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明邀集北美乞臣集團負責人奧瑞朗(Ori Ron)、華埠主街經理何靄茵、新金門餐廳老板,麻州眾議院議長狄馬西的社區聯絡員何陳素珍、東海集團董事長梁國忠,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何遠光等人,陪同麥可卡普阿諾逛了一圈必珠街、好事福街、乞臣街等華埠一帶。
在位已六年的麥可卡普阿諾表示,他自小在尚莫維爾市長大,對華埠並不陌生。哥倫布日這個長週末,他可在波士頓逗留到週二,特地到華埠看看包括華埠公園等的變化,也聽聽人們對週遭環境,以及包括廿四號地段等發展計劃的意見。(圖與文:菊子)
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余俊明邀集北美乞臣集團負責人奧瑞朗(Ori Ron)、華埠主街經理何靄茵、新金門餐廳老板,麻州眾議院議長狄馬西的社區聯絡員何陳素珍、東海集團董事長梁國忠,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何遠光等人,陪同麥可卡普阿諾逛了一圈必珠街、好事福街、乞臣街等華埠一帶。
在位已六年的麥可卡普阿諾表示,他自小在尚莫維爾市長大,對華埠並不陌生。哥倫布日這個長週末,他可在波士頓逗留到週二,特地到華埠看看包括華埠公園等的變化,也聽聽人們對週遭環境,以及包括廿四號地段等發展計劃的意見。(圖與文:菊子)
北美乞臣集團和華人經濟發展協會三日晚在華埠居民會中,就兩機構互相依存的土地發展計劃,做了進一步說明。奧瑞朗並強調為華埠豎立起建高樓得提供26%可負擔住宅的高標準。
北美乞臣集團的奧瑞朗,和華人經濟發展協會的雷展灝,當晚除重複三日早上,他們在華埠治安委員會所做的同樣說明外,奧瑞朗強調,京士頓街120號大樓的高度,已降低到299呎,而且藉由與華經會合作發展位於好事福街十至十二號的可負擔住宅大樓,他為華埠提供的可負擔住宅比率,將高達26%,遠比波士頓市府包容性區域規劃(inclusionary zoning)所規定的13%至15%為高,也將為波士頓市未來的土地發展計劃,豎立一個建造可負擔住宅數的高標竿。他也指出,一旦大樓蓋成之後,北美乞臣集團將完全退出,好事福街上的可負擔住宅大樓,將完全由華埠社區內的非牟利機構全權擁有並管理。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會主席蔣宗壬當晚也特地在會上說明,該會在做規劃設計時,特意把這棟大樓規劃成一座百分之百出租的大樓,目地就在要把大樓內的所有單位,長遠保持為可負擔住宅。因為若是蓋成出售的可負擔住宅,在業主售出所擁有單位後,該會無法保證該一單位是否仍能保持為可負擔住宅。
雷展灝則在會中表示,該會正在研擬辦理講座,以協助華埠居民申請第八類房屋補助。
華人前進會社區組織員梁慧文當天在會上要求華埠居民們認清楚,前述兩個發展計劃,是兩項不同的土地發展計劃,不應連在一起考慮。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社區組織員梁慧文(左起)在華埠居民會月例會中向出席居民強調,京士頓街120號和好事福街十至十二號是兩個不同的土地發展計劃。旁為華經會雷展灝、北美乞臣集團奧瑞朗、翻譯員、華經會主席蔣宗壬。(菊子攝)
波士頓華人高爾夫球協會在九月三十日舉辦了第四屆長城盃波士頓華人高爾夫球錦標賽。五十八名選手參賽在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中,切磋球技,聯絡友情,歡度一日。
波士頓華人高爾夫球協會組委會成員王慶及王天齊表示,今年參賽人數踴躍,甚至有人遠從康州和紐約州趕來,讓他們為「長城盃」在紐英崙、美東地區傳開名聲,感到格外開心。
今年的比賽,在波士頓北郊的Boxford Far Corner高爾夫球場舉行。組委會表示,這是歷屆長城盃賽中,難度最高,最具挑戰性的場地,但今年的參賽選手,球技和前三屆相比,有明顯提升,總杆數下降許多。許多參賽者都打出了各自的最佳水平。
當天的比賽按照個人比分,和混合團體四人組比分計算。比賽結果,個人總杆數獎由王大明、楊亞忠以同杆數一起掛冠,第三名為Steven Ling。男子最遠擊球獎由來自紐約的楊直取得,女子最遠擊球獎及距洞最近獎,都由黃青取得。混合團隊四人組第一名為呂原、May Lu、普強凌、Jeff Goldman;第二名為李喆,李鋼,Yong Chen,黃青。最佳進步獎William Lee。
當天賽畢後,一眾參賽者及家屬,到屋本市四川飯庄聚餐,並由該會名譽主席呂原、本屆會長王偉頒發獎項,感謝贊助商。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人高爾夫球協會第四屆長城盃籌委會成員及得獎者,包括王慶(後右一)、呂原(前左一)及牙醫師李台(前右二)等人。(圖由波士頓華人高爾夫球協會提供)
曹育倫當天以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名言來提醒出席眾人,「最有利的投資,是投資在你自己身上(The most profitable investment to make is an investment in yourself)」。
曹育倫指出,在為退休做準備時,每個人該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自己想要什麼時候退休。
根據研究數據,在美國的亞裔女性,平均壽命最長,幾乎是九十一歲。亞裔男性雖然沒女性活得那麼長,卻比白人、黑人都長。
從壽命的角度來說,這像是個好消息,但從退休的角度來說,這可是個壞消息,因為如果一個人打算在六十二歲時退休的話,他得存夠錢來應付三十年的退休生活。
這時候,大家就得仔細注意,那些因素是舒適退休的絆腳石。
曹育倫表示,依靠山姆大叔,不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通貨膨脹、子女、稅、投資不利、不懂得保護個人資產,因循耽擱等,都是成功退休的障礙。
不能指望山姆大叔,是因為根據社會安全局董事會的2007年報告,到2017年時,美國社會安全的支出,就會超過收入,到2041年時,這社會安全體系很可能會沒錢了。再者,2006年時的社會安全退休福利金,平均每月才1,007元。有多少人能夠靠1,007元活一個月?
