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11月 19, 2013

台大校友會年終聚餐會長換屆 張維均交棒給范美蓉

大波士頓地區台灣大學校友會上週末在貝德福(Bedford)鎮竹葉青(Bamboo)餐廳舉辦年終聚餐,感謝幹部團隊又一年的熱心服務,見證張維均,范美蓉交接會長職務。
            根據該會網站,大波士頓地區的台大校友會是校友唐健輝和一批熱心校友,在1985年慶祝母校校慶的聚會上正式成立,迄今已有28年歷史。
            十六日晚,該會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嘉賓蒞會同賀,才子袁尚賢巧訂字謎,新幹部王啓恆費心設計賓果遊戲題目,使得整晚聚會笑聲不斷。
        卸任會長,1989級電機系的張維均在會中感謝該會顧問,也是前任會長的許翠玲等人熱心匡助,還宣佈了新一屆幹部團隊,包括會長1983級商學院校友范美蓉,財務2002級會計系陳楷雯,通訊2000級經濟系蔡夢儒,會員2004級電子所尤智健,活動策劃2000級化工系洪龍興,活動及外聯2012及國企研的徐之昇,以及活動支援2006級生化所的范耀云,2003化學所柯又升,以及網站大師1996資管系王啟恆等。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當晚透露,這一、二年大概是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大勢力最龐大時期。除了她本人也是台大校友之外,去年抵波士頓上任的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新聞組組長朱永昌,以及在本地辦公室服務已數年的外交部組長陳佩瑩,領務秘書洪毓羚,也都是台大校友,這晚也都出席了聚會。
        當晚出席的七十多名台大校友中,老中青交流熱絡。袁尚賢以他獨有的“斷章取義”章法,編撰出的“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是“七七事變”,“樹很少的佛堂”是“少林寺”,苦也豬仔,做成皮鞋,註訂了的是“辛亥革命”,“好慕之情,由是平穩”是“愛因斯坦”等謎題與答案,讓座中眾人頻頻爆笑。“大智圓珠”猜當晚出席者人名,也很快就讓人猜出來是“洪慧珠”。
            王啓恆編撰的賓果遊戲題目,以“我們同科系嗎”,“你去過鳳城燒辣嗎”,“你拿過書卷獎嗎?”,要求玩遊戲的台大校友彼此探問,讓出席校友滿場飛的找答案,非常圓滿地達到促使校友們彼此認識的目的。笑友中的冉榆平顯然玩得最投入,得到連成十二條線最高成績。
            台大校友會卸任會長張維均鼓勵校友們上網,利用校友會網站的內部郵件,加強彼此間的交流。查詢該會詳情,可上網www.gbaantu.org

圖片說明:

            大波士頓台大校友會新屆幹部,左起,徐之昇,王啓恆,范美蓉(前),經文處長洪慧珠,陳楷雯,郭大文,以及卸任會長張維均。(菊子攝)

            袁尚賢出謎題,還有英文版。(菊子攝)

            台大校友會中有不少對夫妻檔。陳楷雯(左),游子揚(右)是近兩年加入的新對。(菊子攝)

            新會長范美蓉(右)玩賓果,向王啓恆報告連上線了。(菊子攝)

            前任會長許翠玲仍然在幕後幫忙校友會運作。(菊子攝)           











下為轉載文章:
誰是臺大學生?
 
 
 
請注意: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
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
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
 
 
如果說「臺大」的全名應該是「臺北大學」,其實並不算誇張。將近六成的臺大學生,來自於臺北都會區。除此之外大部分鄉鎮的學生,難得考上臺大。萬幸中了一個,全村廣播可能還不夠,應該要全鄉放鞭炮慶祝了。
 
我沒有臺大所有學生的母體資料,所以利用隨機抽樣調查的資料,來推估臺大學生的來源地。1054 個受訪者中,有 204 人回答不出自己上大學前住哪一個鄉鎮。甚至來自新竹市的 11 個學生,都不知道他們來自哪一個區。不過,如果遺失值與有效值的來源地結構沒有太誇張的差距,那麼這張地圖還是充分反映臺大學生來自少數地區的事實。
 
在臺大校園裡隨機抓 11 個學生,就會有一個是在大安區長大的。大安區只不過 30 萬人口,但是上臺大的人數居然可以抵上整個臺中都會區或高雄都會區。三大都會區以外,要上臺大就更難了。不過倒是有幾個小鎮例外,像是豐原、員林,上臺大的人還不算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所謂的文風鼎盛。
 
