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11月 19, 2013

台大校友會年終聚餐會長換屆 張維均交棒給范美蓉

大波士頓地區台灣大學校友會上週末在貝德福(Bedford)鎮竹葉青(Bamboo)餐廳舉辦年終聚餐,感謝幹部團隊又一年的熱心服務,見證張維均,范美蓉交接會長職務。
            根據該會網站,大波士頓地區的台大校友會是校友唐健輝和一批熱心校友,在1985年慶祝母校校慶的聚會上正式成立,迄今已有28年歷史。
            十六日晚,該會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嘉賓蒞會同賀,才子袁尚賢巧訂字謎,新幹部王啓恆費心設計賓果遊戲題目,使得整晚聚會笑聲不斷。
        卸任會長,1989級電機系的張維均在會中感謝該會顧問,也是前任會長的許翠玲等人熱心匡助,還宣佈了新一屆幹部團隊,包括會長1983級商學院校友范美蓉,財務2002級會計系陳楷雯,通訊2000級經濟系蔡夢儒,會員2004級電子所尤智健,活動策劃2000級化工系洪龍興,活動及外聯2012及國企研的徐之昇,以及活動支援2006級生化所的范耀云,2003化學所柯又升,以及網站大師1996資管系王啟恆等。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當晚透露,這一、二年大概是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大勢力最龐大時期。除了她本人也是台大校友之外,去年抵波士頓上任的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新聞組組長朱永昌,以及在本地辦公室服務已數年的外交部組長陳佩瑩,領務秘書洪毓羚,也都是台大校友,這晚也都出席了聚會。
        當晚出席的七十多名台大校友中,老中青交流熱絡。袁尚賢以他獨有的“斷章取義”章法,編撰出的“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是“七七事變”,“樹很少的佛堂”是“少林寺”,苦也豬仔,做成皮鞋,註訂了的是“辛亥革命”,“好慕之情,由是平穩”是“愛因斯坦”等謎題與答案,讓座中眾人頻頻爆笑。“大智圓珠”猜當晚出席者人名,也很快就讓人猜出來是“洪慧珠”。
            王啓恆編撰的賓果遊戲題目,以“我們同科系嗎”,“你去過鳳城燒辣嗎”,“你拿過書卷獎嗎?”,要求玩遊戲的台大校友彼此探問,讓出席校友滿場飛的找答案,非常圓滿地達到促使校友們彼此認識的目的。笑友中的冉榆平顯然玩得最投入,得到連成十二條線最高成績。
            台大校友會卸任會長張維均鼓勵校友們上網,利用校友會網站的內部郵件,加強彼此間的交流。查詢該會詳情,可上網www.gbaantu.org

圖片說明:

            大波士頓台大校友會新屆幹部,左起,徐之昇,王啓恆,范美蓉(前),經文處長洪慧珠,陳楷雯,郭大文,以及卸任會長張維均。(菊子攝)

            袁尚賢出謎題,還有英文版。(菊子攝)

            台大校友會中有不少對夫妻檔。陳楷雯(左),游子揚(右)是近兩年加入的新對。(菊子攝)

            新會長范美蓉(右)玩賓果,向王啓恆報告連上線了。(菊子攝)

            前任會長許翠玲仍然在幕後幫忙校友會運作。(菊子攝)           











下為轉載文章:
誰是臺大學生?
 
 
 
請注意: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
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
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
 
 
如果說「臺大」的全名應該是「臺北大學」,其實並不算誇張。將近六成的臺大學生,來自於臺北都會區。除此之外大部分鄉鎮的學生,難得考上臺大。萬幸中了一個,全村廣播可能還不夠,應該要全鄉放鞭炮慶祝了。
 
我沒有臺大所有學生的母體資料,所以利用隨機抽樣調查的資料,來推估臺大學生的來源地。1054 個受訪者中,有 204 人回答不出自己上大學前住哪一個鄉鎮。甚至來自新竹市的 11 個學生,都不知道他們來自哪一個區。不過,如果遺失值與有效值的來源地結構沒有太誇張的差距,那麼這張地圖還是充分反映臺大學生來自少數地區的事實。
 
在臺大校園裡隨機抓 11 個學生,就會有一個是在大安區長大的。大安區只不過 30 萬人口,但是上臺大的人數居然可以抵上整個臺中都會區或高雄都會區。三大都會區以外,要上臺大就更難了。不過倒是有幾個小鎮例外,像是豐原、員林,上臺大的人還不算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所謂的文風鼎盛。
 
為什麼臺大學生如此極端地來自少數地區呢?我們再看看其他數據,就會恍然大悟了。根據同一份調查資料,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 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原來,像我這種來自勞工家庭、母親一個月領一萬初最低工資的人,在臺大是如此鳳毛麟角。
 
這樣大家應該知道「誰是臺大學生」了吧?偏偏這些中高白領階級的子弟,大部分學雜費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的。而一大群上不了臺大的農工階級,則辛苦賺錢繳稅,以支出這一大筆教育補助款。套句臺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的話:「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
 
下面是兩篇相關的重要文章,很值得您看一看:
http://jschang.myweb.hinet.net/2help.htm
http://jschang.myweb.hinet.net/sndiff.htm
 
下面是相關的研究報告:
▲台大駱明慶教授研究報告之摘要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papers/NTU.htm
★台大駱明慶教授研究報告之全文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NTU.pdf
 


          
 甄選入學 窮學生難進台大

2007/04/14 07:10 記者: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聯合新聞網

窮學生難進台大窄門?今年台大甄試錄取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低收入戶學生上榜,顯示甄選入學的管道不利經濟弱勢學生。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多元入學用多元標準取才,本意良善,但往往為顧及公平,卻犧牲正義,窮人家的孩子沒錢從小補才藝、也常為了幫忙家事無暇參與社團活動,缺乏相關經驗及得獎資歷,甄選入學時難免吃暗虧。

大學甄選入學最近陸續放榜,繼前天清大之後,台大昨天也放榜,一萬八千多人報名,僅有一千兩百多人錄取,建中、北一女等五所明星高中就囊括半數名額;交大、陽明、政大等卅多校將在十七到廿日間放榜。

低收入戶學生甄選入學,除了報名費全免,沒有加分或保障名額的優惠,
錄取台大人數一向少得可憐。以今年為例,只有北一女一名學生錄取台大農經系;另外四名低收入戶學生都是備取,其中蘭陽女中有名學生考七十一級分,
生化科技系備取第二名,較有可能遞補上。

吳武典指出,教育部民國八十六年修改特教法,要加強鑑定、輔導經濟文化不利的資優學生,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幫助有天分、卻沒錢栽培的孩子,十年來卻看不到具體成效,甭說音樂班看不到窮人家的小孩,數理資優班也是少之又少。


他主張,台大等各校應全面檢討甄選入學錄取標準是否不利弱勢生,但也不必因噎廢食,縮減甄選名額。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有不同看法。他說,弱勢生若因欠栽培,想甄選音樂、美術系是比較難,但甄選一般科系,教授是看學生有無就讀潛力,和家境應無直接關係;經濟弱勢生占台大學生總數比率,的確偏低,但也不乏出自工、農家庭表現優異者。

相較於經濟弱勢生難以擠入台大,離島、原住民考生就幸運多了。
台大今年以外加名額錄取八名原住民及廿一名離島考生。
 

亞洲民主國家幾個主要大學學雜費收費的情形:
新加坡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19萬元,
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8.5萬元,
日本的東京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8.5萬元,
韓國的首爾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6.5萬元,
台灣的台灣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卻還不到台幣3萬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