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5月 23, 2017

頂大學人講座談臉書現象 討論用景觀預防環境災害

經文處教育組提供。
            (Boston Orange)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與駐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合作,520日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第三場「2017年頂大學人講座」。兩名中山大學教授,陸曉筠及王紹蓉依序講談「環境災害來臨-由『景觀』角度淺談城市韌性」,以及「那些臉書教我的事:那些線上的你、線下的你以及你與我的交會」。
陸曉筠的專長是城市景觀。他先問什麼是「景觀」?接著介紹「城市韌性(Resilient City)」概念,指出學者、專家為因應氣候變遷,開始探討如何讓人口稠密的城市更具韌性及永續性。
陸曉筠以波士頓與紐約為例,說明兩市為預防未來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災害,制定了計畫。包括濱海的波士頓市及臨河的劍橋Cambr市都有研擬防洪等計畫。紐約市經過2012年珊蒂颶風一役,做了「Big U計畫」。
她指出,陸教授也舉波士頓及紐約成功的城市景觀案例,如由
Frederick Law Olmested設計的波士頓「翡翠項錬(Emerald Necklace)」,紐約市的「高線公園 (High Line)」都是用景觀設計讓居民在市中心享受自然綠地,又藉大量自然植物來保存水資源,間接防止汛洪的成功案例。
嘉義東石鄉的鰲鼓濕地,也利用該地候鳥南遷特色,做生態保護與候鳥觀賞的成功景觀設計案例。
她在會中還分享許多維護居家花園的常識與經驗,送給聽眾一些她買來的麻州當地植物種子,鼓勵人們在自己家裏打造符合自然生態的永續花園。
            研究大眾傳播行銷的王紹蓉,在下半場講座中分享她研究的臉書現象。她指出,臉書創立於2005年,2006年開放供大眾使用,至今十餘載,已然全球首屈一指的社群媒體,具有極大的傳播影響力。
臉書造成低頭族,使用者機不離身等現象的研究,也一下子成為顯學。
王紹蓉以逗趣幽默的圖片解說臉書現象,分析臉書使用者多半喜歡分享偶而為之的海灘度假旅遊,或是到高貴餐廳用餐的慶祝等炫耀性訊息,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引發了臉書訊息有多真實的討論。
王紹蓉指出,使用者的選擇性地公開某部分的自我(selective self-disclosure),並與親友分享,討論,究竟使人感到更孤獨或快樂,讓人深思科技與個人,社會之間的關係。

            會末的問答及討論十分熱絡。(駐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提供資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