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4月 21, 2009

華埠學生、家長的「希望與夢想」

家長、學生怎麼說:
四月十八日在昆士小學禮堂舉辦的「希望與夢想」社區教育論壇中,有兩名學生家長及兩名學生從不同角度講談了他們對教育與社區的「希望與夢想」。
Linda Wang 有兩名子女,大女幾年前從昆士公校畢業,兒子還正在波市公校中接受特殊教育。
她是在女兒十歲那年,才從中國移民來美,在親友指引下,住進波城華埠。她和丈夫唯一的理想,就是子女能夠順利成長,美滿生活。但現年十六歲的兒子,患有自閉症,正在波市公校的特殊教育九年級就讀。過去十年來,波城華埠內,每一個課外活動項目都以沒有具執照特殊教育老師,沒有保險等理由,不願意收他,但她自己英文又不好,難以有效的為兒子爭取和正常學童一樣的課外活動。她希望波士頓公校今後能增加特殊教育班的課外活動,也為移民家庭父母提供英語課,幫助他們和學校合作,改善子女的教育效果。
高少榮說明自己是十八歲那年才移民來美,英語有限,但入讀查理士高中,順利升讀大學,成為專業人士,但這全靠華埠社區對移民的各種支援。如今他的兩名子女都在昆士小學就讀,他和學校溝通良好,也參加家長會,希望能以自己做為移民子女的模範,順利的在這新社會中成長、安居、就業。
Julio Shum是四年前從委內瑞拉的Caracas移民來波士頓的。他以不很流暢的廣東話說,搬來美國,要適應新環境,還要學英文,身邊的布萊頓高中同學,沒幾個亞裔,父母英語也不行,幫不了他的忙,日子真的過得很辛苦,幸好他參加了BCNC的課外活動,從華埠得到許多精神上的支持,才克服種種困難,今秋將升讀布朗大學。
Amy Lee代表的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後代。已獲全額獎學金,今秋從波士頓拉丁學校畢業後,將入讀紐約雪城(Syracuse)大學的她率直表示,英語是她的母語,中文是她的第二語言,而美國年輕人和中國傳統父母的處事方法,有極大落差,她和父母的溝通因此很有問題。
她的夢想是畢業後找份好工作,才好為母親在中國買個房子,並幫補她的弟弟支付上大學費用。
她的人生理想是擁有並經營一棟住宅大樓,能為很多經濟能力不佳,又有語言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暫時居所。
她慨嘆的表示,中國父母對子女期望極高,給子女帶來很大的壓力,她希望亞裔青年將來能彼此有更好的關係,彼此聯繫,互相扶持。父母們要適應美國生活,或至少瞭解美國生活方式,對子女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那將是他們可以瞭解自己子女的唯一方式。

