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9月 15, 2012

波士頓京劇協會慶五週年 訂十月七日公演


波士頓京劇協會日前在會長劉瑋珊、陳富雄夫婦家舉辦BBQ聚會,邊享用鮮釣鱸魚,新摘蔬果,手製佳餚,邊唱奏排練,為五週年公演做準備,請親朋好友宣傳,十月七日到劍橋市青年會家庭劇院來看戲。
      波士頓京劇協會會長劉瑋珊與一眾熱愛京戲的票友、戲迷,過去這五年間,幾乎每週聚會,人少就清唱,人多就排戲,頗自得其樂。他們為過戲癮兼服務社區,還每年集思廣益,粉墨登場的在劍橋市演「大戲」,唱京歌,和一般總在波士頓市、昆士市演出的廣東大戲─粵曲相比,別有趣味。
      今年為慶祝五週年,他們排定的演出,內容格外豐富,共分三部份,包括會員個別清唱,外邀嘉賓演出,折子戲白蛇傳中的遊湖。
      劉瑋珊透露,包括夏至寧、張釗、任瑞漪、曹麗莉、高迪等該會資深會員,當晚將依照各人所長,演出梅、張、程、荀、奚等各派別的青衣、老生、花臉、老旦、花旦角色,展示各人五年來的進步。
      外邀嘉賓演出部份,他們請來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聲樂老師魏晶演唱歌劇及京劇選段。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古箏演奏者翁慧,將和浪琴音樂學校畢業,據說在中國排名前六的薩克斯風吹奏者尹沛合奏。京劇會琴師可慶恩,也將獨奏一曲。
      壓軸的折子戲部份,今年演白蛇傳中的文場「遊湖」。唱青衣的汪榮華飾白蛇,唱花旦的劉瑋珊飾青蛇,小生朱惠元飾許仙,將演出白蛇、青蛇由天上下凡,遊湖時邂逅許仙的這段戲。
      每年總在幕後打雜,做道具的陳富雄,今年將現身台前,演船夫,不但有唸白,還會唱兩段。劉瑋珊笑說,陳富雄耳濡目染京劇五年,這回初試啼聲,戲份比她還多。
      BBQ這天,京劇會樂師夏耘,波士頓華人攝影學會創辦人之一楊波和妻子牟冰等人,也各自帶了菜,和出席的各方好友暢敘,品嚐游泳池畔,花草樹邊擺成長長一桌的煎餃、花捲、涼菜、炒米粉、烤玉米等各色美食,以及陳富雄親自掌廚的鮮炸鱸魚,甚至還有劉瑋珊親手做的驢打滾點心。
      劉瑋珊指出,京劇會成員們這幾年來,進步很多,但該會能夠人氣越來越旺,樂器從二胡、京胡逐漸增加至琵琶、中阮、大阮等的陣容更見齊全,全靠各界喜愛京劇人士及社區整體的支持。今年她將再度邀請張鎮田老師率鼓樂揚琴隊,為五週年慶開場,
      波士頓京劇協會今年的五週年公演,將於十月七日(週日)晚七點,在劍橋市青年會(YMCA)家庭劇場(820 Mass Ave., Cambridge, MA)舉行。門票十元,購票或查詢,可洽781-910-5971781-272-0386bostonbeijingoperaassociation@gmail.com
 
圖片說明:

      左起,夏至寧,劉瑋珊、汪榮華、魏晶、楊波、曹麗莉等人在波士頓京劇協會的五週年慶BBQ中暢聚。(菊子攝)

      高迪(左前)在樂師可慶恩(右二)、夏耘(右三)等人操琴下,排練他的個人清唱。(菊子攝)

      楊波為波士頓京劇協會五週年公演拍的海報照。(圖由京劇會提供)

      陳富雄將在波士頓京劇協會今年的演出中首度登台。(菊子攝)

