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6月 20, 2012

中港台 BIO 會上競爭輝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張少剛()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展覽管理辦公室市場服務處處長王瑞
()、章書靖()陪同中出席
「中國日」晚宴。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中國、香港、台灣在刻正於波士頓舉行的2012國際生物科技業組織(BIO)會議中,同場爭輝,競相展示各自在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成就與發展企圖心。
 BIO2012的中國館設計很現代,連台灣館都有人稱讚。(周菊子攝)
香港館主要由香港科技園及經貿會負責。(周菊子攝)
台灣館強調自己是抓住全球價值鍊的關鍵。(周菊子攝)
            BIO的中國館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承辦。該會展覽管理辦公室市場服務處處長王瑞表示,該會成立於1952年,宗旨為促進及協助國內企業開展海外市場,今年是第二次承辦BIO會議中國館,抱著為國家服務之心,斥資近30萬美元,租下2000 餘平方英呎展場,聘專家用漢字、草藥等中國特色元素,設計出在結構、顏色等,外觀上十分現代化的展館,讓人對中國有耳目一新印象。
中國館的參展商共16家,約六十多人,包括武漢光谷生物城、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孵化公司、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聚龍生物城、無錫市生物農業推進辦公室、紅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廣州東盛生物科技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等等。
該會還特地派出專利商標事務所副所長龍傳紅,在華領醫藥公司總經理陳力擔任其中一項專題主持人的「中國日」中,簡明扼要的說明了專利權在中國概況。他還以iPAD的專利權訴訟為例,向有心進中國開展事業者提出應注意事項忠告。
其中的武漢光谷生物城由年僅三十出頭的總經理張權(Bruce Zhang)帶隊,成員包括從波士頓回中國發展,已在光谷落戶的武漢光谷百橋園國際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李,以及光谷派駐在波士頓的負責人趙漪博士。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張少剛和BIO負責國際事務的高級副總裁約瑟夫戴蒙德為好友,十八日特地從華府趕來,為「中國日」晚宴致詞。他也很關心中國參展廠商,一一探望了各參展攤位。
BIO的台灣館由工研院、台灣生物科技中心、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等機構承辦。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率領了集合台灣產官學研各單位,包括國科會、衛生署、科管局、超級整合育成中心、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等約七十人代表團,分成農業生技重要成果、研究機構與產學之重大生醫科研成果、卓越臨床試驗服務能量等三大區塊參展。十七日晚,張善政和台灣生物科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商務組長石大玲等人還為台灣館開幕剪綵。
工研院專案經理趙慧珍指出,工研院特地在台灣館中發表「膠原蛋白支架」和「溫感水膠」兩大技術。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膠原蛋白支架」是以基因重組方式,與大藥廠的現有藥物結合,可達到增加抗體、抗原親和力,降低副作用、減少用量,加強藥物療效等效果。該技術發明人周民元博士透露,這一技術將向美國的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許可,以期擴大市場及應用。估計明年內可有結果。
香港館主要由香港科技園、香港貿發局、香港生物科技協會等三個機構承辦,租用了八百平方呎展位,帶來包括各國在香港落戶的八家廠商參展。(十九)晚該館並舉辦接待酒會,為參展廠商及單位和相關企業提供聯繫機會。

