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
|
|
![]() |
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前左六)邀約,波克萊台商會在「鮮芋仙」小聚。(周菊子攝) |
![]() |
波士頓僑務委員郭競儒。(周菊子攝) |
當天除了會長李孟潔另有要務,未能出席外,波克萊台灣商會副會長洪維謙,秘書長李典璋,理事陳玉瑛,台灣龍舟隊隊長李鴻宇,公關陳奕如等,共有不下20人出席。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以及張小慧,也應邀出席,參與支援。
在「鮮芋仙」店內,出席眾人一邊品嚐著台灣口味的燒仙草,芋圓,一邊熱絡交換意見。洪維謙還透露,「丸作」創始人當年是他台南老家的鄰居。
![]() |
波克萊台商會理事陳玉瑛(右一)和波士頓台灣龍舟隊隊長李鴻宇(左二)。(周菊子攝) |
席間有人指出,功夫茶也是台灣人創辦的。根據功夫茶自己在網上的品牌緣起,那是4個台灣人憑著「想讓大家都喝得到好茶」的想法,在美國紐約創辦。
![]() |
波克萊台商會副會長洪維謙。(右一) (周菊子攝) |
波克萊台商會的年輕人及資深理事們,抱著宣傳台灣的心,計畫著,想要找出一舉數得的方法,讓台灣出名,幫助台商發展,為台灣青年製造創業機會,至少編列出一個大波士頓台灣餐飲地圖,讓台灣人可以很容易的藉著喝杯茶,吃個甜品,嚐嚐家鄉口味,療癒一下思鄉情懷。
紐英崙中文夏令營是個棣屬於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創立於1986年的雙語項目,旨在把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培養感情,形成社群,36年來一直以來都以Weston的Regis學院為營地。
今年該營訂7月31日至8月6日開營,分三組招收年紀6歲到16歲學生,其中的日間營
8/1-8/5(6 歲到10歲,$610),過夜營
7/31-8/6(10歲到14歲 ,$1100),亞洲青年過夜營
7/31-8/6(14到16歲,$1100)。
夏令營安排的課程有中國舞蹈,武術,國樂,扯鈴,國畫書法,以及中華文化。過夜營另外安排有許多讓年輕人深入認識中國文化,交朋友的活動。
該營今年的營主任Gabe
Sater及
Christopher Chiu表示,過去三十多年,很多華人學子在這紐英崙中文夏令營中認識了他們人生中的好朋友,那一星期營期,也成了他們生命成長中的難忘美好記憶。
紐英崙中文夏令營的營址為Regis
College, 235 Wellesley St. Weston, MA 02493址:Regis College, 235 Wellesley St. Weston, MA 02493。報名網址為https://www.necysc.org/v2/。
查詢詳情,可洽857-7565964,或發電郵到registration@necysc.org。
![]() |
哈佛、MIT五乘五學術白話文講者及出席者合影。(哈佛同學會提供) |
![]() |
左起,哈佛台灣同學會謝郁俐、許祐湉請波士頓經文處科技組組長謝水龍送紀念品 給講者崔相德,張新瑜、吳宛霓,毛元亨等人。(哈佛同學會提供) |
哈佛台灣同學會的許祐湉(左)和謝郁俐(右)主持,吳宛霓(中)談複合式高分子薄膜。 (周菊子攝) |
張新瑜從生物學家談到線蟲。(周菊子攝) |
![]() |
MIT的賴承逸遠距做簡報。(周菊子翻攝) |
他去年做了2個研究項目,一是把模型變得更有效率,二是把預訓練模型用在語音以外的其他領域。
張新瑜畢業於陽明醫學系,現在哈佛大學生物與生醫系修讀博士。她先形容生物學家點滴,再概論實驗室用模式生物協助研究,然後簡述她在探詢的問題。她指出無論是做遺傳、生化、分子或系統生物研究的人,大都對周遭世界有好奇心,或想找出解決問題辦法。
![]() |
吳宛霓研究節能省碳的複合式高分子薄膜。(周菊子攝) |
做生物研究也有科學方法,先觀察,閱讀,提出問題及假說,然後做實驗來測試,如果結果不太對,就修正假說,重新實驗,過程很漫長,但失敗是常態,有時候反而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結果。
崔相德研究醫療體系的管理能力對醫療效率及給付制度的影響。(周菊子攝) |