圖片說明:
高少榮、Linda Wang,Julio Shum,Amy Lee發表他們的希望與夢想。(菊子攝0

華埠家長不贊成波士頓學區由三分五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華埠社區內九個組織合作,十八日下午在昆士學校禮堂,舉辦「希望與夢想」社區教育論壇,匯聚約三百名家長、學生及社區人士發表感言,向波市公校總監卡蘿強森強調,華埠不贊成學區由三分五的新計劃。 
麻州大學亞美研究教授江念祖強調,華裔孩童應獲學校協助,保有母語。(周菊子攝) 
          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也呼籲華裔社區家長團結起來,更經常召開類似的交流大會,以集結眾力,和學校系統溝通華裔家長及子女的需要。             波士頓市公校預計下一財政年度將面對一億元赤字。波市公校總監卡蘿強森(Carol Johnson)有意藉調整學區,把現行三個學區分成五個更小學區做法,縮短校車行駛哩程,以期目前佔公校預算總額9%,達7600萬元的交通運輸費,得以降低。 
 關心教育的家長紛紛出席「希望與夢想」論壇。(周菊子攝)
        卡蘿強森的這一重劃學區計劃,在今年二月中傳出時,就已引發各界議論。波士頓環球報並刊文指出,一旦學區重劃,貧困地區居民首當其衝,其子女能夠選擇就讀的學校數目大減,很可能因此陷入只能就讀品質較差學校的困境。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昆士學校家長會、華人前進會、華裔家長互助會、啟能計劃、僑立中文學校、中華廣教學校、堡壘村居民會、波士頓基督教華人佈道會等九個組織,有鑑於新移民家庭言語有障礙,難以自行向波士頓公校系統反映心聲,十八日特地籌辦了「希望與夢想」社區教育論壇,安排雙語翻譯,邀請兩名學生家長Linda Wang,高少榮,兩名學生Julio Shum,Amy Lee上台分享他們的希望與夢想,並請波市公校總監卡蘿強森到場,親耳聽聽華埠社區家長的顧慮。 
           在教育界工作了三十四年的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和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行政主任伍綺玲十八日在會中分別以中英文指出,來自中國的移民家庭和一般的美國家庭不一樣,一方面和學校溝通上,有著語言障礙,一方面卻又源於中國傳統,堅持著重視子女教育,全家犧牲來栽培子女的情況,並不罕見,但時代的轉變,讓華埠社區內的中國家庭面對著很大挑戰,包括在美國出生的子女和只說中文,或僅略懂英文的父母有溝通困難,華埠樓宇豪華化,讓工薪家庭吃不消,住不起,公校系統面對著經費縮減難題,州市政府履次出現刪減雙語教育,重劃學區要求等。 
          麻州大學亞美研究教授江念祖當天以家長身份指出,他住在牙買加平原。現年十五歲的兒子,出生後會說的第一種語言是廣東話,上學後,要不是因為曾就讀BCNC的愛群托兒所,學區制度許可,當年不可能進昆士小學,也就不可能繼續會說廣東話,勢必喪失與祖父母溝通的能力。 江念祖也指出,早年有許多西語家長會,中文家長會等從學校家長會中分出來的小組,經常互通訊息,但近年幾乎不見有這樣的聚會,家長們根本無從獲悉學校動態,也難做反應。江念祖還擔心,華裔社區內,現有楷德小學校長何少華、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等三名華裔校長,還能為華裔新移民家庭發聲,但十幾、廿年之後,他們退休了,怎麼辦? 
          事實上,二年前波市公校共有五名華裔校長,但查理士高中校長馮國樑,亞當斯小學校長楊恆英已先後退休。 當天多名家長也紛紛表示,華埠一帶屋租昂貴,新移民家庭住不起,一旦學區重劃,子女無法上昆士小學、中學,她們和學校溝通更困難,子女面對的學習挑戰恐怕將更大。 
         學生家長暨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鄺寶蓮、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在會中表示,要達到改變政策目標的最有效做法,就是以選票來發揮政治力量影響。她倆並在會上呼籲眾人登記成為選民,五月十九日出席麻州眾議員特別選舉的投票。 
        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波市長候選人米高法拉提(Michael Flaherty),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十八日都出席了這一會議,以示對華埠社區的重視。