至於退休金計劃(pension plan),在1985年時,全美約有114,000個退休金計劃,但時至今日,只有不到三萬個退休金計劃還存在,而且退休金計劃中,資金不足者的數量,已從1992年時的15%,躍升到2002年時的52%。
許多專家都說,退休收入有三個來源,社會安全福利金、退休計劃(retirement plan)、個人存款。如果社安福利及退休計劃都靠不住時,每個人就得自己想辦法存錢了。
這也是為什麼瞭解個人的財務狀況十分重要。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淨值有多少,擁有那些資產,每個月都把錢花到那兒去了,自己的投資是否正確,有沒經常檢查自己的投資等。
接下來,每個人應該找張紙,把自己每月的收入、支出,每個月可以存多少錢寫下來,再計算這筆存下來的錢,夠不夠支持自己過三十年的退休生活等等。
曹育倫建議有子女的人,不妨辦個529的大專教育儲蓄計劃,祖父母也可存款進這計劃,幫助子孫輩將來進學校。這一計劃每人每年可存一萬二千元,稅可延期繳交,而且提取來繳學費時免稅。
當天出席的聽眾中,陳瑞虹、田愛倫、鄭小蘋、周飛飛、楊哲修等人都表示學到不少理財知識,也盛讚曹育倫的專業知識豐富,幻燈片簡潔明瞭。
圖片說明: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的會長蕭雲(左)及陳瑞虹(右)等人邀請新波士頓金融公司董事長曹育倫講談退休理財。(圖由新波士頓金融公司提供)
會場上,哈佛嚴新生命科技中心的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8週年,國際嚴新生命科技學會MIT分會的「反對台獨『入聯公投』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以及國際嚴新生命科技學會的「慶十一中國國慶,祝福北京2008奧運」的巨幅紅布條,競相比大。許多出席者揮舞小面的硬紙製五星紅旗外,不時見一整排人舉起相機拍照的鏡頭,也讓場面格外顯得的熱鬧。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昨日雖未派人出席,但總領事劉碧偉送上一封賀函,表示中國改革開放所開啟的現代化事業,已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但「祖國的進步,離不開僑胞的積極參與及支持」,他藉該信感謝僑胞的熱忱,也獻上祝福。
昨日的升旗典禮,由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國際嚴新氣功生活科學及科技中心會長姜弘健擔任司儀。華人前進會副主席黃夏儀,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技協會會長朱正亞、國際嚴新氣功會代表道明,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學者聯合會副會長馮文等人分別代表各機構致詞,向中國祝壽。
主辦單位表示,其他的參與籌備機構,包括波士頓廣州聯誼會、客家協會、劍橋中國文化中心的夕陽紅活動站,美國華人聯合會(American Chinese Federation)等。
波士頓市的第一位亞裔市議員尹常賢,第一位拉丁裔市議員阿若約(Felix Arroyo),以及波士頓市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等人,昨日也都應邀出席致意。尹常賢及阿若約不約而同表示,移民們的飲水思源,在祖國生日聚在一起慶祝,和其他人分享文化傳統,正是波士頓市之所以能成為波士頓市,擁有源源不斷新鮮活力的原因。
韓裔的尹常賢,昨日除表示他自己也記得韓國的文化、傳統之外,還藉機和出席華人分享好消息,表示二週前他在安東尼四號碼頭餐廳遇見北京市市長,獲悉在明年北京奧運舉行前,波士頓和北京之間,將開通直航班機。話音一落,全場熱烈鼓掌。場中眾人紛紛彼此探問起詳情。
本報消息來源表示,北京市長二週前的確來波士頓逗留了兩天,但並不是專為談直航事而來。波士頓市和中國之間的直航班機,先從上海或北京開始,相關人士仍在密切商談中。
昨日的升旗儀式,最後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夕陽紅活動站的大合唱「偉大的中國」,「我的祖國」,以及全場合唱「同一首歌」聲中結束。
華人前進會會後發出聲明,指升旗儀式中,由於掛美國國旗旗竿的機械問題,波士頓市府人員未能先降下美國國旗,再在奏美國國歌聲中重新升起美國國旗。市府人員為此向他們道歉。
波士頓市市府廣場已升過多次五星旗典禮,去年因租借場地問題,未能舉辦,今年也曾一度傳出不辦的風聲。二週前,一批熱心人士在十分倉促的時間中組織起來,但也因此,華人前進會主席李素影,劍橋中國文化中心董事長紀虎民,劍橋中文學校校長陶凱等籌備會的往年必然籌委,昨日都不克出席。
圖片說明:
姜弘健(右起)、駱理德、阿若約、尹常賢、黃夏儀、朱正亞、道明、陳清音等十一籌委會委員及波士頓市議員及嘉賓等人在奏美國國國歌時,向國旗致意。(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副主席黃夏儀(左)在十一慶會中轉達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的賀電。旁為司儀駱理德、姜弘健。(菊子攝)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夕陽紅活動站昨日在主任方慧等人率隊下,共有約六十人出席了十一升旗慶祝會。(菊子攝)
哈佛嚴新生命科技中心的成員在會場揮舞五星紅旗揮得最熱絡。(菊子攝)
大同村管理合約官司昨撤銷
曾經管理大同村的鮑爾管理(Bowers Management)公司因合約糾紛,控告紐英崙中華公所,以及七名物業小組成員一案,雙方經由律師達成撤案協議,並於昨(一)日遞文件進法庭後,終於告一段落。
麻州塞弗克郡(Suffolk)高等法院昨日發出的撤案通知(Stipulation of dismissal with prejudice)註明,涉案各方同意撤案,並放棄之前的所有要求。涉案各方也同意,放棄上訴,各自支付一應的律師費及訴訟費。
鮑爾公司負責人鄺青鋒和紐英崙中華公所在2001年及2003年,分別簽署兩份為期五年的管理大同村合約。2001年的這份合約,曾經由公所董事會開會通過,但2003年的這份合約,只有當年的公所主席黃兆祥,及義務行政主任周西蒙(Joe Simmon)簽字。陳仕維接任公所主席後,公所物業小組以鮑爾公司未能遵循公所要求辦事,訴諸公所董事會,撤換了管理公司。
鄺青鋒因此告上法院,指中華公所違約,並一度訴請高達數百萬元的賠償。
