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20, 2025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影展協會露天放電影 鐵道、美食重點都在台灣味

TAA 和TFFB等主辦單位幹部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牛頓市報導) 波士頓臺灣同鄉會(TAA)和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TFFB)首度合作,816日晚在牛頓市戶外草坪,放映「神木之森-阿里山鐵道紀行」紀錄片,請台灣鐵道專家古庭維介紹阿里山小火車,吸引逾百人在星空下倘徉,交流,遙想台灣。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共會長蔡景全(左一)、林致中(右一)和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會長張馨云(左二),以及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
高家富(右二),鐵道磚家古庭維(中)一起為活動豎讚。(周菊子攝)

           TAATFFB當晚還特地在放映現場的海德社區中心,擺出小型夜市,出售豬血糕,滷肉飯便當,烤香腸,讓現場臺味橫溢,只是擺攤諸君沒想到這晚有這麽多人,預先準備的食品早早售罄,讓姍姍來遲的人們空自垂涎。

           司儀黃慶鑫在活動開場前,感謝僑教中心工作人員張小慧代為租借場地,歡迎僑教中心主任高家富出席後,2個主辦單位各自簡介。

出席眾人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周菊子攝)
           波士頓臺灣同鄉會(TAA)會長張馨云表示,該會是個非營利組織,以促進台灣人社區交流,宣揚台灣文化及遺產為宗旨,和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有合作關係,鼓勵人們認識台灣,關注臺美關係,下一個活動是927日在水城(Watertown)的Arsenal Park舉辦中秋迎新烤肉會。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理事彭幸娜(左)擺攤介紹臺美記憶坊等活動。(周菊子攝)

張馨云(左起)、黃慶鑫,古庭維、黃立雅,蔡景全等人做開場介紹。
(周菊子攝)
            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由波士頓會長黃立雅說明,該會是個501 (C)3的非營利組織,總部設在華府,分會遍佈全美。他們相信自由,民主,獨立,擁有主權對台灣的和平至關重要,倡議加強人們對台灣問題的認識。過去15年來,每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他們都在哈佛廣場舉牌展示台灣。今年9月,該會將組隊訪問華府,拜會國會議員,倡議建立城鎮關係。

夜色中露天看電影。(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今夏首次辦戶外電影放映會。(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TFFB)共會長蔡景全表示,這晚是該會首度舉辦戶外電影放映活動,為第7屆波士頓台灣影展拉開序幕。今年的台灣影展將於919日至25日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AMC Causeway 13Coolidge Corner電影院,以及布瑞托(Brattle)電影院等4個地點舉行,放映5部電影,3部短片,2部獲得新北市獎的紀錄片。歡迎眾人掃碼上網查看更詳細訊息。

兼具台灣《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舊打狗驛故事館館長、春臨臺灣文化事業坊社長、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常務理事等數重身份的古庭維,這晚應邀出席,為與會者講談台灣鐵路歷史故事,以及鐵路的藝術設計。

             古庭維指出,台灣的第一條鐵路是1887年由清朝政府建造,從基隆到台南。不過清朝建的鐵路,都在5年內被洪水沖走了。1899年台灣的日本政府成立了鐵道部。從基隆到新竹,南部和北部的鐵路是1908年才終於經由魚藤坪橋連在一起。那兒的拱門,還成了旅遊景點。

古庭維指出,著名的“阿里山”其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地名,泛指有著豐沛檜木資源的山區,阿里山林業鐵路,別稱阿里山小火車,是臺灣的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是有著6個馬蹄鐵曲線鐵路,其他還有之字形,螺旋環形,齒輪傳動等以不同形式,甚至結合索道的因應峭陡路線鐵路。

                  當晚的活動,最後在出席眾人鋪毛巾的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或自備板凳,藤椅,頂著夕陽餘光,深垂夜幕,一起露天看紀錄片中結束。

波士頓台灣影展協會共會長蔡景全介紹第七屆影展內容。(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會長張馨云介紹該會概況。(周菊子攝)
露天看電影,好愜意。(周菊子攝)
古庭維是台灣鐵道文化研究聞人。(周菊子攝)
古庭維用地䩞點出阿里山位置。(周菊子攝)
出席者全程錄下古庭維的講解。(周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副會長彭聲翔(中)當義工,賣香腸。(周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擺出攤位賣豬血糕。(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