星期五, 9月 14, 2012

波城華人聖經教會迎新 9/15辦我來了新聲音樂會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CBCGB),日前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為學生團契舉辦迎新會,往新罕布夏州宿營,並將於九月十五日(週六)晚七點半,在同一地點舉辦『哈哈,我來了!新生,新聲』音樂晚會。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是大波士頓地區數大華人教會之一。該會城區事工部成立於2005年,以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兩岸各大學院校的華人學生、學者及家眷為主要服務對象。
      鑑於新學年開始,城區事工日前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內,為波士頓學生團契舉辦迎新會,以潘儒達牧師講道、康派樂團領唱聖歌、新同學自我介紹,玩「煮廚炒菜」、「支援前線」遊戲等活動,為初來乍到的新生們製造結交朋友機會,給他們帶來歡樂、受關愛的溫馨感。
      在分組遊戲中,每一組都有一名波士頓資深居民擔任輔導者,為新生提供長期輔導。常熟餐廳陳氏家族中的陳永貴、黃素真夫婦,也是義務輔導者之一。這天不但為新生們帶來美食,還陪新生們玩遊戲,幫他們掃除來到異地他鄉的陌生、失落感。
      其中一個遊戲,是請出席者把各人手中的各種地鐵票拿出來,藉以幫助新同學瞭解,波士頓市公共交通系統頗完善,分成紅藍綠橘等路線的地鐵,還可和通勤火車相連,車票有單次使用票,也有週票、月票。主持人還提醒新生們,在波士頓搭地鐵,買張查理卡(Charlie card)比較划算。
      城區事工資深會員鍾信忠表示,以羅格斯浸信會教堂為聚會地點的城區事工,共有五個團契,包括麻省理工、長木、愛鄰、樂河、城區校園等,還另有一個大學生小組。
      由於波士頓市內既有柏克萊(Berkley),也有紐英崙(New England Conservatory)等音樂學院、波士頓、哈佛等大學院校的音樂系,他們的城區事工音樂人才濟濟,每次辦活動的音樂水準之高,總贏來許多讚譽。九月十五日辦音樂會來迎新,就是充份利用這一人才優勢。
      迎新會當晚,在自我介紹中報說從廈門、山東、台灣、多倫多、哈爾濱、重慶等四面八方來到波士頓的這些新生、新教友中,就有不少人是主修鋼琴、小提琴的音樂人。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城區事工配合秋季開學,訂九月15(週六)晚七點,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Ruggles Baptist Church, 874 Beacon Street, Boston, MA)』舉行『哈哈,我來了!--Sing a New Song(新生,新聲)』音樂晚會,以不同風格的教會詩歌,歡迎從世界各地來到波士頓地區就學或訪問的華人學生、學者之外,另將於九月十六日下午一點,舉辦『迎新主日崇拜』,由潘儒達牧師講道。會前一小時,由教會提供午餐。
該會的『MIT校園團契』,將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學生、訪問學者及其眷屬為對象,另於九月14(週五)晚,在紀念大道(Memorial Drive)70號,E51大樓的『唐輯于中心(Jack C. Tang Center)』061課室舉行迎新晚會;六時半晚餐,七時半晚會開始。聯絡人為彭張立,電郵:mitcef2010@gmail.com)。

圖片說明:

      鍾信忠(右一)、盧忠信(左一)和康樂樂團的部份成員,右起,李玲、呂中宇、張旭霆、簡嘉佑、彭倚萱等人為迎接新生做準備。(菊子攝)

      新生們玩煮廚炒菜遊戲。站在圓圈中的同學想出一道菜名,再欽點坐著的同學擔任某一材料出列,待材料選齊後,一聲炒菜,眾同學分頭找空位坐下,沒位子的得再炒另一盤菜。(菊子攝)

      陳永貴(左一)擔任分組輔導人,帶領同學彼此認識。(菊子攝)

      主持支援前線的同學,展示玩遊戲者交出來的不符要求車票。(菊子攝)

選區重劃要公平先得重劃投票區(precinct)


華埠社區聯盟(TCC)(十三)日在月例會中熱烈討論波士頓選區重劃,報告塔大社區研究中心爭華埠委員,促請婦女利用機會免費做乳癌篩檢,宣佈社區未來活動。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昨日在華埠社區聯盟月例會中報告,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在九月六日時,否決了波市議會以七比六票通過的波市選區重劃地圖,現在社區有機會再遊說波市,重訂一個符合社區理想的選區劃分地圖。
      劉衛恒說明,有色社區聯盟將於九月十八日(週二)晚六至八點,在洛士百利(Roxbury)的愛爾蘭廳(Hibernian Hall,184 Dudley Street),舉辦選區重劃社區會議。
            劉衛恒在會中介紹有色社區聯盟建議的選區劃分地圖,並重新指出,波市議會早前通過的地圖,既把少數族裔堆進第四選區,限制了他們在相鄰選區內的投票力量,也把第二選區中最多元的投票站,劃分了出去,使第二選區成為波市內最不多元的選區。
      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的社區代表張潔茵在會中指出,美國早年為使少數族裔有力量選出自己的民意代表,特意鼓勵把少數族裔放進同一選區,如今有色社區聯盟卻反其道而行,要求別把太多少數族裔放進同一選區。可見各方人士在劃分選區時,都有自己的考量。
      張潔茵認為,選區需要重劃,是因為美國人口統計顯示波市人口有了大變動,但美國的選區(district)是依據各投票區(precinct)人口來調整的,如果要真正講公平,就應該以人口數為准,先重新劃分波市的各個投票區(precinct),再來劃選區。可是重新劃分投票區,太耗時費力,美國主要大都會都享有豁免權,這才造成選區地圖線條那麽歪曲的結果。
      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的華裔助理陳偉民昨日在會後指出,事實上這選區地圖,不論怎麼劃,都不可能每個人都滿意。市議員楊西也已聲明,不論選區圖怎麼劃,只要是麥特潘(Mettapan)地區不保完整的地圖,他都反對。
            據悉,早前曾提出的選區地圖重劃版本之一,將使得代表第八區的現任市議員羅斯得和另一名現任市議員,代表第一區的Salvatore LaMattina在下一次選舉中競爭同一席位。但目前林乃肯版本地圖,卻無現任議員會受影響。
      張潔茵指出,麻州由於人口減少,能夠在聯邦政府內代表麻州的眾議員將減少一席,從現有的十人減為九人,因此國會議員的選區,其實變化更大。卡普阿諾就因這變動,將來不再代表北端(North End)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早前也在華人醫務中心的40週年慶祝會上指出,目前代表昆士市的聯邦眾議員威廉基汀(William Keating),就因為這選區變動,不再代表昆士市。新的昆士市聯邦眾議員是史帝芬林奇(Steven Lynch)
      昨日在會中的其他討論及報告,包括塔大醫學院教授Doug Brugge說明,他在六、七年前發起成立的塔大社區研究中心(TCRC)刻正徵求華埠民眾加入執行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該研究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項目,是梁嘉慶(Carolyn Leung Rubin)和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ATASK)合作,研究婦女對賦權(empowerment)的看法。梁嘉慶強調,和社區組織合作使研究項目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真確度。ATASKPurnima Sahgal表示,她們還意外獲悉,這些婦女在探討賦權的意義時,還談到身份認同問題,以及他們在自己獲得幫助後,希望能夠回饋的心意。
      塔大醫療中心的Bj Magnani博士在會中報告,塔醫將於十月十三日(週六)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在該中心(860 Washington St., Boston)為社區婦女免費做乳癌及子宮頸癌篩檢。會場有翻譯,托兒服務,並備點心、抽獎品。報名可洽617-636-4872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曾玉萍在會上報告,該會訂九月廿八日(週五)晚六點,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辦中秋慶祝會,入場免費,有廣東音樂社、茉莉花舞蹈團等表演,還有美東燒臘老闆鄺佩康贊助的月餅。
      梁嘉慶宣佈,塔大將於九月十九日(週三)早上九點半至十一點半,假Sackler大樓(145 Harrison Ave., Boston)114室,舉辦「華埠領袖早午餐會」,討論塔大和社區合作,做學術研究。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行政主任伍麗華報告,該會訂九月廿八日舉辦廿週年慶晚宴,表揚崔志潔、陳毓璇,並有黃西表演喜劇。查詢可洽(617) 338-4339,或上網www.chsne.org
      華埠王氏青年會(YMCA)將於十一月三日(週六)晚六點,假帝苑大酒樓舉辦傳承晚宴,表揚波市長萬寧路,以及陳灼鋆等人。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說明選區重劃圖該怎麼修正。(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在會議中把有色社區聯盟版的選區重劃圖和波市議會通過版做比較。(菊子攝)

