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9月 15, 2012

王健林上哈佛談企業敢想敢試才成功


中國新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為哈佛大學講談「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果敢步伐」,坦言在中國難做兼併,才來美國,買下AMC院線後,正籌畫買酒店、休憩旅遊集團。企業要成功,就得敢想、敢試,敢堅持。
      王健林並在講談中透露,萬達集團將從明年開始,自己來辦知識青年創業計劃比賽,推動支持年輕人創業的活動,彌補中國社會中目前仍然欠缺,他當年創業時也亟需的輔助機制。
      王健林認為,城市化是中國經濟的最大推手,到2015年時,萬達集團將和全球五大管理公司合作,購買購物商場、五星級酒店等綜合區域,十年內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業地產業者。他也認為,到2018年時,中國會超過北美,成為全世界最大電影市場,到時無論是誰經營,都會賺錢。萬達集團即將成立文化產業集團,以因應這一發展。
      在他自己的分析中,萬達集團能夠發展到今日,在於商業模式領先,公司的信息管理科技化,執行力強,公司內部上下分明,不任用親戚,沒有人事政治。
      1954年十月出生,籍貫四川,畢業於遼寧大學,在大連發跡,1988年創辦萬達集團,陸續涉足地產業、足球、書畫收藏的王健林,不但是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慈善組會榮譽會長,擁有數難以計的頭銜,今年以來更因為陸續傳出四月受薄熙來案影響遭調查,五月460億元被「新財富」封為中國首富,以26億美元收購AMCAmerican Multi-Cinema)公司美、加地區院線100%股權等新聞而備受矚目。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中心艾許學院民主統治創新中心(Ash Institute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主任賽奇(Tony Saich)教授在該中心研究員楊林建議下,日前請到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本地學生、學者分享他的經驗。
王健林認為,萬達集團離達到世界頂級企業的地位,還有一段距離,但24年下來,能發展到如今這地步,「敢」字很重要。當年他在大連創辦萬達集團,踏進房地產業時,需要一百萬元人民幣資本,向人借了83萬元,其中五十萬元等於佣金,說來不可思議,但沒那筆錢,他也走不出那一步。
王健林指出,萬達在1988年成立後,1992年就成為第一個「走出去」的民企,進了廣東省。儘管當初為註冊登記等事,搞得焦頭爛額,如今可是已走進90多個城市。
由於房地產現金流不穩定的特性,他後來跨進其他行業,電梯、變壓器、超市等。
王健林透露,他很早就有意進軍文化事業,最早也是從電影院線開始,和法國合作,但礙於外資佔股比率不能高於49%等限制,未能成功。他自己接手做時,也遭遇過單位主管換人,協商作廢等情況。
王健林在回答講座出席者的答問時表示,他認為中國企業和歐美相比的最大發展障礙,在於創意不足。他也認為,由於中文較英文難學,中文要成為世界語言,恐怕至少還得等上十幾、廿年。

圖片說明: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學院Rajawali基金會亞洲研究所主任張伯庚()陪同中出席哈佛講座。(菊子攝)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哈佛大學講座中坦言,做企業就要敢想,敢試。(菊子攝)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中心艾許學院民主統治創新中心(Ash Institute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主任賽奇(Tony Saich)教授主持。(菊子攝)

