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03, 2011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慶雙親節 三百多名嘉賓同歡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五月一日晚在喜臨門大酒樓,歡慶雙親節。三百廿多名衣香影繽的華埠社團首長及民眾,享用豐盛美食,聆聽悅耳好歌,還跳舞、抽獎的歡渡一晚。
            兩名大會司儀,李伍綺蓮、梅伍銀寬和兩名會長李秀萍,李慧芳在會中表示,「養兒方知父母恩」。該會希望藉此活動,邀社區大眾一起抱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心情慰勞父母,也鼓勵子女、後輩承襲「百善孝為先」的中國傳統美德。
            李秀萍,李慧芳,為使出席者感受到慶祝雙親節的隆重與歡欣,不但自掏腰包買材料,還花了二天時間,親自動手做各式絲質襟花,每桌放十朵的讓出席者皆大歡喜。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當晚先後致詞,再由婦女新運會合唱團以一曲大合唱為節慶活動拉開序幕。
文娛活動部份,有波士頓鄉土舞蹈團表演民俗舞,伍劉小芸主持卡拉OK歌唱,李伍碧香領跳排排舞等。
唱卡拉OK時,會長李秀萍笑言做為晚會主辦方,有「拋磚引玉」責任,率先出場,演唱了一曲「田園春夢」。卡拉OK環節主持人伍劉小芸把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拉來做伴,演唱了一首顧家輝作曲,黃霑填詞的「倆忘煙水裏」。梅氏公所主席梅少彬為彰顯當晚雙親節,向父母表心意的主題,特地挑了首「真心愛你」。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也特地把波士頓的兩名長官,鍾麗文、黃正杰,以及波士頓地區的另一名僑務委員陳家驊請出場,演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僑胞明白他們為大眾服務的心意。單鳳琴等人也陸續演唱了「相思風雨中」、「上海灘」等歌曲。
晚會最後在李廖認寬、黃周麗桃、尤錦萍等人主持的抽獎中落幕。
大會主辦人會後表示,這場雙親節慶祝會得以在菜餚豐盛,獎品豐富的美好感覺中進行,還得感謝多名熱心人士、社團及商家的慷慨捐贈,包括每桌都有興盛、桃園餅家,新金門、香滿園、喜臨門、Best BBQ等的餐券,盛雄莊、見聞旅行社、Travel Pack提供的抽獎品等。
            世界各國訂定的母親節、父親節日子各不相同。在美國,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週日,父親節是第三個週日。今年的母親節、父親節分別落在五月八日及六月十九日。
據說世界上第一個父親節,是1910年在美國誕生。之後在1934年時,美國國會統一規定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簽署了設立父親節的議會提案,從此確定成為全國性節日。台灣的父親節,取爸爸諧音,訂在八月八日。
           