星期二, 6月 19, 2012

浙江百人團隊抵波 大規模招才引智


浙江省十六日在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沃克紀念廳舉辦的「民營資本與海外人才智力對接活動暨海外高層次人才洽談會」,規模之大,創波市同類活動記錄。會中並簽署了十一個項目合約,其中五個在湖州。
      浙江在會中說明,該省正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區和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區等,建設四大國家戰略。為吸引人才,政策大幅更新,省市縣配套,最高資助可達每人五百萬元,團隊一千萬元。
      浙江為因應已在歐美定居多年者有家小難以安置現象,還推出「海鷗計劃」,鼓勵高層次人才「兩頭飛」,只要每年在浙江省工作兩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就可给予一次性五十萬元的獎勵和相應政策支持。到浙江創業者,可發給「浙江紅卡」。
      浙江省人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曉光、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宓小峰率領杭州、紹興、湖州、溫州等十一個城市,七、八十家政府、高校、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共120餘人,十七日把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沃克紀念廳變成招才、簡報、會談場地,各城市、單位擺出的旗幟、訪談桌、不但排滿主會長大廳,還連大廳兩旁的迴廊都佔得滿滿的。會場中的巨幅海報,尺寸之大,也打破歷來類似活動記錄。
      宓小峰表示,浙江省已經連續四年在波士頓舉行「招才引智」見面會,這次在浙江大學校友會波士頓會長洪保明、128華人科技企業家協會會長張曉明、紐英崙美中醫藥開發協會候任會長鈄理強等人協助下,得以和更多本地人才對接,令人興奮。
      宓小峰在介紹浙江時,從浙江具體環境、推動產業發展發向,與吸引人才力度上,做了頗為詳盡說明。他指出,浙江不但具有「漁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旅遊盛地」等美譽,更是中國民營企業最發達,政府最開放的省份,經濟總量已躍居全中國第四位,年均增速第一位,人均GDP達九千美元左右。在全中國民營企業的五百強中,浙江就占了200多席。
      浙江刻正重點開發建設14個省級產業聚集區,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省內擁有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15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0個留學生創業園1333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等。
      浙江內杭州高新區、浙將大學、省海創園、寧波高新區等四個單位獲授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其中省海創園還被中組部、國資委列為中央企業集中建設的四大未來科技城之一,已投入基礎健設資金55億元,落戶項目94個,有216名來自全球的人才。
      在吸引人才上,宓小峰表示浙江在各項政策制度上,邁步很大,包括省級財政給100萬元獎勵,各市縣資金再跟進配套,最高資助可達每人五百萬元。2011年,浙江省本級資助金額就超過了兩億元。
      宓小峰透露,浙將迄今已發出35張紅卡,另有308份申請。從2009年以來,浙江已引進155名千人計劃人才,包括十六日在會上做見證講談的姚納新。
      浙江省代表團中的湖州和紹興市,十七日晚還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晚宴,與波士頓地區人才做深度交流,進一步介紹兩市優勢。  
湖州市組織部部長干武東很高興的表示,浙江此行在波士頓簽了十一個項目合約,其中就有五個在湖州,包括賀雪榮、劉宗元的「基於地點感知的移動城市指南應用平台」,沈福群、胡國榮的「基於高效海水淡化技術的複合養殖」,楊劍飛的單克隆類藥物開發平台等。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泰國金說明,該市從201年以來實施「330海外英才計劃」,並爭取有20人進入國家、省千人計劃。目前已有5人獲選入國家千人計劃。該市對A類人才的創業投資扶持,不低於300萬元,以及兩年內最高500萬元的銀行貸款的全額貼息。
      浙江海外招才引智訪問團此行出訪,共三站,日本東京、美國矽谷,波士頓,總共洽談人數不下兩千,達成初步意向的也近200,其中矽谷有24項,波士頓約11項,實際達成合作協議。

圖片說明:

      浙江省招才訪智代表團領導們見證項目簽約儀式。右六起為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宓小峰、歸國創業人才姚納新、湖州市組織部部長干武東,右二為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泰國金。(菊子攝)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泰國金(左四)128華人科技企業家協會會長張曉明(右四)、理事許志敏(右二)、榮光輝(左三)、紐英崙資訊網路協會前會長沈心焯等人在在紹興專場中合影。(菊子攝)

      湖州市組織部部長干武東(前右三)率領包括企業家的九人代表團到訪波士頓。(菊子攝)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宓小峰(右二)在會中和有意回浙江發展的企業家親切會談。(菊子攝)

      浙江省人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曉光在招才引智會上發言。(菊子攝)

CABA 邀 BIO主席談生物醫藥前景 今年十月BIO到中國


刻在麻州波士頓舉行的生物技術工業組織(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简称BIO),不但今年十月將到上海舉辦BIO中國會議,昨(十八)日還在BIO會中舉辦「中國日」。
            BIO董事會主席,人類基因科學公司董事長Tom Watkins十七日晚也應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和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之邀,擔任「2012生物醫藥業前景論壇」的主講人。
            BIO在十五日時公佈,今年十月廿四、廿五兩日,將在中國上海舉辦「中國BIO」會議,昨日並進一步宣佈,默克(Merck)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醫療長Michael Rosenblatt將擔任該會主旨演講人。前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也將應邀出席。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會長張引表示,該會及CBABIO會議組織關係良好,這兩天又有許多中美同行到訪麻州,才特地舉辦這場「2012生物醫藥業前景論壇」,提供交流機會。
            十七日晚,他們還邀請了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中國項目主任劉遠立談「中國的醫療保險改革」,富達 (Fidelity) 生物科技風險投資公司董事李偉談「在中國的生物醫藥投資」,輝瑞製藥公司生物創新部執行主任李躍進談「生物/醫藥展望」。
            BIO會議共有來自65國的1800多家公司,15000多人參加。三、四天的會期,共有不下380場會議。其中夾在西班牙館中參展的,有32家公司來自加泰羅尼西亞。香港科技園有波副總裁楊克璋等人透露,香港代表團約有30多人參展。台灣的工研院、台灣生技中心、生物科技育成中心等機構,共組成70人代表團參加。士頓本地華人創辦的公司,有新成立的AceBright等參展。



