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28, 2020

麻州眾議會議長Robert Deleo宣佈退休 昆士市Ronald Mariano有望接任

 

麻州眾議會議長狄樂歐(Robert Deleo)
宣佈退休。(圖片來自州議會網站)

             (Boston Orange編譯)麻州在位時間最長的眾議會議長狄樂歐(Robert Deleo)(28)日正式宣布退休。轄區包括昆士市(Quincy)的資深眾議員Ronald Mariano有望接任。

              在麻州眾議會中佔多數的民主黨籍議員訂週三(30)召開遠距黨團會議,提名Ronald Mariano繼任眾議會議長一職。

              轄區包括波士頓的麻州眾議員Russell Holmes原本有意角逐,但今日退出,坦白表示支持他的票數不夠。

              Ronald Mariano今年74歲,目前是麻州眾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當議長,多年來一直在尋求支持,這次預計能在126名民主黨眾議員中爭取到110章支持票。

              現年70歲的狄樂歐是麻州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眾議會議長。他今日宣佈將於週二(29)傍晚6點辭職。

              波士頓環球報揣測他將轉往東北大學任職,指狄樂歐本人未表態,但東北大學發言人說,視乎持續鐘的討論進展,該校歡迎狄樂歐回到母校。

              狄樂歐在發給眾議會同僚的信中表示,他出任麻州眾議員幾近30年,他誠懇地感謝眾院同僚們支持,讓他得以六度連任議長,持續12年的和同僚們攜手處理複雜又具挑戰性的公共政策議題。

麻州眾議員Ronald Mariano(右起)有望出任議長,陳德基祝賀。
圖為他們倆人和波士頓僑領陳毓璇在雙十酒會中的合影。
(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Ronald Mariano很有信心麻州眾議員們會支持他接任議長。轄區在昆士市的陳德基(Tacky Chan)表示,他為Ronald Mariano也來自昆士市,感到非常驕傲。他說那會是82年來的第一次,麻州眾議會有位來自波士頓以南的議長,而且也會是歷史性的,自1779年以來,第一次有昆士市人當眾議會議長。

吳弭競選波士頓市長 鄰市議員、年輕人都支持

 

吳弭(Michelle Wu)競選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綜合報導)揮別2020,迎向2021,新年新氣象是所有人的渴望。波士頓市有史以來的首名華裔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也在爭取著一新波士頓歷史,要成為波士頓市有史以來首名女市長,打造全新的波士頓形象。

             2013年當選波士頓市不分區市議員迄今,吳弭在位7年,歷經4次選舉,每次的得票數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波士頓人早從三年多前就開始揣測她會參選波士頓市長,坊間也三不五時這麼議論。今年915日,在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先透露這消息的一星期之後,吳弭終於正式宣佈參選了。

             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過去這3個多月來,吳弭的競選活動進行得頗低調,但一直緊抓議題,呼籲廢除波士頓計畫發展局(BPDA),反對地鐵刪減服務,支持警察改革方案,強調食物供應與系統安全,她都抱著聆聽選民意見態度,強調公平、透明。

             吳弭在自己的競選網站上,也公佈了十大方向,從可負擔住宅,教育平等,彌平族裔財富差距,交通,計畫及發展,小企業,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經濟正義及工人權益到氣候正義,每一個方向她都列出了她的看法,以及她和支持者已經做到了些甚麼。吳弭這做法和以往絕大多數競選者的只談理想,不提方案,迥然不同。

             吳弭一直以來在市議員席位上的表現,幾乎讓所有人都無法否認,她是一名非常認真,有實力的角逐者。只是她現在挑戰的是一名在位市長,而且還是一名民眾普遍覺得表現不錯的市長,在波士頓從1949年以來就從來沒有一名在位市長競選連任曾經失利的記錄下,這場選戰不容易打。

             WGBH的記者Adam Reilly在吳弭宣佈參選波士頓市長時就表了一篇文章,就能贏,不會贏,分別列舉了5個理由。前述的在位市長競選連任沒人輸過的歷史記錄,就是其一。