圖片說明: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秀萍(左一)、會長李慧芳(左三起)、李伍綺蓮、梅伍銀寬、李廖認寬、李盧蓮馨等人邀請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上坐主桌席。(菊子攝)
            伍劉小芸(前右)把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前左)拉來做伴,演唱「倆忘煙水裏」。(菊子攝)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秀萍()、李慧芳()兩人花了兩天時間,親手製作襟花,發給出席的每一位來賓。(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等一行四人,上週末訪問波士頓,和三、四十名校友在布魯克蘭鎮的Budda餐廳暢敘,呼籲校友回歸,協助母校打拼,建造世界一流高校。
            許寧生表示,此行訪美,主要是為中山大學的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尋找合作夥伴。抵波之前,他們拜會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院,四月廿八日拜會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生負責人,其後拜會由印地安納大學和普渡大學合辦的一所新大學IUPY,以及卡耐基美隆學院。
            許寧生本人也是中山校友,七七級物理系,其後赴英留學,1999創建廣東省顯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獲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2004年二月起任中山大學副校長,2009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2010年十二月接替退休的黃達人,成為中山大學校長。
            對中山大學發展進程瞭解甚深的許寧生,當天告訴一眾出席校友,自從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院於2001年合併後,學校發展迅速,整體綜合實力排進了中國高校前十名。該校師生所發表論文,雖然還不能和北大、清華比數量,但獲引用比率,卻已排到全國前三、四名。
許寧生指出,臨床轉化研究(Clinical 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與改善民眾健康,社會醫療環境的學科,是該校積極發展的方向。他希望校友能為學校推薦一流人才,並加入討論,以集思廣益,為學校創造出最好的未來發展。
在工商管理方面,許寧生還引以為傲的指出,廣東省高校校辦產業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2004年在深圳掛牌的中山大學達安基因公司。該校的嶺南學院不但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合辦有國際MBA項目,也和明尼蘇達州卡爾森管理學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等學校,合辦有商管碩士(MBA),醫藥衛生管理EMBA等課程。
許寧生當天也告訴校友們,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所負責,以廿億美元經費,要做粒子物理實驗的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在全世界邀集了六十多所高校參與,中山大學就是其中一校。他這趟訪美的行程之一,原本是要出席觀禮,參加載運阿爾法磁譜儀的太空梭發射儀式。
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早從1995年就開始執行了,今年總算有機會要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梭奮進號(Explorer)飛進太空之中,並預定四月廿九日下午將近四點時發射,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在觀禮嘉賓之列,結果卻因APU加熱器出狀況,發射日期展延到五月一日後,又再展延至五月八日。
當天出席中山大學校友會的校友,從2008年才畢業的最年輕校友郝寧,1973年就畢業了的最資深校友,已從麻州大學位於屋斯特的醫學院正教授一職退休的施于鳳,最近加入輝瑞製藥公司,帶領一個實驗室,擔任校友會理事多年的鍾曉天等,共三、四十人。中山大學醫學院校友會會長袁敏生表示,許多中山醫的校友都已在波士頓本地自行開業行醫,中山大學校友會會長和平則指出,已知波士頓一帶約有二百都名校友,在校長、副校長等人來訪後,相信會促使更多校友出現。
查詢中山大學及中山醫校友會詳情,可洽和平(ping_he@yahoo.com); 袁敏生 (minshengyuan@yahoo.com)

圖片說明:
      郝寧(右一起)、鐘曉天(左四)、溫健(左三)等校友歡迎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右三)到訪。(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喜遇一名和他同期畢業的校友。右為中山大學波士頓校友會會長和平。(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和中山大學波士頓校友會會長和平。(菊子攝)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在Budda餐廳中向校友們報告學校近況。(菊子攝)

星期一, 5月 02, 2011

中國有市場 台灣有經驗 兩岸攜手共贏

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昨(廿八)日下午邀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講談「台灣:和平與繁榮的百年前景(Taiwan: Centennial Prospect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出席的兩岸及國際學生探問經濟與就業前景。
      陪同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到會的商務組組長李聰貴,在問答時間中成了紅人,先提宏碁電腦董事長施振榮1992年時,在「再造宏碁:開創、成長與挑戰」一書中所提出的企業競爭戰略─微笑曲線(Smile Curve),再提富士康雖然已儼如王國,但營業利潤不過3%,蘋果的iPad一台要賣499美元,蘋果賺走其中的至少250元,代工的中國,頂多賺得其中的6%
      李聰貴強調,中國有市場、廉宜勞力,台灣有管理經驗及財力,兩岸攜手合作,在創意與創新進一步發展,繁榮前景無可限量。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胡俊峰問及未來那些行業有更多機會時,洪慧珠表示,台灣有十大新工業等著有心人投資,李聰貴指台灣有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生命科學、醫療健保、可替代能源,以及農業等等。
      李聰貴指出,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台灣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蘭花輸出國,全世界的蘭花中,有25%都是從台灣出口的。台灣目前也在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以及從海裏發掘可用能源。
      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接口表示,麻州有不少致力改善能源效率的公司,卻並沒有商業國際化的概念,將來該校學生很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居間協調出創新生意。
      提及就業問題時,李聰貴表示,麻州目前的失業率是8%,但台灣上個月的失業率才3.9%,他相信只要身懷一技並決心回台灣,就一定找得到工作。
李聰貴當場還為有心人提供了一個方向。他指出,台灣最大電力公司,台電的發電廠,幾乎都設在南台灣,當把發電廠生產的電力運送到北台灣時,約有20%的電力在運送途中流失了。如果有那個人能想到方法,廉宜、有效的捕捉這流失的20%電力,就一定能創造一個大生意。
這場講座由布蘭岱斯大學同學會會長樊長主持。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在講談中,列舉了許多日期與數據,簡介台灣的民主進程與經濟發展,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更改善,台灣在全世界的最大貿易國中排名第十六,在資訊科技生產上排名第二,商業環境風險情報局(BERI)去年十二月發行的商業風險服務報告,也在該機構調查的五十個國家中,把台灣排為第四。台灣的政治風險之低,在亞洲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她也提及1992共識的一中各自表述,以及在求同存異下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等。洪慧珠強調,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了ECFA這自由貿易協定,現已至少有27個國家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入境的優惠,台灣的軟實力,正在不斷增加中。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前左三)應布蘭岱斯大學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前左四)之邀演講。商務組組長李聰貴(前左二)、文化組組長周弘慶(前右二),以及同學會的胡俊峰(後左一)、樊長鑫(後左)三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會場坐滿了同學。(菊子攝)