星期一, 4月 20, 2009

布朗大學4/23-25辦「中國飲食」會議

布朗大學種族及族裔中心(Brown Univ. Center for Race and Ethnicity)和強森威爾士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 )廚藝博物館 (Culinary Arts Museum)合作,訂4月23至25日,舉辦第二屆「中國飲食(Eating Chinese)」會議。
「中國飲食:食物、烹飪、商業及文化(Eating Chinese: Comestibles, Cuisine, Commerce and Culture)會議,4月23日6:30PM,邀請履獲殊榮食品雜誌創刊編輯暨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教師Darra Goldstein,和布朗大學的Mark Swislocki對話。講座地址為Pembroke Hall, 172 Meeting St., Brown University, Providence, RI。
4月24日的主題為食物(Comestibles),議程有五項。吃大蒜的,吃魚的,和吃餅(pie)的,都是帶有輕蔑性的形容,顯示出食物是如何的被賦予了身份。食物的選擇,也傳遞出價值觀。你吃些什麼,可能也暗示了你是冒險型的,講究美食的,對食物不那麼熱衷的,或是個只愛族裔食物的人。這一環節對某一特定食物的討論,會談到相關的食物、身份及社會價值。講座地點為布朗大學約翰尼可拉斯公共人權及文化傳統中心(John Nicholas Brown Center for Public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地址為357 Benefit St, Brown University, Providence, RI。
10AM,紐約賓漢頓(SUNY-Binghamton)大學亞美研究項目訪問教授Robert Jisong Ku,講談「現代調味品,或我如何學會停止擔憂和愛味精(Seasoning Modernity,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MSG)」。
11:30AM,布朗大學教授伍其暖(John Eng-Wong)講談「跨文化的豬:神話,膳食,和品酒(Cross-cultural pigs: Myths, meals, and tastings)」。
1:30PM,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陳志明講談「豆腐:一個民族志學的素描(Tofu: an ethnographical portrayal)」。
3PM,香港中文大學張展鴻講談「美國小龍蝦在亞洲的社會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American Crayfish in Asia)」,康州學院黃衛英(Wei Ying Wong)講評。
4:30PM,布朗大學美國內的種族及族裔研究中心主任胡其瑜(Evelyn Hu-deHart)做總結,並主持問答。
四月廿五日這天議程五項,主題為烹飪、商業及文化,在強森威爾士大學廚藝博物館(Culinary Arts Museum at Johnson & Wales)舉行,地址為Harborside Campus, Providence, RI。
10AM,講題是「上海,香港,新加坡: 風味:記憶,地方和國家(Shanghai, Hong Kong, Singapore: Cuisine: Memory, Locality and Nation)」,由Darra Goldstein主持,布朗大學的 Mark Swislocki,香港中文大學的張展鴻,陳志明等人講談。
11:30AM,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陳勇(Yong Chen)講談「餐廳和文化認同:食物群體陰影(Restaurants and Cultural Identity: Food Group Shadows)」。
12:45PM,胡其瑜在午餐中主持問答。食物將由鐵鍋食物貨車(Iron Wok Food Truck)供應,一碟六元五角。
1:45PM,參觀「炒麵、雞翼及芝士飽:回顧後戰時期中的下城華人(Chow Mein, Chicken Wings, and Cheeseburgers: Recalling Downcity Chinese in the Postwar Era)」。
2:30PM,強森威爾士大學廚藝學院廚師Neath Pal和布朗大學教授李少強談「烹飪識別(Cooking Identities)」。
會議公開,大眾可免費參加,但座位有限,宜事先報名。電郵洽eatingchinese2009@gmail.com。查詢可上網http://eatingchinese2009.blogspot.com/2009/03/tentative-schedule.html。

台商會保齡球賽 牛年組牛氣沖天奪冠

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昨(十九)日早上在劍橋市Lanes & Games保齡球館舉辦的新英格蘭第三屆台商盃保齡球賽,再次在以聯絡友誼為主的氣氛中,把冠軍「禮讓」給年輕人。同為牛年出生的蔡高進、馮之材、李榮輝等三人,以1530的積分抱走冠軍獎牌。
平日常結伴打高爾夫球、網球,金融業的蘇鴻昌、藥劑師林上田、髮型師陳茂綸等人,以1259分獲亞軍。
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會長許漱馨夫婦早年很喜歡打保齡球,昨日還帶了自己的專有保齡球出席。不過她笑說,那是以前常打,不像得冠軍的那組年輕人,每人各帶了三個專有保齡球出場,那架勢才比較專業。
得亞軍的蘇鴻昌,以及台商會歷任會長王本仁、蔡昆喜、林鳳池,以及秘書長許炳煌都笑說,打保齡球對他們來說,是一年一度的活動,純粹是為了聯誼,和老朋友見見面。
許炳煌還回憶當年,在台北的圓山保齡球館打保齡球,可是高檔活動,1972年來美以後,忙於工作、家庭,也沒時間、閒情打保齡球,接觸保齡球,還真是台商會辦比賽才開始的。
蔡高進則透露,他那一組的馮之材和李榮輝是保齡球愛好者,熱火起來的時候,一個禮拜至少上二次保齡球館。昨天馮之材和李榮輝的成績也好到吃了好幾隻「火雞(turkey)」。他解釋道,老外把連續三個全倒稱為火雞,但為什麼叫做火雞,就不清楚了。
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今年的保齡球賽為講究團隊精神,只安排了團體賽,每三人一組,每人打三局,每局至少有十次投球機會。該會還特地邀請到波克萊台灣商會的羅靜春、陳玉瑛等人以個人身份出席與賽,耕耘兩會間的友好關係。
冠軍組的三名成員發現他們同為牛年出生後,一同出席活動者打趣說,今年是他們的年,三條牛,牛氣沖天,難怪他們奪冠軍。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會長許漱馨(中)頒獎給冠軍組李榮輝(左起)、馮之材、蔡高進,亞軍組蘇鴻昌、陳茂綸、林上田。(菊子攝)