             Adam Reilly列出的5個會贏的理由包括,吳弭的吸票力很強,前幾次選舉的得票率都超過20%,得票數高居第一或第二;她很擅長於挑選議題,從反對地鐵漲價,立法管制愛彼迎(AirBnB)在波士頓的短租業務,民眾都很關心;麻州政治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導致馬基(Ed Markey)打敗約瑟夫甘迺迪三世(Joe Kennedy III)的年輕前進派,正在支持吳弭;吳弭一旦競選成功,將是波士頓是有史以來的首名女性暨首名有色人種市長;可能會輸的理由包括,歷史不站在她這邊;她沒有足夠的錢;波士頓的地理人口是個很大變數;馬丁華殊在處理新冠病毒疫情上好評極佳;年輕人通常不關心市鎮級選舉。

             波士頓市第四區市議員Andrea Campbell在吳弭宣佈參選之後的一星期,也宣佈參選波士頓市長,使得吳弭的這場市長選戰,更加不容易打了。

             和吳弭一樣,Andrea Campbell一旦當選,也將是波士頓市的首名女性,有色人種市長,而且還將是首名黑人女市長。截至1130日,她的競選財庫也有將近50萬元($464,631.32)

             目前吳弭的人氣仍然很高,當初和查理貝克角逐州長職位的Jay Gonzalez已正式表態支持吳弭,包括昆士市市議會議長梁秀婷在內的劍橋市,水城,尚莫維爾市,雀喜市,艾佛瑞市,羅爾市,摩頓市,匹茲菲爾德市,布魯克蘭鎮等的市鎮議員們,日前還特地在網路上舉行支持會,討論當市長可以做到些甚麼事。

             波士頓的政治觀察家們說,從馬丁華殊最近的競選經費開支看來,他會競選再度連任,但是在未來幾個月內,他可能突然被拜登(Joe Biden)徵召,遠赴華府當高官,或甚至像波士頓前市長雷夫連(Ray Flynn)一樣,被派去當大使,到底政治就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星期日, 12月 27, 2020

聖誕節過後 全世界新冠累計確診人數破八千萬 美國破1900萬 12月27日麻州新增確診2973 新增死亡100

 









摩頓市改善華裔選民行使投票權措施大有進步

摩頓市報告卡。
             (Boston Orange 整理報導) 亞太裔島民公民行動網(Asian Pacific Islanders Civic Action Network)12月中公佈雙語選舉權報告卡,稱讚摩頓市(Malden)在改善華裔選民投票權上的努力,進步很多,鼓勵其他市鎮效法。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19年數據,摩頓市人口60,984,其中亞裔13,732,佔23.8%,華裔8,045人,佔13.2%。但其實摩頓市早從2016年起,就因為這樣的人口變化,依照聯邦投票權法第203章,必須在所有的市府選舉中為華裔選民提供翻譯資訊,同時在選舉日當天為選民提供中文翻譯。

             在麻州,共有12個城市必須遵守聯邦投票權法第203章,為選民提供相應的選舉服務,包括昆士市(Quincy)要有中文,羅爾市(Lowell)要有高棉文西班牙文,還有其他9各市鎮需有西班牙文的選舉資訊。

             亞太裔島民公民行動網給摩頓市的總成績是B,但稱許摩頓市書記辦公室聘用了一名三語外展人員,還承諾2021年的選舉會增加候選人姓名中文翻譯,並為市府員工提供反歧視培訓。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陳玉珍(左)稱讚摩頓市在改善華裔選民行使
投票權上的努力。(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2012年迄今,已在位8年的摩頓市市長葛帝生(Gary Christenson)表示,摩頓市以多元文明,他們希望把該市打造成所有人都可以茁壯成功的城市。改善語言協助,尤其是選舉這麼重要的事,是很基本的該做事項之一。他很高興摩頓市府和地方社團合作良好。

             亞太裔島民公民行動網公佈的報告稱,摩頓市在書記辦公室聘用了一名國語,廣東話及英語都流利的員工,十一月的選舉印製了雙語選票,在投票站張貼了更多中文告示,製作了雙語視頻,選舉材料,而且在華裔美人社區中很流行的社交平台微信上刊了出來等等,這些行動都值得鼓勵。

華林太極功夫學校創辦人余翠梅也是摩頓市亞美社區聯盟創辦人之一。
(檔案照片,周菊子攝)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陳玉珍稱這些改善在擴大總體出席投票率方面是低垂的容易採摘果實。她指出,語言造成很多投票障礙,要讓人們更容易行使投票權,掃除語言障礙是理所當然的可做,該做的事。。