張澤川麻州展書畫




波士頓京劇協會慶五週年 訂十月七日公演


波士頓京劇協會日前在會長劉瑋珊、陳富雄夫婦家舉辦BBQ聚會,邊享用鮮釣鱸魚,新摘蔬果,手製佳餚,邊唱奏排練,為五週年公演做準備,請親朋好友宣傳,十月七日到劍橋市青年會家庭劇院來看戲。
      波士頓京劇協會會長劉瑋珊與一眾熱愛京戲的票友、戲迷,過去這五年間,幾乎每週聚會,人少就清唱,人多就排戲,頗自得其樂。他們為過戲癮兼服務社區,還每年集思廣益,粉墨登場的在劍橋市演「大戲」,唱京歌,和一般總在波士頓市、昆士市演出的廣東大戲─粵曲相比,別有趣味。
      今年為慶祝五週年,他們排定的演出,內容格外豐富,共分三部份,包括會員個別清唱,外邀嘉賓演出,折子戲白蛇傳中的遊湖。
      劉瑋珊透露,包括夏至寧、張釗、任瑞漪、曹麗莉、高迪等該會資深會員,當晚將依照各人所長,演出梅、張、程、荀、奚等各派別的青衣、老生、花臉、老旦、花旦角色,展示各人五年來的進步。
      外邀嘉賓演出部份,他們請來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聲樂老師魏晶演唱歌劇及京劇選段。也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古箏演奏者翁慧,將和浪琴音樂學校畢業,據說在中國排名前六的薩克斯風吹奏者尹沛合奏。京劇會琴師可慶恩,也將獨奏一曲。
      壓軸的折子戲部份,今年演白蛇傳中的文場「遊湖」。唱青衣的汪榮華飾白蛇,唱花旦的劉瑋珊飾青蛇,小生朱惠元飾許仙,將演出白蛇、青蛇由天上下凡,遊湖時邂逅許仙的這段戲。
      每年總在幕後打雜,做道具的陳富雄,今年將現身台前,演船夫,不但有唸白,還會唱兩段。劉瑋珊笑說,陳富雄耳濡目染京劇五年,這回初試啼聲,戲份比她還多。
      BBQ這天,京劇會樂師夏耘,波士頓華人攝影學會創辦人之一楊波和妻子牟冰等人,也各自帶了菜,和出席的各方好友暢敘,品嚐游泳池畔,花草樹邊擺成長長一桌的煎餃、花捲、涼菜、炒米粉、烤玉米等各色美食,以及陳富雄親自掌廚的鮮炸鱸魚,甚至還有劉瑋珊親手做的驢打滾點心。
      劉瑋珊指出,京劇會成員們這幾年來,進步很多,但該會能夠人氣越來越旺,樂器從二胡、京胡逐漸增加至琵琶、中阮、大阮等的陣容更見齊全,全靠各界喜愛京劇人士及社區整體的支持。今年她將再度邀請張鎮田老師率鼓樂揚琴隊,為五週年慶開場,
      波士頓京劇協會今年的五週年公演,將於十月七日(週日)晚七點,在劍橋市青年會(YMCA)家庭劇場(820 Mass Ave., Cambridge, MA)舉行。門票十元,購票或查詢,可洽781-910-5971781-272-0386bostonbeijingoperaassociation@gmail.com
 
圖片說明:

      左起,夏至寧,劉瑋珊、汪榮華、魏晶、楊波、曹麗莉等人在波士頓京劇協會的五週年慶BBQ中暢聚。(菊子攝)

      高迪(左前)在樂師可慶恩(右二)、夏耘(右三)等人操琴下,排練他的個人清唱。(菊子攝)

      楊波為波士頓京劇協會五週年公演拍的海報照。(圖由京劇會提供)

      陳富雄將在波士頓京劇協會今年的演出中首度登台。(菊子攝)