圖片說明:
            張引(左一)、陳志宏(左三)、李躍進(左四)、劉遠立(左六)、韓軍(右六)、巴素娟(右五)、萬昭奎(右三)、王義漢(右二)、金剛(右一)等主辦者及講者合影。(菊子攝)

            BIO主席Tom WatkinsCABACBA的眾多前會長及現任會長合影。左起,韓軍、戴朝陽、陳志宏、張引、BIO主席Tom Watkins、巴素娟、Lin Sun-Hoffman Patrica Lu(右二)、王義漢(右一)(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提供)

            BIO主席Tom Watkins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提供)

BIO 2012 逾一萬五千人參加


       國際上最大的生物製藥業會議 BIO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今(十八)日起至廿一日將在波士頓會議展覽中心,一連舉行四日。估計將有來自五十個國家的一萬五千人參展,可為波市帶來二千六百八十萬元收入。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今早和Vertex製藥公司在扇碼頭舉辦會議啟動慶祝。萬寧路表示,他要邀請全世界到波士頓,一起慶祝過去十七年來,麻州獲得的國家衛生署補助贈款,一直排名在前,約達230億元。
     普華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BIO會議做的統計指出,約有500家公司做的大約900種藥,將在BIO會議中宣佈。
      「個人化醫藥」,公司之間互相合作,將是今年會議的一大重點。麻州在派區克政府投資三億元補助款、貸款及抵稅優惠下,過去五年來,麻州增加了不少生醫公司及工作機會。
      在國家衛生總署(NIH)去年撥出的十七億元中,波士頓的醫院及研發機構共獲得一億七千元,使得麻州在過去十七年來,共獲得234億元。
      麻州撥給醫院的最大一筆補助款,撥給了哈佛附屬,由夥伴醫保系統擁有的醫療中心,以及麻州總醫院。麻州總醫院獲得三億四千三百八十萬元補助款,布里吉罕婦女醫院共獲得二億八千七百廿萬元。哈佛醫學院獲得二億四十萬元。
      波市將在十九日時,舉辦大公司招聘活動,招徠生命科學公司到波士頓。萬寧路將表揚14個在過去兩年內搬進波市,帶來2700個新工作機會的生命科學公司。

星期一, 6月 18, 2012

台灣生技商機論壇推動國際合作


國際生物會議(BIO)將從今(十八)日起,在波士頓會展中心(BCEC)一連舉行四日。來自台灣的七十人代表團,搶在昨(十七)下午,舉辦「2012台灣生技商機論壇(Taiwan Biotech Forum 2012 Boston)」,宣傳台灣生技資本市場三年成長四倍,為國際合作催生。
      這論壇由財團法人台灣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和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合作,在劍橋市Le Meridien Hotel舉行,近150人與會。
      台灣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麻州生命科學中心董事長(president)Susan Windham-Bannister、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分別致開幕詞。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馬曾夏慧任司儀。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2007年, BIO會議上一次在波士頓舉行時,宣佈十年十億元生命科學計劃,稍後並成立了麻州生命科學中心。
該中心董事長Susan Windham-Bannister昨日在台灣生技論壇中表示,麻州共有八萬人在生命科學領域工作,其中約五萬人屬於生物科技業,醫療器材在麻州出口產品中也排名第一,相信麻州和台灣有很多合作機會。
Susan Windham-Bannister還透露,在BIO會議上,麻州政府和該中心將攜手宣佈與以色列進行研發合作,推動學術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進行產業建設等。
李鍾熙董事長表示,台灣生技公司今年在新藥開發上屢傳佳績,多項產品進入臨床三期,成功完成國際藥廠授權;台灣和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也合作互動良好,使得台灣生技產業及資本市場近幾年來十分活絡,過去三年來,成長近四倍。他十分期盼與海外團隊及人才密切合作,更歡迎積極來台上市。
論壇安排了在台灣白手起家的基亞生物科技公司(Medigen Biotechnology)執行長張世忠做主題演講,暢談「台灣生物醫學研究、發展、工業化的優勢(niche)」。他稱贊政府經濟部對補助申請的30天快速審批,臨床試驗補助可高達總預算的40%等行動。他也報告政府衛生部資助了九個有臨床實驗單位的醫療中心,四個臨床實驗及研發優異中心。
其他的講談包括哈佛醫學院暨麻省總醫院放射科副教授Van Jay Wedeen講談「來自腦影像的新發現」,台灣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江惠華博士談「提升台灣生物科技發展」,Johnson & Johnson, DePuy Spine公司臨床研究及醫藥事務全球主任方威凱談「台灣的生物醫藥機遇與挑戰」,貿協駐紐約辦事處魏光勛談「台灣商務聯盟:把你和亞洲內的盈利世界連上線」。
論壇最後,以「和台灣合作,進入亞洲(Access to Asia)」的座談做總結。台灣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主持,ICARES創辦人樂亦宏、方威凱、Van Jay Wedeen,以及安永集團(Ernst & Young)全球生命科學組領導Glen Giovannetti,從台灣與北美角度,剖析台灣及亞洲生技產業的商機與利基。