      塔大做塔大社區研究項目的梁嘉慶(右二)說明項目辦理過程。(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徵會員、執委

華埠社區聯盟(TCC)即將於明年一月改選幹部,昨(十三)日在月例會中報告,九人執委會仍有兩席空缺名額,籲熱心社區人士參與。
            華埠社區聯盟聯絡員梁志生昨日在月例會中報告,聯盟是個由社區組織、機構及個人組成的一個社區團體,志在為波士頓華埠社區服務,並提供一個討論、合作、分享資源的平台。
            華埠社區聯盟的執委會應有九人組成,現有共同主席兩人,分別為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華埠社區中心(BCNC)行政主任伍綺玲;財務一人,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書記一人,懸缺;執委五人,分別為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行政主任助理雷展灝,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華人佈道會廖可誠,以及一席懸缺。
            梁志生表示,華埠社區聯盟除每月召開會議,交流社區訊息外,另主導華埠騰龍閱覽室(Chinatown Lantern)項目,華埠總體計劃執行委員會,以及梅雪嫻承辦的社區健康評估等項目。
            梁志生昨日還介紹了華埠騰龍閱覽室(Chinatown Lantern)項目新任經理,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在中國大陸及美國南部長大的陳翔融(Joan Chen)
資深華埠社區聯盟執委芭芭拉魯貝強調,聯盟雖然訂有包括個人會員五到廿五元,組織會費五十到兩百元,機構會費三到五百元等會費額度,但均為建議性數額,繳交多少,全由參與者自願決定。聯盟旨在鼓勵社區個人、團體關心社區的整體利益,每月聚會交流訊息,並集思廣益。
根據TCC的會員申請表,聯盟共有六種會員,分別為個人、商戶、機構、組織、政府及其他等。
            梁志生指出,聯盟的營運還靠向坊間機構申請補助,徵求熱心人士贊助。
            聯盟的下個月例會,訂十月十一日召開。查詢聯盟詳情可洽617-635-5129,上網http://tccboston.org,或洽梁志生kyel@mac.com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共同主席曾雪清()和聯絡員梁志生()宣佈聯盟正為新年度做準備。