星期五, 9月 14, 2012

波城華人聖經教會迎新 9/15辦我來了新聲音樂會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CBCGB),日前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為學生團契舉辦迎新會,往新罕布夏州宿營,並將於九月十五日(週六)晚七點半,在同一地點舉辦『哈哈,我來了!新生,新聲』音樂晚會。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是大波士頓地區數大華人教會之一。該會城區事工部成立於2005年,以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兩岸各大學院校的華人學生、學者及家眷為主要服務對象。
      鑑於新學年開始,城區事工日前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內,為波士頓學生團契舉辦迎新會,以潘儒達牧師講道、康派樂團領唱聖歌、新同學自我介紹,玩「煮廚炒菜」、「支援前線」遊戲等活動,為初來乍到的新生們製造結交朋友機會,給他們帶來歡樂、受關愛的溫馨感。
      在分組遊戲中,每一組都有一名波士頓資深居民擔任輔導者,為新生提供長期輔導。常熟餐廳陳氏家族中的陳永貴、黃素真夫婦,也是義務輔導者之一。這天不但為新生們帶來美食,還陪新生們玩遊戲,幫他們掃除來到異地他鄉的陌生、失落感。
      其中一個遊戲,是請出席者把各人手中的各種地鐵票拿出來,藉以幫助新同學瞭解,波士頓市公共交通系統頗完善,分成紅藍綠橘等路線的地鐵,還可和通勤火車相連,車票有單次使用票,也有週票、月票。主持人還提醒新生們,在波士頓搭地鐵,買張查理卡(Charlie card)比較划算。
      城區事工資深會員鍾信忠表示,以羅格斯浸信會教堂為聚會地點的城區事工,共有五個團契,包括麻省理工、長木、愛鄰、樂河、城區校園等,還另有一個大學生小組。
      由於波士頓市內既有柏克萊(Berkley),也有紐英崙(New England Conservatory)等音樂學院、波士頓、哈佛等大學院校的音樂系,他們的城區事工音樂人才濟濟,每次辦活動的音樂水準之高,總贏來許多讚譽。九月十五日辦音樂會來迎新,就是充份利用這一人才優勢。
      迎新會當晚,在自我介紹中報說從廈門、山東、台灣、多倫多、哈爾濱、重慶等四面八方來到波士頓的這些新生、新教友中,就有不少人是主修鋼琴、小提琴的音樂人。
      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城區事工配合秋季開學,訂九月15(週六)晚七點,在『羅格斯浸信會教堂(Ruggles Baptist Church, 874 Beacon Street, Boston, MA)』舉行『哈哈,我來了!--Sing a New Song(新生,新聲)』音樂晚會,以不同風格的教會詩歌,歡迎從世界各地來到波士頓地區就學或訪問的華人學生、學者之外,另將於九月十六日下午一點,舉辦『迎新主日崇拜』,由潘儒達牧師講道。會前一小時,由教會提供午餐。
該會的『MIT校園團契』,將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學生、訪問學者及其眷屬為對象,另於九月14(週五)晚,在紀念大道(Memorial Drive)70號,E51大樓的『唐輯于中心(Jack C. Tang Center)』061課室舉行迎新晚會;六時半晚餐,七時半晚會開始。聯絡人為彭張立,電郵:mitcef2010@gmail.com)。

圖片說明:

      鍾信忠(右一)、盧忠信(左一)和康樂樂團的部份成員,右起,李玲、呂中宇、張旭霆、簡嘉佑、彭倚萱等人為迎接新生做準備。(菊子攝)

      新生們玩煮廚炒菜遊戲。站在圓圈中的同學想出一道菜名,再欽點坐著的同學擔任某一材料出列,待材料選齊後,一聲炒菜,眾同學分頭找空位坐下,沒位子的得再炒另一盤菜。(菊子攝)

      陳永貴(左一)擔任分組輔導人,帶領同學彼此認識。(菊子攝)

      主持支援前線的同學,展示玩遊戲者交出來的不符要求車票。(菊子攝)

選區重劃要公平先得重劃投票區(precinct)


