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指出,「絲竹春吟」青少年中國器樂音樂會是為激勵青少年學習中國器樂意願,引發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並為他們提供觀摩與表現機會而發起、籌辦的音樂活動。過去四年來,已有數百名青少年曾經參加。
今年為誌記五週年,「絲竹春吟」採取先辦甄選會,再辦演奏會的形式舉行,共27組9至22歲青少年參加了甄試,有13名個人,以及林湛濤執教的波士頓二胡樂團、李平執教的揚琴古箏青少年樂團、陳志新執教的波士頓水底魚打擊樂團等三個團隊,獲選於六日晚在波士頓第一教堂表演。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碩士,今年才成為紐英崙音樂學院現代即興表演系首名中國樂器學生的翁慧,當晚以嘉賓身份,壓軸演奏了「四段錦」、「臨安遺恨」兩曲。
評審老師中的東北大學音樂系主任Anthony De Ritis,中國歷史學者陸惠風,當晚做了簡短講評。
Anthony
De Ritis二年前開始接觸中樂,去年才以傅爾布萊特(Full Bright)學者身份,到中央音樂學院做研究。他認為這次的參加「絲竹春吟」甄選者,有許多人水準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陸惠風則指音樂和書畫都是講究神與氣的藝術。他認為今年獲甄選演出者,不但氣定神閒,神勻氣足、神氣一貫,還展現出音樂的浪漫,能包括痛苦、恐懼、緊張等複雜的美感,讓人聽出些深沉意義。
笛子和笙,各只有一人獲選。周明以笛子演奏「揚鞭催馬運糧忙」。今年十五歲,住在貝爾蒙鎮的賴欣洁,演奏笙。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是藉由QQ上網,跟從一名在杭州的老師學吹笙。才學了三年,這晚就能上場演奏「歡樂的草原」。
獲選演出者中,只有一隊雙人組。就讀北牛頓高中,從小學四年級起就隨張鎮田學揚琴的譚鼎翰,和就讀康可卡萊爾(Concord-Carlisle)中學,原本學小提琴,四年半前轉跟馬燕學二胡的黎德高,演奏了「洪湖人民的心願」。
當晚出席的家長,顧鴻生、周雄偉等人,對自己的小孩獲選演出,都感到高興非常。林湛濤、李平、陳志新等樂團老師,也為他們的學生合作無間,有韻有致,笑得臉上綻花。
前述表演者經知名小提琴家張萬鈞(Lynn
Chang)、東北大學音樂系主任Anthony De Ritis,以及朱蓉、陸惠風、王麗文、吳潤霖、尹沛、張長峰等音樂家及藝評學者,依技巧、音樂性、台風儀表及整體表現評分。獲選者不但獲頒獎狀,還獲得八十到二百元不等獎金。
查詢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詳情,可洽譚嘉陵,電話781-259-8195,電子郵件Foundation@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www.ChinesePerformingArts.net。
圖片說明:
「絲竹春吟」全體演出者及出席評審、主辦人等會末合影。(菊子攝)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左二)和黎德高(右起)、賴欣洁、譚鼎翰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第五屆「絲竹春吟」音樂會特別表演嘉賓翁慧彈奏姿勢優雅。(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