星期四, 9月 13, 2012

台學聯迎新BBQ 十月去賞楓


藍天、白雲、紅旗、綠地。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上週末在水城軍火庫(Arsenal公園迎新慶中秋。會場烤肉香氣四溢,長輩關愛滿注,二百多名各校新舊生歡聲笑語,開懷十分。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波士頓大學王俊凱,和三名副會長,塔芙茨大學呂承翰,東北大學林俞安、王一涵等十餘名幹部,不但在會場分佈出牛肉、豬肉、雞肉等三個「烤場」,還安排出許多人沒嚐過的烤棉花糖點心,擺上合作商家常熟餐廳提供的烤肉,樂嚐軒提供的月餅,讓同學們在各食品點間遊走時,認識更多新朋友。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理事蔡昆喜不但送上一頭大乳豬,還親自操刀,給同學加菜。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現任會長胡美惠和副會長許欽俊也不但買來兩大筒草梅、巧克力冰淇淋,更效法蔡昆喜醫師,親自掌杓,一球球的裝進脆筒中,讓同學甜到了心裏。
      在同學們飽餐各色美食後,台學聯會長王俊凱介紹出席嘉賓,包括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前任董事長王世輝醫師,現任會長張重華教授等人。
      王俊凱也介紹了各校台灣同學會會長,包括哈佛大學前任會長楊立琦(現任會長為曾之寧),麻省理工學院會長吳張祺,波士頓大學會長謝晉遠,薩福克大學會長汪弘誠、東北大學會長林子為等人。
王俊凱指出,各校同學平日可就近與各校同學會聯絡,台學聯主責「合縱連橫」,為各校同學提供與他校同學交流平台。
竹蜻蜓壘球聯盟創辦人王志維,劍橋合唱團現任團長陳立英,這天也應邀出席,邀請喜歡運動,打球,或喜歡音樂、唱歌的朋友,加入他們的大家庭。
經文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表示,雖然從台灣來的同學人數不多,但在台學聯幹部的努力下,王醫師及張教授等人多年不變的關愛學生中,各校同學都有了更多可請益的學長及前輩,要記得善用這些人脈資源。
黃薳玉還藉機會提醒同學,要記得和在台家人保持聯絡,別讓家人擔憂。她透露,做此提醒,純因最近有家長因子女失聯,找文化組代查安危。
            當天到場與同學同樂的長輩,還包括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陳永茂,波克萊台灣商會會長陳玉瑛,以及王本仁、許炳煌等人。
            台學聯幹部除前述會長、副會長等人外,其他幹部有財務班特利大學陳玠妏,公關五人,布蘭岱斯大學林郁晴、萊斯利大學林文宜、東北大學吳玫姿及裴家瀅、波士頓大學黃家琪,活動組四人,波士頓大學林子為、東北大學的張詠婷、張靜芸及黃達民等。
      台學聯的下一個大活動是十月三日到白山賞楓,遊逛直銷店Merrimack Premium Outlet。九月十六日下午三至五點,在公園街(Park Station)地點站的麥當勞駐點售票。
      查詢台學聯詳情,可上網http://www.ftsane.org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會長王俊凱(後中)、副會長呂承翰(前右二)、林子為(前右四),公關裴家瀅等幹部亮相。(菊子攝)

            張重華教授(右起)、經文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王世輝醫師等人和同學見面。(菊子攝)

            各校同學圍聚準備玩遊戲。(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會長王俊凱()、副會長呂承翰()親自為同學燒烤。(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現任會長胡美惠(右一)、副會長許欽俊(左一)親自掌杓,為同學們裝冰淇淋。波克萊台灣商會會長陳玉瑛(左二)看著高興。(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大合照。(圖由台學聯提供)