華夏文協年會 鄭金蓮分享化危機為轉機心得

華夏文化協會十七日晚在索格斯(Saugus)鎮金豐酒樓舉辦年會。光纖通訊界名人鄭金蓮應邀演講,直指危機就是轉機,力勸出席者抓緊時機,充分利用聯邦政府的刺激經濟方案經費,以及聯邦及州市政府的保障女性、少數族裔法令,自行創業或和人合夥,開闢人生新境界。
華夏文化協會創辦於1985年,一向以推廣文化交流,促進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為主要宗旨,但鑑於金融風暴對各行各業產生巨大影響,乃特意藉今年的年會,邀來在個人生涯中歷經數次巨大衝擊,每次都發揮毅力,化危機為轉機,扭轉局勢的辛氏國際投資集團執行長兼總裁鄭金蓮擔任講者,借助她的經驗,來為面對轉變考驗的人們,提供新方向。
貝爾實驗室出身,當年從台灣來美時,身邊只有五十美元。從德州奧斯汀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踏進社會,買了房子、車子,正準備從此安居樂業的懷了孩子時,公司竟裁撤整個部門,讓挺著個大肚子的她,面對著無錢可付的車貸、房貸,無米可下的鍋,以及還未畢業,無收入的老公,真有天塌下來了的心酸痛苦。
鄭金蓮藉著自己過去的這一經歷告訴華夏文協年會的出席者,「天無絕人之路」,她就是抱著這種置諸於死地而後生的心情,儘管自己當年無綠卡,又肚子大到人們一眼可知她正懷胎,還是硬著頭皮去參加就業展,理直氣壯的陳述自己的資歷,與及自己需要工作的事實。這樣的勇於面對現實,為她爭取到三個面試機會,還最終讓她獲得比失業前薪資還高三倍的工作。
鄭金蓮並以她個人的創業經歷侃侃而言,政府是最穩當的做生意夥伴,簽了合約就一定會付款,要購買的東西,更是從尖端科技產品到日常辦公室要用的紙張、鉛筆、廁紙,無所不買,目前正在找工作或想轉行的人,不妨考慮和政府做生意,充份利用聯邦或州市政府的保障婦女及少數族裔條例,小生意行政局(SBA)的8A項目等,在發包合約時,約有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須發包給婦女及少數族裔所經營公司的規定,來爭取合約,開展生意。她也特地指出,一般來說,政府發包合約,要求發包給已有經驗的合約商,剛開辦公司的人不可能有過往商務記錄,就要想辦法和大公司結成合作夥伴。另外就是要學會查察政府的預定購物清單,以及政府的採購、招標程序
華夏文協十七日晚的年會,請來黎文、白靈擔任司儀,趙志民率學生演奏中國音樂,在現場拍賣波士頓大學教授白慎謙的書法作品,頒獎表揚能歌擅舞的王麗文,履獲武術大獎的黃仁君等人在西方社會發揚中華文化的努力,還安排了摩頓市社區電視台做現場錄影。
華夏文協也藉會刊宣傳該會的未來活動,包括每月兩場,都是晚上七點半開始的電影放映會,五月一日「我不笨」,五月十五日「一個不少」。五月四日起開課的中文及藝術班,五月九日的風水講座等。
查詢華夏文協詳情可洽781-321-6316。


圖片說明:

華夏文協行政主任洪梅(右二)和司儀黎文(左二)邀請辛氏投資集團總裁鄭金蓮(中)演講,頒獎表揚王麗文(右一)、黃仁君(左一)。(菊子攝)

趙志民(右一)率學生為華夏文協年會表演。(菊子攝)

星期六, 4月 18, 2009

Bryant大學星語暑期營招生

布萊恩特(Bryant)大學美中研究所主辦的「星語」中文夏令營,學生班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十八日上課,教師班七月六日至十八日上課。預定學生班招收七十人,教師班招收四十人。五月四日截止報名。
「星語(Startalk)」是布殊總統2006年宣佈,由多個不同的聯邦機構贊助
的加強國家安全語言計劃。2007年撥出平均十萬美元給廿個州及特區的三十四個培訓計劃。共培訓了中文及阿拉伯語的430名教師,870名學生。2008年,「星語」計劃增加了嗚魯都(Urdu)、北印度語(Hindi)及波斯灣語言,共培訓了2600名學生及一千名老師。
布萊恩特大學美中研究所學術部助理主任劉孔禮表示,該校為期三週,以教師為對象的「星語」夏令營,課程內容分語言及文化兩個環節。和其他學校不同的是,該校歡迎任何科目的教師參加,也歡迎目前並非教師,但將來有意教中文的人報名。這一設計的主要目地是把中國語言及文化,擴展進各方各面。
除了課程免費之外,凡居住在離該校三十哩以外者,可申請免費住校,早午餐都由該校免費供應,獲選上課者,只須繳交150元書本費,以及上完課後會退還的二百元押金。申請表可上網下載http://www.bryant.edu/wps/wcm/connect/Bryant/Divisions/Presidents/US-China%20Institute/Confucius%20Institute/2009%20Teacher%20Program
,查詢可洽布萊恩特大學美中研究所學術部助理主任劉孔禮401-232-6566,電郵 kliu1@bryant.edu。