             陳玉珍說,那些很簡單,很基本的事,例如幫助人登記成為選民,通知他們到哪裡投票,以及在投票地點要遵守那些程序,能夠發揮很大效果。

             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亞裔外展小組律師Alex Milvae表示,摩頓市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但該市和社區團體合作的過程,真的是其他市鎮的模範。

             大摩頓市亞美社區聯盟創辦董事之一的余翠梅認為,摩頓市的改變,顯示了當一個城市願意聆聽,並和社區團體合作時,可以發生多麼好的改變。

星期六, 12月 26, 2020

二戰華裔老兵75年後獲美國會表揚 波士頓今年殞5人僅餘2人在世

陳紹章將軍(左)頒發美國國會金質獎章給二戰華裔老兵
梅全就(Tony Moy)。(圖片攝自網路會議)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2020年是個非比尋常的一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竟然肆虐全世界近一整年,曾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約2萬名華裔老兵,終於獲得美國國會金質獎章後,原訂在華府辦盛大表揚會,也因疫情,先延後,再改網上舉行。

              波士頓同源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為表揚這些華裔二戰老兵,12月分別在網上舉辦表揚會,以及新書發表會。

Edward Gee是波士頓碩果僅存的二戰華裔老兵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從1939年延續到1945年的戰爭,導致美國參戰的主因是1941年日本侵襲珍珠港。美國共有16,112,566人參戰,其中405,399人戰死沙場,671,278人受傷。

              在這些參戰者中有大約2萬人是華裔美人。1882年開始實施的排華法案,一直到1943年才取消,美國參加二戰時,境內華人約僅10萬人,這些或被徵召,或自願參戰的華人,高達當年華裔總人口的20%。根據歷史資料,由於排華法案,這些華裔還有40%根本不是美國公民。

波士頓同源會前會長李徐慕蓮主持波士頓版網路表揚會。
              時隔75年後,這2萬人已凋零至僅約300人。美國同源會(CACA)總會推動的「華裔美人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老兵表揚計畫(Chinese American WWII Veterans Recognition Project)」,給了這些老兵在生前得到表揚,感到榮耀的機會。

              當年參戰的日裔美人在2011年,菲律賓裔美人在2017年先後獲得美國國會金質獎章表揚。華裔美國人卻是201754日,才有國會議員提案,最後川普總統於20181220日簽字(115-337),曾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美人,才終於正式獲得認可。

陳紹章將軍和人合撰"無名英雄"一書,表揚二戰華裔老兵
              美國國會的表揚大會原訂在202057日舉行,沒想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延宕下來。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陳文浩指出,波士頓地區曾參加75年前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老兵,包括黃廷琛,黃君裕,余錦芳,陳啟邦,Harry Chung5人,先後在今年辭世。另一名越戰老兵Walter Lee,也在9月過世。還有韓戰老兵Kwock Chi Yee離世。由於疫情,該會無法妥切為同袍送行,很是傷感。

Dan Luke花了許多時間查資料,訪談二戰華裔老兵後代。
              美國國會最終於129日在網上舉行了表揚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以及國會議員趙美心,劉雲平,Tammy Duckworth等人都出席致詞,表揚華裔二戰老兵的犧牲、奉獻。籌辦單位還安排了包括波士頓陳紹章將軍在內各級長官在網上頒發金質獎章。

              波士頓同源會由創會會長李徐慕蓮,李衛新,現任會長陳清等人籌畫,1213日也辦了一場波士頓版的二戰華裔老兵表揚會。也邀請已退伍的美國首位華裔二星將軍陳紹章,為麻州碩果僅存,還在世的華裔二戰老兵,95歲的梅全就(Tony Moy),以及Edward Gee,頒發金質獎章。波士頓同源會當天還表揚了也是華裔退伍老兵的梅全就弟弟George Moy。

