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06, 2015

經文處教育組選送17人到台灣深造

大波士頓今年共有17名學生,分別獲得教育部「臺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即將赴台進修。經文處教育組日前特地舉辦行前說明會,協助這些學生預做相關準備。
教育組表示,教育部為鼓勵美國學生到臺灣留學,特地設置「臺灣獎學金」與「華語文獎學金」等兩項獎學金。「臺灣獎學金」是鼓勵學生到臺灣攻讀學位,「華語文獎學金」,是鼓勵學生到臺灣進修華語。
過去這些年來,駐波士頓教育組已從新英格蘭本地甄選過數十名學生赴臺攻讀學位或研習華語。其中不少研習語言學生到了台灣之後,愛上台灣,決定留在台灣攻讀學位,還進而申請到攻讀學位的獎學金,讓許多耳聞目睹的學生對台灣更感興趣。
駐波士頓教育組組長黃薳玉日前在行前說明會中,頒發得獎證明書,並就辦理赴臺簽證事宜,臺灣生活環境,做相關說明。該組還編製了「赴臺留學手冊」給獲獎學生們參考。
            今年獲獎的學生,有4人獲得教育部臺灣奬學金,13人獲得教育部華語文獎學金。其中有好幾人之前爭取到暑期實習機會,已先前往其他地區或國家實習了一段時間,
當天會上,邀請到獲得2014年教育部華語文獎學金的溫嘉卉,簡述她去年到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學華語的經驗。在中文程度大幅進步之餘,她決定繼續在臺大攻讀華語教學碩士。由於她的表現優異,今年她也是臺灣獎學金的得獎者之一。
            溫嘉卉在說明會中分享了她在臺灣的生活經驗,例如臺北市的悠遊卡有很多功能,可用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可作電子錢包,在便利商店小額購物。
溫嘉卉還用驚嘆語調表示,臺灣的便利商店和美國大不相同,幾乎一應生活所需,都可在便利商店買到或辦到。
即將赴臺學生們探問的事物包括,美國手機可否帶到臺灣用、申辦臺灣手機門號的程序、打包行李時該準備哪些衣物等。
            黃薳玉表示,為協助獲獎學生們交流,該組製作有通訊錄。她建議學生們互通有無,交流經驗。
教育組表示,該組每年1月公告「教育部臺灣獎學金」與「教育部華語文獎學金」簡章,331日截止申請,經過書面審查及面試等遴選程序後,6月上旬公告受獎名單。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左三)與獲得2015年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的溫嘉卉(左一起),獲華語文獎學金的Arianna DeMinico 、關藹倫、Greyson Lewis,以及Frances Brittingham等人穿上教育組送出的「Study in TaiwanT恤合影。(圖由教育組提供)

余文博全票當選余風采堂美東副總長

余風采堂新任美東副總長余文博,陳華美夫婦。(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余風采堂84日傳喜訊。兼具會計師,律師資格,現已退休的余文博,在第25屆全美余氏懇親大會中全票當選美東副總長。
            余文博雖然是紐英崙余風采堂的美東副總長新人,但早從1970年代就已加入宗親會,歷任各項職務的為族人服務。
            1946年出生,3歲那年隨家人從中國廣東台山移民香港,19歲時才移民來美,進東北大學修得會計碩士學位,加入四大會計師樓之一的德勤會計公司工作,還利用晚上時間繼續進修,在薩福克大學研習法律,直到1979年,他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後,才自行開業。
        余文博不諱言他很幸運,在那個一元可以買3打雞蛋的年代,有嬌妻陳華美在餐廳當簿記,領一週70元的薪水來供他念書。直到他畢業,工作後,嬌妻還勤奮的一度在尼倫街75號拿到幾百呎面積店面,開過書店。
            在德勤公司工作時,他可以賺到大約14,000元一年,七年後自行開業,萬事起頭難的客戶得一個個去找,年收入也銳減至3000元,很是艱苦的撐了好一段時間。直到堅持有成,會計師事務所賺錢了,四女一男的五個小孩陸續報到,他們倆夫婦不得不更加勤奮工作,手腦並用的把握所有增加收入機會。大約是1975年,他們用75,000元在尼倫街(Kneeland)買下一棟六層高大樓,之後,一有機會就收購,竟把尼倫街20號到46號之間,一整段街道上的大樓都買了下來,被許多人熟識他的人稱為唐人街大地主。
            談及這些過往時,余文博笑說,那麼多個小孩要上學唸書,一個人的學費就不下25萬元,何況還得籌措食宿,交通費,他有許多棟房子都因為要付這些費用賣掉了。不過他很開心,如今都住在加州的這幾個小孩,全都很爭氣,一個在營業額逾千億元公司當營運長,一個是建築師,一個在時裝界。他退休後和妻子經常加州,麻州來回飛,探親人,看朋友。
            余文博透露,他早從1970年代就在余風采堂內服務,由於他的專業,也經常為其他宗親公所,社團組織做顧問,包括藝聯慈善社,華林派,美華協會(OCA),甚至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波士頓亞裔共和黨協會,他都是當年的創辦人之一。曾經他還在華林派創辦人陳培周遊世界的去示範,表演武術時,應邀隨同。余文博表示,在紐英崙的這些社區關係,朋友情誼,是他到加州時的想念,這次同意參選余氏美東副總長,既是宗親盛情難卻,也實在是他有心回饋,想為他成長的地方做些事。