這一案件,纏訟三年多,紐英崙中華公所、大同村管理公司與七名個人被告,包括陳家驊、雷玉霞、
據涉案人士透露,去年八月紐英崙中華公所與前任中華公所主席黃兆祥,以及行政主任周西蒙之間的案件,經法院判定黃周兩人在公所董事會未投票同意下,無權代表公所與人簽約後,鄺青鋒就一直找理由不出席律師的搜證會。約三週前,中華公所向法院要求撤銷相關案件中的一案,鄺青鋒照理也必須做出回應,再者,法官原本要求雙方律師每月提交一次進展報告,九月底是又一個報告期,但鄺青鋒這一方,可能無法交待為什麼不出席對方律師要求的搜證會,最終才決定要求協議撤案。
據接近此案人士透露,雙方為此案付出的律師費,總共不下五十萬元。如今此案了結,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但也都希望華埠社區之內,不要再動輒進法院,以免彼此都勞民傷財,對個人、社區都無好處。
中華公所主席
以身為3M創辦人而出名,現任Polaris總合夥人的鮑勃馬凱夫(Bob Metcalfe)(左) 在自撰的個人簡介中開玩笑式指出,當年 是經由他的介紹,視窗文字處理軟件Word發明人Charles Simonyi 才加入微軟公司的,但迄今他還未收到介紹佣金。(周菊子攝) |
有華裔血統的美國太空人,英文名字是Franklin Chang-Diaz, 中文名字陳福林(譯音,Chen Fu Lin)。去年他的女兒陳翟蘇妮(Sonia Chang-Diaz)競選麻州參議員時,他也來過麻州助選,還在 寫給女兒的信中,盡他所能記憶的告訴女兒,他們家的中國根源。(周菊子攝) |
思科公司的首席科技官Guido Jouret(右起)、英代爾公司的研究部 副總裁Andrew A. Chien、惠普公司實驗室的研發副總裁Prith Banerjee 等三人,在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誌的新興科技會議中 ,談論科技界的未來大方向。(周菊子攝) |
最早以創辦Earthlink出名的Sky Dayton,日前在麻省理工學院科技雜誌
評論的新興科技會議中,介紹他新創辦的Helio公司,指稱集各項功能
於一身的流動設備(mobile device)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周菊子攝)
|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誌的TR35科技新人獎,今年收到的各界推薦名單不下二百多人。獲選的三十五人中,有六人為華裔。
TR35是挑選三十五名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在科技領域有創新研究成果的年輕人,頒給獎項,加以鼓勵。
其中獲獎的六名華人,分列如下。
蔣濛,三十歲,生於天津,長於香港,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現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電腦電機系助理教授,生於天津,研究如何把網路最佳化。
李掬(譯音,Ju Li),三十二歲,在俄亥俄州大學擔任材料及機械科學系助理教授的研究發展出一種新的運算法則,來模仿一些難以理解的奈米結構複雜材料,從而進行分析研究。
劉凱倫(譯音,Karen Liu),,三十歲,在喬治亞科技大學(Georgia Tech)擔任教授,研究出一種新運算法則,可把人類的身體語言,微妙的展現在卡通人物上。
王旭東,三十一歲,畢業於吉林大學,再取得湖南大學碩士學位,並於2005年取得喬治亞科技大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該校追隨王中林教授進行用奈米科技來發電的研究。他的研究今年獲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他與人共同撰寫的論文,描述一種嶄新的設備,能夠把超音波(ultrasonic waves)轉換成電能。
陳瑞龍,三十一歲,來自新加坡,現在微軟公司研究部任職,研究教電腦如何讀懂人的心思。
曹多莉(譯音,Doris Tsao),三十一歲,目前在德國Bremen大學研究神經活動和人記認面孔之間關係。她去年利用影像催眠迴響機能(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術,發現猴子腦細胞中不同細胞對各種臉部表情有不同反應,對中樞神經和視覺認知之間關係的研究,有極重要貢獻。
楊莉莉,三十二歲,來自雲南,畢業於中科大,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項目經理暨首席科學專員,研究如何利用骨髓幹細胞,來培育抗癌、抗愛滋病的淋巴細胞,進行「免疫工程療法(Engineering Immunity)。
新英格蘭驗光學院校長陳倩(右五)在九月廿九日正式就職成為該校第十一任校長。她的父母親陳度(右三)、鄧翰珍(左五),丈夫陳迪(Richard Edmiston)(右四),以及當年幫助她家移民來美的陳毓琁夫婦(右一、二),阮陳金鳳(左三)、阮國富夫婦,陳毓禮,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等人都出席分享榮譽。(ˋ周菊子攝) |
當晚該會兩名共同主席范王柳娥、江念祖簡報該會過去一年來的活動,並宣佈獲得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一萬元獎助金,該會理事杜榮佳的新書「一八七零至一九六五年的波士頓華人」將於年底出版的喜訊。
華史會今年的喜訊,還包括共同會長江念祖獲麻大波士頓分校的2007年傑出教學校長獎(2007 Chancellor’s Distinguished Teaching Award),以及原任該會理事及財務長的張黃玉鶯,獲麻州亞裔律師協會頒給創辦人獎(Founders Award)。
該會的年度報告內容包括原辦公室主任余勵形離任,由張黃玉鶯接掌經理一職。該會理事曾雪清則接替張黃玉鶯擔任財務長。
該會在繼續為社區提供華埠步行導覽之餘,也協助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青年成員製作ADCD自己的社區導覽。該會前任理事楊學明的女兒Erika Lam為該會搜集來的照片,做了初步編目工作,待全部整理完畢,輸入電腦後,社區人士就可上網查找。
該會其他的活動項目,包括今秋將和瑞德克莉芙學院合作,在華人前進會的王余紀念畫廊內,舉辦以「婦女先驅」為主題的展覽。