Mon Luke也參與訪談,寫作。

              目前定居麻州陳紹章,和同為二戰華裔退伍老兵後代的康乃爾畢業航天工程師Dan LukeBedford高中老師Mon Luke合作撰寫,波士頓同源會出版了「無名英雄:表揚第二次世界大戰華裔退伍老兵(Unsung Heroes: Recognizing and Honoring Chinese American World War II Veterans)」一書,用128頁篇幅,把他們訪談老兵本人或其後人的老兵們生平,整理出來,傳達後世。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的「李燦輝講座系列」為向華裔二戰老兵致敬,也特地在1212日舉辦了一場新書發表會,由講座負責人羅元旭和前述這三名作者討論該書所訪談、記錄的75名二戰華裔老兵生平事蹟,強調這段歷史必須傳承,宣揚,讓在美華裔後代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祖先對美國有貢獻」。(再更新版)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董事羅元旭主持"李燦輝講座系列"。

波士頓同源會在網上舉辦的會議中,一一點名表揚二戰華裔老兵。













波士頓跌出全美十大都會名單

             (Boston Orange 編譯)美國人口統計局早前公佈數據稱,2019年,波士頓從全美第10大都會跌落到第11位,被鳳凰城(Phoenix)擠了下去。

根據美國人口局今年稍早前公佈數據,2019年時,波士頓大都會住有大約490萬人,是第11大都會區。這個都會包括東麻州5個郡,以及新罕布夏(NH)東南一長條區域,最近這些年一直都排名第10大。

但這地區的人口,儘管從2010年迄今增長7%,但卻跟不上更火熱的都會,例如鳳凰城,在同樣時段內人口增長高達18%

專家引用的各種解釋,包括近10年美國人口持續向南、向西遷移,導致麻州在2012年失去一席聯邦眾議員席位。德州及佛羅里達州卻席位增加。

創造網站,記錄美國都會人口歷史的Greg Slayden在一封電郵中說,人口向經濟更活躍,氣候更好,有擴展空間城市大幅度遷移的情形,已存在至少半個世紀。

他說,波士頓經濟強勁,勞工有知識,教育機構著名,但冬天寒冷,夏天炎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負數。而且做為一個老城市,被包圍在有著長久限制土地使用歷史的郊區之間,使得它很難像休士頓或鳳凰城那樣,建造大規模的新住宅區或商業區。

根據Slayden的網站,1680年時,人們相信在山丘上的波士頓這城市是所有聚落中最大的社區。這排名位置一直持續到1740年,或者1790年。那之後波士頓成了美國第3大城市,落後於紐約及費城(Philadelphia)

不算郊區的波士頓,因為無法像其他一些城市那樣積極的擴張邊界,在大城市名單上的名次還跌得更多。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在人口上,波士頓排名第21,落在佛羅里達州的Jacksonville,俄亥俄州的哥倫布(Columbus),以及在波士頓愛國者打革命戰爭時還不存在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

位於Hadley的麻州大學唐納修研究院人口估計項目資深項目經理Susan Strate表示,波士頓持續成長,只是2017年以來成長速度減緩。背後的原因很典型,和全美各地相似,特別是在新英格蘭地區,人口老化,因而死亡人口增加,出生人口減少之外,遷出人口多於遷入人口,國際移民也緩慢下來。

她警告道,如果這趨勢持續,大波士頓的人口可能減少更多,那是自從1970年,另一段國際移民趨緩時期以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Thomas Vicino表示,大波士頓從第10位被擠到第11位是小變動,標榜出了這地區所面對的一些挑戰,也顯示出一些明顯的問題,為什麼其他地區的人口增長更快速?”,這地方的家庭一直在和高生活水平,缺乏可負擔住宅,以及可怕的交通(至少在病毒大流行以前)這些狀況搏鬥。

他說,這些是人們考慮在那兒居住時會有的基本問題。

最大的三個都會區,紐約,洛杉磯,以及芝加哥,以成長來說,在二戰時代之後就停滯不前。現在,在諸如達拉斯,以及鳳凰城這些美國的陽光地帶,有更多成長。

那是就業機會在那兒,人們往哪兒遷移的功能。

好消息是,麻州首在人口及就業機會上都保持著經濟上的競爭力,吸引力。這地區有著全美最出名的大學,研究醫院,以及全美最大的生物科技樞紐。

Thomas Vicino說,這是反應我們看到的全美趨勢,以及我們做些甚麼來保持我們這地區未來競爭力的時刻。

星期五, 12月 25, 2020

中華公所提醒居民 MBTA服務2021年起有縮減

  

Terrie Chan在中華公所董事會中作簡報。(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整理報導)麻州地鐵明年(2021)起將刪減地鐵服務5%,巴士服務20%。通勤火車(commuter rail)週末停駛。

