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波士頓劍虹體育會、台山同鄉聯誼會、華埠居民會、越南社區等參加活動者強調,這是場不分黨派的感謝聚會,不是競選活動,兩黨都有人出席。
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父母來自台灣的共和黨籍牛頓市議員談繼欣,活動發起人余俊明,廿日晚也都在會中發言。余仕昂還要求布朗支持雙語選票,反社區安全法。談繼欣則提及她父母早年在新澤西州也參與推動要求美國國會為通過排華法案一事道歉,但當年的行動並未成功。
麻州亞裔共和黨協會黃鷹立會後表示,民主黨籍的愛德華甘迺迪(Ted Kennedy)和紐英崙地區的華人社區一直非常熟稔,但終其在生之年,都未推動美國國會就排華法案一事有任何表示,最終由布朗促成此事,讓人不得不稱讚布朗。
刻正競選連任的聯邦參議員布朗,廿日晚到會場後,逐桌握手,應出席民眾要求一一合影,待前述眾人發言後,才表白自己幸運,有機會成為提出「遺憾」議案的人。他表示自己當選為聯邦參議員後,才注意到華人在美曾遭遇那麼不公平的狀況,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位全民參議員,並不只是某一黨派的參議員,因此提出這編號201的聯邦參議院議案。他希望自己將來有機會繼續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布朗也在講話中提及,他曾經應邀訪問台灣,對美國以外的華人社區也有了點瞭解。
廿日晚的感謝聯邦參議員布朗會,由黃納斯擔任司儀,陳國華做翻譯。黃國威負責聯絡帝苑大酒樓東主黃官羨提供折價簡餐。
圖片說明:
劍虹體育會創辦人之一阮浩鑾(左)早在今年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右)初參加阮氏春宴時,彼此就已熟識。(菊子攝)
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中)自從當選後,多次應邀參加華埠聚會。他在其中一次聚會中和余文博(左)夫婦合影。(菊子攝)
王藐若(右起)、Betty Kim、黃鷹立、黃國威、黃官羨、黃納斯等人協助籌辦感謝聯邦參議員布朗聚會。(菊子攝)
紐英崙美東公安隊會長胡振勝這天特地把他祖父當年獲特准進入美國的珍貴的歷史文件帶到會場做見證。(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