由於該會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容閎及十九世紀的中國留美幼童,該會不但組團前往康州參觀該州歷史學會,了解當年的第一批中國留學生是如何在哈特福市的中國教育會館中,保存自己的中國語言、文化,也特地在昨日的年會中,以遊子獎,表揚積極搜集資料,保存中國最早留美學生史料,整理經由大清幼童出洋肄業計劃來美進修的共一百廿名中國男孩的資料的「中國留美幼童紀念學會(Chinese Students Memorial Society)」。
昨日,該會已過世創辦人高鍾榮的女兒高沛迪,以及現任副會長,有華人血源的狄里華(Richard DeAngelis)出席年會,代表領獎。
狄里華表示,該會早在1972年就開始進行資料收集工作,直到1994年才正式登記成會。他們做的是收集大清朝在1872年至1881年間,送到美國來進修的那批男孩的相關記載及資料。他透露,最讓他們興奮的是在1996年時,高鍾榮在耶魯大學遇見當年這批留學生之一的孫輩Ben Lee,再經由Ben Lee的父親,找到容閎的孫子,此後一個接一個的,讓他們慢慢找到了廿八個人的資料,並於2001、2003年在康州,以及2004或2005年在耶魯辦過聚會。
華史會負責望合墓園計劃的甄碧鳳及曾茂蘭,昨日也在會上報告望合墓園的華人移民紀念碑,已於今年三月廿四日落成啟用,有兩百多人出席盛會。
當晚柯德文獎學金創辦人白堅禮及該會教育組負責人陳遇宏還頒發了柯德文獎學金。今年的得獎人為麻州大學安赫斯特(
以前獲獎,依照獎項規則,現仍每年繼續領取獎學金的獲獎人包括塔大的陳志傑,波士頓大學李霜霜、王倩儀,班特利(Bentley)學院吳鳳姍、陳翠珊,哈佛大學王忻瑜,波士頓學院李藹媚。
由華人葉超(左)、吳子平(右)組成的大墺開發公司,舉辦了一場小規模,但也有上百人出席了的開售酒會。羅州中央瀑布市的市長莫瑞奧(Charles Moreau)(右二),無競爭對手,今秋將同額當選的市議員狄拉荷(Eunice DeLaHoz(左二),以及民主黨羅州黨主席威廉林奇(William Lynch),該市消防局長、警察局長等人,全都出席。羅德島華人協會的會長劉有成,副會長陳和棟,理事楊薛錦雲、馮偉杰,王曉元等人,也紛紛到賀。
M住宅大廈是一項共有約120個單位,將分三期發展,預計共耗資三千萬元的發展計劃。目前的這第一期,就座落在一個小瀑布旁,是由1824年建成的生產工廠大樓改建成的住宅大樓,共有從六、七百呎到四千餘呎,大小不等的39個單位,在施工期間的展銷起價為十五萬九千元。
當晚出席的部份人士在笑談間指這棟大樓離火車站只有五分鐘車程,搭火車到波士頓市中心上班,只要四十分鐘,在波士頓房價仍居高不下之際,搞不好能為羅州增加點人口。
查詢M住宅詳情,可洽401-725-5550,或吳子平401-965-3152。
昨日的會議由麻州香港協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MA)的發起人之一,州街銀行執行副總裁周榮亞主持。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行政主任Christopher Jackson在會中指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巨大貿易差額,很可以藉著在香港設分公司,來發揮槓桿效果,擴大在中國營運的利潤。
他藉高盛(Goldman Sachs)公司的估計數據指出,到2030年時,全世界的生產毛額(GDP)中有36%會和中國的經濟擴張有關。但經濟專家Stewart Eizenstat去年撰文指出,中國境內來自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卻比美國投資進愛爾蘭的數量的一半還少。在中美貿易逆差日益加巨之際,也在中國開放市場,積極尋求解決能源、環保問題的方案,更新改善生產能力之際,香港可以是中美之間的最佳橋樑。
Christopher Jackson還介紹了香港做為金融中心、會展中心等等的優點,包括全世界最佳的一百大銀行中,有七十五家都在香港設有據點。
香港在2006年共接待了二萬七千名展商,六十二萬二千名買家,其中包括八萬名來自中國大陸的買家。但迄今只有二百名展商是來自美國,該局相信成長空間很大。
Christopher Jackson也說明,香港去年共有遊客二千五百萬名,其中約有一千五百萬名來自中國大陸。他更特別指出,中國大陸遊客最喜歡買西方名牌物品,可見歐美等地公司在香港的商機誘人。
香港貿易發展局昨日還邀請了iRobot公司的新產品發展副總裁米勒(Scott Miller)就他當年負責在中國設廠生產Roomba,機械操作的自動吸塵器時,最後是透過和香港的捷達公司合作,才順利因應所遇到的各項溝通、營運及文化方面的問題。他指出,美國公司面對的典型挑戰,包括產品開發耗時,縮短了因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公司龐大,研發及行政費用高,調整不易,以及對在地生產的知識、經驗不足等。
PriceWaterhouse的合夥人何維新則在會中指出,外國公司近年來在進入中國上,採用最多的方法是併購(M&A)。但有心進中國做生意者,還必須注意到稅法,以及中國做生意的環境,例如在任地方官員所做的承諾,到下任官員上任時,全不算數的情況。他在會中也提醒出席者,中國在2008年一月時,將實施新稅法,往年為外商提供的稅率優惠等,很可能將全部取消。
從1972年起就進香港,並取了一名香港妻子的Russell & Co.董事長Dick Radez則以他的經驗指出,和中國做生意,以香港為起點,絕對是較佳選擇。他也提醒座中人士,香港和中國在2003年簽有國際貿易組織(WTO)也承認的自由貿易協定,經由香港和中國大陸做生意,可享有特定的稅率優惠。在融資上,絕大多數的決策者,也都在香港。他還指出,環保導向的「綠色科技」及會展,在香港、中國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出席會議,早年來自香港的Onsett 國際公司總裁曹蓮娜在會中表示,她在香港招聘人才時,發現如今的香港人,程度不如早年的香港人,似乎有教育水準下降的問題。Christopher Jackson則解釋道,這主要是香港也開始有人才慌。但他也承認時下的香港年輕人,說國語能力大幅進步,但英語能力仍有待加強。
昨日的會議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大陸航空公司、麻州出口中心、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波士頓世貿中心、國際貿易資源中心、新英格蘭大中國商業協會等機構贊助。
圖片說明:
香港貿易發展局紐約主任何利昌(左起)、Parthenon公司潘君慧、州街銀行執行副總裁周榮亞、Russell & Co.董事長Dick Radez、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行政主任Christopher Jackson、iRobot公司新產品發展副總裁米勒(Scott Miller) 、香港貿易發展局美洲首席代表黃志強等人昨日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費奇堡市(Fitchburg)市長選舉,27歲華裔參選人黃素芬(Lisa Wong)在該市25日初選中,以3425票、62.5%的得票率,遠遠領先其他三名參選人,成功贏得初選。在11月6日的普選中,黃素芬將與不分區市議員唐納利(Thomas Donnelly)競逐市長一職。
該市這次初選投票總數高達5472票,超過預期。曾擔任該市重建局(Fitchburg Redevelopment Authori-ty)行政總監(executive director)的黃素芬,於今年4月底宣布參加市長選舉,與其他三名參選人費奇堡市市議員迪薩瓦多爾(Ted E. DeSalva-tore)、不分區市議員唐納利及2005年以自填參選人方式(write-in)參選的狄翁(Ronald Dionne)進行角逐。
首次參選的黃素芬,就以62.5%的得票率,遠遠超過同樣勝出初選、但僅得票1228票的唐納利;迪薩瓦多爾和狄翁則分別得票781票和36票。
黃素芬在初選結果公布後在費奇堡市舉行慶功會,感謝她的競選團隊及所有支持者。慶功會上黃素芬對本報表示,這次初選是一個歷史性階段,全市近25%的投票增加率非同尋常,而她獲得3425票,更顯示了她推動選民投票的成功。
黃素芬以新人之姿,所提加強財政穩定、促進經濟增長、增加教育機會和創造活躍文化生活的政見,引起當地各界的注目。
在初選前的參選人辯論中,黃素芬指出,該市應進行經濟重建,從外界吸引更多商業來扭轉現有的經濟下滑現象。她建議建立該市的稅收基礎,接管空置土地,振興商業,吸引私人投資者,這些經濟主張贏得很多人的支持。
在麻州土生土長的黃素芬,曾就讀波士頓大學,主修經濟學與國際關係,並取得波士頓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費契堡市重建局」六年,擔任行政總監近三年。黃素芬還曾擔任非營利組織「女性房屋與經濟發展協會」(Women's Institute of Hous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執行主管。
黃素芬的父親來自中國大陸、母親來自香港,分別從事餐館業和護士。從小在父親餐館幫忙工作的黃素芬表示,家庭的經歷使她與社區緊密相連,熱情助人。
初選勝選後,黃素芬對11月普選充滿信心,她希望當選市長後,將她成長的費契堡市建設成為多元化、充滿活力的美麗城市。為了此目標,黃素芬表示將繼續加強與選民聯繫,爭取更多居民的支持。
中華公所財政何遠光(右起)、中文書記陳國華、主席 英文書記劉啟祥等人主持公所會議。(周菊子攝) |
廿五日晚的中華公所董事大會,出席率極高,在主席宣佈開會時,已有35人到場。當晚出席議員對前兩次會議的會議記錄,提出的更正要求或問題,也破記錄的多。
當晚主席
議員謝中之在
財政何遠光的報告,有一頁總結,八頁細目。內容包括公所八月份的收支總結為淨虧一萬九千餘元,以及訴訟費的分析。
何遠光指出,有議員在上次會議中追問有關律師費的事,經他查核,公所為有關亞美委員會要求查察大同村買賣案一事,迄今共已花律師費六千五百六十四元,為因應好事福街及平安街土地的出售,則花了一千六百九十元。為大同村一事與波士頓重建局交涉,聘請顧問製做十二頁報告一事,則花了一萬四千三百八十元,將來可能還為繼續增加。
在律師費一事上,李奇舜及謝中之都追問,前次會議時,眾人同意找人寫信向州長投訴,不再另花錢,為何律師費比前一次報告的又多了許多。
當晚最新鮮的報告,為選舉小組提交出一份「中華公所2008/2009年度行政董事(職員)選舉推薦表」。公所中文書記,也是選舉小組當然召集人陳國華在會中報告道,今年的公所選舉提名截止日期為十月三十一日,凡公所轄下團體,已繳清最近三年會費者,都有資格推薦候選人,但獲推薦者,必須其本人同意,各僑團並須在推薦表上蓋公章,該一推薦始有效。另外,中英文書記候選人,必須是麻州居民。
選舉小組成員包括陳建立、梁添光、余仕昂、余積堯、李奇舜、黃光沐等人。
在選舉小組的報告中,「每一姓氏團體不得有兩人以上當選,每屆不可有兩個以上同一姓氏者當任」的規則,在會中引發諸多討論。不過陳家驊補充說明道,其實章程中的這一規定,對至孝篤親公所並不公平,因為至孝篤親公所是由陳袁胡三姓組成,但卻只能有兩名宗親擔任職員。
當晚的會議安排了兩宗社區陳情案。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項目經理陳潔瀅說明該會盼社區關注十二號地段,考慮該最佳用途,再攜手要求波士頓重建局和華埠社區商議。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則和聯盟聘請的顧問,SAS Design公司的Arturo Vasquez說明他們總結出來的五點發展原則。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誌因應近年關注科技人才漸呈不足的趨勢,並呼應女性在科技業一向是少數民族的現實,特地加辦這一講座,期能推動各界關注如何鼓勵女人也不受阻礙的在這一領域內盡情發揮。
進入微軟已十年,三年多前協助微軟在北京設立研發部,並帶領微軟的AdCenter的李穎在會後坦言,作為女性,又是亞裔,在科技界內發展,確是有其難處,但關鍵在各人要學會如何扭轉劣勢,把缺點變成優點。她舉例指出,華人常不好意思在公眾面前發言,也會不好意思說「不」,但是不講話,別人怎會認識你,知道你有能力、資格去擔當某一任務,不說不,又怎能避免公司犯錯,有更大的損失,她經由自我要求,讓自己能打破這些障礙,更覺得華人若能養成「那是責任」的觀念,或許能更容易突破這一關。
與李穎出席同一講座的講者包括科技橋世界創辦人M. Bernardine Dias,巴西Campinas大學電腦系教授Claudia Bauzer Medeiros,馬里蘭大學婦女及資訊科技中心主任Claudia Morrell。
圖片說明:
微軟公司研究與探勘部總經理李穎。(菊子攝)
「每個小孩一部膝上型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 project)」廿四日宣佈,該計劃的XO膝上型電腦訂單未達預期目標,將在一段短時間內,容許美國及加拿大的消費者購買這可愛電腦。
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也是所謂「百元電腦計劃」發起人的尼格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日前坦承他未能招睞到三百萬部「百元電腦」訂單,來達到進行量產的必要數額。