華埠社區聯盟(TCC)(十三)日在月例會中熱烈討論波士頓選區重劃,報告塔大社區研究中心爭華埠委員,促請婦女利用機會免費做乳癌篩檢,宣佈社區未來活動。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昨日在華埠社區聯盟月例會中報告,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在九月六日時,否決了波市議會以七比六票通過的波市選區重劃地圖,現在社區有機會再遊說波市,重訂一個符合社區理想的選區劃分地圖。
      劉衛恒說明,有色社區聯盟將於九月十八日(週二)晚六至八點,在洛士百利(Roxbury)的愛爾蘭廳(Hibernian Hall,184 Dudley Street),舉辦選區重劃社區會議。
            劉衛恒在會中介紹有色社區聯盟建議的選區劃分地圖,並重新指出,波市議會早前通過的地圖,既把少數族裔堆進第四選區,限制了他們在相鄰選區內的投票力量,也把第二選區中最多元的投票站,劃分了出去,使第二選區成為波市內最不多元的選區。
      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ke Capuano)的社區代表張潔茵在會中指出,美國早年為使少數族裔有力量選出自己的民意代表,特意鼓勵把少數族裔放進同一選區,如今有色社區聯盟卻反其道而行,要求別把太多少數族裔放進同一選區。可見各方人士在劃分選區時,都有自己的考量。
      張潔茵認為,選區需要重劃,是因為美國人口統計顯示波市人口有了大變動,但美國的選區(district)是依據各投票區(precinct)人口來調整的,如果要真正講公平,就應該以人口數為准,先重新劃分波市的各個投票區(precinct),再來劃選區。可是重新劃分投票區,太耗時費力,美國主要大都會都享有豁免權,這才造成選區地圖線條那麽歪曲的結果。
      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的華裔助理陳偉民昨日在會後指出,事實上這選區地圖,不論怎麼劃,都不可能每個人都滿意。市議員楊西也已聲明,不論選區圖怎麼劃,只要是麥特潘(Mettapan)地區不保完整的地圖,他都反對。
            據悉,早前曾提出的選區地圖重劃版本之一,將使得代表第八區的現任市議員羅斯得和另一名現任市議員,代表第一區的Salvatore LaMattina在下一次選舉中競爭同一席位。但目前林乃肯版本地圖,卻無現任議員會受影響。
      張潔茵指出,麻州由於人口減少,能夠在聯邦政府內代表麻州的眾議員將減少一席,從現有的十人減為九人,因此國會議員的選區,其實變化更大。卡普阿諾就因這變動,將來不再代表北端(North End)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早前也在華人醫務中心的40週年慶祝會上指出,目前代表昆士市的聯邦眾議員威廉基汀(William Keating),就因為這選區變動,不再代表昆士市。新的昆士市聯邦眾議員是史帝芬林奇(Steven Lynch)
      昨日在會中的其他討論及報告,包括塔大醫學院教授Doug Brugge說明,他在六、七年前發起成立的塔大社區研究中心(TCRC)刻正徵求華埠民眾加入執行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該研究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項目,是梁嘉慶(Carolyn Leung Rubin)和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ATASK)合作,研究婦女對賦權(empowerment)的看法。梁嘉慶強調,和社區組織合作使研究項目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真確度。ATASKPurnima Sahgal表示,她們還意外獲悉,這些婦女在探討賦權的意義時,還談到身份認同問題,以及他們在自己獲得幫助後,希望能夠回饋的心意。
      塔大醫療中心的Bj Magnani博士在會中報告,塔醫將於十月十三日(週六)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在該中心(860 Washington St., Boston)為社區婦女免費做乳癌及子宮頸癌篩檢。會場有翻譯,托兒服務,並備點心、抽獎品。報名可洽617-636-4872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曾玉萍在會上報告,該會訂九月廿八日(週五)晚六點,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辦中秋慶祝會,入場免費,有廣東音樂社、茉莉花舞蹈團等表演,還有美東燒臘老闆鄺佩康贊助的月餅。
      梁嘉慶宣佈,塔大將於九月十九日(週三)早上九點半至十一點半,假Sackler大樓(145 Harrison Ave., Boston)114室,舉辦「華埠領袖早午餐會」,討論塔大和社區合作,做學術研究。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行政主任伍麗華報告,該會訂九月廿八日舉辦廿週年慶晚宴,表揚崔志潔、陳毓璇,並有黃西表演喜劇。查詢可洽(617) 338-4339,或上網www.chsne.org
      華埠王氏青年會(YMCA)將於十一月三日(週六)晚六點,假帝苑大酒樓舉辦傳承晚宴,表揚波市長萬寧路,以及陳灼鋆等人。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說明選區重劃圖該怎麼修正。(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在會議中把有色社區聯盟版的選區重劃圖和波市議會通過版做比較。(菊子攝)

      塔大做塔大社區研究項目的梁嘉慶(右二)說明項目辦理過程。(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徵會員、執委

華埠社區聯盟(TCC)即將於明年一月改選幹部,昨(十三)日在月例會中報告,九人執委會仍有兩席空缺名額,籲熱心社區人士參與。
            華埠社區聯盟聯絡員梁志生昨日在月例會中報告,聯盟是個由社區組織、機構及個人組成的一個社區團體,志在為波士頓華埠社區服務,並提供一個討論、合作、分享資源的平台。
            華埠社區聯盟的執委會應有九人組成,現有共同主席兩人,分別為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華埠社區中心(BCNC)行政主任伍綺玲;財務一人,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書記一人,懸缺;執委五人,分別為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行政主任助理雷展灝,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塔芙茨大學社區關係主任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華人佈道會廖可誠,以及一席懸缺。
            梁志生表示,華埠社區聯盟除每月召開會議,交流社區訊息外,另主導華埠騰龍閱覽室(Chinatown Lantern)項目,華埠總體計劃執行委員會,以及梅雪嫻承辦的社區健康評估等項目。
            梁志生昨日還介紹了華埠騰龍閱覽室(Chinatown Lantern)項目新任經理,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在中國大陸及美國南部長大的陳翔融(Joan Chen)
資深華埠社區聯盟執委芭芭拉魯貝強調,聯盟雖然訂有包括個人會員五到廿五元,組織會費五十到兩百元,機構會費三到五百元等會費額度,但均為建議性數額,繳交多少,全由參與者自願決定。聯盟旨在鼓勵社區個人、團體關心社區的整體利益,每月聚會交流訊息,並集思廣益。
根據TCC的會員申請表,聯盟共有六種會員,分別為個人、商戶、機構、組織、政府及其他等。
            梁志生指出,聯盟的營運還靠向坊間機構申請補助,徵求熱心人士贊助。
            聯盟的下個月例會,訂十月十一日召開。查詢聯盟詳情可洽617-635-5129,上網http://tccboston.org,或洽梁志生kyel@mac.com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共同主席曾雪清()和聯絡員梁志生()宣佈聯盟正為新年度做準備。

