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2月 18, 2009

廣教小朋友表演 耆英慶聖誕

中華廣教學校與中華耆英會昨(十七) 日下午舉辦聖誕聯歡會,既給耆英們一個機會和小朋友同處一室,感受那種生命的青春、萌芽,也聽聽兒歌,欣賞揚琴演奏。
廣教學校校長周豔玉表示,小朋友們自己製作了卡片,貼在耆英會的禮物袋上,一一親自送交給耆英們,也藉以讓小朋友們體會敬老尊賢的中國傳統。
中華耆英會副行政主任張昆表示,該會承辦的耆英就業培訓班,每年為六十二到八十名五十五歲以上耆英提供培訓機會,幫助他們再回到就業市場,發揮所長。其中絕大部份都是亞裔。今年有黃婉華、邵望平等兩名曾擔任老師的耆英在廣教學校工作,才促成了這一合辦聖誕聯歡會的活動。看到小朋友、老人家都很開心。
廣教學校揚琴班老師張鎮田也特地率領杜曉琳、吳雅雯等九年級同學演奏「連環扣」等曲目。
廣教學校還將於十九日中午舉辦才藝表演。

專家意見:乳房X光檢查不妨等五十以後再每兩年做一次

哈佛大學教授李小玉日前在講座中建議,婦女不妨等到五十歲以後,再每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檢查,既節省社會資源,預防效果也並未因此減少。
至於及子宮頸抹片檢查,則應該在有了第一次性行為的三年以內開始做檢查,以及在廿一歲以後,每一年或兩年做一次檢查。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和中華語文學校合作,日前在中華語文學校位於勒星頓市的校舍內,舉辦講座,分別邀請哈佛婦產科臨床教授李小玉,牙醫師暨中華專協董事長王世輝講談。
李小玉以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研究為根據,建議婦女等到五十歲以後,再每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及子宮頸抹片檢查。
李小玉強調,他並不是建議婦女完全不做檢測,但他個人認為從整體效果及節省社會資源角度來看,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的新建議,很有道理。
為年紀在四十至四十九歲之間的婦女做乳房X光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不是會救人性命嗎?李小玉還在會中藉著自問自答方式,讓與會者瞭解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新建議。
他說明,年齡在四十至四十九歲的婦女,和等年齡到五十及五十九歲之間再做檢查的婦女一樣,因為做了檢查而降低的死亡率,都是15%。換言之,1904名年紀在四十至四十九歲之間的婦女,和1339名年紀在五十到五十九歲之間的婦女做這一檢查,各有一人會得救。
但是早做檢查的損害是,檢查錯誤率過高,分別從43%到97%。做檢查時的疼痛、焦慮,可能導致得做更多檢查與分析,也增加了人體受幅射危害的程度。史丹福大學的內科報告也指出,每一萬名四十至六十九歲之間的婦女中,就有158人多做了不必要的檢驗分析。比率高達萬分之五十七。
至於為什麼在五十歲至七十四歲之間,每兩年才做一次乳房X光及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因為這可減少一半的檢查相關社會成本,但可保有70-99%的每年做一次檢查的好處。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2002及2004年的資料,在未來十年感染乳癌的可能性,廿歲左右的人0.05%,四十歲左右1.43%,五十歲2.51%,六十歲3.51%,在人的一生中,感染的機率為12.28%。
不過李小玉也坦言,76%的受訪醫師表示,他們並不會停止以往的做法。
李小玉在會中說指出,導致染患乳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年紀越大機率越高,家族中曾有人染病,三十歲以後才生第一個小孩,小於十二歲就開始有性行為,以及五十五歲以後還沒有出現更年期等。
一般的預防方法包括避免肥胖、做運動,每天喝點小酒,做荷爾蒙療法等。
王世輝醫師當天分享了他的減磅心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晚上八點以後戒口。

圖片說明:

李小玉醫師建議婦女,不妨等五十歲以後再每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檢查。(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李小玲(左)和董事長王世輝還藉講座機會,宣傳該會正在義賣的「醫學根源」一書。(菊子攝)

星期四, 12月 17, 2009

昆市華樂耆年中心慶聖誕百人歡聚

昆士市華樂耆年中心因應經濟不景,昨(十六)日中午在中心自己的會所內辦聖誕節慶祝會。逾百名耆英、嘉賓,坐在鋪有紅綠聖誕色彩餐桌紙,每一桌都綁有汽球的會場中,享用美食,欣賞耆英合唱團的歌聲,氣氛一樣很歡樂。
昨日是週三,也正好是耆英會每週送營養餐來的日子。黃麗婷等耆英義工們,還親自下廚,另外加菜,於是春捲、滷雞、炸蝦,冬菇燉青菜,一整個餐桌,好不豐盛。義工伍太,黃佩芳等許多人,也幫忙招呼到場耆英,為他們分盛美食。華樂耆年中心行政主任關靜儀也穿上的一身白色套裝禮服,為節慶增加了隆重的氣氛。亞美社會服務協會總幹事羅文燦則趁這機會,請耆英們一起感謝義務教英文的幾位老師們。
昆士醫療中心社區發展經理譚秀婷、中華耆英會副主任張昆、昆士市警察局亞裔服務專員蔡熙、警員梅偉任等人,是每年必到的嘉賓。早已調到波士頓的華美銀行分行經理梅曼英,也回到昆士市來和已是老朋友的一眾耆英們打招呼。
甫於十一月當選連任的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以及昆市警察局局長保羅基南(Paul Keenan),昨日都未出席。不過警察局派了另一名代表出席,說明昆士市上週六發生一宗槍擊案,警察局長忙於處理相關事務,不克前來。他也報告警方已掌握兇嫌,耆英們不必擔心。
昆士市愛國者報昨日也在網上報導,這宗槍傷一名三十歲休班消防員案件的嫌犯,是現年四十歲的羅伯歐康納(Robert O’Connell)。他父親是瑪麗娜灣(Marina Bay)的發展商,之前參選過昆士市長的彼得歐康納(Peter O’Connell)。
警方認為這宗槍擊案的起因是前述兩人在開車回家的道路上起了衝突所致。目前法官已判歐康納以五十萬元交保。
昨日倒是轄區包括昆士市的麻州參議員麥可莫里塞( Michael W. Morrissey),來到會場當聖誕老公公,不但手提一大籃禮品來到會場,還逐桌派發印有他本人姓名的指甲銼。在華樂耆年中心的羅文燦牧師為他的致詞翻譯時,他還笑說,在這兒有羅牧師翻譯,到他的辦公室,有他的華裔助理可代和眾人無礙的溝通,歓迎大家有事就找他。
亞美社會服務協會主席魏士瑪牧師(Rev. A. H. Wismar)也在會中表示,昆士市雖然出了小意外,但現在一切已安穩下來,祝大家有個愉快的聖誕節。
昨日出席的嘉賓還包括中華耆英會的黎家活,池元山,昆士醫療中心為耆英們免費量血壓、血糖的林陳美蓉,麻州僑教中心元極舞班˙何成金、曾秀梅、曾正泉、鄭玉春等人。

圖片說明:
亞美社會服務協會總幹事羅文燦(右一)、華樂耆年中心行政主任關靜儀(左一)表揚義務教英文的五名老師。(菊子攝)
華樂耆年中心合唱團有人唱歌,有人吹笛子。(菊子攝)
麻州參議員麥可莫里塞( Michael W. Morrissey)當聖誕老公公,提著禮物到會場。(菊子攝)
昆士市警員梅偉任(左二起)、亞裔服務專員蔡熙,昨日也出席聖誕會與耆英同歡。(菊子攝)
1981年才從台山的偏遠山區移民來美,搬進昆士市已十幾年的黃佩芳現年已七十多歲。她笑說現在的日子和當年的得又挑又抬,可輕鬆多了。當義工,分分飯菜,是小兒科的勞動。(菊子攝)

星期三, 12月 16, 2009

網協教你找工作新招 介紹鴻海徵才機會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的職業生涯發展中心日前舉辦「如何在當今就業市場上找到工作」講座。英代爾(Intel)人事招聘主管Charles Guenard建議出席者試用www.indeed.com 和www.simplyhired.com ,這兩個許多人並不熟知的求職網站。
網協的這場就業講座,邀請了兩名講者。另一名講者為台灣鴻海科技集團的商務開發主管閻雅莉。
閻雅莉在會中介紹了鴻海科技集團的發展史。她指出,鴻海現在是台灣最大的企業,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出口廠家。該公司以往主要是產製電腦、通訊及民用電子產品,最近已把產業拓廣到包括汽車、醫療、環境及能源等領域。
鴻海的總部在台灣,但亞歐及美洲都有分公司及製造廠。僅只是在中國大陸的龍華,鴻海就有三十萬名以上雇員,儼然一座小城市。
閻雅莉指出,鴻海團隊如此龐大,順利運作全靠嚴謹、複雜而有效的組織結構,各部門間的技術、財務及客戶平台能夠互通、協調。
閻雅莉也表示,鴻海目前正在積極延攬具海外工作經驗及國際觀的人才,以因應該公司的廿一世紀擴展計劃。有意加入鴻海行列者,可把履歷表交給網協轉遞,她本人和鴻海的研發總部及人事總部合作,將在與應聘者洽談,瞭解各人背景及生涯規劃後,再協助各人和最適合他們的部門做最後洽商,以期各人能最大的發揮所長。閻雅莉強調,鴻海給員工很廣泛的學習機會及成長空間。
從事人才招聘工作已十幾年的Charles Guenar當日在會中指出,一般高科技業人士熟知的Monster.com,Dice.com,或者是Hotjob.com等求職網站,其實並不是找工作的最佳選擇。他建議求職者瀏覽www.indeed.com 和www.simplyhired.com這兩個網站。
Charles Guenard表示,貼在www.indeed.com 和www.simplyhired.com這兩個網站上的招聘廣告,會把上網者直接帶到徵才公司的網站上,讓求職者不但可以直接在徵才公司的網站上遞出申請,還可以方便的了解該公司詳情。他還在會中示範,如何在前述兩個網站上,找各人想要應聘公司的招聘主管、業務主管,以及最新的雇員,怎麼樣寄短信和這些人聯絡,並想出辦法把各人的簡歷直接交到要用人的主管(hiring manager)手中。
Charles Guenard表示,通常他手中會有五十個空缺職位需要請人,平均每個出缺職位,都有一到兩百份應徵簡歷。過濾後,他會從中挑出四份交給用人主管。在這種千裏挑一的情況下,求職者要脫潁而出,怎麼寫簡歷就大有學問了。
Charles Guenard指出,許多人事主管是依靠掃瞄軟件,從簡歷中搜尋關鍵字。找出招聘廣告中的關鍵字,放入個人簡歷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動作。Charles Guenard也介紹了不同類型獵頭公司和公司內部招聘主管的不同類型面試,各注意事項。
查詢網協活動,可上網www.necina.org。