      布蘭岱斯大學同學會會長樊長鑫()和該校國際商務學院院長Bruce R. Magid()謝謝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演講。(菊子攝)

中國武術研究所慶祝世界太極日

中國武術研究所四月三十日在波士頓華埠公園內舉辦太極武藝展示會,邀集了數十名歷年師生,和麥寶嬋師傅一起在華埠牌樓前「練功」一小時,慶祝世界太極日。
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是全世界太極愛好者自發慶賀的「世界太極日」。由於是自發慶祝活動,大波士頓地區到底慶祝過多少次,暫不可考。網路上有傅萊明罕太極團體辦過七屆世界太極日慶祝會的記載。
四月三十日這天,麥寶嬋師傅率太極武藝研究成員與響應者,一起在華埠牌樓旁的華埠公園水泥地上,輕輕蹲下馬步,「一個西瓜,切成兩半,這半送你,那半送他」的在數十名圍觀群眾面前演練起來。
麥師傅除了精通太極武藝,還會太極扇、武當劍,這天率領資深學生Jean Lukitsh,以及John等洋學生為主的歷年學生一起演練多種太極步法,功夫。一旁享受著初春陽光的觀眾,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都看得很高興,認為華埠牌樓有個這樣的大型活動,很為地方上增添氣氛。
武當派的張元明,這天也加入演練行列,一起慶祝。
其中一、二名觀眾則打趣的說,太極是中國傳統功夫,西傳洋人後,竟在這美國地盤上由洋人來演練給圍觀的東方人看,角色對調得饒有趣味。
根據一項在波士頓進行,四月廿五日公佈了的研究結果,打太極拳有助提升慢性心臟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患者的生活品質。
這項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醫學檔案」中發表的研究指出,每周兩次和其他人一起打太極拳,每次一小時,能顯著改善病人的情緒和信心。
在貝絲以色列醫院(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任職的Gloria Yeh,是該項以50名心臟病人為對象所做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說太極似乎是低中強度運動的安全替代方案,比較容易持續練下去,對體質瘦弱、健康失調的收縮性心力衰竭病患來說,是個很好的日常鍛鍊選擇。
坊間另有報導指打太極對控制高血壓、全身肌肉無力或減輕壓力,都有幫助。
中國武術研究所創辦於1976年,是波士頓地區由華人創辦的第一個中國武術研究院,將於今年七月九日及十日,慶祝創會35週年。麥寶嬋師傅以其個人成就,曾於1994年和1996年獲Inside Kufu功夫選為年度女性,她的兒子甄子丹也已成為國際知名的武術導演、演員。
查詢該會詳情,可洽 cwri@taichi-arts.com ,或 617-426-0958.。也可上網,www.taichi-arts.com
 
圖片說明:
            麥寶嬋師傅(前左)率學生Jean Lukitsh(前右)等人在華埠公園前演練太極。(圖由鄭蓮金提供)
            麥寶嬋師傅(前左三)與夫婿甄雲龍(前左五)、武當派的張元明等一眾參加世界太極日慶祝活動者,在活動結束後於華埠牌樓前合影。(圖由鄭蓮金提供)
            演練場所的背後,是道富集團的高樓大廈。(圖由鄭蓮金提供)