圖片說明:
布萊恩特(Bryant)大學美中研究所所長楊洪(左二)在第二期教師營結業時,和教師們一起郊遊。(圖由布萊恩特大學提供)

韓裔學生練傳統舞遭白人辱罵 尹常賢籲塔大處份肇事者

波士頓市亞裔市長候選人尹常賢辦公室昨(十七)日發出新聞稿,呼籲塔芙茨大學要有寬容風氣。
尹常賢辦公室的新聞稿指出,一群塔大韓裔美籍學生在為即將來到的文化節排練傳統韓國舞時,遭一名據稱已酒醉的白人男子攻擊。該男子嘲笑學生們的舞蹈,還使用辱罵和褻瀆種族的字眼,向學生吐口水,然後進展到身體的暴力攻擊。
該新聞稿並解釋,據說那些辱罵語言的意指要他們「回中國去」。
這一四月九日發生的事件,引發了一場四月十六日在塔大校園內舉行的抗議示威,以要求校內行政人員正視問題,並適度處罰該學生。
尹常賢獲悉此事,和事件中的韓裔學生們接觸後,發表了一份聲明,指稱不論其他人可能說什麼,在塔大發生的這宗騷擾事件,不是單一事件。亞裔美人,以及其他的有色人種,經常面對細膩微妙或公開的歧視,把這事情掃進地毯底下,要求我們這些在美國的有色人種把那當作事實來接受,是不對的。
有華裔人士獲悉事件中使用的語句是「回到中國去」時,有感而發的表示,這和當年的陳果仁案件,有相似之處。文化背景、語言各異的不同亞裔民裔,一看進了美國人的眼裏,就全都變成同一族裔。

牛頓中文學校慶五十週年 4/25將辦研討會

牛頓中文學校為慶祝建校五十週年,刻正籌辦出版紀念冊,舉辦研討會,做大型公演等一系列校慶活動。日前並以「牛頓社區之夜」拉開序幕。
牛頓中文學校的全體師生,日前在該市布朗中學禮堂舉辦「牛頓社區之夜」,藉以感謝該市市政府、校區委員會等五十年來的支持,讓該校得以從創建時的五個家庭,發展到現在的有逾千名學生。該校約在三十年前,租用Day初中作為校舍,迄今一直合作愉快。
牛頓市市長及四名市議員,當天都出席了「牛頓社區之夜」,並在上台致詞中,肯定該校為牛頓市帶來的多元文化影響。
牛頓中文學校校長李屏表示,接下來的兩場大型慶祝五十週年活動,分別為四月廿五日的研討會和五月三十日的大型文藝演出。
四月廿五日的「牛頓中文學校五十年校慶研討會」將與麻州大學孔子學院合辦,以「承傳薪火、兼容並蓄、服務社區」為主題,討論海外中文學校的辦學經驗與方向,以及中文與文化教學等具體課題。在早上九點至下午三點半的議程中,麻大亞美研究中心主任江念祖,麻大孔子學院常務副院長胡萬里,將出席講談。目前正在進行華裔兒童學習能力調查研究的布朗大學教育系教授李瑾,曾任牛頓中文學校校長,現任職於麻州中小學教育局的教育博士沈安平,曾任中文學校校長,有三十年學前班教學經驗的王瑞雲、有十多年在美國中小學執教經驗的盛蘭蘭,曾任職於美國女童軍組織,現為公立高中中文老師的朱偉憶等人,都將做講談。
該校表示,這研討會將邀請紐英崙地區各中文學校負責人參加,交流,並商討成立本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事宜。
會議供應早午餐,有意出席者宜事先報名,
http://ccde.umb.edu/china/conference/ncls-commemorative-seminar/,查詢可洽forum@newtonchineseschool.org,或617-964-2937。

圖片說明:

牛頓中文學校師生在「牛頓社區之夜」中感謝社區支持。(圖由牛頓中文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