圖片說明:

      樂亦宏(右起)、馬曾夏慧、江惠華、李鍾熙、洪慧珠、Susan Windham-Bannister、方威凱(左二)等人在開幕式中合影。(菊子攝)

      李鍾熙()送紀念品給麻州生命科學中心董事長Susan Windham-Bannister(菊子攝)

      樂亦宏(右二起)、李鍾熙、方威凱在論壇中談和台灣合作。(菊子攝)

孫志剛訪哈佛與教授交流中國醫改經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剛一行八人,日前應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邀請,抵波士頓訪問,並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號大教室,以「中國醫改的進程」為題,發表講談。
孫志剛在座無虛席的講座中,一一回答聽眾有關大病保障、基層人才培養和使用、精神衛生、衛生信息系統等方面的提問。
當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項目部主任劉遠立在哈佛大學教授俱樂部主持了一場晚餐研討會。孫志剛與隨行的發改委代表團成員們,在會中與哈佛大學知名教授就中國頂級醫療衛生政策和改革,以及中國和各國實踐醫改上的經驗與教訓,進行的坦誠交流。
孫志剛在離開哈佛大學時,以「不虛此行」做概括結論,並希望哈佛的專家學者們,繼續關注正在中國進行中,將有深遠的醫療衛生發展和改革,繼續為中國醫改的「攻關」獻計策,並在這過程中,豐富國際上相端領域的學術理論研究。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中國項目部主任劉遠立(右三)為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志剛(左五)舉辦晚餐研討會。(圖由哈佛公衛學院中國項目提供)

星期日, 6月 17, 2012

昆市華樂耆年中心慶18週年


昆市華樂耆年中心日前到昆市鄰近的布碧樹(Braintree)市,新開張的亞洲海鮮自助餐廳(Asian Hibachi & Sushi Buffet),慶祝成立十八週年,近百人歡聚一堂。
      華樂耆年中心的羅文燦牧師及關靜儀主任,和路德會華樂堂牧魏仕瑪的妻子、兒子,華康家護中心發展主任譚秀婷,昆士醫療中心多元社區健康及外展經理An Hong等人,一起切蛋糕,享用新張期間,買一送一的自助海鮮午餐。
      關靜儀強調,華樂耆年中心能維持經營,豐富耆英們的生活,義工們無私奉獻,是一大關鍵。
      當日出席者中,在天主教姊妹及慈善姊妹工作,已年逾七十的Stella Deuis Tam到華樂耆年中心當英文老師義工,已不下六年之久。她精神奕奕,滿臉笑容的說,自己太喜歡這份義務工作了,喜歡到她甚至把家都從波士頓市西洛士百利搬到昆士市離華樂耆年中心不遠處。這些年間,她還從她工作的地方,前後爭取到逾千元,來協助慈善團體購買書籍等物品
      譚沃燊、王寬芳夫婦,則是從香港來美已三十多年的夫婦。夫妻倆都仍然貌如壯年,但已退休,抱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到華樂耆年中心、輪上牛奶((Milk on Wheel)、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等處當義工。原本在通用汽車公司(GM)做庫存書記的譚沃燊,在華樂耆年中心教數學和初級電腦,從金融投資公司退休的王寬芳教英文。她們笑說,生活簡直比沒退休時還忙碌,當然也更快樂。