紐英崙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Susan Chu)1223日發函,籲請各界轉發地鐵服務變動訊息,以期使用地鐵服務者及早預做準備。

麻州地鐵局華裔員工Terrie Chan1124日的紐英崙中華公所本年度最後一次董事大會中,就地鐵變動,作了簡報。

麻州地鐵局(MBTA)是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搭乘量驟減,巴士部分僅達之前乘客量的41%,憂慮2022會計年度預算會有太大落差,提案刪減服務。麻州地鐵局的財政管理及控制委員會(Fisc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Board)1214日以32票,通過了縮減服務提案。

簡報內容之一。
             11月份時,MBTA提議停止所有的渡輪服務,刪減25條巴士路線,並終止一些路線的深夜及週末服務,還要關閉6條通勤火車路線。由於乘客及支持者反對聲浪強烈,1214日通過的服務刪減,程度沒那麼大。麻州公司(MassInc)的民意調查結果是64%的受訪者反對原始版本的刪減幅度。

                 MBTA通過的服務變化包括:

             巴士部分,將持續在午夜後行駛。20條路線停駛,16條路線整合,4條路線縮短。在摩頓市(Malden)及梅爾羅絲(Melrose)131號巴士會繼續行駛,136137號會合併。230號會在碧樹(Braintree)和昆士中心(Quincy Center)之間繼續行駛。在赫爾(Hull)市和坎頓(Canton)市的714號和716號,以及洛士百利(Roxbury)和南端(South End)43號巴士的服務會保留。

             將合併的路線為62 / 7684 / 7888 / 90GLX開始時),136 / 137214 / 216352 / 354501 / 503502/50413167號路線將只在高峰期行駛。553554556558的服務路線將縮短。

暫停服務路線為18525568727980GLX打開時),170212221325326351,428434456451465505710

             地鐵部分,班車會持續行駛至午夜。綠線地鐵的E線會繼續在Heath街行駛,並停靠所有站點。藍線車輛班次會減少5%,綠線,橘線及紅線減少20%。現在,地鐵的目標是在尖峰時段,紅線的車輛班次間隔為4分半鐘。MBTA總經理Steve Pofak表示,服務頻率縮減20%的結果會是車輛班次間隔為5分半鐘。

             通勤火車部分,服務班次會減少,週一至週五的晚上9點以後停駛。被認為是重要轉運點,或是必要工作人員使用量高,或是乘客多的某些通勤火車路線會有週末服務,包括普域敦斯(Providence),屋斯特(Worcester),米都伯洛(Middleboro),紐百利港/岩港(Newburyport/Rockport),以及費爾蒙(Fairmount)。乘客量低的路線週末停止服務。141個通勤火車站點中的5個站點會關閉,包括Plimptonville Prides CrossingSilver HillHastings,以及 Plymouth

             渡輪部分,由於乘客量約為疫情前之12%,平均每艘船僅7人,而且搭乘者有搭乘巴士或通勤火車的其他選擇,MBTA將暫停Charlestown的服務。使用該路線的乘客可改搭93號巴士。波士頓到Hingham的直航服務站停,週一到週五的Hingham/Hull 服務減少。

             付費接送(The Ride)MBTA的輔助運輸服務的提前預約時間將從30分鐘調整為40分鐘。高級服務的營運時間也將配合新的通勤火車時刻。某些付費接送的費率也將調整為高及服務。

             MBTA的服務改變是為縮減2022會計年度預期會出現的5840萬元預算差距。也就是從20217月開始的會計年度。不過地鐵自己的顧問委員會最近公佈了一份報告,稱交通機構高估了預算赤字,原本提案的服務刪減是不必要的。

             公共交通公益聯盟(Public Transit Public Good coalition)早前估計,地鐵的服務刪減可能導致800個職位消失,其中絕大部分會是地鐵或巴士的駕駛職位,也是為著約佔那些職位60%的有色人種將受最大衝擊。

             使用MBTA服務若有公共交通工具或路線的疑問,可以在周一到週五9點到5點,電洽陳小姐(普通話,粵語,台山話):617-645-0614

聖誕日麻州暫停報疫情 新增確診美國90,424 世界437,808 新增死亡 美國1130 世界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