為什麼臺大學生如此極端地來自少數地區呢?我們再看看其他數據,就會恍然大悟了。根據同一份調查資料,臺大學生的父親有 27.9% 是公務人員、49.6% 是中高白領階級,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 6.9%、是農人的更只有 1.6%。另一方面,臺大學生的家庭所得,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原來,像我這種來自勞工家庭、母親一個月領一萬初最低工資的人,在臺大是如此鳳毛麟角。
 
這樣大家應該知道「誰是臺大學生」了吧?偏偏這些中高白領階級的子弟,大部分學雜費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的。而一大群上不了臺大的農工階級,則辛苦賺錢繳稅,以支出這一大筆教育補助款。套句臺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的話:「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
 
下面是兩篇相關的重要文章,很值得您看一看:
http://jschang.myweb.hinet.net/2help.htm
http://jschang.myweb.hinet.net/sndiff.htm
 
下面是相關的研究報告:
▲台大駱明慶教授研究報告之摘要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papers/NTU.htm
★台大駱明慶教授研究報告之全文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NTU.pdf
 


          
 甄選入學 窮學生難進台大

2007/04/14 07:10 記者: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聯合新聞網

窮學生難進台大窄門?今年台大甄試錄取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低收入戶學生上榜,顯示甄選入學的管道不利經濟弱勢學生。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多元入學用多元標準取才,本意良善,但往往為顧及公平,卻犧牲正義,窮人家的孩子沒錢從小補才藝、也常為了幫忙家事無暇參與社團活動,缺乏相關經驗及得獎資歷,甄選入學時難免吃暗虧。

大學甄選入學最近陸續放榜,繼前天清大之後,台大昨天也放榜,一萬八千多人報名,僅有一千兩百多人錄取,建中、北一女等五所明星高中就囊括半數名額;交大、陽明、政大等卅多校將在十七到廿日間放榜。

低收入戶學生甄選入學,除了報名費全免,沒有加分或保障名額的優惠,
錄取台大人數一向少得可憐。以今年為例,只有北一女一名學生錄取台大農經系;另外四名低收入戶學生都是備取,其中蘭陽女中有名學生考七十一級分,
生化科技系備取第二名,較有可能遞補上。

吳武典指出,教育部民國八十六年修改特教法,要加強鑑定、輔導經濟文化不利的資優學生,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幫助有天分、卻沒錢栽培的孩子,十年來卻看不到具體成效,甭說音樂班看不到窮人家的小孩,數理資優班也是少之又少。


他主張,台大等各校應全面檢討甄選入學錄取標準是否不利弱勢生,但也不必因噎廢食,縮減甄選名額。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有不同看法。他說,弱勢生若因欠栽培,想甄選音樂、美術系是比較難,但甄選一般科系,教授是看學生有無就讀潛力,和家境應無直接關係;經濟弱勢生占台大學生總數比率,的確偏低,但也不乏出自工、農家庭表現優異者。

相較於經濟弱勢生難以擠入台大,離島、原住民考生就幸運多了。
台大今年以外加名額錄取八名原住民及廿一名離島考生。
 

亞洲民主國家幾個主要大學學雜費收費的情形:
新加坡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19萬元,
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8.5萬元,
日本的東京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8.5萬元,
韓國的首爾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大約是台幣6.5萬元,
台灣的台灣大學學生每學期繳的學雜費卻還不到台幣3萬元,

 