全美余風采堂第25屆懇親閉幕 下屆洛杉磯見

全美余風采堂第廿五屆懇親大會四日閉幕,61名來自14個城市的各地宗親代表,推選出四名新一屆美東,美西正副總長,邊盛讚紐英崙余風采堂承辦成績,邊相約三年後洛杉磯再聚。
            四日晚,余氏宗親在喜臨門大酒樓舉行閉幕式,由司儀余白石主禮。宗親們向忠襄公畫像行三鞠躬禮,再由元老余習文主持新舊任正副總長交接典禮。
在八月一日至四日間,余氏宗親們在凱悅酒店一連開會四日,討論族務,四日中午在波士頓龍鳳酒樓接受本地僑界的設宴歡迎。四日晚在喜臨門大酒樓公佈新任正副總長當選人,依序為美東紐約的宏基,紐英崙的文博,以及美西舊金山的永源,鳳凰城的文澤。
原美東總長,紐英崙的余超群,今年任期屆滿,在懇親大會落幕之際,升為元老。去年才因余金爵辭世,減少一名元老的紐英崙余風采堂,也因此恢復有二席元老局面。另一名元老為已高齡85有餘的余仕昂。
新上任的美東總長余宏基來自紐約,英文說得比中文流利。美西總長余永源言簡意賅的期許宗親團結,努力,明天更好,2018年在洛杉磯舉辦第26屆全美懇親大會時,請踴躍出席。
美東副總長,紐英崙本地的余文博致詞時坦言是余超群鼓勵,也為服務宗親,這才儘管自己已退休,工作又無薪,還是同意參選,結果得票率百分之百,很令人開心。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當晚都應邀出席,也都用廣東話致詞。
賴銘琪指紐英崙才經歷了破紀錄降雪逾百呎的冬天,四日下午又遭逢罕見的大降冰雹,可見紐英崙實在獨特,不但人才濟濟,服務熱心,更難得的是非常支持政府及經文處。郭大文先為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因公務,無法留至閉幕致歉,再祝福大會圓滿順利,族務蒸蒸日上。
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國華,元老余仕昂接著一一致詞後,再由余建興,余艷玲主持娛樂節目,以余氏婦女組與多名歷任主席組成合唱團,演唱“友誼之光”的強調宗親互助,發光發亮,以及組隊跳“撲家轉換舞伴(Poker Mixer)“,”最炫民族風“,”撲加集體舞(Poker Line dance)“來展現余氏宗親能歌善舞。

圖片說明:

        全美余風采堂元老習文(中)主持新舊任美東,美西正副總長交接。右起,新任的文澤,文博,永源,宏基,卸任的超群,以信,海量,鋼深。(菊子攝)

        全美余風采堂元老習文(中)主持新舊任美東,美西正副總長交接。右起,新任的文澤,文博,永源,宏基,卸任的超群,以信,海量,鋼深。(菊子攝)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右起),經文處處長郭大文恭喜紐英崙的余文博當選美東副總長,余超群升任元老。(菊子攝)