星期六, 4月 30, 2011

放眼昆士節目幻燈片登上臉書

昆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日前興奮宣佈,該會製作的社區電視節目,「放眼昆士(Eye on Quincy)」已開始把節目內容的幻燈片,上載到「臉書(Facebook)」上了,方便民眾隨時查看。
            有意查看詳細內容者,可在進入「臉書」網站後,搜索eyeonquincy,就可以找到相關內容。
      在昆士市社區電視台製播的「放眼昆士(Eye on Quincy)」,將於五月二日進棚做現場直播。該會歡迎有興趣加入製作行列的義工們,於五月二日晚六點,到電視台(88 Washington Street, Quincy 02169, 電話617-376-1440)集合。
      當晚將播報的內容包括昆士市市長將往市內各地舉辦市府預算報告會的日程表,昆市預定五月七日舉辦昆市清潔日,展現昆市府前櫻花勝開,春來了的景象,說明今年的市級選舉,訂九月廿日初選,十一月八日大選。報告昆市將建新中央中學的計劃,說明「放眼昆士」節目已登上「臉書」,將舉辦培訓,歡迎觀眾撥打現場節目熱線,查詢詳情可上網www.quincyasian.org
      昆市市長柯奇今年將在五月份內,舉辦八場市政預算報告會。五月三日(週二)晚七點在Broad Meadows中學,做第一場英語報告,五月廿一日(週六)早上十點,在北昆市社區中心做中文報告。
      昆士市的第廿二屆昆市清潔日活動,訂五月七日(週六)早上九點至中午十二點在市內各地舉行。當日中午十二點半,在柯奇公園(Koch Park)舉辦市長感謝義工免費燒烤會。亞裔義工當日將在Pond街的Monroe Playground集合。報名可上網www.quincyasian.org
      有意在昆市今年選舉中投票者,須在八月三十一日前辦理選民登記。
昆市市長助理邱潔芳也在發出的通知中附上了市長部落格內容。柯奇市長向民眾報告,春天來了,市府前櫻花勝開,瑪麗蒙公園(Merrymount Park)噴泉開始噴水了,亞當歷史公園打開大門了。柯奇感謝 Kevin James 及其團隊,大方捐款八萬元,贊助昆市公校音樂項目,一萬元贊助體育項目,還有小額捐款贊助其他項目。
      查詢昆市府的相關資料,可上網www.quincyma.gov/citylink/ 或洽昆市市長助理邱潔芳617-376-1298 ,或 617-770-3310

圖片說明:
            昆市府前櫻花勝放美景。(圖由昆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提供)

移民批評「安全社區法」不安全

遭移民團體批評為不安全的『 安全社區(Secure Communities)』計劃,四月廿八日吸引了逾千人出席公聽會,表達反對意見。
麻州州長辦公室的公共安全辦公室(The Executive Office of Public Safety and Security)從今年二月以來,在麻州各地舉辦社區會議,聽取民眾對聯邦移民及海關執行局(Federal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所推動『 安全社區(Secure Communities)』項目的意見。
為整合人力、資源,最後的兩場公聽會,分別為四月廿八日,由該辦公室和麻州難民及移民署(Office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攜手,在雀喜(Chelsea)辦了一場公聽會。另一場訂五月十四日將進布洛克頓(Brockton)市舉辦。華埠居民余仕昂等約有十幾人在華人前進會員工陪同下前往發言。
      麻州移民難民援助處(MIRA)日前表示,麻州州長辦公室為聯邦政府要實施「安全社區」所舉辦的一系列公聽會,已證明聯邦移民及海關執行局(ICE)實施的「安全社區」項目,不太有效率。ICE採行安全社區做法的用意,是要抓住刑事犯,並把那些人遣送出境,但是經由該項目羈押或遣送的移民,絕大多數都沒有犯過罪,或沒有犯罪背景,在波士頓市的比率是53%
麻州州長的專業媒體主任(Director of Specialized Media)馬汀妮(Josiane Martinez)表示,民眾在這些會議中表達的意見,對州府及聯邦政府修訂實施做法,有極大助益。未能出席會議者,可打電話到州長的選民服務熱線,表達意見617-725-4025

圖片說明:

      華埠居民余仕昂等人在華人前進會職員,以及翻譯義工陳玉珍陪同下,出席「安全社區」公聽會,表達意見。(圖由華埠居民會提供)

BCNC公佈三年規劃 以家庭為重 向昆市發展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和亞美裔及太平洋島民公益會(AAPIP)昨日合辦「資助者 (funders) 午餐會」,介紹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報告BCNC將以家庭為服務重心,有意進昆士市發展的三年策略計劃。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董事會主席鍾潔姿表示,該中心根據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所呈現的波士頓華埠人口地理變遷,社區民眾期望,新訂定了三年策略計劃。她說,民眾有聲音,BCNC必聽取,新目標是新移民家庭能經由該中心獲取需要的所有服務。鑑於昆士市亞裔人口已增長至將近佔全市人口的21%BCNC正在探究進昆士市,和當地機構合作,為新移民家庭就近提供服務的可行性。
            該中心邀請梁志生報告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希望各基金、機構能夠更深入的瞭解華埠概況。
            即將於下週升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項目主任(Director of Program)的李隆華在會中報告,BCNC2011年到2014年三年策略計劃,是該中心工作人員歷時兩年整理出來的一份發展與服務方向計劃。主要的內容有三點,一為以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未來遠景為根據,朝向華埠作為文化樞紐,鼓勵社區參與的方向努力;二為發展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舉辦全家人都可參加的活動,期以培養更緊密的親子關係;三為要因應華埠社區內的人口地理變化,包括昆士市內華裔人口的急遽增長。在2005年至2009年間,從昆士市來到波士頓,參加該中心活動的昆士市居民,增加了200%。該中心將探討如何更好的為昆市民眾服務。該中心也將澄清與波士頓青少年與家庭社區中心(BCYF)之間的關係。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05-2009年社區調查估計,在昆士市的90,120人中,約有19,124名亞裔,佔總人口的21.2%,華裔有12,511人,佔全市人口的13.9%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發展主任陳小慧也透露,該中心正和昆士市新成立的亞美聯誼會,以及已成立多年的昆市亞裔協調會等機構接觸,試圖瞭解有無合作機會。
            當年擔任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聯絡員,現為華埠社區聯盟(TCC)協調員的梁志生,昨日在會中介紹已於去年底交給波士頓重建局(BRA)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結果。
            梁志生說明,這一計劃書已放在網站(www.chinatowngateway.org)供有心人下載,中文版已翻譯了80%,待全部譯完後,也將上載到網站,供人查看。
            在介紹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時,梁志生引用了1968-1984年的波士頓市長凱文懷特(Kevin H. White)的一段話,指華埠社區最大優點,可能也是其最大缺點的特性是,那是個最寧靜、具凝聚力,又有紀律的社區。
            梁志生也說明,得感謝Barr基金會提供兩年三十萬元的基金,以及數十名監督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委員們等的犧牲奉獻時間,才能整理出這一個華埠社區願景。
            梁志生在會中從1950年代塔芙茨大學提出發展計劃的機構擴張說起,其後市區重建計劃逼遷了一萬多人,也把華埠面積縮小了一半左右,1965年的南灣市區重建計劃,以及1970年代陸續建成有200個單位的公路村,有214個單位的大同村,有500個單位的堡壘村,後來的昆士小學等等,華埠面貌不斷改變。1990年代波士頓重建局做的華埠社區發展計劃,訂定了要增加可負擔住宅的方向,之後有1995年建成的華信屋(Oak Terrace)2000年建成的千禧年大樓/麗晶酒店(Ritz-Carlton)2003年信義大廈破土動工,2005年信義大廈落成,期間也有由社區主導製作的200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
            這些華埠總體發展計劃,都誌記了華埠面貌及內容的變化。如今的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200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延續,重新確認華埠將成為一個以移民及工薪家庭為主,居民非常多元化的社區;華埠也將持續是亞美社區的社交、經濟及文化樞紐,華埠作為一個具有獨特歷史及文化的社區,對市府、州府及地方都是一項資產。
            梁志生指出,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訂定了十一項目標,包括保存華埠作為新移民門戶,以及保存亞美文化、服務的中心這地位,確保現有的可負擔住宅持續作為可負擔住宅等,也點出了華埠內有不下70個社會服務組織、姓氏團體,以及機構,佔用60%的區內土地,華埠內耆英人口高達50%4189個住宅單位中,約50%為可負擔住宅,71%為一睡房或套房單位,居民絕大多數為租客,收入平均在一萬五千元之下等種種特點。
            梁志生也說明,根據2010華埠總體計劃的結論,華埠的未來擴展方向為紐約街迴廊一帶,他和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參與的顧問委員會,正在為該一地段的發展出謀獻策,其中的建議之一是成立小生意培育中心(incubator),以促進地方上的經濟發展。
            目前正竭力支持華埠社區,推動社團合作的哈佛大學教授江淵聲,昨日也在會議中表示,他相信將來華埠社區的就業機會,也將往以知識為基礎(knowledge based)的領域走。
            亞美裔及太平洋島民公益會(AAPIP)波士頓分會共同主席,也是麻州藍十字藍盾基金會贈金項目經理(Grantmaking Program Manager)Jennifer Chow昨日在表示,AAPIP是個全國性慈善組織,共有十個分會,資助亞裔社區非牟利機構辦理社區服務項目。該會除了贊助如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這樣的社區服務組織外,她也正考慮由波士頓分會舉辦如何撰寫申請補助金講座,協助亞裔社區服務機構爭取更多營運經費。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昨日邀請了BNY美倫(BNYMellon)資產管理公司、波士頓基金會、波士頓私人銀行及信託公司等多個機構的不下六十人出席。