亞美專協領導論壇助年輕人為鋪路著想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工作人員會後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為協助會員在職場中脫潁而出,進一步瞭解該會贊助公司可有的職業發展機會,十日晚在後灣希爾頓酒店舉辦首屆年度領袖論壇。
      四名講者在會中都指出,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找幾名肯真心給意見的輔導者(Mentor)或顧問,有一批能互吐苦水,彼此支援的朋友,就等於是為自己奠定了發展機會。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副會長斯麗莎(左一)
會長許文洲(左二)和講者們。(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會長,普南(Putnam)投資公司固定收入分析師許文洲指出,以前人們說「玻璃天花板」,近年則有韓裔Jane Hyun,針對亞裔處境,寫了本「打破竹天花板(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該會希望藉這每年一次的領袖論壇,幫助會員攀爬職場晉升之路,也讓會員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該會的十一家贊助機構。
四名講者分享個人經驗。(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這首場領袖論壇,主題為「找出盲點塑造個人職業的行動(Mirroring our blind spots - Action to shape your career)」,該會副會長斯麗莎(Lisa Strack)主持
      四名講者分別為麻州互惠(MassMutual)財務集團策略危機主管Jae Junkunc、國家電網資深副總裁暨總法律顧問Colin Owyang,自由互惠(Liberty Mutual)保險公司執行副總裁暨營運長Bhasker Natarajan、普南(Putnam)投資公司資深客戶服務經理Kathryn Burke
      斯麗莎在會中請一眾講者談說他們職業生涯中有那些出乎意料之外事件,讓他們看見了自己在達到專業發展目標上的盲點或弱點,在那些關鍵時刻,他們採取了些什麼樣的行動,而那些行動或個人的領導力發展,怎樣塑造了自己的職業或目前的成功。她還請講者們談說支持團體和交際,輔導者和贊助者,以及變革型和契約型領導者的不同。
      Jae Junkunc透露,她在21歲時加入一家大公司,以為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路,沒想到幾年後卻遇上公司大裁員,她和上司拿著長達四頁的裁員名單,苦思得如何向同事開口,這讓她經歷了初進公司時,滿懷理想,離開公司時,卻什麼也不再在乎的巨大轉折。25歲那年,她加入和平部隊(Peace Corp),去到沒水、沒電的極其貧窮落後地區生活過。這經歷,讓她認識得更清楚,為想像和現實難免有落差,最好的平衡方式,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Bhasker Natarajan表白自己是個非常講究結構、秩序的人,以前管人時總想要部下完全依照他的要求一步步做出來,但每個人的吸收資訊方法不同,對事情該如何做的意見也分歧,要促使人們起而行動的最簡單方法,是展示給人看,如何從A點到B點,並設法令人對所要做的事感到興奮。
      他也談及交際及主動的重要。他透露自己曾在一次社交場合中遇到一位名人,請教了他在職場上該怎麼出發及前進的問題,沒想到次日這人就花了不下廿分鐘時間,給了他很詳盡,對他非常有用的忠告。他強調,多出席社交場合,和人打交道,往往出現打開許多機會大門的令人意想不到結果。
      Bhasker Natarajan並在總結中提醒座中年輕人,要有耐心,有同情心(empathy),別低估了其他人怎麼看自己(perception)的重要程度。他說,人們大都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印像是怎麼形成的,但這種印像,卻可能滯留在那人腦中很久,難說那一天,這印象會造成什麼樣的漣漪影響。他也提出有如中國古諺的「無友不如己者」的說法,鼓勵年輕人結交有著自己所沒有的優點的朋友。
      Colin Owyang則提及,別以為沒人注意自己,就隨性而為。在這社會中,總有某個人在注意著你,每個人的待人接物是否適當,態度是否進取,都會影響自己的機會。他剛開始工作時,並沒有明確目標,只想著給自己三到五年時間,看看自己適不適應,卻就因為他平日的正面態度,給人留下好印象,機緣巧合的就有人主動給了他機會。
Kathryn Burke強調,和人保持聯繫,永遠給人好印象的重要。她透露,自己換工作,也是和以前的客戶保持關係打開的門。
查詢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活動詳情,可上網www.naaapboston.org

文協青少年國樂團錄取五新人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青少年國樂團日前宣佈,今年的新團員甄試,共錄取五人,下週六(九月十五日)起,加入樂團排練。
文協青少年國樂團上週末在文協會址內舉行甄試活動,樂團指揮陳志新,團長潘台春,以及楊信宜,劉健等老師擔任評審。
樂團公關歐陽東美表示,今年共錄取五名新團員,包括鄧乃豐(大提琴),陳思(打擊),田元(笛子),王美雪(笛子),以及沈星晨(古箏)
兩名有意轉換演奏樂器打擊團員,也都通過了甄試,劉了凡(大提琴),梅靜藍(揚琴)
文協國樂團將於九月廿二日,舉辦瓦秋塞(Wachusett Mountain State Reservation)爬山及聚餐活動,歡迎新團員。

星期三, 9月 12, 2012

麻州副州長進華埠 談官民合作改善社會


麻州副州長穆瑞(Tim Murray)十日晚進華埠主持城鎮會議,和數十名出席者暢論推動STEM教育,培訓民眾就業所需技能,以及如何官民合作,腦力激盪,構思改善社會方法。
穆瑞坦言,他不知道波市雙語選票有2013年到期的「落日條款」,將進一步瞭解。
麻州副州長穆瑞是應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和華美福利會之邀,進波士頓華埠主持城鎮會議。十日的會議由已轉任麻州州長辦公室社區關係主任,前為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首任會長的李超榮主持。
穆瑞在會中暢論麻州刻正積極推動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希望在學市民能夠獲得更全面教育,以因應明日社會的就業需求。他談及市場中有許多工作機會,但人們卻沒有做那些工作所需的技能。州政府正設法與社區學院合作,提供再教育機會,彌平這一差距。
他在開場白中強調,麻州人口多元化,族裔、文化、宗教種類繁多,是麻州更棒的原因。他也知道麻州內亞裔社區成長快速,在2010年人口統計調查中,麻州亞裔人口較十年間增長了49%,從2000年的264,814人增加到2010年的394,211人,佔麻州總人口的5.3%。波士頓市的亞裔則佔全市人口9%
他說,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和他都知道,政府要反映其所服務地方人口地理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在州政府高層次,有影響力的職位上聘用亞裔,包括指派了余達明擔任昆士市地方法院法官,杜菲莉(Nan Duffly)擔任麻州最高法院首名亞裔女法官。他們總共指派了70名亞裔進麻州政府內各局部委員會,而前一任政府才指派了一名亞裔。
      由於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行政講團隊的風格,在屋斯特市當過五年市長的穆瑞(Tim Murray),從2008年當選為副州長以來,能見度一直頗高。最近這兩年,他又因為一連串新聞事件,備受矚目,包括2011112日他在190號州際公路上,撞毀了一輛皇冠牌維多利亞型公務車,以及一連數月引起爭議,涉嫌貪污鉅款的雀喜市房住局(Chelsea Housing Authority)行政主任Michael McLaughlin,還涉嫌違反公職人員不得為候選人籌款的法令規定,為他籌款。
或許由於時間是安排在下午五點十五分,許多家長忙於接送小孩放學,在會議進行到末尾時,會場已有一半人先行離席。波士頓市議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小阿若約(Felix Aaroyo),以及麻州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Governor’s AAC)委員陳秀英、陳綽敏、李超榮,麻州亞美局(AAC)副主席陳光耀、陳俊暉、Vesna Nuon,以及麻州亞美局行政主任周柏凱等人,倒是都留至會議結束。
會中有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問及雙語選票問題,也有人問及布朗(Scott Brown)和伊莉沙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之間的聯邦參議員席位之爭,以及共和黨籍副總統候選人保羅萊恩(Paul Ryan)所提的預算案不是好主意等。陳俊暉會後表示,麻州亞裔人口激增,州政府高層人員肯進華埠召開城鎮會議,聆聽亞裔社區的意見,是很重要的。
小阿若約則指出,在教育方面,他們最關心的是州政府肯撥款支持營運。
華埠社區內,華美福利會董事會主席陳美霞,行政主任李秋明當然在座,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梅陳月嫦,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芭巴拉魯貝(Barbara Rubel)和該校兩名牙醫系人員也都出席,並逗留至會議結束。