圖片說明:
中華網協會長陸德禮(右起)、講者Charles Guenard、閻雅莉,會議主持人秦樂陶等人。(圖由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提供)

翰林院國際學校公聽會 昆市民眾意見多

翰林院國際學校(Hanlin International Academy)是否該獲准成為昆士市第一所特許學校的公聽會,十四日晚吸引了逾一百五十人出席。麻州中小學教育局董事會將於明年一月廿一日和創校團隊晤談,二月份做決定。
在八十多名登記要發言的人中,礙於每人可發言最長三分鐘的規定,從四點到六點半,只有五十餘人有機會發表意見。其中持反對意見者,多於支持者。
早在十一月九日時,昆士市市議會無異議的通過議案,反對在昆市設立翰林院國際學校。十二月九日時,翰林院國際學校在忠義學校校址召開家長會,逾百名出席的亞裔家長,卻絕大多數持贊成意見。
十四日的公聽會,整場中最教人意外的發言者是年僅十三歲,目前在諾維爾(Norwell)就讀南岸特許學校(South Shore Charter Public School)的趙福康(Kevin Chao)。他要求麻州教育局董事會給翰林院國際學校一個機會。
趙福康表示自己曾是昆市公校學生,但從幼稚園到五年級,老師們要他壓抑好奇心與學習慾望,終於讓他在五年級讀到一半時決定轉學。趙福康也藉他父親是華人, 母親是白人來說明,東西文化他都有體會,發言稿全寫在作業背面,可以顯示他到這公聽會發言,全出於個人意願。他認為昆市學生應該有多些選擇。
當晚出席表態支持的昆市華裔居民有朱碧玉,伍國光等人。翰林院國際學校的創辦團隊,十人中至少有八人出席了。首先發起籌辦這特許學校,曾在昆市高中教物理 三年的Dean Chin,數位創意行銷公司「野蠻人集團(Barbarian Group)」的財務長孫杰等人,也都在會上指陳,該校宗旨在給昆市子弟多一個求學選擇,幫助他們更深入的掌握東西方文化、哲學及歷史精髓。Dean Chin在會後並表示,他們在申請書上強調的要彌平昆市學生的成就差距,其實是指學生們要和其他國家學生們競爭時可能會有的差距。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也 關心的到會場旁聽。
當晚出席的華人,並不全都支持翰林院國際學校。英語流利的昆市居民馮璋就表示,他的四名子女全都是昆市公校的畢業生,其中一人還在畢業典禮中代表全校同學 致詞。他們如今在不同領域各有所成,全都擁有碩士學位。他認為翰林院國際學校會分走昆市公校的資源。他還比喻指出,特許學校不是無堅不摧的銀槍彈。
以個人身份出席,未獲機會發言的陳德基私下表示,他並不贊成翰林院國際學校成立。他認為如果是要強調國際化這一理念,就得照顧到更多的不同文化。
當晚出席的昆市公校系統老師、行政人員,以及四名昆市議員,也多半持反對意見。經費資源、課程內容等都是原因。
由於翰林院國際學校一旦獲准成立,儘管該校將擁有聘僱老師,編訂課程的自由,但也是公立學校,麻州政府撥給昆市公校的教育經費,將有大約七十二萬五千元,會隨著就讀翰林院國際學校的人數,轉撥過去。
至 於課程方面,有一名昆市學校老師指出,翰林院國際學校的申請書未包括教師進修的這重要環節。在大西洋中學(Atlantic Middle School)擔任六到八年級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老師的Christina Markarian則指出,學習讀英文的學生,得先學會掌握四十四個聲音,廿六個字母符號,六個音節類型( 44 sounds, the 26 symbols, and the 6 syllable types)。但她在翰林院國際學校申請書的課程計劃中,卻未看到這些內容。
昆 市議員中的Kevin Coughlin還以他女兒和一名赴伊拉克戰場的華人當年就是在昆市公校認識,並訂了婚為例,藉以佐證他並不反對亞裔,而是要指出,68%學生不是白人的 昆市公校系統,早已非常多元化。他也指翰林院國際學校宣稱要招收50%新移民學生,50%本地出生學生,來達到融合文化及促進語言學習的想法行不通,會違 憲。他認為審核特許學校申請書者也該考慮到翰林院國際學校創辦團隊成員中,有一半以上都非昆士市居民,和昆士市的關係、連繫不深。昆市議員約翰基南 (John Keenan)則指陳,昆士市及麻州的財政預算現在都很緊張,翰林院國際學校提出申請的時機不對。再者,申請成立的其他特許學校,都是要協助某種弱勢群 體,不是針對某一族裔的需要。
首先發起創辦翰林院國際學校的Dean Chin會後表示,昆市學校公會等相關人員一早趕到會場佔位子,以致許多支持該校的華人擠不進會場或登記發言。Dean Chin 認為該校獲批准的機率很大,公聽會中有人提及的經費問題,以及彌補成就差距等爭議,其實是出於那些人對細節的不夠瞭解。孫杰承認諸如教師進修等,是他們在 辦學計劃中可以加強改善的部份,但認為那不致影響整個學校的申請批核。
以六到十二年級學生為對象的翰林院國際學校,計劃在2011年開始招生,第一年預計收六、七年級學生88人,逐年遞增至308人。
麻州目前共有六十二所特許學校,有24,066人排在等候名單上。今年麻州教育局共收到十四宗申請案,錄取了七宗進入最後審核,並安排共五場公聽會。
十四日晚在現場聽取民眾意見的五人,Ruth Kaplan,Sandra Stotsky,以及現年十六歲的學生Michael D’Ortenzio Jr., 等三人為麻州中小教育局董事會董事,Mary Street, Ruth Hersh二人為教育局特許辦公室員工。
有 意就此事表達意見的民眾,仍可在明年一月四日前,寄信到麻州中小學教育局特許學校辦公室(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arter School Office, 75 Pleasant Street, Malden, MA 02148),或 寄電子郵件到 charterschools@doe.mass.edu。


圖片說明:
等三人為麻州中小教育局董事會董事Ruth Kaplan(左一起),麻州教育局特許辦公室的Mary Street, Ruth Hersh,以及教育局董事Michael D’Ortenzio Jr.,Sandra Stotsky等人主持公聽會。(菊子攝)
十三歲的趙福康以親身經歷籲請支持翰林院國際學校。(菊子攝)
昆市居民馮璋認為昆市公校並不差。(菊子攝)
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前左一)也夾在擠滿了人的會場中,關心翰林院國際學校的公聽情況。(菊子攝)

翰林院國際學校創辦團隊背景多元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2006-2008年的數據,昆士市共有人口84,832,其中約20.7%為亞裔。
根據翰林院國際學校申請成立為特許學校的申請書,昆市每年有約九千名中小學生註冊入學,其中30.8%為亞裔,57%為白人。
根據昆市公校網站,昆市有五所中學,Atlantic、Broad Meadows、Central、Point Webster、Sterling,兩所高中Quincy High、North Quincy High。
在麻州布洛克頓(Brockton)長大,目前也仍然住在當地的Dean Chin說,他一直有著要辦所特許學校的理想。從麻州州立水橋(Bridgewater)學院取得物理學士學位後,他在昆市高中(Quincy High)教過三年物理課,對昆市的人口結構有了進一步認識,就更加覺得這是個創辦振興儒學,推動東西文化交流的好地方。
聲稱父母從未給他一個中文名字的Dean Chin,藉著他擔任亞美專業人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Professionals)波士頓分會董事,以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董事之便,前後邀集了共約十名有志一同者,組成了翰林院國際學校(Hanlin International Academy)創辦團隊。
2008年,聯邦政府共發出五筆特許學校發展金(Charter School Development Grant),他們獲得兩萬元後,籌備工作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今年八月的昆士市中秋節聯歡會,他們也廣派傳單,徵詢民眾意見。並於九月初,成為十四所向麻州遞案申請成立特許學校的團隊之一。九月廿九日獲麻州教育局邀請,遞交了一份長119頁的完整申請書,成立特許學校這一理想又再邁前一步。
有意在翰林院國際學校獲准成立後,留任為行政主任的Dean Chin表示,創辦團隊中的一部份人在建校完成後,將離任。一部份人則將留下來擔任經管學校營運的董事會董事。該校初期將聘十名老師,但一應細節將待正式獲准開辦後,再做最後的討論。
Dean Chin表示,他聽說過2007年成立的先鋒中英雙語學校( Pioneer Valley Chinese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這麻州第一所外語沉浸特許學校(foreign language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也和創辦太平洋沿岸學校(Academy of the Pacific Rim)的阮浩鑾等人談過,但他認為招收六至十二年級學生的翰林院國際學院,和前述這兩所從幼稚園到八年級(K-8)的特許學校,有著基本上的不同。
Dean Chin也指出,在華人社區,他面對的另一項挑戰是要解釋給很多人聽,在麻州的中小學教育制度下,特許學校也是公立學校,入學免費,只是學校的日常運作及老師聘任由校董會管理,不受學區總監管轄。
翰林院國際學校也架設了網站http://www.hanlininternational.org,來介紹該校的宗旨、理念等概況,以及該校的創辦團隊。
Dean Chin之外的其他團隊成員包括,畢業於昆士市東方拿撒勒學院(Eastern Nazarene College)歷史系,現正在該校修讀教育碩士,曾在科索沃,羅馬尼亞(Kosovo, and Romania)從事人權工作,在中國杭州教授西方歷史及英文五年的Ryan W Daniels。
獲有麻州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康寧維爾電子光纖部(Honeywell Electro-Optic)等機構,在新罕布夏州社區技術學院(NH Community Technical College)教過書,現已年逾六十,住在昆市的Thomas Michael Doherty。
馮志良擔任過亞美專業人員協會波士頓分會社區服務組共同主席,獲有哥倫比亞大學商管碩士學位。他是在中國及香港長大的,十四年前才遷來美國。2003年他做昆市亞裔協調會義工,2006年在昆市買了房子,過去十年來在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IBM等公司任職。
經由孫杰的關係才加入這一團隊的John Henry Silva,1998到2003年間擔任駐守白宮的美國海軍人員。曾獲總統服務獎。2003年進哈佛讀希臘古文明。也曾擔任哈佛大學領導力項目助教。後來還進過iRobot做訪問研究員。他也創辦過多個教育性組織。
孫杰是野蠻人集團(Barbarian Group)這數位及創意行銷公司的共同創辦者及財務長。他目前也是劍橋健康科技院(Cambridge HealthTech Institute)的董事會董事,有很豐富的創業經驗。
黃曉明畢業於衛斯理學院的都市研究系。她在美出生,父母當年是住在波士頓華埠的移民。2008年時波士頓市長萬寧路指派她擔任波士頓市政府選務局民主黨籍委員。她也是愛爾蘭移民中心董事會董事。
鄒子楓持有廣東大學英語系學士學位,波士頓大學國際教育發展碩士學位。她曾在中國最火紅教育機構新東方擔任英語教師暨部門主管,創辦過中美教育交換項目。現在他在奧斯頓的接近國際學生中心(Approach International Student Center)擔任英語學習輔導老師。亞美社區發展中心最近還頒獎表揚她的義工服務。
三葉草發展協會(Shamrock Development Associates)會長Sean Carpenter,住在昆士市,畢業於麻州大學達特矛斯分校。他同時也是麻州參議員Mark Montigny 的助理。
林淑明在香港出生,1990年成為昆市居民,上過大西洋中學及昆市高中。她獲有薩福克大學金融系學位。她參與昆市亞協等許多社區組織,目前在道富集團擔任金融分析師。她同是也自行創辦、經營著雙喜婚宴服務公司(Double Happiness)。