圖片說明:
            Jennifer Chow(左起)、鍾潔姿、李隆華、梁志生等人昨日主持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的資助者午餐會。(菊子攝)
            哈佛大學教授江淵聲()在會中表示,華埠的未來就業機會,也將往以知識為基礎的方向走。(菊子攝)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認為波士頓華埠的未來拓展可能是圖中左下角的紐約街一帶。(菊子攝)

星期五, 4月 29, 2011

麻大辦世界語部門主席講座 暢論中文師資需求殷切

麻大學波士頓分校中國項目中心和孔子學院合作,昨(廿八)日舉辦第八屆新英格蘭世界語言部門主席講座,既交流各校管理、支持中文老師做法,也介紹來自中國自願老師的處境。波士頓公校世界語部門主任林遊嵐並在會中指出,中文熱趨勢不減,各校師資需求殷切。
            林遊嵐表示,美國外語教學理事會(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簡稱ACTFL)公佈的資料,2007-2008學年的全美中小學學中文人數已達六萬多人,較之前統計增加了195%,開中文課的學校日增,師資需求更迫切。昨日出席講座的水橋等學校,就正籌畫開辦中文課。
            ACTFL的相關報導也指出,全美k-12級學生中,每五人才有一人選修外語課,共約八百九十萬人。其中學中文的有六萬人,增長率為195%,學日文的共約73,000人,增長率18%,西班牙文六百四十二萬人,增長率2%。學法文及拉丁文的人數,下降了3%9%
            麻大中國項目主任胡萬里表示,已跨入第八年度的這講座,旨在協助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開有中文課學校的世界語言部門主席,在聘僱、管理、支持中文老師,以及編撰教材等方面,互相交流,切磋。
            今年除了安排有布洛克頓(Brockton)高中6-12年級外語部主管Jane E. Rizzitano,荷利斯頓(Holliston)公校K-12世界語協調員Therese Sullivan Caccavale,該校中文老師李豔紅;衛斯頓(Weston)公校Cortland Mathers,該校中文老師馬雅(譯音,Ya Ma)等人,分享各校如何督導及支持中文老師。
            他們在林遊嵐所訂的教師品質、教學風格、教師支援、專業成長等四方面,綜論各校經驗。他們都指出,有的學校期望中國老師能把中國教學那一套拿出來,好讓學生們在學中文時,也體會中國的教學文化。Therese Sullivan Caccavale指出,以往美國的學校會期望中國老師來美執教之前,能先理解美國的教育制度與學習上鼓勵學生發言的文化,但現在她們也認為也應該對學生有多些要求,包括記憶生字或章節意思,以期學生能做真正內化的學習。
今年的世界語言部門主席講座,還增加了一節客座老師講談。
            麻大孔子學院副主任孫柏鳳表示,由漢辦和大學理事會合作辦理的2011赴美漢語教師志願者培訓團,共派了五名老師到麻州。昨日由三名老師順利從任教學校請假出席。她指出,要讓這些自願老師能夠充份發揮,達到更好的教學相長效果,學校最好能為自願老師們安排輔導者(mentor),適時協助他們做文化調適,其次是為這些老師們提供專業成長培訓,以期不斷的能有改善。
