“福建自由貿易區”,單邊提供還在談判中的兩岸服貿協議條文,藉以展示,中國可以“讓利”。
            再者,儘管TPP是目前亞洲各大經濟架構中,由美國主導,中國大陸未加入的一個經濟組織,但“先考慮中國(China First)“這因素,正考驗著美國的領導力。
            台灣之內的在爭取加入TPP上的準備,以及各項改革,台灣和中國的互動,都在考驗著台灣政府的能力,與實踐力。
            李淳指出,台灣內部的人民及大學生,其實並不像媒體形容得那麼不理性,他們對服貿協議等,也並沒有一味反對,但正府在爭取加入TPP上,的確有做得不夠的地方,包括在利益分配的平等與否等等分析,做的不足,不像歐洲在推動類似協議時,不但有經濟影響分析,還有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分析等。再者,政府的作業不夠透明,解釋不夠清楚,沒有從民眾角度來提供說明內容,以至民眾對政府所辦說明會有期望落差。
            “推動美加僑界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委員會“的多名委員,當天從美國各地飛抵波士頓,出席該一講座,進一步瞭解台灣在爭取加入TPP上所面對的挑戰。包括來自華府的王福權,來自加州的王維,吳程遠,來自休士頓的王教授等人,都非常關心,甚至在會議中提出,海外僑胞可以怎麼做,才能推動台灣加入TPP等的問題。
            廿三日晚,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宴請來自各地的約十六名“推動美加僑界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僑領。三月中抵波士頓,目前在哈佛費正清中心做訪問學者的台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也應邀出席,並分享了一些他的看法。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右起)歡迎台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WTO/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菊子攝)       

            來自各地的“推動美加僑界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僑領合影。(圖由經文處提供)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台灣研究小組戈迪溫(Steven Goldstein)(左起),中華經濟研究院WTO/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主講,華府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Joshua Meltzer等人,現場回答問題。(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右二),副處長陳銘俊(左二),新聞組長朱永昌(左一)謝謝哈佛榮休教授江淵聲(中),塔醫董事何淑圭出席講座。(菊子攝)

星期五, 4月 24, 2015

名作家湯婷婷五訪薩福克大學鼓勵人寫故事

獲得2013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的著名華裔女作家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四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抵薩福克大學,與本地學者,學子交流,鼓勵人有故事就寫出來。
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1940年在加州蒙得士頓市出生的廣東新會四邑人後代,最為人熟知的三部作品,分別為1976年出版的“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1980年的“中國佬(China Man ),以及1989年的“孫行者(Trip Master Monkey)“。
根據“女戰士”一書改編成的電視劇,還被“美國今日(USA Today)”評為1995年最佳電視劇。
湯婷婷在2003年出版的“和平的第五本書(The Fifth Book of Peace)“也備受矚目。2011年她還又出版了“我愛我生命中的廣泛邊界(I Love a Board Margin to My Life)“。
她的書有瑞法荷義日等多種語言譯本,也是各種文選收錄數量最多,大學講壇最常討論,大學生讀得最多的作品之一。
薩福克大學“詩“項目主任Fred Marchant透露,經他動用與湯婷婷的個人好友關係,把已是薩福克大學傑出訪問學者的湯婷婷第五度邀來訪問該校,與本地師生,社區大眾交流。
在四月廿一日至廿三日之間,湯婷婷分別於該校的現代劇院,華殊劇場,以及“詩中心”等地舉辦了朗讀作品會,亞美文學及移民故事討論,世代寫作工作坊,以及放映“每場戰爭都有兩個輸家”影片後的討論戰爭,和平與文學之間的關係。
在薩福克大學教授鄭達的亞美研究課上,湯婷婷透露了不少自己當年成長的情況,包括早上九點至下午三點進正規學校上課,回家幫忙做洗衣店工作一小時,五點到七點接著上中文學校。她笑說自己曾經發誓,長大後決不做洗衣工作,但在過去這一生人中,她也遇到過已是第三代移民的華裔後代,從未踏出華埠,說話仍帶濃重口音,可見個別差異還是存在的。
她也以自己母親的經驗指出,許多移民非常缺乏安全感。她母親曾經被關押在天使島,一直都很害怕一不小心就被遣返。
湯婷婷笑言有反叛性的人,大概比較有機會從生活中看到許多故事。她認為自己算是比較有反叛性的人,不但嫁給“老外”,還為爭取和平,走進抗議遊行行列。當然她父母都是絕佳的說故事者,給了她許多意象豐富的資料。
談及移民紀錄時,湯婷婷坦言在華工參與建鐵路時,到底有沒用竹籃子載送華工上下懸崖上,她個人從訪談印象中認為有,史丹福大學製作的紀錄片資料卻說沒有,讓她此後覺得名校不見得一定正確。
  