圖片說明:
翰林院國際學校創辦團隊成員中的Ryan W Daniels、Dean Chin、黃曉明、鄒子楓、John Henry Silva等人,十四日晚都在公聽會現場,一直留到最後。(菊子攝)
孫杰(左)把John Henry Silva拉進籌辦翰林院國際學校的創辦團隊。(菊子攝)

星期二, 12月 15, 2009

台商會好吃好玩好看好做善事

波克萊台灣商會十二日中午在協和鋁門窗公司舉辦年會,報告該會過去一年的會務概況,以及理事們出席世界台商會,好吃、好玩、好看,還廣交天下朋友等的經歷,呼籲有興趣者踴躍參加該會,同來做伴。
波克萊台商會的創會會長游勝雄當天先做開場介紹,指出該會理事曾有良所創辦的協和鋁門窗公司,越做越好,甚至還獲得聯邦政府認可,凡有顧客採購該公司所出售的節省能源窗戶,可享有退款優惠(rebate)。
波克萊台灣商會會長羅靜春報告了2009年度的該會活動,並感謝蔡裕生等十六名以上的該會理事、顧問,代表該會出席北美洲台商總會及世界台商總會的各項活動。
羅靜春也報告了該會在加入賑濟台灣八八風災的捐款行動中,理事郭競儒捐了十五萬元新台幣,游勝雄捐了廿四萬元新台幣,以及一千七百美元。李淑玲、鄭碧鳳各捐一千美金。
該會也捐款協助桃園大溪的綠色造林,捐款協助世界台灣聯合基金會這一非政府組織(NGO)。
當羅靜春、游勝雄等人報告到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德州達拉斯參加北美洲台商會年會,李淑玲報告到中南美洲智利出席世界台商總會的冰川之旅,郭競儒到印尼巴里島參加全球華商經貿協會,以及從華府飛來波士頓與會的世台會副總會長鄭碧鳳報告到越南時有台商朋友幫忙,才一切順利等情況時,總結為吃得好、看得多,通過的議案也多。
游勝雄並特地補充說明,在德州時,他們通過了世台聯合基金會的組織章程,十五名創始董事,每人每年五千美元,連捐兩年,盛況一時。
十二日這天,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鍾麗文、商務組秘書李聰貴,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等人都應邀做出席嘉賓。
洪慧珠處長還代表該會頒獎給張文欽醫師,感謝他在智利時做義診,在宜蘭龜山島上發生的旅遊急難,提供救助。李淑玲在代丈夫領獎時,還提醒大家,張文欽在羅德島州的克蘭斯頓市開有診所(Cranston East Medical Clinic),台商會成員就診,一定有折扣。
商務組秘書李聰貴在會中報告,明年度的波士頓國際海產展,訂三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舉行,台灣將有廿多個代表團來參展,有意出席者,宜早和他或游勝雄聯絡,可節省入場門票。
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則應邀,就台灣開徵海外個人所得稅報繳問題,做了一番講解。針對這一題目做了功課的簡許邦指出,參考資料有很多,其實居住在海外的僑民不須擔心。
十二日共有包括前任僑務委員張啟典夫婦,僑務顧問王世輝夫婦等五、六十人出席,場面十分熱絡。下次會議訂明年二月舉行。

波克萊台商會的會長羅靜春(前左一起)、李淑玲、經文處處長洪慧珠、郭競儒、游勝雄(後右起)、鄭碧鳳、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商務組秘書李聰貴、台商會副會長陳玉瑛等人主持會議。(菊子攝)
波克萊台商會年會現場。(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右)和波克萊台商會會長羅靜春(左)頒獎給張文欽醫師,由李淑玲代領。(菊子攝)

星期一, 12月 14, 2009

李超榮將出任亞太裔美人投票行政主任


以鼓勵全美亞裔積極投票,以增加亞裔在美國政治上影響力的組織「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日前宣佈,新聘住在波士頓的李超榮出任行政主任。
十二日晚,李超榮在廣教學校年度籌款餐會中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人獲悉此一聘任後,都以為他將遷往華府,但其實「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同意他可以留在波士頓處理公務,只須每月一、二次飛往華府述職,他才欣然同意的。他表示自己將同時繼續致力於州長亞美顧問委員會等工作。
李超榮也表示,本週起上任後,他將把「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所辦的更多活動,也帶到麻州來。
「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的董事會主席郭為婉在通告中表示,李超榮在建立社區及建立政治圈上,都有傑出成績,當亞太裔社區正面對重大的政治及政策轉變之際,李超榮的技能及經驗,對擴大亞太裔的參與公共事務,很有幫助。
「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在發出的通告中,邀請了曾任美國運輸部部長的峰田,以及麻州州長派區克發表意見。
卸任後創辦了峰田領導力學院(Norman Y. Mineta Leadership Institute) 的峰田(Norman Mineta)表示,他毫不懷疑李超榮將領導該學院繼續欣欣向榮,為亞太裔社區培訓領導人才,擴大亞裔社區在公共事務上的參與程度與規模。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則表示。他曾親身體會過,李超榮的熱情與熱心,帶動了社區更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派區克認為李超榮會是個好行政主任。亞太裔投票很幸運能聘得李超榮。
該一通告說明,李超榮的公共服務經驗包括曾任麻州參議院商務經理七年。歷經兩年的努力,他也推動立法,成立了永久性的麻州亞美局(Massachusetts 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並因此獲聘為該局首任行政主任。
該通告並指出,李超榮在擔任麻州亞美局行政主任期間,建立起該局的功能架構,發起辦理全州性的亞美社區需要評估與調查。
李超榮的政治性服務包括擔任麻州州長派區克的財務委員會(Finance Committee)委員,派區克就任州長前的過渡小組成員,2004年在波士頓舉行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亞太裔活動組(AAPI activities)共同主席,也為許多本地及全美的公職候選人辦籌款活動。
李超榮做過的社區服務包括最近協助亞美新聞記者協會、全美亞太裔律師協會組織了大規模的活動。他也是許多社區組織的董事會董事,包括加斯林糖尿病中心,波士頓WGBH電視廣播電台,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以及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
「亞太裔美人投票(APIAVote)」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牟利組織,鼓勵並促進亞太裔民眾積極參與地方、州及全國性的選舉及公共政策制定。

圖片說明:
李超榮將留在麻州出任新職。

昆市長亞美顧問會慶聖誕 請看「放眼昆市」

昆士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十二日中午在北昆士社區中心舉辦聖誕聯歡會,共有不下三十多人出席,場面熱鬧歡樂。主席等人提醒一眾出席者,下次月會訂一月十六日(週六),照樣於早上十點在北昆市社區中心(381 Hancock St., N. Quincy)召開。
一眾出席者各自帶菜、帶禮物出席,把會場內的長桌,擺滿了滷雞翅膀、洋竽沙拉、滷墨魚切片,烏冬麵,煎餃,自製豆腐,炒麵,炒飯,蘋果派等等,不一而足的美食。
這場聚會,並未安排特別節目,但出席者大都是顧問委員會委員,以及昆市社區內的熱心義工,不少人彼此還從未有機會見面,正好在這寒暄,互問長短,聊得十分開心。
兩名共同主席唐道寧、黃永康,以及昆士市長亞裔助理邱潔芳等人,義不容辭的擔任聯歡會主持人,穿梭全場的介紹各人認識,也特地感謝為該會製作網頁的義工Ankur Tandon,以及經常參與做社區服務的羅立良等許多人。
原本在這顧問會的普通話班,為義務老師生世賢當助教的李力軍聊天時就提到,起初她都不知道,這亞美委員會還組了個義工隊,每個月的第一及第三個週一晚上七點到七點半,在昆市社區電視台內為亞裔社區製做現場直播的地方時事節目「放眼昆市(Eye on Quincy)」。加入後,認識了黃詠然、黃文曦、莫依寧、黃陳菊美、林淑明這批製作電視節目義工,生活也更加多姿彩起來。
十二日這天,出席聚會的還包括昆士醫療中心社區發展經理譚秀婷,昆士市公共工程局的Linda Bowes,中立地產公司董事長譚健,唐美華(Cathy Ko-Downey),以及因身體因素,已離任的前昆士醫療中心翻譯部主任蘇國偉,在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工作的孫若青等許多人。
查詢昆士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詳情,可洽617-376-1298 ,或 617-770-3310,或上網http://www.quincyasian.org。