            昨日出席的三名自願老師,分別是蔣毅,來自河南鄭州的羅慶輝、來自湖南的袁秀。未出席的是周玲,以及目前在屋斯特公校系統的森林 (Forest Grove) 中學、克萊蒙學校(Claremont Academy)任教的韋寶成。
            這些老師提及來美任教在居住生活上的挑戰,包括是否能與接待家庭融洽相處,所獲經費是否足以渡日,在教學上的挑戰包括中美教學做法,學生對老師態度與期望,差異極大,學校提供的教材、教具不足,或他們並不熟悉等等。
            Holbrook高中任教的袁秀就遭遇到接待家庭起初提供的居住空間,過於窄小的狀況。在教學上,她一到學校,就遭遇到十五天內製作出一場有音樂演奏、舞蹈表演等文化節目的要求。她費盡心思計劃,還斥資共三百大元添購道具、材料,辦得老師、家長、學生都讚賞,但學校只能補助一百元。袁秀也提及,學校內多媒體教具不足,只讓她用黑板,例如Smart board這種她乍聽之時,還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的新教學工具,她並沒有機會使用。
            在西洛士百利(West Roxbury)天主教紀念 (Catholic Memorial) 高中執教的蔣毅發言十分坦率。她說,約130名入選的自願老師,上北京等地接受漢辦、大學理事會一個月的培訓,再申請簽證,前往奉派地點任教。每名自願老師可獲漢辦發給津貼每月一千元,但各人須自理生活食宿費用。學校是否另發薪資,各校做法不同。
            蔣毅指出,在美國和在中國教書,真是截然不同的經驗。她在美國教五班,總共才廿多名學生。但她在中國卻每班都有四、五十人。美國學生也不像中國學生那麼聽話。每班學生的程度還不一樣。
            蔣毅也透露,自願老師中,有些人被派同時為數個不同學校執教,學生的水平可以從幼稚園跳到十二年級,對這些老師來說,不但得奔波於數個學校之間,還得不斷調適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因應不同程度學生,簡直得變身為超人。
            Stoughton高中, Dr. Robert G. Donnell中學任教,現年廿九歲的羅慶輝說明他已來美執教半年,分別教兩班中學生,兩班高中生,六班小學生,已漸適應,也曾經在接待家庭住過一段短時間。他認為這個教學經驗對他來說,非常難得。
            麻大波士頓分校中國項目主任胡萬里會後表示,要不是在這會上聽自願老師們分享經驗,還真沒想到這批老師們來美任教,竟有許多艱難處。他鼓勵這些老師們七月十日至十五日,參加該校的「星語暑期班(StarTalk Summer Institute)」,既可在教授中文這專業上進修,也可多認識一些同行老師,增加互助交流對象。
            查詢「星語暑期班(StarTalk Summer Institute)」詳情,可上網http://uc.umb.edu/china/teachers/

圖片說明:
            麻大孔子學院副主任孫柏鳳(左起)、自願老師羅慶輝、波士頓公校世界語部門主任林遊嵐、老師袁秀、蔣毅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林遊嵐(右起)介紹講座講者,布洛克頓(Brockton)高中6-12年級外語部主管Jane E. Rizzitano,荷利斯頓(Holliston)公校K-12世界語協調員Therese Sullivan Caccavale,該校中文老師李豔紅;衛斯頓(Weston)公校Cortland Mathers,該校中文老師馬雅(譯音,Ya Ma)等人。(菊子攝)