他說,新的「送一個,拿一個(Give 1, Get 1)」辦法,可能有助推動這一計劃。在十一月十二日至廿六日的兩個星期內,人們將可以三百九十九元買兩個膝上型電腦,一個給購買者自己,一個送給發展中國家的小孩。
他說,在兩國元首握手和來自財政部的真正支票之間,有個更大的鴻溝。人們或許可以辯稱,他在一開始時就應該更實際一點,但如果他那麼實際,他就不會做這件事。
XO膝上型電腦約須耗資188元來製做。儘管訂購量不如預期,第一波預定今秋產製的產品,會包括廿五萬部膝上型電腦。到明年一越,產量會增到一個月一百萬部。
佛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約許伯諾夫(said Josh Bernoff)表示,在供應鍊這邊有許多人,包括各種硬體製造商,願意製造這廿五萬部電腦是因為他們希望將來能產製更多。
預計會收到第一波膝上型電腦的國家包括貝魯(Peru)、墨西哥(Mexico)、烏拉圭(Uruguay)及伊塞俄比亞(Ethiopia) 。
「拿一個,送一個」計劃,將有助這計劃的實施。在十一月十二日至廿六日間上網或以電話訂購兩個膝上型電腦的消費者,將可先到先得,來趕在聖誕節前領到第一部電腦。第二部電腦則會送給發展中國家的小孩子。購買電腦的其中一半費用,可以免稅。
從廿四日開始,只想捐電腦,送給發展中國家兒童的人,可以在網上付二百元,透過XOgiving.org來達成心願。
雖然XO膝上型電腦在科技上來說是初階電腦,但有個看來像綠兔子耳朵的寬頻網路天線(WiFi antennae),很逗小孩子喜歡。這也不是市場上製造的唯一一種低價膝上型電腦。
發展中國家通常不是前衛科技的市場,但在這部份世界的六十三億人口中,大多數人都不用個人電腦,一部低價膝上型電腦,可改變電腦世界的未來。
今年稍早,微軟公司把發展中國家的視窗軟體價格降到了三元。XO膝上型電腦使用Linux操作系統,最近和「每名兒童一部膝上型電腦」計劃合作的英代爾(Intel)公司也生產了該公司自己品牌的低價電腦「同學電腦(Classmate PC)」。
XO做過的測試,包括從六呎高掉下來,沉進水裏,放進烤箱,以期能經得起兒童使用時的各種嚴峻狀況。這一電腦的主要對象是偏遠鄉村小孩子,可用手搖桿來產生電力。 (內容取材自波士頓環球報)
布萊恩特大學校長Ronald K. Machtley和中國漢辦主任許琳,是在去年十一月簽定了開辦孔子學院的協議,加入了美國境內的約廿所孔子學院行列。
目前該校孔子學院由美中研究所所長楊洪負責,不但聘來了原在普源(Primary Source)服務的劉孔禮擔任學術部助理主任,還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由中國漢辦派來兩名中文老師俞紀軍、張螢,加入該校今年九月新成立,由蕭芸擔任系主任的現代語言系,除了在校內開中文課外,也和羅德島州內的中學合作,到各校開課。
布萊恩特大學為慶祝孔子學院成立,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從九月九日的金茉莉花電影節,十日的中國探索圖片展,到十二日的絲路問答,十四日則是活動頂點的孔子學院開幕式,以及曾接連獲得三屆乒乓球男子單打世界冠軍的莊則棟講談「乒乓外交」,和羅德島州排名最前,在全美也排前十,有希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的乒乓球好手李察保齡(Richard Bowling),進行了一場友誼示範賽。
莊則棟在會中敘述1971年,他隨隊到日本參加乒乓球世界冠軍盃賽那年,全隊都奉命不准和美國人交談、握手或交換禮物。一天他們搭巴士去體育館時,有個長髮青年在車開前跳上來。沒人知道那名青年是個美國人,直到他們看見那年青人T恤背面寫著的字,這下子全隊的人都緊張起來。那年輕人在車上站了十分鐘,也沒人跟他說話。莊則棟說自己也很猶豫,但後來想到教練說,在比賽時應結交朋友,他也認為華府政策決定者的錯,不應該怪在普通美國人頭上,於是決定主動和那年輕人說話,最後還送了他一幅絲畫做禮物。
沒想到這小小的一個動作,當年就改變了中美兩國之間的友誼氣氛,也創出了「乒乓外交」這名詞。
十四日當天,包括中美文化交流服務中心的王曉元等人,羅德島州內有不少華人為見識當年開展「乒乓外交」的莊則棟廬山真面目,趕到會場。
據悉紐英崙地區現至少共有三所孔子學院,依序為最早成立的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羅德島州布萊恩特大學,以及羅德島大學,各孔子學院負責人依序為郭先奎、楊洪及馬燄。
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主任楊洪(左起)、莊則棟、布大校長Ronald K. Machtley,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丁振國,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賴旭龍。(圖由布大孔子學院提供)
這三項土地發展計劃分別是塔大牙醫大樓加蓋五層,京士頓街120號大樓和好事福街可負擔住宅,以及華埠牌樓發展計劃。
塔大的牙醫大樓由現有的十層樓,加高到十五層,由塔大營運副校長John M. Roberto做主要說明人,並在回答議員提問時,重新說明了大樓在1969年和波士頓重建局交涉時,原本就計劃建十五層以上。目前該校面對的二大日期是十月三日等波士頓重建局批准,以及十月十七日要出席土地規劃(zoning)局的會議。
會中,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要求塔大以書面做出承諾,要給華埠帶來125個以上工作機會。議員崔永良也要求塔大和工會協商,幫助華埠內的建築公司獲得施工機會。
京士頓街120號發展計劃,由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親自率隊上場,還拿出了許多模型。他解釋道因應社區要求,他已把大樓高度由廿九層樓,降低為廿七層樓,發展計劃在陰影、交通、噪音上對週遭環境的影響,將在交給波士頓重建局的DPIR報告中詳細說明。
奧瑞朗強調大樓的設計,將配合華埠公園,除了不另蓋圍牆,擴大了華埠公園的空間之外,還將在樓底商用面積部份,以玻璃發光體製做外牆景觀,以增加公園亮度及安全性。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項目經理雷展灝也在會中說明,該會的好事福街大樓與京士頓街120號是互相關連的兩個發展計劃。該會目前的計劃是整座十二層高大樓,預計共有四十八個單位,除其中一個單位保留給大廈管理辦公室之外,建成百分之百的可負擔住宅,分別為四分之一第八類補助房屋,四分之一供給收入在聯邦貧窮線百分之三十以內居民,另外二分之一供給收入在聯邦貧窮線百分之六十的民眾。該會並將重整好事福街上的一塊小公園,以增加地方居民的休憩場所。