圖片說明:
昆士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兩名共同主席黃永康(左六)、唐道寧(左七),以及昆士市長亞裔助理邱潔芳(前右二)等人,慶祝聖誕節。(菊子攝)
昆士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黃永康(左)主持抽獎節目。前昆士醫療中心翻譯部主任蘇國偉是其中一名抽中獎品者。(菊子攝)

中華廣教學校年度晚宴頒世界公民獎 繼續籌款

中華廣教學校十二日晚在帝苑大酒樓舉辦年度籌款晚會,頒發「世界公民」獎,也籲請社區大眾繼續支持廣教學校辦好教育,傳承中華文化,更鼓勵學生們放遠眼光,心懷世界,帶動社會邁向天下大同。
廣教學校董事會主席陳秀英,副董事長蔡倩婷、校長周豔玉,以及該校最熱心校董陳毓禮等人,都在會中衷心感謝社區大眾對廣教學校歷久不衰的支持,也誓言要把廣教學校辦得更好。
會中頒發了「世界公民」獎給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安琪拉(Angela Menino)夫婦,以及麻州住宅公司發展主任陳家驊、帝苑大酒樓東主黃官羨等人。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因腿傷未癒,當晚並未出席。陳毓禮代表上台,簡述萬寧路曾任五屆波市議員,又剛成功五度連任市長,在位期間有創辦全美第一個全市的主街計劃,1998年創辦新波士頓人辦公室等照顧地方及移民等的政績,目前還在致力改善波市的教育體系。
廣教學校在印製的晚會節目冊中,也介紹了其他三名得獎者的成就。
安琪拉推動成立了波士頓青少年及家庭中心,也是波市婦女局、麻州婦女地位局(Massachusetts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等機構的創辦人之 。
陳家驊早從1970年代就積極參與華埠社區服務,曾任華美福利會會長,1986年和陳毓禮等人合作,把夏日(Summer)街125號發展計劃的一百四十萬元建屋連鎖金(housing creation linkage)帶進華埠,蓋出有四十個單位的可負擔住宅華福樓。當初波士頓重建局決定把泰勒街87號撥給廣教學校和華美福利會建大樓,申請書也是他寫的。
黃官羨則是白手起家,為善最樂的模範。早年他在泰勒街上的華園(Wah Yuen)餐廳當Bus Boy,努力經年後,成為在大波士頓內擁有多家餐廳,許多物業的大老闆。他不但是黃氏元老,紐英崙廣東同鄉會董事,僑委會僑務顧問,台山同鄉聯誼會顧問,也是僑聲音樂社顧問。在廣教學校建校之初,他曾經大手筆的捐了十萬元,其後每次活動,也都數以千元計的大方捐輸。為造福鄉親,他還在台山同鄉會內開設了黃官羨閱報室。
這場籌款晚會由第五號頻道電視台記者伍沅媚(Janet Wu)主持。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波士頓市計劃長沈其樂等政要都出席支持。已宣佈將於明年參選麻州州長的現任麻州財政廳廳長卡希爾(Tim Cahill),也特地趕到會場,逐桌和賓客們打招呼。
十二日晚的這場籌款晚會,在廣教學校董事會及義工們的努力,以及社區大眾支持下,只算節目冊上感謝名單所列各人及機構的慷慨捐贈,款額就已突破十萬元,達115,570元。若再加上當晚義賣蔡明昊藍薑餐廳,龍鳳酒樓,鴻運餐廳、大陸航空公司機票、第五號頻道電視台導覽、Ocean Edge Resort的打高爾夫球及兩晚住宿休閒遊等的收入,籌款成績就更可觀了。
不過,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廣教學校一眾校董及師生們都強調,要把學校經營得更好,他們需要社區的長久支持。廣教學校校長周豔玉也在致詞時表示,該校將在2010年三月推出首個中文能力測驗(Chinese proficiency test),也將為有意和中國做生意者,開辦商業中文班,希望州市政府或各商家和該校洽談這一服務。

圖片說明:
廣教學校校長周豔玉(左起)、董事長陳秀英、副董事長蔡倩婷(右一)和司儀伍沅媚(中)等人和「世界公民」獎得獎者黃官羨、陳家驊、安琪拉。(菊子攝)
廣教學校鼓樂隊的廖素珊(左二)等人,為晚會演奏鼓樂中天。(菊子攝)
波士頓市計劃長沈其樂(左起),波市長亞裔聯絡員翁耀漢、波市議員林乃肯的亞裔助理陳偉民等人在晚會開始前另闢一角聚談。他們開玩笑的說,在開「小市府」會議。(菊子攝)

免費法律諮詢助人免受歧視、順利創業

「公民權利律師委員會」十日派出兩名律師,請華埠社區聯盟(TCC)代向社區大眾宣傳,覺得自己受歧視的人,想在經濟不景氣之際創業、擴展的人,都可以獲得該會的免費法律諮詢協助。
根據http://www.lawyerscom.org這網站,「公民權利律師委員會」是波士頓律師協會於1968年成立的,並從1973年開始,成為波士頓律師協會的第一個義務服務項目。迄今這一委員會是全美唯一和有規模的律師協會有附屬關係的非牟利組織。
該會目前共有十名律師,其中有兩名華裔律師。十日出席TCC會議的兩名律師是該會職員艾樂歐(Michael Aleo),以及會說普通話的該會Fellow律師朱明明。該會另一名華裔律師為會說上海話的James Xu。
艾樂歐及朱明明在會上派發了中英文的「保護您的公民權利,消除種族和原籍國歧視」,「比鄰經濟公平項目」的宣傳單。前者說明該會目前致力於協助民眾在就業、住屋,以及其他公民權利上,免於遭受歧視。後者為有意創業者提供不同公司種類的不同法律要求,租約、合同,解除租約、專利與商標等等的各項免費法律諮詢。
艾樂歐解釋,該會能夠為社區提供免費服務,是因為該會有廿五個以上的大大小小律師行提供贊助。近一、二年經濟不景,有些律師樓聘請律師後,派他們到該會工作,也使得該會的人手得以從五人增加到十人。
「比鄰經濟公平項目」是該會比較新的一項服務,旨在藉由舉辦免費的商法研討會,提供免費的商務法律諮詢,為符合資格企業提供免費的個別法律服務等,來刺激整個社會的經濟復甦。該會將在創業時該組織獨資、合夥、有限責任公司或一般公司的那種類型公司,發工資及提供福利給僱員、承包商上的法律規定,如何保護個人財產免於不必要風險等等。
「保護您的公民權利,消除種族和原籍國歧視」宣傳單上寫明,遭受歧視者須在遭受歧視行為發生的三百天之內,向麻州反歧視局(Massachusetts Commiss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提出控訴,並在一年內,向法院舉告。若是在就業方面,因為種族、原有國籍而在僱用條見、合約條款上遭遇歧視,受到不公平的處罰或騷擾,或在提出舉告後遭遇報復性打擊等,還可向公平僱用機會委員會(EEOC)提出控訴。
個人如果在居住、就業、教育、選舉,使用交通工具、上商店購物,上餐館用餐,或選舉方面遭遇歧視,也都可洽請該會協助。
查詢該會詳情,或該會所辦商法研討會,可洽(617)482-1145,或上網http://www.lawyerscom.org。
當天在會上,華埠社區聯盟主席廖永誠、曾雪清等人還促請出席眾人與社區機構填寫問卷,以期聯盟明年度能更切合需要的為社區機構及大眾服務。
亞美社區發展中心(ACDC)的社區組織員張冬則在會上報告,該中心刻正承辦的「人類發展覆蓋區(HD-OD) 」項目,下設「社區改變中心(Community Change Center)」,希望能藉收集到的社區演變資料,協助社區做相應調整。張冬除了說明該中心製作了社區商家地圖之外,他還表示,過去這二個月來駐守華埠唐人街店面圖書館,每週訪談十到十五名社區民眾的初步結果是,不少四、五十歲的移民婦女,雖然來美已有一段時間,但早年的時間全花在照顧丈夫、孩子身上,自己也沒時間改善英文,如今子女成長,但個人英文或其他技能仍然有限,再就業難,很是苦惱。他也指出,近年有不少新移民,是帶著大筆財富來到,但這些人也有語言、文化障礙,對環境不熟悉,如果能引導他們把資金投入華埠社區,就可令本地社區經濟活動更活絡。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本年度召開最後一次會議,出席者眾。(菊子攝)
「公民權利律師委員會」的艾樂歐(Michael Aleo)(右),朱明明。(菊子攝)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員張冬(右)說明「社區改變中心」將於十二月十四日、廿一日舉辦講座,介紹華美福利會與華埠社區中心的服務。(菊子攝)

星期六, 12月 12, 2009

麻州大學將開辦公立法學院

波士頓環球報昨(十一)日報導,麻州大學董事會十日通過提案,要開設麻州第一個公立法學院。
根據該一提案,麻州大學達特矛斯(Dartmouth)分校將兼併要把校園及資產捐給麻州政府的南紐英崙法學院(Southern New England School of Law),這小型私立學校。
麻大校董會全體董事十日投票後,該校將把這計劃送交麻州高等教育局審核,並排定明年二月投票表決。
麻大校長傑克威爾遜表示,一所公立法學院將填補麻州公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明顯隙縫,也將使得該校學生和其他四十四州學生一樣,也有機會修讀公立法律系。
儘管有反對者聲稱,這麼做會花掉麻州數以百萬計的金錢,但之前已獲麻州大學兩個董事委員會支持的這計劃,投票結果為十四票比四票。
麻大達特矛斯分校校長麥珂邁(Jean MacCormack) 早前曾經陳述,公立法學院不會花用納稅人的錢,而且最終還會藉由擴大註冊,為該校以及麻州政府帶來數以百萬計的款項。該校的官方估計為,到2017年時,這法學院的學生人數會從235人成長為559人。
該法學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將為學費及雜費,約23,565元。那幾乎是設在波士頓市內的麻州薩福克大學,以及紐英崙法學院所收費用的一半。
反對者主要為三家私立法學院。他們擔心這會增加競爭。
位於春田市的西紐英崙法學院院長Arthur Gaudio就表示,一家經由美國律師協會批准,或尋求批准的法學院,不可能在完全不引致麻州大學或州政府斥鉅資的情況下運作。他日前寫信給麻州大學校董們,籲請他們投票反對這提案。
南紐英崙法學院是一家美國律師協會不承認的學校,但麥珂邁說,她編的財務計劃中,包括投資一千三百八十萬元的免稅款項(nontax dollars)來聘請教職員、建個圖書館,以及其他的學術支援,以帶動這一法學院達到全國水準。