張新瑜目前就在哈佛的線蟲實驗室做研究。她現在追尋的問題是DNA是生命藍圖,但DNA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跳躍子 (transposon),以人類來說就佔了約45%,這些跳躍子一旦跳離原點,跳進新位置,改變了基因的原有序列,就很可能讓人生病。她就在用線蟲研究是什麼壓抑或造成跳躍子跳動的這個問題。
毛元亨以"圖層"比喻各種添加在原始檔案上的資訊與內容,並藉以說明歷史真相往往 難以還原。(周菊子攝) |
崔相德指出,在這世界銀行部分資助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越是高收入國家,醫療費用總支出也越高,增進效率也越形重要。他們選擇介入中國大陸採用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
張新瑜細心的為聽眾整理出模式生物概括圖。(周菊子攝) |
吳宛霓藉蒸餾耗能佔美國2016總耗能的8%,指出複合式高分子薄膜的好初。(周菊子攝) |
吳宛霓是來自嘉義的MIT化工系三年級博士生,正在做用複合式高分子薄膜來分離氣體與液體的研究。她指出,目前大部分化工廠還在用100多年前的分離技術,耗能高,碳排放量也高。其中蒸餾分離所產生的耗能佔美國2016年總耗能的8%,可以讓MIT校園運作3000年。她在研究有甚麼方法可以在耗能更小中達到同樣的分離效果。
在目前已知的蒸餾、烘乾、蒸發、萃取、吸附、吸收、薄膜、晶體化等分離方式中,薄膜比較節能,還有體積小,碳足跡小,在過程中不需加熱,應用層面也就更廣。最新的一種型態是中空纖維薄膜,可以讓單位體積有最高的表面積,目前已經研發出來的商業應用有氣體分離,像是從空氣中分離出氮氣用作食品包裝,或是用在海水淡化,血液透析等,但是目前薄膜式分離還沒有辦法取代蒸餾和分餾,因為高分子薄膜有老化、滲透性降低,以及塑化等限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之一是混合奈米粒子,但是高分子和奈米粒子有相容性不佳的問題,她的研究是在不同材料上加入官能基來提升相容性。例如在高分子薄膜上加入PIM-COOH這官能基,就會形成氫鍵,做出結構比較緊密的複合式高分子薄膜。她用由硫化氫、二氧化碳和甲烷組成的天然氣來做實驗,把硫化氫和二氧化碳這2種酸性氣體分離出來,以免在運送過程中腐蝕管線。測試結果顯示在設計高分子薄膜時可以針對不同用途來採用匹配的官能基來增加效能。
毛元亨是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聯合學程博士候選人,他主要研究宋明士人社會網絡的構成,以及其與士人文化的交互影響。在這天的演講中,他以Photoshop等批圖、修圖為例,點出資訊在傳遞過程中,可能經由傳遞者因為各種原因,做過不同修飾,於是一張照片會有很多圖層,以現代人理解的轉發照片為例,可能因為傳送工具不同,或為傳送方便,或為遮住某些不想傳送的內容,於是壓縮、裁剪原圖,再輾轉相傳,最終收到資訊的人,看不到中間疊加、壓縮、裁剪的圖層資訊,於是難以還原完全沒編輯過的「歷史真相」。
毛元亨說歷史學家的工作之一,是「還原歷史真相」,但是有些歷史資訊早已流失,又或者流傳下來的是已有許多”圖層”的版本,歷史學家得識別這些圖層,了解其功用,添加或刪減的原因。換句話說,任何人們聽到,或者知道的任何社會或文化的說法,都可以用那是已壓縮過,有”圖層”的檔案來理解。
毛元亨還用國立故宮博物院裏,包括蘇軾等4名十三世紀宋朝江湖文人圍桌而聚的「西園雅集圖」這幅畫為引,從歷史學視角分析從古到今,什麽是有名?在不同的社會裡,名聲是怎麽被決定的?討論社會變遷如何改變名聲形成的機制。
今年的「五成五學術白話文」,會末還安排了有獎問答,主持人許祐湉和謝郁俐藉著最後一題,說明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兩校台灣同學會合辦的這活動,一年舉辦2次,一次由哈佛主辦,一次由MIT主辦,從2016年迄今,已經舉辦13次了。這次的講座已經上傳到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oLYt_WOPU。 (再次更新版)
波士頓市長吳弭 (Michelle Wu) 和2個聯盟成員一起呼籲州政府通過低收入票價法案。 (周菊子攝) |
華人前進會在行政主任陳玉珍,以及鄺寶蓮率領下,也有10幾人出席支持。
吳弭為活動致詞時說,「要讓波士頓成為每一個人的波士頓,每個人必須能夠去到他們得去的地方