華埠社區議會議員陳魯誠在會中坦言,非常喜歡奧瑞朗大樓的設計,但顧慮社區內的其他意見,持保留態度。
余仕昂則表示,他關心的是要以華埠居民年收入平均約僅一萬五千元為準,盡量多建可負擔住宅部份,大樓不可太高,說明文件應為雙語。
曾任皮革區社區議會主席的大衛西利(David Seeley)也在會中質疑大樓過高,陰影會影響華埠公園,以及週遭環境的景觀。
擔任華埠牌樓聯盟顧問的鄭繼良也在會中強調,當年華埠大計劃(Chinatown Mater Plan)訂定的華埠地區大樓高度限制一百呎,自有其道理。他希望社區眾人在考慮大樓高度時,要從整個社區來設想,而不只單看一棟樓。
鄭繼良隨後和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以幻燈片說明目前社區會議總結出來的五點原則,包括儘量建綜合收入的住宅大廈,土地景觀最好能和蘿絲甘迺迪綠路連成一氣,保留具有歷史價值的Tigen發電廠,改建成文化大樓,商業發展要儘量為地方製造工作機會及小生意機會,發展要階段性的進行等。
昨晚,華埠社區議會還在會議結束時,以大蛋糕歡送和已退休,將搬到鱈魚角的奧雷根神父。
圖片說明:
發展商奧瑞朗(右)和設計團隊說明美化環境,使用玻璃,增加光亮的設計。(菊子攝)這是馬來西亞華僑導演蔡明亮所拍的第九部電影,也是部風波不斷的電影,先是台灣、馬來西亞相繼以不同理由禁演此片,接著是蔡明亮難以接受評審的「電影不宜過於沉浸於個人風格,應該要感動人,還要考慮票房與觀眾接受度」的意見,宣佈從此退出金馬獎,後來還又因不同理由,也宣佈退出韓國斧山電影節。
十四日晚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上映時,逾百名出席者中,也至少有四人中途離了場。這些人是因為受不了長鏡頭,不習慣全片的幾乎沒有對白,還是看不下去
華人演來就是沒那麼自然的情慾戲,沒人知道,但絕大多數出席者,都靜靜的看完了這部片,證明了蔡明亮仍然有他的支持者。
「黑」是在馬來西亞取景,以一個巨大的廢棄工廠大廈做主軸,描繪不同族裔,包括印度裔、泰裔、以及講廣東話的華裔等外勞在異國他鄉,既不受人重視,彼此也難溝通,心情迷茫的那種飄泊意境,中間夾雜著同性戀,異性戀,以及壓抑的情慾。
愛默生學院視覺及媒體系副教授王淑真十四日晚應邀做開幕致詞者。她在會後指出,這部電影還是很蔡明亮,從以往的老兵、中年媽媽,到外勞,他一樣很關懷邊緣人,對他們抱有很大的同情心。這部片也一樣充份利用時間、空間因素,來描繪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的疏離感,即使是情慾,也藉手淫,而不是交合來達成。但是和以前不一樣的是,這部片的顏色較以往豐潤,劇情中帶著溫馨、希望,包括粉紅色的蚊帳在風中輕微飄動,Norman Atun悉心照顧受重傷的李康生,以及片尾李康生、陳湘琪及Norman Atun三人一起躺在大床褥上,漂浮在黑湖中。雖然他們也還沒交談,但似乎不像蔡明亮以前電影鏡頭中人物的各自獨立生活,沒有交集。她說,可能是蔡明亮年紀大了些,對家的感覺濃了些。
據悉,馬來西亞當初禁映,認為是揭露國醜的八大理由,包括(一)本地年輕人欺騙和毆打外勞,(二)本地人冷漠無情,不理會暈倒的人,(三)乞丐散佈街道和小巷,(四)烟霾情況嚴重到有人以塑料碗、塑膠袋掩口遮鼻,更過份的是有兩個談情說愛的人,也載著口罩,(五)貧窮到有人抬走被丟棄的床褥,(六)住宿的地方狹窄髒亂,(七)廢棄的住宅工程,(八)非法外勞散佈得如不受控制。
「黑眼圈」接下來的放映日期與時間如下: 9月19日 下午7時45分,
圖片說明:
愛默生學院視覺及媒體系副教授王淑真應邀為「黑眼圈」在波士頓首映致詞。(菊子攝)
幕後推動、籌劃這一比賽的教會執事吳子平在頒獎典禮中高興表示,從參賽隊伍之多,以及隊員們在比賽中所展現實力來看,他們很可以明年組隊參加北美華人排球賽的每年一度大賽,出下大場面。
冠軍隊新龍餐廳老板劉松興並未親自下場,但決賽當天早在開賽前,就趕到現場為球隊打氣。他笑說自己「骨頭已老」,打不動,餐館內的員工,平時也鮮有機會打球,當初組隊時,還真有點困難。但想想這麼一樁鼓勵餐館員工多運動健身的美事,當然要支持,所以招兵買馬組成隊伍之外,自己也來當啦啦隊。
荷花園隊其實也得招兵買馬。連開中西旅遊社的王曉元,也被拉來當傭兵,重新砥礪廿五年前的球技。不過荷花園老板黃頂生本身就是排球愛好者,當年他和妻子黃翁綺霞,還是在紐約的排球場上認識的。這次的羅州華人餐館業排球賽,他早就摩拳擦掌的準備親自下場。
不過,打球這運動,到底和體力還是很有關係,荷花園隊成員的平均年齡四十多歲,和新龍隊廿幾歲的小伙子一比,技術不見得差,但要救球的在場內奔跑,就沒法持久了。
上次在拔河賽中奪得冠軍的冠島隊,老板陳毅這趟親自下場,但顯然平時練球機會不多,隊員們又是臨時成軍,委曲的抱回季軍。
其他的參賽隊伍,分別為陸氏隊、友誼隊,以及由湯俊傑等一群大專生及高中生組成的混合隊─魔鬼錫罐隊(Evil Tincan)。陸氏隊的老板,陸松慶及陸惠萍夫婦決賽當晚也到場加油。
上次在拔河賽中贏得冠軍的御膳園餐廳,老板鄭勤杰、余姿靜夫婦,還有新華飯店老板甄小梨等人,這趟也都只在旁觀戰、加油。
教會的顏牧師,在比賽結束後的頒獎前,還講了個小故事,鼓勵所有參賽者,在人生中要抱持同樣的努力態度與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
這場首屆羅州華人餐館業排球賽原定八月廿一日開打,廿八日賽畢。但八月廿一日,超熱鬧的有二百多人出席觀戰後,決賽時,DeFelice地產經紀公司的黃鳳池等媽媽們,為捧兒子參賽的場,也都來加油。
圖片說明:
新龍隊贏得首屆羅州華人餐館業排球賽冠軍,老板劉松興(右三)與隊員們從顏牧師(右二)手中領得大大的冠軍盃。(菊子攝)
昨日討論的四項土地發展項目,包括華埠牌樓區的規劃進展報告,閉合水域潮淹區(Landlocked Tidelands)相關法案,塔芙茲大學牙醫學院大樓加蓋計劃,以及廿四號地段。
在華埠牌樓區規劃部份,SAS Design公司負責人華茲蓋斯(Arturo Vasquez)說明,經過三次社區規劃(Chinatown Gateway District Community Charrette)討論,他們為「華埠牌樓(Chinatown Gateway)/南灣特別研究區(South Bay Special Study Area)」總結出五點規劃原則,包括在地基穩固處儘量為社區建可負擔住宅,把這地區內的開放空間及公園,和蘿絲甘迺迪綠路(Rose Kennedy Greenway)連成一氣,保留已有百年歷史的Trigen大樓,並整修為可供社區使用的大樓,挑選可幫助地方增加就業機會及小生意機會的商業化土地發展,以階段性的漸進方式,來發展這一地段。