圖片說明:

            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所長薛龍(Ron Suleski,左起),文理學院院長Kenneth Greenberg“詩“項目主任Fred Marchant,亞美研究項目主任鄭達,和名作家湯婷婷(前)。(菊子攝)

            湯婷婷透露,她母親所保存,當年紀錄應付移民局答案的一捲紙,在一場大火中被燒了。(菊子攝)

            薩福克大學亞美研究主任鄭達(右)請湯婷婷(左)談她寫的書,以及家族移民經歷。(菊子攝)

矽谷中國天使訪波士頓交流

 矽谷天使基金會的孔德海(第二排右二)和來自中國,矽谷
的十一名企業家。(菊子攝)
武岳峰資本創始合夥人武平,TEEC天使基金管理合夥人金學成等企業家,日前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一場創業經驗分享會中,直指回中國創業,半導體仍有五到十年的市場機會,生物及醫療科技領域機會豐富。如果創業團隊會接地氣,有默契,成功機率就大。
講者,盛明慧(左起),金學成,以及武平(右起),黃濤
等人現場回答提問。(菊子攝)
這場聚會由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UACHP),矽谷中國天使會(SVC Angel),矽谷中國天使基金(SVC Angel Fund)主辦,波士頓清華校友會,未名紫荊創業聯盟,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創業論壇協辦。
            十一名出席交流的企業家中,武岳峰資本創始合夥人武平,TEEC天使基金管理合夥人金學成,曾任富士康全球投資總監,現為Nautilus 創投合夥人的盛明慧,法學博士黃濤,矽谷天使基金合夥人王踐識等人在硅谷中国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孔德海介紹後,分述各自經驗,再座談。
盛明慧(左起),金學成都有豐富的國際經驗。(菊子攝)
            武平指出,在創業時,懂技術固然重要,有市場更加關鍵。找到了消費者需求痛點,才會事半功倍。不過創業者還應該為自己訂定明確里程碑,主動爭取投資,安排專人管財務,釐清資產所有權,並安排一名優秀的執行長來帶領企業發展。
            武平認為,企業執行長這職位有階段性,在位者有沒學習能力很重要,至於該挑選什麼樣的人並沒有公式,應根據產業方向來決定。一般來說,執行長要有感染力,能影響團隊成員願意跟著幹,在公司成立初期,執行長如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取得投資的機會更高些。
            同時具有清華企業家協會國際副主席頭銜的金學成指出,海龜回中國創業,接地氣很重要,因為海龜可能見多識廣,有技術,但不見得摸得清中國社會當下最需要什麼,怎麼樣才可以最快速的取得所需資源等。
            金學成認為移動互聯網,各行各業的與資訊科技結合,生物醫藥,醫療健保等都將是在中國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創業領域。他指出,中國境內現在錢多得很,稍微富裕點的人也都紛紛自己出國考察了,這種環境帶出來的創業機會和以往很不相同,也和美國有別。以電商為例,中國電商的氛圍是以大壓小,以各種方式堵絕小電商生存機會,霸佔市場再說。美國電商卻著重於用戶體驗,便利性等等。以物流業來說,中美環境也完全不一樣。淘寶能做到的短時間內貨送到,在美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謂的接地氣,就可以從這方面了解。
            至於在美國以過於成熟的半導體產業,金學成認為在中國才方興未艾,至少還有五到十年的發展機會。
            金學成指出,中國境內的風險投資基金及公司,現在也比美國多多了,不過他認為,本土企業已經在做的東西,除非海龜做的另有差異特色門檻,否則多半鬥不過土鱉。
            主持會議的孔德海表示,中國人在海外單打獨鬥的多,因而迄今未形成如猶太人般的影響力。矽谷天使基金會希望改變這一現象,如今幾乎每週都舉辦匯報活動,每年一月辦的北美創業大賽,今年已經跨入第五屆。
            當天會上還有一名杭州派駐在美國的代表,籲請有意創業者考慮選擇落戶杭州。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領事也出席支持。











                    

            