星期四, 9月 13, 2012

台學聯迎新BBQ 十月去賞楓


藍天、白雲、紅旗、綠地。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上週末在水城軍火庫(Arsenal公園迎新慶中秋。會場烤肉香氣四溢,長輩關愛滿注,二百多名各校新舊生歡聲笑語,開懷十分。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波士頓大學王俊凱,和三名副會長,塔芙茨大學呂承翰,東北大學林俞安、王一涵等十餘名幹部,不但在會場分佈出牛肉、豬肉、雞肉等三個「烤場」,還安排出許多人沒嚐過的烤棉花糖點心,擺上合作商家常熟餐廳提供的烤肉,樂嚐軒提供的月餅,讓同學們在各食品點間遊走時,認識更多新朋友。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理事蔡昆喜不但送上一頭大乳豬,還親自操刀,給同學加菜。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現任會長胡美惠和副會長許欽俊也不但買來兩大筒草梅、巧克力冰淇淋,更效法蔡昆喜醫師,親自掌杓,一球球的裝進脆筒中,讓同學甜到了心裏。
      在同學們飽餐各色美食後,台學聯會長王俊凱介紹出席嘉賓,包括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前任董事長王世輝醫師,現任會長張重華教授等人。
      王俊凱也介紹了各校台灣同學會會長,包括哈佛大學前任會長楊立琦(現任會長為曾之寧),麻省理工學院會長吳張祺,波士頓大學會長謝晉遠,薩福克大學會長汪弘誠、東北大學會長林子為等人。
王俊凱指出,各校同學平日可就近與各校同學會聯絡,台學聯主責「合縱連橫」,為各校同學提供與他校同學交流平台。
竹蜻蜓壘球聯盟創辦人王志維,劍橋合唱團現任團長陳立英,這天也應邀出席,邀請喜歡運動,打球,或喜歡音樂、唱歌的朋友,加入他們的大家庭。
經文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表示,雖然從台灣來的同學人數不多,但在台學聯幹部的努力下,王醫師及張教授等人多年不變的關愛學生中,各校同學都有了更多可請益的學長及前輩,要記得善用這些人脈資源。
黃薳玉還藉機會提醒同學,要記得和在台家人保持聯絡,別讓家人擔憂。她透露,做此提醒,純因最近有家長因子女失聯,找文化組代查安危。
            當天到場與同學同樂的長輩,還包括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陳永茂,波克萊台灣商會會長陳玉瑛,以及王本仁、許炳煌等人。
            台學聯幹部除前述會長、副會長等人外,其他幹部有財務班特利大學陳玠妏,公關五人,布蘭岱斯大學林郁晴、萊斯利大學林文宜、東北大學吳玫姿及裴家瀅、波士頓大學黃家琪,活動組四人,波士頓大學林子為、東北大學的張詠婷、張靜芸及黃達民等。
      台學聯的下一個大活動是十月三日到白山賞楓,遊逛直銷店Merrimack Premium Outlet。九月十六日下午三至五點,在公園街(Park Station)地點站的麥當勞駐點售票。
      查詢台學聯詳情,可上網http://www.ftsane.org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會長王俊凱(後中)、副會長呂承翰(前右二)、林子為(前右四),公關裴家瀅等幹部亮相。(菊子攝)

            張重華教授(右起)、經文處文化組組長黃薳玉、王世輝醫師等人和同學見面。(菊子攝)

            各校同學圍聚準備玩遊戲。(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會長王俊凱()、副會長呂承翰()親自為同學燒烤。(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現任會長胡美惠(右一)、副會長許欽俊(左一)親自掌杓,為同學們裝冰淇淋。波克萊台灣商會會長陳玉瑛(左二)看著高興。(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大合照。(圖由台學聯提供)