(Everyone got to be able to get to where they need to go)”,而且所有的機會必須公開給每一個人。換言之,公共交通是一種公共物品」。對公共交通的任何一筆投資,都是對麻州所有居民共有未來的投資。任何的投資,都有如為將來付出的頭期款,會讓人們生活得更容易一點。“宜居街道聯盟 (LivableStreets Alliance) 」主任Stacy Thompson指出,辦理低收入票價,估計
每年需款不到一億元。(周菊子攝)
吳弭說,要讓波士頓從新冠病毒疫情中走出來,其實也很容易,首先是增加住宅,要讓波士頓成為人們可以負擔,住得起的城市,其次是讓人們有流動自由,例如可以免費搭乘的28號巴士,現在是搭乘量最高的巴士。她說,”把公共交通當作一種公共物品,是對未來,對社區的投資,也是對這全美最古老城市波士頓傳承的見證與提醒”。
麻州議會在去年的交通債券法中已提出並通過了試行”低收入票價”法案,但是麻州州長查理貝克 (Charlie Baker)以他的否決權,在最後定案的交通債券法中省略了這一部分的條文。聯盟耆英對波士頓市長吳弭支持他們的要求,感到非常開心。(周菊子攝)
今年東波士頓麻州眾議員Adrian
C. Madaro再提H.3526法案,把” 低收入票價” 單獨列案,要求麻州地鐵局 (MBTA)及州政府區域交通局為符合資格居民提供免費或折扣票價。據說麻州議會的交通委員會已表態支持該案,現正交由麻州眾議會財政委員會考慮。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的2019年研究,折價票會鼓勵低收入乘客更常搭乘公車或地鐵。在一項實驗中,拿到半價查理卡的民眾,每週搭乘公車及地鐵的次數,比付全票的民眾高30%。華人前進會成員特地趕到活動現場,支援呼籲低收入票價,並和波士頓市長吳弭合影。
(華人前進會提供)
麻州地鐵局的前一任監管委員會,也是財政及管理控制委員會
(Fiscal and Management Control Board)曾指示地鐵行政單位在2022年底之前,設計一個為期9個月的試驗計畫,為低收入乘客提供折價票。該會並在2021年6月的最後一次會議中無異議通過了這一決議。但是繼任的監管委員會卻似乎沒有興趣繼續這麼做。
“宜居街道聯盟 (LivableStreets
Alliance) 」主任Stacy Thompson在回答現場提問時表示,「低收入票價」的經費可以來自”美國援救計畫紓困款(ARPA),以及其他來源,至於資格認定,可以比照麻州人民服務廳等機構現有的標準。他們相信辦理試驗計畫只需不到1000萬元,之後每年需要的費用應不超過一億元。波士頓市長吳弭和華人前進會成員親切晤談。(鄺寶蓮堤供)
麻州地鐵總經理Steve
Poftak早前也表示,在整個地鐵系統執行這樣的計畫,至少得花5000萬元,甚至很可能超過一億元。他在麻州議會的財政委員會聽證會中也說,許多其他城市的地鐵及公共交通系統,也有一些某種類型的低收入票價,但經費都不是來自交通局,例入紐約的都會交通局,經費就來自紐約市政府。
波士頓市以50萬元辦理28號巴士免費搭乘6個月的試驗計畫後,搭乘量增加了22%,但僅只三分之一搭乘者省了錢,因為其他搭乘者在轉搭其他公交車時,還是得付錢。
波士頓市早前動用聯邦經費,斥資800萬元,讓28、23,以及29號三條巴士線,免費搭乘2年,期以更實在的檢驗公共交通工具免費為民眾及社區帶來的益處。
|
|
|
|
|
|
|
才不過是2星期以前,馬斯克發信給推特董事會及管理層,表示要以”惡意併購”方式,拿下該公司。然後推特馬上以容許股東以較低價格購買股票的方式,一邊默默反併購,一邊忙著了解馬斯克的真正意圖,以及其開價是否合理。
推特說將在交易完成後,該公司將變成私人持有的公司。
推特執行長Parag Agrawal在一條推特貼文上說,推特有著影響整個世界,以及其相關性的目的,他深為其團隊感到自豪,並深受這前所未有的重要工作所啟發。
世界上現在最富有的人馬斯克說,他想買推特是因為推特作為”言論自由”平台,未發揮應有潛能。推特應該轉型成為私營公司,以贏得使用者的信任,並在他稱之為言論自由之社會要求上,更好的服務大眾。
馬斯克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企業家,也是推特的非常活躍用戶兼批評者,在推特上有8300萬粉絲,經常貼文,宣傳他的特斯拉漢SpaceX2等公司,還常和批評者爭吵。他說言論自由是民主運作基石,而推特是人們討論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事務的數字城市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