            紐英崙余風采堂婦女組和歷屆主席組成合唱團,演唱“友誼之光”。(菊子攝)

            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國華夫婦(前左)等人跳換舞伴舞。(菊子攝)


            紐英崙余風采堂籌辦這次全美懇親大會的骨幹成員。左起,余國華夫婦,余厚利,余定邦夫婦,以及右起,余景新,陳余寶愛。(菊子攝)

波士頓四日下午大降冰雹 近三萬人家停電

昨(四)日下午四點半至五點半之間,麻州天地變色,雷聲大作,不但風卷雲湧,還有大如高爾夫球的冰雹,伴隨雨滴從天而降,聲勢嚇人。
            天氣預報儘管早就預報了會有暴雷雨,包括益士石(Essex),普利茅斯(Plymouth),諾福克(Norfolk),薩福克(Suffolk),屋斯特(Worcester)以及米斗塞(Middlesex)等地區,全都遭遇這樣的風暴襲擊,情況十分危險,屋斯特一帶甚至引發龍捲風警告。
            國家氣象局在警告中也說,這是十分危險的天氣。該暴風雨有過製造破壞星颶風,降下大冰雹的歷史紀錄。
            昨日大約五點十五分左右,已有約28,000麻州居民因此面對停電窘境。
            布魯克蘭的戴維斯法庭還因為閃電襲擊,一度著火,好在消防員迅速撲滅。不過沿著戴維斯道的華倫,茅屋,李中心,吉布街等地,卻因為樹木倒塌,壓斷電線等情況停了電。
            西落士百利的VFW公園路的南向道路,也因為暴風雨擊倒了兩棵大樹,暫時封閉。
            地鐵綠線的行駛速度,因此大受影響。
            麻州緊急管理局(Massachusetts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透過推特表示,未傳出重大損傷。
            大波士頓華人社區紛紛在微信上互傳消息,秀視頻,以及拿在手上幾乎有半個巴掌大的冰雹。


吳子平獲頒國際領袖基金會領袖才能獎

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右)頒發領袖才能獎表揚吳子平(左)。(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華府報導) 國際領袖基金會(ILF730日晚,在華府的首都希爾頓酒店舉行第16屆年度頒獎晚宴,頒發領袖才能獎,表揚ILF新英格蘭分會共同會長吳子平等人。
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前左五)代表家族及父妹領獎。克蘭斯頓市長馮偉傑(前右四),
ILF榮譽主席陳銘達(前左四)代表ILF執行長董繼玲(前右三)頒獎。葉超(後右一)
等各分會會長合影。
(周菊子攝)
國際領袖基金會當晚還頒發多個獎項,表揚在慈善事業上有傑出貢獻者,包括特別貢獻組織獎,趙錫成博士及趙朱木蘭基金會;青年精神領袖獎,福茂集團副董事長趙安吉;最佳公僕獎,康州首位華裔州參議員黃濤(Tony Hwang),馬州州眾議員巴烏(Kumar Barve),以及美國代理檢查長 Stephanie Yonekura
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前右二)與國會議員趙美心(前右五),
及康州參議員黃濤(前左一)等得獎者合影。
(周菊子攝)
國際領袖基金會表示,該會每年都頒發前述各項「全球傑出人士楷模獎」,藉以表揚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亞裔,彰顯他們可做所有美國青年領袖模範的事蹟。
趙錫成博士、趙朱木蘭基金會及趙安吉,在慈善事業上貢獻卓著,為亞裔贏得更多的美國主流社會認可。
美國前勞工部部長趙小蘭當晚代表家族,父親及妹妹領獎,致詞。她指出,父母一生勤懇,強調為社會服務,關注教育,不但在上海設立木蘭教育基金會,輔助學子深造,早前更捐贈一棟趙朱木蘭大樓給哈佛大學商學院,創下哈佛校內大樓以亞裔,女性命名的首例。這些都彰顯了她父母一生以身作則的示範著重視教育,家庭之愛,盡己之力為亞裔社區及社會做貢獻的事蹟。
國際領袖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董繼玲表示,該會關注未來,竭力提升年輕一代。趙氏家族及趙小蘭部長以勤奮,謙遜,重視文化傳承及回饋社區所締造出來的家族傳奇,是亞裔社區的絕佳榜樣。
            ILF新英格蘭分會共同會長吳子平,當晚獲頒領袖才能獎。
國際領袖基金會指出,吳子平長期致力於服務社區,回饋社會,造福地方的成績,地方上有目共睹。
吳子平從社會工作系畢業後,在香港做社工大約五年,才移民來美,逐步由創業開乾洗店,禮品店,傢俱店,奠定腳步,並於近年成為成功的住宅及商業大樓發展商。
1988年時,吳子平與好友合作創辦大澳地產集團,並出任監管公司的主合夥人。
目前,吳子平同時擔任羅德島華人協會會長,以及多個非牟利機構的董事會主席或董事,包括路加基金會主席,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共同會長,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執事會主席。
過去25年來,吳子平作為羅德島華人基督教會耆英團契領導,還竭力照顧當地耆英,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快樂程度大幅度提升。美國國土安全局因他在羅德島社區的重要領導地位,成就華人社區的努力,曾頒給公民及移民服務類的傑出美國人獎。
國際領袖基金會的頒獎晚宴,出席嘉賓眾多,包括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加州聯邦眾議員及國會亞太裔黨團領導委員會(CAPAC)主席趙美心,聯邦眾議員劉雲平,加州聯邦眾議員本田,Samoa,聯邦眾議員Amata Radewagen,以及羅德島州克蘭斯頓市長馮偉傑等人。