星期一, 11月 18, 2013

MIT-CHIEF:熊曉鴿談夢想成真,騰訊說未來創新在中國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創業論壇(MIT-CHIEF)以“化構想為影響(Transforming Ideas to Impact)”為主題的第三屆會議,昨(十七)日落幕。主講嘉賓熊曉鴿的“夢想成真”故事,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副總裁鄭志昊的“未來創新在中國”豪語,都讓與會者中的學生熱情沸騰,躍躍欲試。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創業論壇今年跨入第三屆,不僅吸引更多人加入工作團隊,報名與會人數也破紀錄的超過675人。
在十六,十七日的一天半會議中,共有6名主講嘉賓,5場座談。其中“新興科技及未來”,“社會責任與創新”都是新增加的環節,也引起許多迴響。
尤其是Terrafugia公司執行長Carl Dietrich在會中以幻燈片展示的第二代“會飛的汽車”,更是讓許多人睜大眼睛,充滿期待。不過Carl Dietrich坦言,“會飛的汽車”技術部分不難,麻煩在於各國對汽車及飛機等規定不一,標準要求有異,要真正能商業化,恐怕還要八到十年時間。中國已有不少汽車廠商及投資者表示了興趣。
第一天會議,邀有麻省理工學院Legatum中心創辦人Iqbal Quadir,國際數據集團資本合夥人公司(IDG Capital Partners)創辦人熊曉鴿,DCM共同創辦人Dixon Doll等人做主講人,安排有“新興科技及未來”,“醫療護理及生物科技”,“社會責任及創新”等座談。晚上請來今年剛當上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的陳剛做主題演講。
麻省理工學院Legatum中心創辦人Iqbal Quadir藉“農夫如何改變了中國”一書指出,中國在19721982年間,經歷許多挑戰,卻都能因應狀況,從底向上的找出解決辦法。2013年出版的“來自底層的資本主義:中國的市場及機構改變”,也闡述儘管政府有許多限制,私營企業照樣欣欣向榮,都讓他從中國學到了許多。他認為中國目前需要體認的是,“人”是中國最大的資源。
國際數據集團資本合夥人公司(IDG Capital Partners)創辦人熊曉鴿在會中笑言自己做的是Cto CCopy to China)事業,簡述他從一名新華社記者,搖身變成中國創投界舉足輕重人物,經國際數據集團支持,實現在中國出版更多科技雜誌,在中國成立風險投資公司這兩個夢的經過。
熊曉鴿指出,中國現在的環境和廿年前已大不相同,汲汲營營尋求的不是資金,是好構想。在他個人看得到的領域,北京的空氣污染,能源來源與效率,中國的娛樂業等等,都是有巨大機會的行業。在抵達波士頓前,他才剛在洛杉磯推出一個“中國故事”基金,希望推動更多好萊塢編劇到中國走走,編寫創作並拍攝中國的電影故事。
昨日的會議只有半天。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副總裁鄭志昊昨日在MIT-CHIEF中,以騰訊申請獲准的專利數目已高達1250宗,在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中,僅次於谷歌的3410,雅虎的1455,排名第三,中國的點評網(dianping)比美國的yelp,中國的快樂谷(happy farm)比美國的農村(Farmville)各早一年推出市場,QQ農村推出時每月使用者高達三億二千萬人,甚至吸引了健力士世界紀錄邀請他們去登記記錄。純粹在手機,或移動設備上以微信玩的打飛機遊戲,每月使用者也高達一億六千萬人,騰訊最近推出“微雲”,容許使用者享有10TB的超大儲存量,在在說明了東西方的不同,也證明了許多創新源自中國。
鄭志昊在會場中邀請眾人以微信中的我搖(We Shake)”功能,把他個人的微信聯絡方式加進各人的手機中時,只見全場滿座手機飛晃,搖聲震動,笑聲不斷,氣氛頓時更加高昂。
  
圖片說明: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創業論壇第三屆會議出席人數破記錄。(菊子攝)

            IDG資本創辦人熊曉鴿講述他實現兩個夢的經過。(菊子攝)

騰訊社交網絡事業群副總裁鄭志昊昨日演講完後,成了明星,
有好幾人請她簽名。(菊子攝)
            重想機械人(Rethink Robotics)產品發展副總裁陳爾蘭(右一),Terrafugia公司執行長Carl Dietrich (右三),JumpStarter執行長Dirk Ahlborn等人是“新興科技及未來”座談的講者。(菊子攝)

            “社會責任與創新”是MIT-CHIEF今年新增的環節之一。(菊子攝)

            26歲的華大基因科技公司執行長李英睿(左三)是“醫療護理及生物科技”座談得講者之一。(菊子攝)

中關村硅谷創投合夥人瞿明在講談結束後,有不少人和他談
項目。(菊子攝)
            MIT-CHIEF昨日在會議結束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菊子攝)

       

MIT-CHIEF昨日在會議結束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辦漢字文化節系列活動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與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合作,1116日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舉102年度海外漢字文化節系列活動」「看圖故事」、「國語朗誦」、「國語歌唱」等活動,提高參與活動者應用、認識正體字的能力與興趣。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員工許淑芬應主辦單位要求,還在會場放置數台電腦,提供數位教材讓學生現場練習選字、筆畫順序、發音等學習漢字的遊戲。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後右三)在活動結束時應邀頒獎,並和評分老師吳萍萍(後左四),魏禹嫻(後左三),以及參加活動學生,家長合影。(圖由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提供)


星期六, 11月 16, 2013

劉志攻駐渥太華歡迎波城舊識到訪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董事長張重華夫婦(中),會長游子揚夫婦(左一、二)日前代表該會,驅車赴加拿大渥太華,拜訪曾兩度派駐波士頓的中華民國駐加拿大代表劉志攻博士(右一)。
劉志攻代表安排波士頓老友參觀加拿大總督府(Rideau Hall)以及國會大廈之餘,暢敘當年波城舊事,濃情再湧,特地請他們代轉訊息,歡迎波城僑胞們隨時到訪。
查詢專協詳情,可上網 www.neacp.com ,或洽會長游子揚(2neac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