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昨(廿二)日早上在劍橋市瑪麗奧酒店,舉辦「科技創新座談」,並宣佈將在矽谷成立北美育成中心,以及工研院正為近二百個職位,包括十名主管空缺招攬人才等訊息。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坦言,工研院希望藉著促使產業界重新思考科技角色,以更開放思想、勇於創新,來把台灣工業界從「跟隨者(follower)」的角色,轉變成開路先鋒(pioneer),該院也因此在去年成立了「創意中心」,與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進行策略合作,要以前瞻性行動為產業界理出科技應用新方向。
不少與會者對於工研院將在美國成立育成中心,還備有自設的風險投資基金,可就近幫助海外華人進行科技研發與創業,都非常感興趣。擔任司儀的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李政欣,Linx通訊公司董事長鄭金蓮都在會後敲邊鼓,希望說動李鍾熙在大波士頓地區也成立一個工研院育成中心。
李鍾熙昨日在會上以「利用台灣的優點,增加全球競爭力(Leveraging Taiwan’s Advantages for Global Competiyiveness)」為主題,用幻燈片介紹台灣以及工研院的概況。他指出,台灣佔地三萬五千九百八十平方里,只有半個新澤西州那麼大,卻有人口二千二百七十五萬。但人均收入超過一萬三千美金,在全世界排名第廿,外匯存底達二千四百廿億,僅次於日本、中國大陸,排名世界第三。近年來,台灣更已從以勞力密集工業為主,轉型到以科技密集工業,在IC卡、網路產品、電腦週邊設備等項目上,生產量都排在全世界的前幾名。
與此同時,台灣是全世界風險投資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有二百家風險投資公司,操作四十二億美元資產。其中有四十五家風險投資公司對生物科技有高度興趣。二零零三年已有三億美金投資進了生化科技業。
工研院則是一九七三年創立,以科技研發來創造經濟價值的非牟利、非官方機構,以促進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主要目標。截至今年一月底止,工研院共有六千一百零三名員工,二零零四年的營業額達五億零六百萬美元。由於工研院是企業挖角的一大對象,該院平均每年有百分之十的人事流動率,也就是每年須聘請六百人左右。但也因此,目前台灣業界有至少五十八家上市公司的執行總裁(CEO)是工研院「校友」。
目前,工研院的研究方向有五大重點,包括佔百分之四十強的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及先進生產系統,生化醫藥科技,奈米科技、材料及化學,能源及環境等。李鍾熙強調,工研院致力研究的領域包括老化社會、個人生活,以及人與機械的互動等。工研院這幾年來的獲取專利和轉移技術成績都相當好,二零零四年申請得到一千一百四十六個專利,並成功轉移七百一十個專利供業界使用。這些年來,還有不少從工研院開枝散葉成立的公司,包括從一九七五年起,由RCA公司轉移技術誕生的CMOS,一九七九年的聯電(UMC),一九八七年的台積電(TSMC),到一九九四的VIS等,至少有五家公司。
工研院並設有開放實驗室,方便工業界利用工研院的研發資源。截至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止,已完成二百一十四個計劃,並有一百三十家新公司和工研院合作進行十四億美元的研發計劃。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行政主任華特班德(Walter Bender)昨日以「發明及創新:誰做什麼和怎麼做(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Who does Each and How)」為題,來介紹該實驗室。
華特班德表示,該實驗室一年預算約三千萬元,有三十名教授,一百五十名研究生,一百各企業夥伴,進行三百五十個研究計劃。他們和工研院已有十年合作歷史,都著重於幫助人們、業界發現有些什麼樣的科技,可以為人們做到些什麼事。他說,MIT的媒體實驗室注重讓學生、教授發揮想像力,進而把想像落實為可應用的科技、物品,然後再審核、檢驗對改善人類生活有什麼好處,以及可行、可用與否。
華特班德說,MIT媒體實驗室從一九八三年成立迄今,最開始是推動數碼化(Being digital),接著追求可穿用(wearable)的電腦,要把數碼、電腦科技成為人們的隨身科技,現在則更進一步的企圖克服電腦、科技沒有人的認知、情緒等能力的限制。
昨日共有六十多人出席。僑領王本仁,華人經濟發展協會主席蔣宗壬、玉山科協理事張重華、中華網路資訊協會新任會長陸德禮、卸任會長王義明、畫家楊澍、華夏文化協會行政主任洪梅等人都應邀到會。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等一行十三人,昨日在早餐會後前往參觀MIT媒體實驗室,接受波士頓環球報專訪,並於晚間和本地業界華人聚餐,進一步說明工研院招攬人才、辦理北美育成中心等細節。
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網頁
- 大波士頓時事新聞
- ACDC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 包氏文藝中心 Four Ways to Celebrate the Year of the Snake
-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波士頓台灣電影節
-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會/華埠社區聯盟/ 華人醫務中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華夏文化協會
- AAC TAP CACAB NAAAP AARW AAWPI ASPIRE AWH WANG YMCA QARI
- Plays - Huntington, Boston Lyric, Company One
- 音樂 -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3/1 周穎、張薇聰
- 商會 - ACE Nextgen, 128 Cute, OCEAN, TCCNE, TCCYNE,波克萊台商會,波士頓華商會,波士頓亞裔房東會
- 創業 - Startup Boston
- 博物館 - Guggenheim
- Greentown Labs newsletter /MIT ClimateTech
- 生物醫藥 - BTBA/SAPANE/CABA
- BIOVision/ Boston MedTech / Mass Life Sciences
- Mass BIO / LaunchBIO
- 麻州州長動態 -
- 波士頓市、昆士市,摩頓市、羅爾市
- 波士頓移民進步辦公室通訊/ Office of Women's Advancement/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ct
- Boston City Councilor's updates
- 馬惠美 - 麻州眾議員
- 大學沙龍 第228期 吳思-中國市場與產權的構造與邏輯 3/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