星期五, 12月 11, 2009

經濟不景更多移民創業 波城郊區華人偏愛網上找機會

經濟不景氣,反而促使更多移民搖身一變成為小商家。巴布森(Babson)學院的2008年調查指出,麻州去年開的新公司,有61%是移民開的。
這一現象,從波士頓華埠都可以看出來,必珠(Beach)街上,在過去這二年間,出現了許多新食肆,包括肥仔燒臘、南北風味、101烘焙店、樂嚐軒,以及「摩摩(兩個摩字都有口字邊)喳喳」。宏達大廈一樓,更是從珠寶玉器店的銀玉堂吹水大排檔小吃店,一個街角鋪位,就有好多不同店家。連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在加入麻州財政廳工作前,也都開了家網路技術顧問及稅務公司。
在郊區的華人圈裏面,做生物醫藥、網路科技的人比較多。其中有好幾人獲得無錫市政府的530基金,開辦起公司,包括做手機用日常生活、旅行詞彙多語字典軟體的韓松(HNHSoft),做自動為上網者找出全美各大百貨、流行服飾等商店大減價及折扣網站的李力(www.Followsales.com),做網友評鑑推介服務商家網站的侯剛(www.circlechoice.com),為房地產公司及客戶提供網上管理服務的林紀澤(Acenter.com)。
波士頓環球報昨(十)日刊文報導,當伍梅莎(Melissa Vo) 打算在這經濟衰退之際開家餐館時,朋友們都認為她瘋了。
伍梅莎是來自越南的難民,一個單身母親,從來沒做過生意,二月份時,她能夠租得起的地方,在雀喜(Chelsa)市的一家洗衣店對面,小得像從牆裏挖了個洞。但是已來美國廿五年的伍梅莎相信,唯一的辦法,就是做自己的老板。
無論你稱那為移民動力(immigrant drive),或是出於絕望,但是移民擁有的生意,正在以十年前人們想不到的那種層次冒出頭來。
現年三十二歲的,如今已在艾佛瑞道(Everett Avenue)上開了融合(Fusion)餐廳的伍梅莎說,她一直都想自己做生意,但那很不容易。她認為很多移民都和她一樣,開店做生意,只因為那是她們唯一可以生活得輕鬆一點點的辦法。
移民擁有的公司或商號,已佔了全麻州的23%。從市中心到郊區,從生化科技公司到婚紗禮服,或者麵包店,無所不包。
不過,許多移民商家面對著本地出生商家所沒有的挑戰,包括英語不夠好,人脈不夠深廣,沒人能在融資或廣告宣傳上給他們幫助等等。
巴布森(Babson)學院的亞瑟布蘭克創業中心(Arthur M. Blank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研究主任及教授伊蓮艾倫(Elaine Allen)表示,從好的方面來看,移民們已開始創業了,從不好的方面來看,移民們創業,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美國已成立的公司內,無法晉升、出頭。
摩頓(Malden)市的非牟利機構移民學習中心(Immigrant Learning Center)主任韓瑪莎(Marcia Hohn)表示,移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獲取與開張或經營小生意有關的幫助。他們建議麻州政府為移民們提供多種語言的小生意融資及經營輔導。麻州州長派區克的內閣在上個月公佈了一項全州調查報告後,也正著手研擬因應政策。
當年來美時七歲的伍梅莎,其實英語說得很流利,但她未能入讀大專院校,還覺得銀行的作業方式很官僚,令人生畏。她是用高利息的信用卡來取得資金開餐館的。網上的品評都認為她的餐館不錯,但她已沒有錢來做廣告。
在韓國出生的華裔移民B.J. Wang還記得,1989年他在奧斯頓(Allston)開一善堂草藥店(譯音,E. Shan Tang Herbs) 時,那兒只有幾名亞裔商家。現在,四週都是亞裔商鋪。有SAT補習中心,錄影帶店,旅行社,以及三打以上的韓國、越南、中國、印度及泰國餐館。
他以前一天賣一袋茶,現在每天有三十多客戶,還提供針灸、做臉服務,免費讓癌症病患上課等。

「炒麵、雞翼、芝士飽」 華史會展覽引人憶舊

「唉呀,那是我曾叔父」,「當年我還是他那餐館的用具供應商」。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九日晚在華埠唐人街店面圖書館為「炒麵、雞翼、芝士飽(Chow Mein, Chicken Wings, and Cheeseburgers)展舉行的揭幕式,引來驚嘆聲,也讓參觀者猛然驚覺,當年的紐英崙華人,彼此間的關係好密切。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邀得布朗大學訪問學者伍其暖,博士生李芸芸(Heather Lee),韓裔的展覽監管人(curator)Amy Johnson等人合作,把他們今年四月在羅德島州強森威爾士大學(at Johnson & Wales)廚藝博物館(Culinary Arts Museum)展出的前述展覽,搬到波士頓來展出。將展至波士頓華埠唐人街店面圖書館((Chinatown Storefront Library, 640 Washington St., Boston)這臨時圖書館的最後一天展出日,一月十七日為止。
「炒麵、雞翼、芝士飽」這個展覽,主旨是為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後到1980年代,城中區內的中餐館從欣欣向榮走向衰落的過程。整個展覽基本上是展出1938年在Westminster Arcade旁,陳家開的美香(Mee Hong)餐廳,1941年曹家在現在的甘迺迪廣場(Kennedy Plaza)開的明園(譯音,Ming Garden),以及1951年陸家父子(Tin Cheug Luke, Henry Luke)在艾迪(Eddy)街開張的寶鼎餐廳(Luke’s)等三家餐廳的資料。有照片、餐單及剪報等。這三家餐廳依序分別在1979,1986, 1978這三個年度中關上大門。
當年這些中餐館,並不僅只是餐館,也是人們聚會的地方,例如寶鼎餐廳就是市長員工經常性的聚會點。當年的這些中餐館老闆們也都很慷慨、有善心。會把當天賣剩的食品,捐給流浪漢享用。
明園的老闆曹彥(譯音,Yat Tow),當年還是安良工商會的議員。在新移民來到美國時,提供衣食住行、找工作等的各方面幫助。
1993年起就在薩福克(suffolk)大學法律系任教的曹傑夫(Allan Tow)九日晚看到展覽中的「明園」餐廳老闆照片時,忍不住驚呼,「唉呀,那是我曾叔父」。一旁的黃述沾則透露,他廿多歲時開始做餐館用具生意,當年明園的用具,就都是他供應的。他還透露曹傑夫的祖父,當年在索格斯(Saugus)開的「鑽石頭(Diamond Head)」餐館,有五百多個座位,是當年最大的中餐館。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加放了幾張波士頓本地與餐館業有關的資料,包括當年座落在乞臣(Hudson)街二號,有二層樓的桃李園酒家的餐單,本地第一個華裔地產保險經紀黃陳美蘭所製做,列有當年商家名錄的1961年年曆,以及教人怎麼用筷子的單張,火柴盒等。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會長曾茂蘭及行政主任伍麗華表示,她倆今年四月到羅德島州參加伍其暖為布朗大學舉辦的「中國飲食」會議,獲悉這「炒麵、雞翼、芝士飽」展覽,才興起把這展覽搬到波士頓來的念頭。她倆也透露,有意將來和伍其暖合作,籌辦相關會議、講座。
查詢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詳情,可洽617-338-4339,或 info@chsne.org。

圖片說明: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行政主任伍麗華(右起)邀請Amy Johnson、李芸芸、伍其暖等人把「炒麵、雞翼、芝士飽」展覽帶到波城來。(菊子攝)

經由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董事,也是他薩福克大學同事鄭達教授的引介,才知道這一展覽的曹傑夫(右),在會場內意外見到幼年舊識黃述沾。後面那篇剪報中的照片,就是曹傑夫的曾叔父Yat Tow。(菊子攝)

華埠唐人街店面圖書館的主要策劃人萊斯莉戴沃(Leslie Davol)、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董事曾雪清、羅秀卿、行政主任伍麗華、會長曾茂蘭等人和Amy Johnson、李芸芸、伍其暖等人出席「炒麵、雞翼、芝士飽」展覽開幕式。(圖由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提供)

星期四, 12月 10, 2009

中華公所新人一月二日就職 新年度預算明年再審

紐英崙中華公所八日晚召開特別會議,介紹下屆職員的五名當選人,並宣佈明年一月二日舉行新職員就職典禮,二月十五日假龍鳳酒樓舉辦中華公所春宴,二月廿一日舞獅慶祝農曆新年。
會議中因有董事就公所租約、公所職員薪資數目不符,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薪資是否列報在990新稅表等事提出質疑,一度引發爭辯。
中華公所現任財政,也將是下一屆公所主席的梁永基,當晚在會上派發了一份日期載明為2009年十月一日至2010年九月三十日,以現金為基礎的年度預算。梁永基原本希望與會董事能通過這一預算,但董事李厚鵬指出,當日的會議只是特別會議,該一預算只能當作是資料,通過與否,應待明年度開董事大會時再討論。
根據該預算估計,在前述日期間的新會計年度中,中華公所應有收入235,200元,開支352,400元,將透支117,200元,但若動用SCM大樓的租金,一年152,300元,就還可節餘35,100元。
會後有董事指出,當年中華公所獲得SCM大樓的條件之一是租金收入要用來為社區建造低收入住宅,即使現在借用,將來也得還回去。中華公所恐怕得加緊想辦法開源節流才是。
梁永基當晚也在會上報告了中秋節聯歡會的損益預算,列出今年的中秋節活動虧損了二千多元。
董事謝中之當晚在會上提出至少三項疑問,一為公所簽的部份租約,詳細條款可能有爭議性。這一疑問經其他董事建議,下次會議再討論。
謝中之提的另外兩個疑問,分別為公所付費聘用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每日五十元,一年約一萬八千元的這筆款項,是否詳列在公所報稅文件中的990表內,以及公所財務報表中的職員薪水部份,為什麼英文書記陳國華的薪資為6700元,包括公所主席何遠光等人在內的其他職員,卻只有三至四千元左右,差距那麼大。
會後有公所財政委員會成員私下表示,中華公所的財政委員會由公所財政擔任當然召集人,去年共開過二次會,他在七月份那次的會議中已提出這一疑問,得到的答案和八日晚公所主席及財政的回答一樣,是會計做帳出了錯,他們會要求會計更正。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董事在會後表示,中華公所近來的會議常有其他社團的陳情、說明,有時團體太多,報告又長,佔用太多時間,結果到中華公所該討論自己機構內的重要事務,如財政報告時,已有許多董事不耐會議開得太長,已先行離席,以致公所內許多重要事務,並未在董事間得到很好的溝通。他指出,例如八日晚到會陳情,說明自己將成為遍登世界名峰的第一名亞裔女性的王蕾(Lei Wang),就用普通話講了不下廿分鐘,讓一些聽不懂普通話的董事感到坐立不安。

