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9月 09, 2013

華埠房價租金貴族化 居民憂慮未來


波士頓華埠一帶住宅價格貴族化,早已不是新鮮事。波士頓華埠夏利臣街25號及愛丁保羅街11號,先後於去年及今年在華埠社區引出整修,漲價話題後,波士頓環球昨(8)日刊文,強調華埠居民擔心鄰近住宅的豪華化,將迫使他們遷離波士頓華埠。
根據波市頓重建局今年七月中公佈的市府新批准發展計劃,未來數年間,這幾項發展計劃將為波市帶來1203戶住宅單位,其中只有129個可負擔住宅。
預定2014年夏季竣工,斥資一億三千萬元建造的京士頓(Kingston)街120號,將為26層樓高,有18個套房,175個一睡房,43個二睡房,4個三睡房,總共240 個出租單位。根據發展商與波市府的最後協定,其中包括5個可負擔住宅。
波士頓環球報指出,根據波士頓重建局的數據,在華埠一帶已批准興建的2765個新住宅單位中,約只有20%能夠算是可負擔住宅。其餘的都會以市價出租,也就是一個一睡房單位,租金可能要3000元一個月,比一個工薪家庭的一個月收入還高。
波士頓環球報在這篇文章中表示,月前在愛丁保羅(Edinboro)街11號前遊行的一名林姓年輕人,六年前才和英語有限的父母從廣州移民來波士頓,因為華埠有家的感覺,泰勒街上兩睡房單位,租金大約1200元一個月,還負擔得起,他們就住了下來。現在他們都擔心負擔不起房租,得搬家。林姓青年說,他們都是這個社區的一份子,他們不想離開。他們因此要呼籲,“讓租戶留在他們的家”。
波士頓環球報表示,這種憂慮普遍存在華埠居民心中,但發展商們卻一個勁的在鄰近的城中心建造新的豪華住宅,華埠居民就成了房地產價格和租金上漲的犧牲品。
波士頓環球報以夏利臣街25號作為華埠過去及未來的案例研究。
2012年二月時,消防員調查這棟大樓的一個假警報時,發現許多違反條例的地方,包括浴室地上的水管銹爛,天花板有黑黴菌等,擔房租便宜,甚至便宜到一個房間400元一個月,所以住戶沒有抱怨。
由於大樓太破爛,市府檢查員下令全面翻修,逼使住在那兒的40人得搬遷。其中66歲的李溪鄉(譯音,Xi Xiang Li)還記得他收到得離開的通知時,大樓走廊髒亂,廚房滿是油漬,蟑螂竄走,一片混亂。那時,他不知道自己得去那兒,更不知道要住回去,自己是否負擔得起。
他和其他租戶在市府安排下,遷到了南波士頓的一棟住宅大樓。如今一年過去了,他們還不知道,有沒可能搬回去。
波士頓的Hodara地產集團一度有意翻修這棟大樓,計劃每一個單位都有皮沙發,平板電視,租金一個月1400元。但七月中,Hodara集團退出原定計劃,夏利臣街25號的未來命運,又落回屋主,住在南柏落(Southborough徒夫婦(Alexander and Julie Szeto)手中。
司徒先生表示,他希望能維持大樓的可負擔程度,但那得視乎維修費而定。
華人前進會項目及營運主任劉衛恒表示,華埠是許多人的生命線,對新移民來說,尤其如此。
原本在波士頓重建局工作,現為波士頓市鄰里發展局主任的狄倫(Sheila Dillon)表示,2010年時,華埠內的2114個住宅單位中,約有987個,也就是將近一半的單位,在房契上是可負擔住宅。但這比率不斷在縮小。
為了在高級住宅之外,給人其他選擇, 在華埠施工中的4座大樓,波市府將以極端低收入(在波士頓,約為四口之家年收入只有28300),或中等收入者(四口之家年收入在67350元左右)為對象,共建造416個可負擔住宅。
華埠有許多家庭,年收入可能比那數目還少。聯邦政府因此辦有第八類房屋津貼,獲津貼家庭,只要花收入的30%來付租金,聯邦政府會補足差額。但今年波士頓房屋局見到聯邦政府的第八類房屋津貼經費刪減了一千萬元,停止發放新的津貼証,到秋天時,還將停止發放津貼給現有約11000戶領取津貼者中的10%人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