星期四, 4月 28, 2011

昆士醫療中心藝術品賞會今年美食添香氣

「碧毫藝術品賞晚會」兩名共同主席梁戰士(左一)、梅沛傑(右一起)和昆士市市長柯奇
(Tom Koch) 、塔芙茨醫療中心執行長甄艾倫(Ellen Zane) 、華人醫務中心執行長
衛爾金
(Eugene 
Welch) 、昆醫代理院長John Kastanis等人。(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昆士市報導)昆士醫療中心的第三屆「碧毫藝術品賞晚會」廿六日晚在人頭湧湧、菜香四溢、美色當前的熱鬧中,為昆醫亞裔服務基金募得逾四萬二千元。
            「碧毫藝術品賞晚會」的創辦人譚秀婷,兩名晚會共同主席,Fuji1645等五間餐館的東主梁戰士、龍鳳酒樓少東梅沛傑與數十名籌畫委員、義工合作,為三百廿多名出席者營造出一整晚的美好視聽味覺享受。
            當晚的典禮部份,邀來了曾任第七號頻道電視台記者,現投身寫詩、推動族裔和平的Sara Ting擔任司儀。
「碧毫藝術品賞晚會」創辦人譚秀婷(左起)邀和昆士市市長
柯奇
(Tom Koch)、詩人Sara Ting到會。(
菊子攝)
轄區為昆士市的麻州眾議員陳德基當晚因議會討論麻州預算,不克親自出席,但派了他的立法助理Brenda Ryan做代表。
昆士市市長柯奇(Tom Koch)為此在致詞時先打趣,要告訴陳德基,昆醫需要更多錢,接著才正容,指昆士市是個有人口九萬二千餘的城市,能夠進步,全靠有市民以出席民眾們支持昆醫般的熱情,關注市政,支持改革。
碧毫藝術品賞晚會」兩名共同主席,梁戰士()、梅沛傑都是年方三十左右的年輕
一輩社區人士。
(
菊子攝)
昆醫的代理院長John Kastanis特地在致詞時,開場一句歡迎大家,結束一句謝謝,都用中文說,以強調這是一場欣賞亞裔藝術、文化的活動。他也說,昆醫創辦120年以來,在服務亞裔上已邁了好幾大步,包括招聘翻譯人員,成立亞裔服務部等。他們的目標是要讓每一個人都可獲得醫療服務。
昆醫當晚也特地頒獎表揚「碧毫藝術品賞晚會」的贊助機構,也是昆醫的合作夥伴,由塔芙茨醫療中心執行長甄艾倫(Ellen Zane)、華人醫務中心執行長衛爾金(Eugene Welch)代表領取。
當晚的表演活動,有Sara Ting朗讀她的「太陽」一詩,Sophia Moon演唱,紐英崙中華藝術學會、中華書法會的譚嘉陵、林浩宗、周文熙、黃鏡明、梅宇國等人即席揮毫,廣東音藝社樂師演奏粵曲,捏麵人師傅梁炳潤為人捏製栩栩如生的騰龍,Drea 設計公司模特兒走場展示亮麗有特色的服裝,余翠梅師傅率隊的華林派舞獅等。
Drea設計公司的模特兒展示服裝。(菊子攝)
當晚的無聲拍賣作品,除了前述各藝術學會成員的作品之外,還有梅國治、張小茵、黃定國、陸德禮、Robert Chan等人的攝影作品,林卓培的書、畫作品。
當晚的餐點,由龍鳳酒樓,Beni Café Fuji 1546Shabu Bistro Chi,金門超市食品,Banh Mi Ba Le,皇冠餅家等。其中有四家餐廳都是梁戰成和他的十五名表兄弟姊妹們經營的。早在廿三歲那年第一次參選昆士市議員的梁戰成笑說,近年餐館生意忙,第五家餐廳已定開在劍橋市中央廣場與哈佛廣場之間。龍鳳酒樓少東梅沛傑則透露,該酒樓當晚除了以餐車供應燒賣、紅燒肉、炸串蝦等點心美食外,有一道海哲皮配炸米粉、蔬菜,是加斯林糖尿病中心點名要求供應的健康食品。
應邀出席的昆市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會後表示,今年的「碧毫藝術品賞晚會」無論是氣氛、佈置與活動內容,都更有規模,明顯提升了昆醫整體形像。
查詢昆醫詳情,可電洽(617)376-5493,或上網www.quincymc.org


     
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華美銀行新英格蘭地區總監董繼中
()是昆士醫療中心十一人董事會中的兩名董事。(
菊子攝)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林浩宗也來即席揮毫。(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