高鐵創造四個世界第一 中國創新成果美國也要學

中國近年來的創新成果,日前在哈佛大學延展學校的哈佛延展商務會社(Harvard Extension Business Society)所舉辦的「在充滿挑戰時代的創新(innovation in challenging times)」會議中,藉由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的講談,展現在逾一百五十名中西各界出席會議者的眼前。
哈佛延展商務會社會長林欣偉表示,這是該會一年一度的大型會議,又以「創新」為主題,當然要利用機會宣揚一下中國的創新成果,才特地請蔣耀平副部長來做講談。
蔣耀平以英語做的這場「中國的創新及其未來(Innovation in China and its future)」講談,是他三日在哈佛「中國沙龍」所做講談的簡短版。他也強調,自己現在是哈佛的訪問學者,歡迎所有人和他交換意見。
在講談中,蔣耀平再次強調「中國製造」其實是「世界合作」的成果,最終是要大家都能生活得更好。當然,中國也有不少自主創新成果,包括「嫦娥一號模型」、「ARJ21支線客機模型」、「中國人基因圖譜」、「中英文智能翻譯眼鏡」、「指紋點火啟動汽車」、「烹飪機器人」等。包括四縱四橫線客運發展,在運行速度、運量、節能環保、舒適度上創造了四個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速鐵路,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說要向中國學習。
蔣耀平也說明,到2012年時,中國實際營運的高速鐵路將達8000公里。其中時速達350公里的北京天津線,最貴的車票價格不到十美元。這交通建設,將連帶推動許多改變。
在太陽能電池上,2008年時,中國產製的太陽能電池已達2600MWp,佔世界總產量的32.9%,排名第一;中國的新風能安裝量達到6300MW,佔世界總量的23%,排名第二,還出口到美國、英國、智利等國。
蔣耀平並以華為公司為例,指中國企業已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發、創新能力。華為不但已成為世界上領先的電信設備供應商,2008年時,該公司申請獲得的PCT國際專利,在世界上排名第一。
透過目前在哈佛大學經濟系就讀的大二學生陳奕倫做翻譯。蔣耀平還在問答時間中強調,在「中國製造,世界合作」的現實下,中國產品其實包含了全世界的智慧,在產品行銷越來越國際化的趨勢下,保護智慧財產權是相關產業製造及營銷公司的共同利益,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上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當天的會議,還有作家史坦戴維斯(Stan Davis),以他追蹤經濟變化的經驗暢談「經濟基礎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指經濟的生命週期是從農業社會,進展到工業社會、資訊社會到分子社會(molecular),將來要為經濟增加價值,要靠清潔能源。如果以資訊網路的衍化階段來看,未來是全球化的移動網路及雲集計算的天下。各人可從自己看重創新及成長,還是看重效率及生產力,以及自己是四十五歲以上或以下,來判斷在個人生命週期的第一至第四季度中,自己屬於那一季度。
其他的講談包括MetriX Health Solutions執行長James Fitchett講談「醫療健保業的創新」,Pegasystems執行長 Alan Trefler講談「資訊科技創新」等。中國國有資產局研究中心程偉部長則參加了新興趨勢的投資者座談。

圖片說明: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左一)在哈佛本科生陳奕倫(左二)協助翻譯下,回答提問。(菊子攝)

中華公所年終特別會 租約、薪資、報稅再引爭議

紐英崙中華公所八日晚召開特別會議,介紹下屆職員的五名當選人,並宣佈明年一月二日舉行新職員就職典禮,二月十五日假龍鳳酒樓舉辦中華公所春宴,二月廿一日舞獅慶祝農曆新年。
會議中因有董事就公所租約、公所職員薪資數目不符,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薪資是否列報在990新稅表等事提出質疑,一度引發爭辯。
中華公所現任財政,也將是下一屆公所主席的梁永基,當晚在會上派發了一份日期載明為2009年十月一日至2010年九月三十日,以現金為基礎的年度預算。梁永基原本希望與會董事能通過這一預算,但董事李厚鵬指出,當日的會議只是特別會議,該一預算只能當作是資料,通過與否,應待明年度開董事大會時再討論。
根據該預算估計,在前述日期間的新會計年度中,中華公所應有收入235,200元,開支352,400元,將透支117,200元,但若動用SCM大樓的租金,一年152,300元,就還可節餘35,100元。
會後有董事指出,當年中華公所獲得SCM大樓的條件之一是租金收入要用來為社區建造低收入住宅,即使現在借用,將來也得還回去。中華公所恐怕得加緊想辦法開源節流才是。
梁永基當晚也在會上報告了中秋節聯歡會的損益預算,列出今年的中秋節活動虧損了二千多元。
董事謝中之當晚在會上提出至少三項疑問,一為公所簽的部份租約,詳細條款可能有爭議性。這一疑問經其他董事建議,下次會議再討論。
謝中之提的另外兩個疑問,分別為公所付費聘用治安巡邏隊值班人員,每日五十元,一年約一萬八千元的這筆款項,是否詳列在公所報稅文件中的990表內,以及公所財務報表中的職員薪水部份,為什麼英文書記陳國華的薪資為6700元,包括公所主席何遠光等人在內的其他職員,卻只有三至四千元左右,差距那麼大。
會後有公所財政委員會成員私下表示,中華公所的財政委員會由公所財政擔任當然召集人,去年共開過二次會,他在七月份那次的會議中已提出這一疑問,得到的答案和八日晚公所主席及財政的回答一樣,是會計做帳出了錯,他們會要求會計更正。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董事在會後表示,中華公所近來的會議常有其他社團的陳情、說明,有時團體太多,報告又長,佔用太多時間,結果到中華公所該討論自己機構內的重要事務,如財政報告時,已有許多董事不耐會議開得太長,先行離席,以致公所內許多重要事務,並未在董事間得到很好的溝通。他指出,例如八日晚到會陳情,說明自己將成為遍登世界名峰的第一名亞裔女性的王蕾(Lei Wang),就用普通話講了不下廿分鐘,讓一些聽不懂普通話的董事感到坐立不安。(註:中華公所章程規定至少每二個月開一次董事大會,亦即平均一年至少六次董事會議。遇有特殊情況,可召開特別會議。)

星期三, 12月 09, 2009

聯邦參議員補選兩黨初選 投票站外冷清清

為愛德華甘迺迪所遺聯邦參議員職缺而舉辦的補選,昨(八)日在麻州進行兩黨初選,一月十九日才將舉行大選。鑑於民主黨一向在麻州內佔絕大優勢,許多人都認為昨日的選舉,效果將如同大選。
(後註:民主黨的麻州總檢察長柯克莉(Martha Coakley),共和黨麻州參議員史考特布朗(Scott Brown)將在大選中決戰。)
這是廿五年以來,麻州第一次出現聯邦參議員席位空缺。但這特別選舉在時間上到底太匆促了些,坊間預估全州投票率將只在5%到9%之間。波士頓環球報昨日指出,在下午三點左右時,波士頓市內僅有約三萬五千人投了票。
本報記者到華埠兩個投票站探看的結果,信義大廈投票站在二點半多時,只有384人投了票。靠近堡壘村的法蘭克林技術學院投票站在將近三點時,共有487人投了票。
其實不只是投票的人少,就連助選的人及招牌,都明顯的比十一月三日才剛結束的市級選舉為少。
在信義大廈投票站外,每逢選舉必出來「站崗」的波城僑領陳毓禮,穿著長大衣,戴著羢帽,見人就說「請投一號」的為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拉票。近年來已成為陳毓禮助選團最佳搭檔的波市長亞裔聯絡員翁耀漢,波市議員林乃肯的亞裔助理陳偉民,也在屋街上派發印有中文的選票樣本,請選民們投「米高。加貝安奴」。投票站外就只有他們三人加二、三名義工。以往在選舉時總會見到的華人前進會人員,一個也不見。至於競選標語牌,就更稀少了,總共只有兩個,一個綁在信義大廈入口處,一個由義工拿著,全都是卡普阿諾的標語牌。
陳毓禮透露,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也派了一個人持標語牌到信義大廈這投票站,但只站到早上十點就離開了。
住在君子樓,現年八十六歲的台山婆婆翁鳳秋昨日也自己一個人走去投票。在信義大廈門外見到陳毓禮,很高興的和他打招呼。陳毓禮則感慨的說,全靠這些老人家出席投票,華人社區才能在政客面前還有點影響力。
在法蘭克林技術學院門外,人更稀少,只有阮鴻燦一人,派發同樣的選票樣本。他還說,好玩的事,候選人帕格陸卡(Stephen Pagliuca)選擇了使用法蘭克林技術學院大堂做選舉夜總站,這一投票站門外卻連一張他的標語牌都沒有。
這一特別選舉,從宣佈舉辦到投票,只有不到九十天的時間。部份參選人還是猶豫了好一陣子,才宣佈參選,坊間普遍認為早就透露意圖,並最早宣佈參選的現任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希望最濃厚。
不過這一選舉,儘管報章上偶爾炒得火熱,還是有不少選民竟然並不知道今日有這一選舉。也有些人並不太關心。波士頓環球報昨日特地派出記者,站在州政府大樓前,要找一名已登記為選民,卻不打算投票的選民來探問意見。
昆市亞裔協調會行政主任約翰波德(John Brother) 透露,有兩名英文能力頗好的華人,竟然不知道今日有個選舉。這促使他在收到「麻州投票(Mass Vote)」的籲請民眾投票電郵之後,馬上廣發給六百名該會之友,提醒他們出席投票,為亞裔社區發聲。
波士頓環球報指出,麻州各地的投票率都不高,截至下午三點時,只有劍橋市的投票率好些,約有15.5%。
這場選舉,共有四名民主黨、二名共和黨的候選人爭取所屬黨派提名。四名民主黨候選人為麻州總檢察官柯克莉(Martha Coakley)、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E. Capuano)、「市年」共同創辦人卡寨(Alan Khazei),以及凱爾特(Celtics)籃球隊共同擁有人帕格陸卡(Stephen G. Pagliuca)。
在初選中獲勝者,將於一月十九日和共和黨的得勝者一決勝負。共和黨的兩名候選人為麻州參議員史考特布朗(Scott Brown),以及德斯百利(Duxbury)商人傑克羅賓遜(Jack E. Robinson)。
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William F. Galvin)表示,一名獨立候選人,家住德罕(Dedham)市的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L. Kennedy) ,昨日也遞交了足夠數目的簽名,有資格列名一月十九日的選票上。
大部份的選民都表示,他們對前述的各個候選人都不夠瞭解,難以決定該投票給誰。
不少女性表示將投票給柯克莉,以期她會成為麻州首名女性聯邦參議員。
這次的選舉,是麻州第一次行使五年前通過的州法,規定一旦聯邦參議員席位出現145天到160天之間的空缺,須辦理特別選舉來遴選遞補人。該法通過以前,是由州長指定遞補人來一直服務到下一次全州選舉。
今年這一法令還進一步的被扭曲了,允許麻州州長在特別選舉辦理之前更換一名臨時代理人。麻州州長派區克指派了柯克(Paul G. Kirk, Jr.)來擔任這一職務。
有關官員已估計昨日的出席投票率不會高,一來這是選舉淡季,二來天氣預報冷鋒來襲,溫度只有三十多度而已。麻州州務卿屋威廉蓋文估計在四百一十萬有資格投票者之中,大約只會有六十萬人出席投票。