圖片說明:

      華樂耆年中心羅文燦牧師(左起)、關靜儀主任、譚秀婷、牧師魏仕瑪的妻子等人主持華樂耆年中心的十八週年慶。(菊子攝)

      華樂耆年中心的義工譚沃燊、王寬芳夫婦,Stella Deuis Tam,在慶祝會這天同桌共餐。(菊子攝)

Omega-3 國際標準待定 中國市場受矚目



第二屆全球歐米茄脂肪酸會議(GOED exchange 2012) 日前在波士頓落幕。70~80%出席者曾赴中國,探看市場。與會專家認為,業界最迫切問題為訂定Omega脂肪酸攝取量國際標準。
歐米茄3 (Omega-3)是包含DPA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具改善人的神經、心血管、腸胃及免疫系統等功能的脂肪酸。主要食物來源有亞麻仁油和冷水魚油(沙丁魚,鯖魚,青魚和三文魚)等。另有歐米茄6 (Omega-6),主要來源為琉璃苣油,月見草油和黑醋栗油,都是人腦中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成份,攝取量充足,有助改善人體健康及大腦功能。
            人稱DHA之父,來自英國倫敦的Michael Angus Crawford教授在會後的記者會中指出,經由目前的學界研究,人們已知這些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有益,但各種脂肪酸應攝取份量,迄今並無明確國際標準,一般民眾難以適從。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副理事長蘇宜香等中國專家在會中指出,根據研究,成年中國居民的DHAEPA攝入量,平均每天只有37.6毫克,遠低於各國際組織推薦量,適量補充很必要。
            程義勇指出,發達國家現在都很重視人民的歐米茄3 (Omega-3)脂肪酸攝取量,歐盟建議人民每天攝取500毫克,美國的醫學院建議每天160毫克,該會為此正在研擬修訂「關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報告。
            程義勇認為,中國人民在營養上,同時面對缺乏與過量的挑戰,市面上有太多自封營養師,提供不正確知識,誤導民眾,如何教育民眾,使其擁有正確的營養知識,顯然是件很重要的事。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蘇宜香指出,中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攝取的歐米茄3脂肪酸,一半以上來自烹飪用油,諸如金龍魚深海魚油等公司,推出添加了歐米茄3等的營養成份的調和油,在食用魚類機會還達不到滿足人體所需歐米茄脂肪酸的情況下,這種調和油,不失為人們獲取適量脂肪酸營養的更便捷管道。
            第二屆全球歐米茄脂肪酸會議的中國專場講座,有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會長王大宏綜述中國Omega-3市場,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講談教育中國消費者的挑戰,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老年與臨床營養室副主任張堅講談中國在膳食脂肪酸攝入量上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王大宏指出,中國經濟進步後,社會環境改變,染患慢性病人口爆增,但醫療體系改革還跟不上,因此人民紛紛購買保健品,政府也扶持這產業,估計成長速度將達20%,未來會有上百家上市公司。目前鈣、蛋白質、維生素、魚油和卵磷脂等營養食品類總營業額已達40億元人民幣,其中Omega-3市場增長更快。但中國也面對假冒品充斥,消費者信心受影響的挑戰,如何加強營養保健食品的管理,是一大議題。
全球歐米茄脂肪酸會議執行長伊斯默爾(Adam Ismail)在會後的記者會中表示,在歐米茄脂肪酸發展上,中國已成為人人關注的市場,但大部份的人對中國市場瞭解有限,前述幾位專家的講談,對來自20多國的225名與會者來說,很有價值。
            Michael Angus Crawford教授在談到中國市場時表示,中國的淡水養殖業(Fresh Water Argricultural)發達,應利用此一優勢,作為補充歐米茄脂肪酸原料的來源。


圖片說明: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老年與臨床營養室副主任張堅(左一起)、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會長王大宏回答現場觀眾關於中國Omega-3市場以及中國居民膳食問題的提問。(菊子攝)

            張堅(左一)、程義勇(左三起)Michael Angus Crawford、蘇宜香、全球歐米茄脂肪酸會議執行長伊斯默爾(Adam Ismail)、加拿大海洋營養公司副總裁David Postill等人舉行論壇、記者會。(菊子攝)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程義勇(左起)Michael Angus Crawford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蘇宜香說明Omega-3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好處。(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