圖片說明:

            前排左起,陳綽敏、陳秀英、余仕昂、麻州副州長穆瑞(Tim Murray)、麻州亞美局委員Vesna Nuon,後排右起,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小阿若約(Fleix Arroyo)、李超榮、李秋明等人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麻州副州長穆瑞(Tim Murray)把余仕昂送給他的一張照片收進口袋。(菊子攝)

            會議近尾聲時,已有不少人離席。(菊子攝)

至孝篤親公所教寫履歷助人應徵聯邦州府工作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青年部八日中午在夏利臣街77號會所舉辦「教寫履歷表」講座。25名青年與來自海關邊境保護局(CBP)講者胡振勝等人互動,紛紛表示學到很多。
      本身是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宗親的胡振勝,去年才從海關邊境保護局(CBP)退休,當天主持講座。接替胡振勝之前在海關邊境保護局職務的Sean Smith,和專業履歷表撰寫人Joe Gallo,受聘進法院(Court House)工作的Gar Chiang,以及麻州州警余國華等人,輔助的從不同角度講談履歷表該怎麼寫,受聘機會才大。
      他們的講談內容包括,聯邦政府現在都有些什麼職位空缺,可以在https://www.usajobs.gov/上查得到,聯邦政府的特定職位或麻州州警的工作,該怎麼申請,這些職位的一般要求包括什麼,在搜尋工作機會前,應該做些什麼準備,什麼時候,以及怎麼開始準備履歷表等。
      他們也為出席青少年們提供了和人建立關係(networking)的小竅門,包括怎麼樣做練習的面談技巧,還即席做模擬面試。
      出席青年們,提問踴躍。會末,胡振勝及Sean Smith還和出席者調換角色,由三名學生扮演面試者,胡振勝和Sean Smith扮演求職者。胡振勝稱許其中一名出席者問到何時該重覆面試者所提問題。他指出,重覆面試者所提問題可容許求職者有更多的時間來想,該怎麼回答問題。
      出席的25名青年中,有幾人還在唸高中,有些正上大學,也有人今年畢業,正在找工作。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元老陳毓璇、主席陳滋源、議長陳文浩、青年部主任 陳余寶愛、青年部副主任陳志成,以及宗親陳灼鑒、陳文珊、陳婉蘭、余陳佩珍、陳伍佩芳、陳文棟等人均出席支援。

圖片說明:

      胡振勝(左起)、陳余寶愛、余國華等人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履歷表撰寫講評講座做開場白。(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胡振勝()挑青年們出列做模擬面試。(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當選美東總長 余超群服務宗親路再上層樓