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並在會中呼籲社區,寫信支持聯盟研擬出來的這些發展原則,並預定在十月底召開會議,向社區做完整規劃報告時,交給波士頓重建局,以期市府及麻州收費公路局將來在落實發展計劃時,能顧及華埠民眾的意願。
梁志生表示,昨日是規劃討論「社區之旅」的第一站。他和SAS Design公司下週一起,將陸續到華埠社區議會,中華公所、華人前進會董事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董事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董事會、皮革區社區議會、華埠居民會等機構做說明。
閉合水域潮淹區(Landlocked Tidelands)部份,華埠社區聯盟請來波士頓重建局水前區計劃(Waterfront Planning)副主任麥健尼斯(Richard E. McGuinness)來做說明。他表示,今年二月十二日,麻州最高等法院(SJC)頒令,指麻州環保局(DEP)無權於1990年頒佈法令,豁免土地發展計劃不受第九十一章(Chapter 91)的和潮淹地有關水路法(waterway statute)限制。
麥健尼斯指出,問題關鍵在座落於潮淹區內土地的擁有權(title ownership),以及改變土地用途的可能。目前麻州議會內,參眾兩院各有一相關法案在討論中。但在麻州議會通過法令以前,麻州法官於二月份所頒新令,將對這一區域內的土地都有影響。
他說明道,在法官的新令下,這地區內的土地,未來若要發展或施工,將都須另外申請許可牌照。
華埠社區聯盟關心華埠之內到底有多少土地座落於這一區域之內,也要求麥健尼基幫忙確認。
塔大牙醫大樓加蓋五層樓部份,塔大代表說明目前進展後,華埠社區聯盟執委梅雪嫻,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都追問社區福利,是否可為社區增加就業機會,及職業訓練等。
廿四號地段部份,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員張冬向與會者介紹該會的新項目經理陳潔瀅,以及新波士頓公司的Lillan Lew-Hailer。他也宣佈喜訊,感謝各界支持,波士頓重建局董事會已於八月份批准把W酒店動工所應繳交的社區發展金,以及來自波士頓市住宅發展基金的合共二百五十萬元,發交給該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預定十月四日舉辦「許可(permitting)講座」,幫助社區瞭解土地發展計劃取得政府相關單位許可的過程。
圖片說明:
波士頓重建局水前區計劃(Waterfront Planning)副主任麥健尼斯(Richard E. McGuinness)以地圖說明受影響的潮淹區地段。(菊子攝)麻州副州長穆瑞(右四起)、麻州眾議院議長狄馬西,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討論近兩年,施工逾一年的波士頓華埠公園,昨(十二)日下午在包括麻州副州長穆瑞(Timothy P. Murray)、麻州眾議院議長狄馬西(Sal DiMaci)、華埠公園公民顧問委員(Chinatown Park Citizens Advisory Committee)共同主席范王柳娥等逾百人出席的熱鬧中,剪綵啟用。
何陳素珍(左起)、黃述沾、范王柳娥、劉啟祥、麻州副州長穆瑞、 麻州眾議院議長狄馬西、梅伍銀寬、余仕昂、梁國忠、波士頓 市議員史帝夫莫菲等人在剪綵儀式後遊走到公園出口。(周菊子攝) |
波士頓華埠「天下為公」牌樓前面,現在是一片寬闊廣場。向左沿著愛丁保羅街走到皇冠餅家,就開始綠樹、竹林,小溪、流水、曲徑,錯落有致組成的公園,最後在益士石街前,以一座取代拱門的紅色現代藝術入口,作為華埠公園和蘿絲甘迺迪綠路(Rose Kennedy Greenway)的連接點。
昨日擔任司儀的麻州州長辦公室運輸及公共工程卿(Secreta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Works)柯罕(Bernard Cohen)也指出,華埠公園是佔地共約三十畝的蘿絲甘迺迪綠路中,第一個落成啟用的公園。
應邀主持剪綵的麻州副州長穆瑞指華埠公園是波士頓有史以來最大型公共工程中的一部份,得以落成,靠許多人的努力。
狄馬西也強調,他從十多年前的反對建DD坡道(ramp)就和華埠居民站在同一陣線,一個安全、可供整個社區做休閒娛樂使用的空間,更是他和華埠居民多年來的共同要求。華埠公園的於今落成,他覺得很具有華埠將更繁盛的象徵意味。
華埠公園公民顧問委員共同主席范王柳娥回述歷史的指出,早在六十年代,華埠牌樓一帶停車場,華埠居民們總在週日,沒人停車在那時,把這塊土地當作華埠社區民眾的社交活動場所,大人群聚,小孩戲耍。華埠公園的落成,將可讓華埠居民有個舒適空間,重溫當年鄰里間的彼此熱絡交流。
不過就如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私下表示的擔心,范王柳娥指出,許多當日出席者也問起,要如何常保華埠公園的乾靜、整潔。她呼籲華埠民眾要以「人人有責」態度,來攜手維護華埠的這一新資產。
華商會會長梁國光與華埠主街主席余俊明,以及波士頓警察局A-1區社區組小組長湯姆利馬都表示,在空曠的廣場部份,擺設小販攤位,甚至安排個農夫市場,都可增加華埠牌樓前的人氣與熱鬧。波士頓市公園局昨日派人代表出城到南美洲的波士頓市市長馬連奧致詞。該名代表並指出,華埠公園將來的維持將由蘿絲甘迺迪綠路保護會負責,但審發使用證(permitting)則由該局負責。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梅宇國、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等人則私下表示,當年他們幾乎出席了每一場華埠公園設計草案的公聽會。他們的印象是落成啟用的華埠公園,和他們印象中的設計不一樣。少了許多他們希望有的更具中國特色的東西,包括中國味道的雕塑,中國字等。
代表皮革區(Leather District)擔任華埠公園公民顧問委員共同主席的史利(David Seeley)則表示,為因應預算及各種其他因素,公園設計圖最後確有小變動。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圓點襪(Dainty Dot Hosiery)」大樓改建後過高,影響了華埠公園的景觀。
昨日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