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3月 22, 2011

波士頓國際海產展人氣旺 130多國各有不同處境

北美最大,全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的波士頓國際海產展(Boston International Seafood Show)將於今(廿二)日下午落幕。來自130多國的900多家廠商競相展銷產品之外,昨(廿一)日還有一場大會,討論如何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海鮮荒。
            今年來自台灣的參展者,仍由台灣區冷凍水產公會將在公會總幹事徐著英率領,共有十八家廠商參加,其中的天和生物強調賣的是健康環保觀念,遠不只是水產品。蘭揚食品是台灣獲得GSFI認證的僅有的兩家廠商之一。
            中國大陸則有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廣州對外貿易進口協會、浙江時代展銷服務團、北京Yin Qi Cheng展團、北京Leway國際展銷公司團等五個團。另有湛江匯豐水產公司等個別參展的公司,共不下140家。
            率領28家廠商參展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展覽交流部主任王悅表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水產品量,已連續八年高居第二位,但近年來美國買家竭力壓低價格,但中國內的原料(飼料)、人工卻已上漲不下15%,以致於尤其是羅非魚(tilapia),中國廠家面對報價比成本價還低的情況,也有生意做不下去的感嘆。至於蝦,則有中國面對著須繳納高達52%傾銷稅的現實,有著不易和泰國、越南等地競爭的困難。他們仍然來美參展,原因之一是這仍是世界最大的海產展之一,還是得來見見客戶。
            法新社在一篇報導中指出,美國政府最近新出版的防止肥胖飲食建議,包括食用魚的份量應該加倍。國家漁業學院(National Fisheries Institute)發言人季伯森(Gavin Gibbons)也指美國平均每人每年食用約15.4磅海鮮,110磅啤酒,77磅豬肉,但日本人食用的海鮮量,卻是美國人的五到六倍之多。
可是美國的海鮮,有83%仰賴進口,世界各地也都有捕漁過度現象,即將佔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亞洲,中產階級人數正大量增長,食用海產、水產漁量都正大幅成長,如何利用水產養殖業,來調整生態環境,同時避免可能發生的海鮮荒,已變成海產、水產業者的最大挑戰。
海鮮源(Seafood Source)的一篇報導也指出,全求水產養殖聯盟董事長錢伯連(George Chamberlain)也說,當人們有了更多收入後,首先改善的是個人飲食,食用更多動物蛋白。中國挑選的動物蛋白來源是海鮮。他也表示,估計中國今年將從目前的海鮮淨出口國,轉變成海鮮淨進口國。尤其是中國對蝦的需求量在2007年就已高達四十億噸。美國去年對海鮮產品的總消費量卻也才四十五億磅。
從中國來參展、擺攤的湖南亞華水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盛佳林昨日也透露正考慮開始也做進口海鮮水產業務。
波士頓國際海產展昨日這場「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海鮮荒」的座談,由全球水產養殖業聯盟(Global Aquaculture Alliance),以及多元化商務傳播公司(Diversified Business Communications)舉辦。應邀講談者包括Adolfo Alvial 諮詢公司創辦人Adolfo Alvial講談智利如何因應鮭魚貧血症危機,世界銀行的Shahridan Faiez討論馬來西亞的iSharp項目發展概況,為世界銀行管理碳金融集團資金發展的Michael Rubino,講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美國水產養殖概況。湛江國聯水產公司董事長李忠,講談了中國如何因應境內的蝦需求量大增。李忠指出,應用新科技來降低成本,把養殖蝦的時間從150天縮得更短等,是主要的因應之策。早在2002年時,每公頃的養殖地只能生產3000隻蝦,2010年採用新科技後,卻能每公頃養殖50000隻蝦。以前生產一千公克的工廠,現在能生產一萬公克或更多。
徐著英昨日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及商務組秘書李聰貴到訪時談及,台灣水產業在面對中國大陸越來越多越多公司參展的競爭,走質量路線。日本海嘯地震天災對日本漁業的影響時表示,估計日本至少要花五到十年時間,才有可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第一財經日報也在三月中旬時報導,日本水產貿易協會早於2009年就已指出日本漁業陷入困境,進出口量都持續減少,甚至高達18%

圖片說明:
台灣區冷凍水產公會總幹事徐著英(右起)在會場接待到訪的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商務組秘書李聰貴。(菊子攝)
商務組秘書李聰貴(左起)、台灣區冷凍水產公會總幹事徐著英、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拜訪天和生物董事長劉天和的攤位。來自台灣的參觀者邱瑋琦。(菊子攝)
湖南亞華水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盛佳林已來波士頓參展不下七、八年。(菊子攝)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展覽交流部主任王悅率28家廠商參展。(菊子攝)
與會者幾乎都覺得今年人更多。(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