圖片說明:

君子樓八十六歲的翁鳳秋(右)婆婆投完票後和陳毓禮(中)和義工東尼寒喧。(菊子攝)

昨日下午就只有陳偉民(右起)、陳毓禮、東尼、翁耀漢等人,站在信義大廈投票站門外助選。(菊子攝)

法蘭克林學院投票站門外只有阮鴻燦一人。他指出帕格陸卡昨晚在那辦競選後派對,所以電視台的轉播車一早就停在門外做準備。(菊子攝)

星期二, 12月 08, 2009

競選聯邦參議員 卡普阿諾華埠拜票

聯邦參議員補選的兩黨初選今(八)日投票,民主黨的四名候選人之一,也是代表麻州的現任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昨(七)日在助選陣營安排下,來到台山同鄉聯誼會的每月茶敘拜票,做選前最後衝刺。
卡普阿諾到場後,由波城僑領陳毓禮引介,逐桌和逾二百名台山同鄉們握手、打招呼。致詞時他簡單問好,還打趣來波士頓華埠,不須要靠GPS,感覺很好。會後他談到與其他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時,不諱言這是場很激烈的競爭,但認為自己和其他候選人的最大區別在創造就業機會上。他認為該馬上重新調整各項已在辦理的計劃,讓人們有工可做,而不是像其他候選人所談的先做研究,辦理須要評估,讓已經面對無米之炊憂慮的失業民眾,還得至少等個一年半載。
卡普阿諾在十二月四日時發表聲明,聲稱他在十一月時就已寫信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撥用「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TARP))」中還未使用的二千一百億元款項,來創造就業機會。他認為有許多已在辦理的項目,只要做些調整,就可立刻許多人獲得幫助。
居間穿針引線,為卡普阿諾安排這場拜票活動的波城僑領陳毓禮倒是說得比較多,直言不諱的稱卡普阿諾對華埠很好。
陳毓禮說了個小故事。當年麻州選區重新劃分,華埠劃入了卡普阿諾的轄區。「貴」為聯邦眾議員的卡普阿諾竟然自己打電話給黃述沾,要求和他見面,以瞭解華埠概況。陳毓禮指出,多年以來,無論是聯邦或州市民代,幾乎沒有人理會過華埠,可見卡普阿諾很有心。還有一次他出席聯邦級會議,親耳聽到卡普阿諾聲稱自己代表華埠。
黃述沾會後也表示,當年他帶著卡普阿諾拜會了華埠內的幾乎每一個僑團、組織。
協助波市議員林乃肯促成這次拜票活動的林乃肯助理陳偉民表示,從最近的競選辯論,坊間傳言,以及各種記錄來看,卡普阿諾是個能做事的人,而且他也的確為華埠做了些事,包括為華埠社區中心爭取到美國聯邦政府小生意部的十八萬元撥款。
陳偉民也在會中派發一份中文的助選傳單,上面寫著卡普阿諾給耆英們下列承諾:醫保改革一定保護紅藍卡的醫療照顧,降低配藥費用,增加公共安全及可負擔住宅,保護設會安全制度,改善耆英的交通系統,擴大家健服務之援助和款項。
分別積極為卡普阿諾助選,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市議員林乃肯,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elwitz)昨日也都特地趕到會場站台,呼籲選民支持卡普阿諾,投他一票。
台山同鄉聯誼會會長李照桃,以及副會長許柏照、吳子瑞、陳迪惠等人表示,台山同鄉聯誼會有會員六百零二人,其中不少新移民,但更多來了已十幾、廿年以上,以中文通過公民入籍考試的老人家。吳子瑞坦白表示,他們也想關心本地政治,但語言障礙讓他們難以深入瞭解各個候選人,投票時只好相信社區內僑領們的推薦,至少投了票,聊以表達他們參與地方事務的心意。
曾任尚莫維爾(Somerville)市市長的卡普阿諾,是在1999年一月時當選為代表麻州第八區的聯邦眾議員。轄區包括東麻州的米斗塞(Middlesex)郡(包括劍橋市、尚莫維爾市及雀喜(Chelsea)市),以及一部份的波士頓市。
卡普阿諾廿五歲的兒子喬(Joe)昨日也在會場為父親助選。他表示美國共有435名聯邦眾議員,100名聯邦參議員。其中代表麻州的聯邦眾議員有十人,聯邦參議員有兩人。在目前的一眾民主黨參選人中,已任聯邦眾議員逾十年的他父親,無疑是最有聯邦事務經驗的候選人。


圖片說明:

陳毓禮(右)、陳日華(左一),以及華美福利會行政主任李秋明(左二)昨日迎接到台山同鄉聯誼會拜票的聯邦眾議員卡普阿諾(Michael Capuano)。(菊子攝)

黃述沾(左一起)、陳毓璇和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台山同鄉聯誼會會長李照桃、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elwitz)等人為卡普阿諾競選聯邦參議員席位助選。(菊子攝)

醫療器材業中國機會大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和北美中華醫學會(ACMA)合作,五日下午在麻省理工學院教職員俱樂部舉辦「醫療器械和診斷技術研討會」。十餘名講者既綜觀市場,介紹新器材、技術,也談創業經驗,更全都認為中國機會大。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會長萬昭奎表示,生物醫藥產業在藥物研發與技術之外,其實還包括醫療器材,有著高達三千億美元的市場,值得有心者探討機會。
北美中華醫學會的代表廉清宇也表示,身為醫療業的從業人員,他幾乎每星期都可看到新的醫療器材,也深知醫療界對更合宜醫療器材的需求極大,他相信各組織互相合作,可以為社區內更多人做更多事。
曾任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的楊昌平,當天在會中非常詳盡的介紹了「中國醫療器械發展前景展望」,指出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楊昌平指出,醫療產業在發達國家佔其GDP的8%到15%,但在中國,目前只佔2%而已。近年來政府在健康醫療業上的教育及研發投入極多,農村及社區衛生醫療體系的建設,醫院及醫保改革,樂齡及愛晚工程等都有很多機會。
當天在會場中的武漢蘭丁醫學高科技公司孫小蓉,甫獲選為湖北省首屆十大創業之星之一。她令人動容的指出,她所研發出來的技術與做法,能夠真正的救人性命。經過深入農村八年運作,她不但以全自動細胞圖象分析儀來做早期腫瘤診斷,減少人眼觀測的錯誤率,更研發出適合農村婦女瞭解的檢測說明,使得農村人民都願意自己掏腰胞來做檢測,以及早查知自己是否應該就醫。
蘇州迦利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薇則侃侃而談,她和丈夫2003年成立公司,2006年才遷往中國,是自己先掏腰包研究市場,後來才申請到蘇州530基金這麼熬過來的。她提醒有意回國定居創業者,要有反向文化驚嚇(reverse cultural shock)的心理準備,但做為創業家所享有的自由,卻仍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該公司所做的器官癌瘤細胞栓塞劑和可吸收外科密封劑目前已在北京進行臨床實驗。
波士頓生物醫藥顧問公司董事長David O’Bryan當天和逾百名出席者分享了該公司的市場分析數據,指出動物實驗診斷市場在2007到2008年間,有6%,達四千億美元的增長,其中的新興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成長比率更高達14%。
波士頓生物醫藥顧問公司的市場分析師史記(Ji Shi)則指出,在治療癌症、心律不整、糖尿病、傳染病等方面,動物實驗診斷的需求更高。
史記指出,根據中國衛生部2009年的數據,2007年時,中國的醫療護理開支(Healthcare spending)只佔GDP的4.5%,約為人均81美元,美國卻是佔GDP的16%左右,約為人均五千元以上。在中國預計於2009到2011年之間,要額外花用1230億元在醫療保險改革上,相關產業的機會,無疑極大。
史記也在會中提到一些諸如中國有63,340家醫療機構等數據。其中較具規模的醫院,在2008年時約有19,712家。
生醫行銷遠見公司(BioMarketing Insight)的歐秀蓮在會中綜論了醫療器械市場,指出醫療器材的定義很廣泛,諸如影象,一旦用來做診斷工具,就成了醫療器材的一種。根據Frost & Sullivan的2008年報告,到2013年時,美國的醫療器械市場估計為達到1400億美元的規模。全球的銷售金額在2007年時已達到2860億元。其中美國佔850億元。
當天應邀講談的講者及講題還包括哈佛醫學院的Jeff Karp講談先進醫生物醫藥材料及幹細胞療法,及可經由生物方式自行溶解的細胞用黏劑。World Precision Instrument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學紀講談「臨床應用的生物傳感科技」,MicroCHIPs公司研發主任張亞南講談「治療糖尿病用可植入葡萄糖監測系統」,波士頓醫療中心心臟中心醫師朱彤講談可植入的心臟除顫器(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的過去、現在及未來。Nexcelom的創辦人Jean Qiu,Vaso公司創辦人吳天根等人在最後的座談中暢述他們的創業經驗。
這一會議由陳志宏、黃嘉及車慶齡主持。