新當選為全美余風采堂美東總長的余超群,九月九日晚在龍鳳酒樓設宴,答謝僑社各界登報祝賀,並和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聯袂宣佈,第25屆全美余風采堂懇親大會,將於2015年到波士頓舉行。
      根據全美余風采堂網站,余氏宗親會始祖,溯自北宋時期名人余忠襄。1886年時,數百名余氏宗親移民來美後,集資在舊金山自置物業,成立了姓氏公所,其後逐步擴展,迄今在全美各地共有14個分所。
      全美余風采堂章程規定,凡各地公所擔任副主席二年,主席兩年者,有機會參選美東、美西正副總長,一任三年的二任以後,當過總長者,得以晉升為元老。
紐英崙余風采堂兩名年逾八十的宗親余金爵,余仕昂,都曾當過美東總長,現已升為元老。最新的這名美東總長,是今年八月在西雅圖舉行的第24屆全美余風采堂懇親大會中,全票當選的余超群。
      九日這晚,波士頓僑社有不下150人應邀出席,在余超群、張美蓉伉儷的答謝宴中,再沾喜氣。華林派女師傅余翠梅也應邀派徒弟到會,舞獅祝賀。
      在中國台山出生,1955年隨父母到香港,余超群在1962年他25歲時,才和余溢泉等兩個弟弟,以及兩個妹妹和父母,一家七口移民來美。初到時,他不懂英文,在香港科技學院修讀的暖氣工程,派不上用場。為了謀生,他進了當年座落在夏利臣街和必珠街交界處的遠東餐廳工作。
      余超群自己也沒想到,一腳踏進餐館業,一待就是四十年。從1965年他在麻州郊區的Stought開了第一家餐廳廣東樓(Canton House)後,竟一路擴展,1969年開了余家園(Yee’s Drive In)1972年在衛斯福(Westford)開了七喜樓(Tikilau)1975年再在Amesburg開第二家七喜樓的這些波里尼西亞式中餐館,然後一直經營到2000年他半退休,2007年在一子二女對餐館業全無興趣下,把所有餐館都賣給拿現鈔求購,遊說不下整整三個月的一名艾克頓市的雪佛利車經銷商,開始全心過退休生活,也為余風采堂宗親貢獻更多心力。
      余超群坦言,早年實在太忙,他埋頭工作,和外界接觸不多。2000年時,在一次參加宗親會的活動中,經余定邦慫恿,才開始每週日到波市乞臣街的紐英崙余風采堂會所服務,為公所整理、製作400多名會員的資料庫,改革管理方法,以中英雙語製作所有會議記錄,修訂獎學金發放辦法等等。
      公所婦女部書記透露,當初余超群回公所服務,帶動宗親把公所清理得煥然一新時,就已顯現出他作為一名好主席,優秀高層的能力。
      余超群透露,全美余風采堂今年增兩萬元,共撥出六萬元給各公所發獎學金。全美余氏也藉由各地宗親資助,在中國辦了三所,在香港辦了一所風采中學。上任美東總長後,他將繼續為紐英崙余風采堂服務,同時履行做美東總長職責,到各地開會。

圖片說名:

      波城僑領陳毓璇(右起)、昆士市地方法院法官余達明、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和元老余仕昂(左二)、副主席余國華(左一),一起祝賀余超群(左三)當選為全美余風采堂美東總長。(菊子攝)

星期二, 9月 11, 2012

哈佛學生學者迎新 孟曉犁鼓勵學生學溝通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CSSA)九日晚在該校西北大樓迎新生,介紹會長張旭、副會長李可誠、徐黎蕾等近40名新任幹部。該校首名華裔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孟曉犁談教書育人,鼓勵新生學會溝通。
            孟曉犁本人也是哈佛校友。甫於今年八月十四日上任為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轄管57個科系,共3700名學生的他,在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迎新晚會中,彷如教他所創的EM16課簡縮版,「真實生活統計:你的快樂(或愁苦)機會(Real-Life Statistics: Your Chance for Happiness (or Misery))」,短短廿、三十分鐘內,不斷引爆笑聲。既以圖片展示他從復旦到哈佛的演變,要會玩、用功、和人交往,更提綱契領的提醒哈佛華人學子,既然來到美國,學會用英語溝通很重要。
            孟曉犁強調,哈佛教育不只是意味著知識及技能,更是公民意識、同情心、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觸類旁通,以及善於溝通。他建議研究生們除了第一年博士生的必修課「教學統計的藝術與實踐」之外,更要學會為依序為二、三年級學生設計的「統計中的解決問題」、「蘊釀及總結研究工作室(Research Cultivation & Culmination Workshop)」,善用學校各部門聚會,向前輩、教授探求職業發展忠告,也善用校內做研究報告的機會,訓練個人陳述表達個人所學的能力。
            會長張旭當晚向二、三百名出席迎新會的新舊生們介紹該會幹部,包括副會長李可誠、徐黎蕾、秘書長雷雨等人,感謝贊助商花旗銀行,說明該會過去一年來,曾舉辦過不下一百次大小活動,包括每年的迎新會、新年慶祝會、邀請著名人士講談,包括哈佛女孩劉亦婷,當代中國硬筆書法開拓者龐中華,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人。
            今年哈佛有近百名來自中國的新生。張旭表示,暑假期間共有22名志願者,為73名新同學提供了接機服務。他們很高興所有新生對他們獲得的接機服務都很滿意。他們希望新同學們能加入該會,參與服務或出席活動。
            該會下一個大活動是十月六日的慶中秋賀國慶活動。
            哈佛大學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及學者學人,近年激增,若加上留居本地的哈佛畢業生及學人,總數早已逾千。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HCSSA)也因此早已成為一龐大組織,下分校友關係及職業發展、會務發展、聯絡通訊、外遊、公關、講座、社交及文化事務、體育、創投俱樂部、多媒體支援、木蘭藝術團等十一個小組,共有三、四十名幹部。
            哈佛校方昨日回覆本報查詢,說明該校的國際學生並無新生國籍統計,但若以上學年度為准,全校共有582名學生來自中國,83名學生來自台灣,18人來自香港。
            來自中國大陸學生中,除醫學院無人就讀外,人數最少的是牙醫學院3人,人數最多的是文理學院288人,公共衛生系有57人。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張旭(右二)、副會長李可誠(左一)、校友關係主任李陽(右一)邀請哈佛大學首位華裔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孟曉犁做迎新會主講人。(菊子攝)

