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1月 29, 2024

何瑞恩: 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見證民主制度成熟 選民盼黨派制衡維持現狀

講座主持人傅仕卓()和講者何瑞恩()(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台灣的民喊話,形容得像生死存亡選擇,布魯金斯 (Brookings) 研究院的何瑞恩 (Ryan Hass) 卻分析,台灣人就只把它當場選舉,中美台都傾向維持台灣穩定。

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左二)、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右一),外交部
陳艾芸副領事
(左一)和講座主持人傅仕卓(右二)和講者何瑞恩()(周菊子攝)
               在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於125日舉辦,以「台灣2024選舉: 何瑞恩的選後分析 (Taiwan Elections 2024: A Post-Elections Analysis with Ryan Hass)」為主題,由波士頓大學Pardee全球研究學院國際關係教授傅仕卓 (Joe Fewsmith)主持的台灣論壇講座中,布魯金斯ˇ研究院約翰桑頓 (John L. Thomton) 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何瑞恩畫龍點睛地闡述了他的看法,包括113日的台灣選舉都發生了甚麼,以及這場選舉告訴大家的未來方向。

講座主持人傅仕卓()和講者何瑞恩()談起歷史中的蒙古問題。
(周菊子攝)
               何瑞恩先說明在台灣的選舉制度中,選民們今年有3票,總統,政黨及立委,各一票。他指出,這很重要,因為這制度從立法院的113席中,保留34席給政黨。選舉結果是國民黨得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沒有任何一黨有57席的過半數。何瑞恩認為這告訴了人們,台灣選民多務實,確保了國家的黨派分立,3黨必須協商,才能做成任何決定。當選總統的賴清德在選後也承認三黨分立的現實,承諾將聆聽其他黨派的聲音。

                                   何瑞恩認為,台灣選舉結果是健康的民主範例,呈現了人民意志,若放大到中美台三方關係來看,未來一年會動盪不安,但可管控,三方領導人都有很強的意識要避免發生任何戲劇性情況,基本上都希望維持現狀 。

何瑞恩指賴清德也知道自己只拿到40%選票。(周菊子攝)

                            何瑞恩認為,台灣選舉結果是健康的民主範例,呈現了人民意志,若放大到中美台三方關係來看,未來一年會動盪不安,但可管控,三方領導人都有很強的意識要避免發生任何戲劇性情況,基本上都希望維持現狀。

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問台灣海峽如何維持穩定。(周菊子攝)
            在何瑞恩看來,蔡英文冷靜,聰慧,賴清德活力充沛,積極參與,2人儘管風格不同,在營運政府上面對的限制卻相似,由於賴清德在立法院沒有多數席位的支持,要做事必須妥協,也就逼使他得向中間靠攏,妥協的認可台灣人民維持台灣現狀的意願。

波士頓大學亞洲中心主任Robert Hefner感謝教育部與該校簽署了
又一個五年合作合約。
(周菊子攝)

               未來一年,習近平當然還是會繼續以武力威脅台灣,以心理壓力來磨耗台灣人民意志,但也會同時積極維繫美國關係;賴清德則會很忙碌,要爭取信任,向各界證實,他能夠勝認維持台灣穩定這任務;美國總統拜登目前最關切的則是如何打敗川普,贏得2024年大選。換言之,中美台都希望維持台灣現狀。

               在分析台灣的選舉結果時,何瑞恩說,這次選舉顯示台灣的民主制度運作得有多好。井然有序地進行、落幕,彰顯台灣選民成熟,根本不把這次選舉當成是轉捩點,或歷史時刻,也沒人把這次的選舉真當成是在戰爭與和平,或民主與獨裁之間做選擇。投票站出口的統計調查也顯示,選民們在很多重要事情上,基本想法很一致,想要維持現狀,。想要領導為他們爭取迎來不易的自由,希望政府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機會。

               在何瑞恩看來,3名總統參選人都很清楚選民的想法,還都強調自己能維持現狀,會做得比另一個參選人更好,而且雖然這3人各有不同之處,但都同意要加強經濟實力、多元化台灣的經濟關係,辦好教育,擴大醫療健保等。34%的選民認為經濟是下一屆總統該處理的最重要問題,其次是兩岸關係約18%,然後是教育,排第3

               這次選舉和前兩次政黨輪替時的不一樣之處是,前兩次都是因為在位者失去民心。2008年時,人民覺得陳水扁太過激進,想要中庸,所以迎來馬英九,2016年時,人民認為馬英九和中國太親近,想要恢復中立,於是票投蔡英文。但是2024的選舉,卻不是關於蔡英文一個人,於是容許了賴清德贏得40%選票。

               賴清德知道自己只得了40%的選票,是歷來最低的得票率。雖然有60%的選民沒支持賴清德當總統,但是那60%分別給了另外兩黨,因此讓賴清德僅以40%的得票率就贏得了選舉,但另一個原因是蔡英文的全力支持。民進黨在投票前推出的「上路了」宣傳片,蔡英文在片中把車鑰匙交給賴清德,很象徵性地說了,以後這就是你的了。

               在講座討論環節,主持人傅仕卓提出,他記得歷史記載中有1945年,蔣介石要和蘇聯簽署中蘇協議,蒙古交給蘇聯,時任外交部長的宋子文因而辭職,拒絕簽署割讓中國領土的協議。他認為中國大陸或習近平對台灣的態度,也一樣如此嚴肅。

               傅仕卓也問到柯文哲現象。何瑞恩指出,一來柯文哲的言行和一般政治人物都不一樣,二來現年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可以說是在民進黨執政的環境中長大的,希望有所變革,所以選擇了柯文哲。在這次選舉中的另一不可忽視人物是馬英九,在選舉前數日他接受媒體採訪時直白的說,台灣一定打不過中國大陸,大家應該要相信習近平,導致選前的最後催票,沒人邀請他站台。何瑞恩表示,這基本上等於台灣人民告訴習近平,不接受一國兩制。

               波士頓經文處長廖朝宏在座中也問了一個問題。他指出,這問題何瑞恩也曾撰文談及,就是兩岸關係該如何維持穩定,和平。何瑞恩坦言,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可以從3方面談,一是中國大陸希望把中台問題縮為內部議題,不要國際關注,但是台灣問題世界都灌注,尤其是台灣的經濟,以及某些產業在世界上已經有著舉足輕重地位。二是台灣必須儘量忍氣吞聲,同時非常有選擇性的動用資源,創新思考,充分利用先進科技,包括無人機等等,遏止北京進犯意圖,讓北京計算後為動武可能造成的後果而忌憚,最後是不要挑釁的讓中國領導人覺得別無選擇。

               波士頓大學亞洲中心主任Robert Hefner表示,該中心將於328日舉辦下一場講座,題目為「台灣海峽戰略與環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