盧沛寧為國際領袖基金會開講 亞裔美國夢和家庭、社區緊連

國際領袖基金會(ILF美商業聯盟上週末在華府舉辦2015年度國際領袖高峰會,並在第16屆頒獎晚宴中表揚趙錫成博士,趙朱木蘭基金會,以及新英格蘭分會共同會長吳子平。
         國際領袖基金會與亞美商業聯盟(CAABO)今年邀得勞工部副部長盧沛寧盧沛寧做演講嘉賓。他稱許國際領袖基金會在培養亞裔年輕人投身公共事業上的努力與貢獻,呼籲各界亞裔領袖在人生路上取得成績時,不要忘了回饋社區。他也強調移民對美國的貢獻,指實現“美國夢”與個人所屬家庭,社區的成功發展有密不可分割關係,團結攜手,才有力量。
         盧沛寧指出,國際領袖基金會等組織為亞裔創造的機會就十分重要,是這些組織的回饋社會,誘導亞裔年輕人投身公共事業,才更堅實了亞裔在美國的力量。
當天會上,亞太裔領袖及商業精英雲集,分別討論了“亞洲與美國戰略經濟夥伴”,“少數族裔中小企業在美的茁壯與發展”
第一組講者包括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資深學者歐威廉(William Overholt),聯邦商業發展總署全國總署長David Hinson,聯邦商務部亞太事務執行長Lauri Farris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Anthony Kim,前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暨前國務院中國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凡
第二組講者包括華盛頓市長亞太事務辦公室主任都勇馬里蘭州州長少數族裔辦公室特別秘書長Jimmy Rhee,商務部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署(MBDA)副署長申克理,美國亞太裔商會及企業家協會(ACE)總裁兼執行長高安Sach Takayasu。
前述眾人在座談中從不同角度探討美國與亞洲不斷增長的經濟合作關係,對全球的影響,如何培養未來領袖,提升亞太裔年輕人視野,促進企業的發展和競爭力等。其中一人指出,美國聯邦政府期望在未來5年內以提供中小企業貿易及出口的機會來刺激美國整體經濟。

圖片說明:

      左起,李琛,Nelson Estrada,吳子平,克蘭斯頓市長馮偉傑,黃樺,中央瀑布市市長James Diossa,葉超,吳凱豐,章賢信,程岩等國際領袖基金會新英格蘭分會代表團出席會議。(圖由ILF新英格蘭分會提供)

         勞工部副部長盧沛寧(後左九)與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後右六)與各地分會會長合影。(圖由ILF提供)


         美國勞工部副部長盧沛寧(左二)在致詞後與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右二),羅德島州克蘭斯頓市長馮偉傑(左一),ILF新英格蘭分會共同會長葉超(右一)合影。(圖由ILF新英格蘭分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