亞美專協領導論壇助年輕人為鋪路著想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工作人員會後合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為協助會員在職場中脫潁而出,進一步瞭解該會贊助公司可有的職業發展機會,十日晚在後灣希爾頓酒店舉辦首屆年度領袖論壇。
      四名講者在會中都指出,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找幾名肯真心給意見的輔導者(Mentor)或顧問,有一批能互吐苦水,彼此支援的朋友,就等於是為自己奠定了發展機會。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副會長斯麗莎(左一)
會長許文洲(左二)和講者們。(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會長,普南(Putnam)投資公司固定收入分析師許文洲指出,以前人們說「玻璃天花板」,近年則有韓裔Jane Hyun,針對亞裔處境,寫了本「打破竹天花板(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該會希望藉這每年一次的領袖論壇,幫助會員攀爬職場晉升之路,也讓會員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該會的十一家贊助機構。
四名講者分享個人經驗。(周菊子攝)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波士頓分會這首場領袖論壇,主題為「找出盲點塑造個人職業的行動(Mirroring our blind spots - Action to shape your career)」,該會副會長斯麗莎(Lisa Strack)主持
      四名講者分別為麻州互惠(MassMutual)財務集團策略危機主管Jae Junkunc、國家電網資深副總裁暨總法律顧問Colin Owyang,自由互惠(Liberty Mutual)保險公司執行副總裁暨營運長Bhasker Natarajan、普南(Putnam)投資公司資深客戶服務經理Kathryn Burke
      斯麗莎在會中請一眾講者談說他們職業生涯中有那些出乎意料之外事件,讓他們看見了自己在達到專業發展目標上的盲點或弱點,在那些關鍵時刻,他們採取了些什麼樣的行動,而那些行動或個人的領導力發展,怎樣塑造了自己的職業或目前的成功。她還請講者們談說支持團體和交際,輔導者和贊助者,以及變革型和契約型領導者的不同。
      Jae Junkunc透露,她在21歲時加入一家大公司,以為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路,沒想到幾年後卻遇上公司大裁員,她和上司拿著長達四頁的裁員名單,苦思得如何向同事開口,這讓她經歷了初進公司時,滿懷理想,離開公司時,卻什麼也不再在乎的巨大轉折。25歲那年,她加入和平部隊(Peace Corp),去到沒水、沒電的極其貧窮落後地區生活過。這經歷,讓她認識得更清楚,為想像和現實難免有落差,最好的平衡方式,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Bhasker Natarajan表白自己是個非常講究結構、秩序的人,以前管人時總想要部下完全依照他的要求一步步做出來,但每個人的吸收資訊方法不同,對事情該如何做的意見也分歧,要促使人們起而行動的最簡單方法,是展示給人看,如何從A點到B點,並設法令人對所要做的事感到興奮。
      他也談及交際及主動的重要。他透露自己曾在一次社交場合中遇到一位名人,請教了他在職場上該怎麼出發及前進的問題,沒想到次日這人就花了不下廿分鐘時間,給了他很詳盡,對他非常有用的忠告。他強調,多出席社交場合,和人打交道,往往出現打開許多機會大門的令人意想不到結果。
      Bhasker Natarajan並在總結中提醒座中年輕人,要有耐心,有同情心(empathy),別低估了其他人怎麼看自己(perception)的重要程度。他說,人們大都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印像是怎麼形成的,但這種印像,卻可能滯留在那人腦中很久,難說那一天,這印象會造成什麼樣的漣漪影響。他也提出有如中國古諺的「無友不如己者」的說法,鼓勵年輕人結交有著自己所沒有的優點的朋友。
      Colin Owyang則提及,別以為沒人注意自己,就隨性而為。在這社會中,總有某個人在注意著你,每個人的待人接物是否適當,態度是否進取,都會影響自己的機會。他剛開始工作時,並沒有明確目標,只想著給自己三到五年時間,看看自己適不適應,卻就因為他平日的正面態度,給人留下好印象,機緣巧合的就有人主動給了他機會。
Kathryn Burke強調,和人保持聯繫,永遠給人好印象的重要。她透露,自己換工作,也是和以前的客戶保持關係打開的門。
查詢亞美專業人士協會活動詳情,可上網www.naaapbost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