圖片說明:
「醫療器械和診斷技術研討會」的主辦者及講者。(菊子攝)
楊昌平(左起)、孫小蓉、孫小薇在會中分享經驗。(菊子攝)

星期一, 12月 07, 2009

華埠聖誕樹點燈

今年(2009)的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昨(六)日下午在夏利臣街和益士石街交口的菲利普廣場(Philip Square)舉行,由於少了市長沒了雪,連波城僑領陳毓禮也沒出席,氣氛就是差了那麼一點。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homas Menino)剛成功的五度連任市長,但腿傷做手術後,一直留守家中,就連十二月三日在波士頓廣場舉行的波士頓市正式聖誕樹亮燈儀式,都由夫人安琪拉代勞。
昨日在波士頓華埠的這場聖誕樹點燈儀式,交給了甫成功連任,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市分區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主持。黃光野率領的黃氏青少年醒獅隊,在儀式開始前,鑼鼓喧天的舞龍助興。
梅西聖誕列車雖然還是有聖誕樹綠精靈在點燈前唱聖誕歌,有紅衣白鬚的聖誕老公公「呵呵呵」,以往載滿嘉賓的跟隨列車,今年卻顯得空蕩蕩的。
每年都派小朋友出席,增加會場氣氛的廣教學校,今年由校董杜榮佳,老師區美鶯、呂錦芳帶隊,領了廿多名小朋友到場,一一排隊上聖誕列車,坐到聖誕老公公的懷裏許願,領禮物。
林乃肯在點燈之前,還特地介紹了一下今年出席點燈儀式的嘉賓,包括他的波市議會同僚,成功連任的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史帝芬莫菲(Steven Murphy),新當選,將取代尹常賢或米高法拉提的雅仁那。普斯利(Ayanna S. Pressley)。波市房屋住宅局(BHA)的行政長(Administor)麥剛吉(Bill McGonagle),波士頓市警察局A-1區警長歐羅基(O’Rouke)等人。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昨日也出席活動,但由於無人引介,在聖誕列車上主持點燈儀式的林乃肯完全不知情。
事實上,今年的聖誕樹點燈活動,出席的僑界首長人數很少。身為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也是華埠主街董事的何遠光,曾任華埠主街計劃經理的何陳素珍,現任華埠主街計劃經理的何藹茵等人一家三口之外,其餘幾人都具華埠主街董事身份,包括剛當選下屆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的梁永基,剛當選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的黃光野,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李厚鵬,協勝工會主席黃述沾等人。
根據維基百科,波士頓市第一次在聖誕樹上掛電燈泡,舉行點燈儀式,是1912年時擔任市長的約翰費茲傑羅(John F. Fitzgerald)在波士頓廣場舉行的。
1917年十二月六日,哈利法克斯(Halifax)發生大爆炸,2000人死亡,波士頓市當時迅速派員前往參加急救。事後諾華斯柯帝亞(Nova Scotia)送了一棵大聖誕樹給波士頓市以表感謝。
從那以後,諾華斯柯帝亞每年送一棵聖誕樹給波士頓市就成了一項傳統。今年這高四十六呎的白雲杉樹(spruce)是諾華斯柯帝亞盧倫堡(Lunenburg)郡的謝特福(Floyd Shatford)夫婦送的。為這棵來自諾華斯柯帝亞的聖誕樹點燈的傳統,也已有三十八年。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右)代替波市長萬寧路主持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菊子攝)

波市不分區市議員史帝芬莫菲(後左)、A-1區警長歐羅基(後右)等人昨日都出席了華埠聖誕樹點燈儀式。(菊子攝)

剛當選下屆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的梁永基(右)和新當選下屆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的雅仁那。普斯利(Ayanna S. Pressley)。波市房屋住宅局(BHA)的行政長(Administor)麥剛吉(Bill McGonagle)三人彼此都是初識。(菊子攝)

廣教學校的小朋友們排隊等見聖誕老人。(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夫人安琪拉(左)代表市長出席波市的正式聖誕樹點燈儀式。(圖由波市府提供)

波士頓僑教中心年尾感謝志工談一年成就

位於牛頓市的波士頓僑教中心五日上午舉行本年度波士頓地區志工會議,報告了十六項志工服務活動,並邀來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講談「何謂慈悲」,闡述做志工的基本要素。
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主持下,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詳細的描述了過去一年來,僑教中心與義工們的工作成果,也強調,政府派官或設置機構到地方,主要是為民服務,但政府資源有限,全仰賴熱心人士或義工襄助,才得以有所成就。
其中簡許邦稱為創舉的是,慶祝雙十文化訪問團的演出,以往均由單一社團承辦,盈虧自行負責。今年在僑教中心主導下改變方式,由各社團聯合舉辦,入場券得以全部售罄。在扣除1萬多元的開支後,結餘16,886.56元,全捐供88水災賑災之用,為雙十訪問演出團的運作,開創了一個新模式。
其他的活動,首先是僑教中心牛頓市元極舞班,擴展進了昆士市的華樂耆年中心,以及昆市老人公寓。家住昆士市的伍胥山公所元老伍育俊等人,大表讚揚。
在文化教育活動方面,僑教中心和文化組、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紐英崙中華公所、「台灣媽媽聯誼會」等機構合作,分別有一月辦「萬里同心全僑一家揮春比賽」,4月開辦「兒童樂園」,服務3歲到7歲的小朋友,五月成立「波士頓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示範點」,完成7次與台灣連線的遠距教學,辦3期以僑校老師為對象的電腦培訓班,六月起開辦的「耆英電腦識字班」培訓近200名耆英,八月辦培訓了六十名學員的「文化種子師資培訓營」;十一月協助80多歲的馬文楣老太太辦藝展。十月及十一月安排春田、安多福中學中文班到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學習中國的祭祖傳統,以傳揚中國慎終追遠文化等活動,十一月成立「新英格蘭中文教師專業協會」。其中還包括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莊紀華和波士頓外語教學部主任林遊嵐、五名優秀中文老師等合作,做了五個主題式教學教案,上載到全球華文網。
在和社區及社團互動上,僑教中心今年五月辦「第二屆牛頓-台灣日」,籌得善款千餘元,促成台灣移民社團認養牛頓市公有綠地作為「台灣公園」。僑教中心也和帝苑、龍鳳、常熟等三家餐廳合作,從今年八月起辦了3次「名廚與名菜」活動;五月起推動的協助台灣「綠色造林」活動,波士頓僑胞共籌得美金23,403元,已用於認養「桃園龜山棒球場公家樹育成計劃」,並於8月23日在台灣豎牌種樹。為賑濟台灣88水災災民,波士頓僑團僑胞共籌得善款逾美金25萬元。
僑界熱心義工也為「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劃」所派遣的邵軒磊、李厚穎、戴士展、韓台武、張志銘等5名學員,解決居所,學習參訪及接待等事宜。為慶祝雙十期間舉辦的夏令營、教師研習會、華裔青年暑期返國研習營、接待國家飛盤代表隊前來波士頓集訓等活動,提供人力、物力支援。
簡許邦表示,他上任以來,常利用週末探訪僑校,與老師座談,在瞭解問題後,協助僑校更新設備,提升教學水準。今年七月,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在僑委會協助下。首次率領40名學員回台作文化集訓,為海內外文化交流搭橋鋪路,是其中一個例子。

圖片說明: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左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等人出席志工會議。(圖由波士頓僑教中心提供)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左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佛光山三佛中心住持滿光法師。(圖由波士頓僑教中心提供)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曹晉、黃發有哈佛講談傳播與影視文化

兩名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三日在燕京圖書館舉行的講談中,分別闡述傳播技術並未打破社會階級關係,以及小說在影視盛行後沒落的看法。
這場講座由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與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崙分會主辦,張鳳主持。她表示,這一講座,原則上每月舉辦一次,希望藉由這些訪問學者們的講談,為本地中國文化研討激發更多火花。
當天首先講談的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曹晉。她的講題是「傳播新技術、社會性別與階級: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鍾點女工的手機使用分析為例 」。
曹晉認為,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的應用,是農民工會大量、快速流進城市打工的一大要素。這一情況,讓原本在老家中無經濟自主能力的婦女,變得自信、敢言,還能夠使用手機來管教、遙控留在老家的子女。這些農民工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是做出了貢獻,但根據她和大約四十名從外地到上海做鐘點工婦女的訪談調查結果,使用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卻並沒有幫助這些鐘點女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城市人和農民工之間的階級區分,似乎還更形嚴重。
和曹晉原本就熟識的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當天以同是訪問學者的身份,出席旁聽。他在曹晉的講談結束後,表示了不同意見。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當天的講題為「影視文化與文革後中國大陸小說」。他藉著電影電視和小說在過去這些年間的共生互動歷程,來探討小說是走到了末路,還是有了新生。
黃發有放映了許多張幻燈片,顯示出一張張的電影海報、小說封面。他指出,從1978年的「祥林嫂」開始,大部份的電影都是由文學名著改編的,也為當時的中國,接續起斷裂了的中國傳統文化。
黃發有指出,在這階段的一個重要現象是,曾經被禁的一些名家,如巴金、老舍、曹禹、沈從文這些在六十年代被打入另冊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卻在八十年代初紛紛被改編成電影。改編自老舍小說的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據「四代同堂」也大受歡迎。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了傷痕小說、傷痕電影,例如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接著又有以第五代導演為主的「尋根」電影,例如陳凱歌1984年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樑」,「一個和八個」,吳天明的「老井」,謝晉的「芙蓉鎮」。以及其後面對海外市場的「菊豆」、「邊走邊唱」等。
到了1993年左右,中國最優秀的作家幾乎已經被影視界一網打盡了,文學也開始邊緣化,期刊發行量下降,新起之秀不寫小說,直接去寫劇本了。影視人也開始面對走向世界和獨立表達的兩難境地。第六代導演,索性以影展為拍片目標。後來出現的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現象,更是耐人尋味。


圖片說明:

曹晉(左)、黃發有(右)與演講會主持人張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