            孟曉犁在迎新會中主持抽獎,賣關子,說得獎人的姓與名開頭都是Y(菊子攝)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新一屆幹部在迎新會中露面。(菊子攝)

華醫中心慶40週年 表揚唐哲君、李炯文

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優俊()邀得該中心發起人阮陳金鳳()
中華頤養院前任董事長陳秀英
(),一起慶祝40週年。(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華人醫務中心,九月八日晚在約翰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慶祝成立四十週年,介紹創辦人,頒發人道主義獎,表揚唐哲君,李炯文。
     會上並宣佈該中心行政主任Eugene Welch,從此名叫「衛優俊」。
華人醫務中心發起人之一的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頒發
人道主義獎給李炯文
()(周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是由華人創辦,90%員工都是華人的機構,1972年成立迄今,40年來不斷擴張,從夏利臣街199號的開會討論地點,到波士頓市華盛頓街885號上的昆士學校社區協會,往波市南街145號的自置樓宇,再進昆士市興國街(Hancock)435號的北昆市診所。八月廿五日還又剪綵了昆市荷姆街88號。如今已有四個為社區民眾診病的地點。
      華人醫務中心任期最長,迄今已十四年的行政主任衛優俊指出,華人醫務中心抱著要為不通英語者,以他們能懂的語言,提供與主流社會同樣水準醫療服務的理想成立,現在聘有230名員工,以每年約二千五百萬元的預算,為27000名病患看診逾16萬餘次。經營順利,全得歸功於發起人、歷屆行政主任,有著能夠理解病患心情的熱心員工,以及社區支持。
 唐哲君()和女兒唐安曾、唐士曾。(周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當晚特地邀請當年的發起人,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頒發人道主義獎,給為該會服務近四十年的該會董事,本身都是醫生的唐哲君、李炯文。
      最近才從退伍軍人醫院退休的李炯文上台致詞前,由兒子李文龍、李文民做介紹。唐哲君由一對女兒,唐士曾、唐安曾做介紹。他倆一個在紐約,一個在亞歷桑納州鳳凰城,都是在美出生的移民後代,從父母輩的遭遇,深知新移民遇有病痛,有口難言,生活更困難的處境。他們因此願意和其他許多熱心人一起,犧牲週末假日與晚上的休息時間,數十年如一日的為華醫奉獻心力。
李炯文()和兒子,李文龍、李文民。(周菊子攝)

      華醫發起人之一阮陳金鳳表示,當年他們成立了華美福利會,以新移民為主要對象,為華人社區謀福利。其中一組專注於醫療,一組專注於老人服務,一組專注於社會服務,後來就衍變成華人醫務中心、中華耆英會,以及現在英文名已改為亞美福利會的華美福利會。
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優俊()進華醫十四年來,贏得該中心
所有員工歡心,在慶祝會中爭著和他合照。
(周菊子攝)
      麻州公共衛生廳廳長(Commissioner)歐若伯(John Auerbach)當晚應邀致詞,稱許華人醫務中心的心懷社區,坦言早年的美國,族裔關係緊張,但人們對醫療的需求是一樣的,新移民因此集中到了波士頓市,讓他們有歸屬感的華人社區就醫。他也指出,儘管在美住久了的移民第二、第三代,患慢性病的人也多了起來,族裔之間的醫療服務不平均(disparity)如今仍然存在,有如華人醫務中心這樣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對新移民來說尤其可貴。
哈佛先鋒醫學協會(Harvard Vanguard Medical Associates)理事長石原(Carl Isihara)當晚也應邀演講。他表示,今日人們可能會忘記那些人才是自己人(who were my people),但人們絕不會忘記,其他人是怎麼對待自己的。擁抱多元化,因而也是今日至關重要的課題之一。至於醫療保健,最大挑戰仍是費用,
 在華人醫務中心服務近四十年,最資深員工之一,現為昆士市診療處
負責人的穆培莉(左),對華醫走過四十年,感到滿懷欣喜。
(周菊子攝)
      當晚的另一高潮,是華醫前任董事伍振耀和黃煜凌為華醫行政主任Eugene Welch,正式取了個中文名字衛優俊,在會場上解釋各自源由。華醫也貼心的印了一套新名片送給衛優俊。
            當晚獲點名道謝的華醫發起人有發起人阮陳金鳳、張黃玉鶯、黃陳如芳、Buella Huang等人,八名歷屆行政主任鄺朝寶、Francis Pancho Chang、陳李慧珍等。
會場。(周菊子攝)
      到賀嘉賓中,麻州眾議員陳德基代表聯邦眾議員威廉基(William R. Keating)以及麻州眾議會送上表揚狀。其他嘉賓還有麻州參議員約翰基南(John Keenan)、昆士市市長柯奇,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witz)、中華頤養院董事長雷偉志、董事陳秀英,僑領陳毓璇,Senior Whole Health執行長Wayne Lowell,加斯林糖尿病中心首席科學家金良城、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等人。
      五百多名來自各界的衣香影繽嘉賓們,絕大部份都逗留至將近十點,慶祝會結束時,才滿懷笑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