牛頓市台灣日訂五月二日舉行

波士頓僑教中心張小慧(後左一),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後左二),
以及曾政泉(右一),梁玲娜等人在會議中討論各項細節。(菊子攝)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和大波士頓僑團合作的“日”,已定五月二日(週六)中午十二點至下午四點,在牛頓市僑教中心旁的公園舉行,
僑教中心為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活動,不但一連舉行了三次籌備會議,還製作了精美海報,推出中英文版臉書專頁,希望藉社交媒體傳播力,吸引更多人來欣賞具有台灣特色的美食,遊戲,手工藝及鄉土舞蹈,歌唱。
圖由僑教中心提供
藉著臉書媒體,僑教中心還打算一一介紹各參展,表演社團。首先介紹的是2011年創立的紐英崙客家鄉親會,透露該會舞蹈隊當天將穿上極具傳統色彩服飾,在優美旋律中表演“茶山情歌”,“客家竹板舞”。另有美國麻州牛頓元極舞聯誼會,勒星頓中文學校將表演節目。
四月中時,僑教中心和璞石文化工作室還到卡萊爾(Carlisle)鎮公校,為該鎮的第一屆多元文化節獻演節目,順道宣傳了牛頓台灣日活動。來自台灣的卡萊爾公校中文老師黃照彬,以及鎮上的幾戶台灣家庭都出席助陣,擺出台灣資訊,搬出台灣布袋戲偶,示範捏麵人,表演扯鈴等,博得許多掌聲。
網頁上,台灣大學校友會,牛州牛頓元極舞健身會都張貼告白,表示將加入活動行列。網頁上還張貼了多張昱杰拍的照片。
僑教中心章小慧指出,牛頓台灣日的攤位,每桌五十元。臉書專頁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newtontaiwanday
查詢詳情可洽僑教中心,617-695-8801。

波士頓烽號基金會 4/26 為梁彼得遊行抗議 華人前進會呼籲所有行暴警察都應起訴

紐約新手警官梁彼得開槍殺死了一名未持械黑人受審事件,在全美各地引起許多華人不滿,預定四月廿六日同步舉行抗議集會。波士頓地區也有一批華人在微信上互通消息,預定四月廿六日(週日)下午一至四點,到麻州政府大樓前集合,舉標語牌,呼籲正義,公平。
Swann Lee 以波士頓烽號基金會名義發出的“426日,麻州華人共同發出正義的呼聲”這呼籲,請麻州華人社區在這天站出來,和紐約,新澤西,費城,矽谷,南加州,德州等地華人一起,聲援華裔警官梁彼得,向美國社會展示華人也渴望公平正義,平等權益。
Swann Lee在呼籲中指出,從2013年十月起(Jimmy Kimmel 事件),更多有意識為權益奮鬥的在美華人湧現出來,還推動了ABC電視台製播展現華裔陽光形象的連續劇”新鮮下船(Fresh Off the Boat)“。但近年發生的多宗警民槍械致死事故,涉案歐裔警察都未被起訴,梁彼得手槍走火,卻被起訴,他們認為很不公平,難以忍受。
華人前進會過去這幾天一連串發出的中英文公開信,卻指社區大眾的呼籲應該是“所有殺害無辜受害者的警察都應該被起訴“,警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事件和膚色無關,華裔要爭取民權,必須考慮誰才是真正受害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
華人前進會的公開信指紐約華裔警察梁得(Peter Liang在布碌崙公屋漆黑的樓宇巷道中執行“垂直巡邏”時,槍枝走火,射死了非裔青年格利(Akai Gurley)。該信稱死者與女友當時正在回家路上。梁彼得開槍後,先和同事商量,並在第一時間發短信給工會,保護自己的工作,四分鐘後才撥打911電話救人。事件發生后,梁彼得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二級過失殺人罪”等。
華人前進會的公開信也指出,全美很多城市近幾個月來都出現民眾以走上街頭遊行,阻止交通,關閉高速公路、橋樑等方式要求正義的行動。遊行口號幾乎都是《黑人的生命也是生命》、《反對警察濫用暴力》、《舉起手,不要開槍》、《我不能呼吸啦》、《啦》等等。
華人前進會認為這和警察濫用職權,黑人在刻板印象影響下面對更重刑罰,獄犯成了勞動力的廉價來源等,有很大關係。
華人前進會也認為,美國之內的很多有色人種所享權利,都是當年黑人組織起來,爭取解放,要求民權,促成的改變。華裔要爭取民權,必須考慮誰才是真正受害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工作人員,董事等聯袂呼籲,華裔要爭取民權,必須考慮誰才是真正受害者,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圖由華人前進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