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20, 2013

波市A-1區增添2名華裔警察

波士頓A-1區的亞裔警察,近年有些更動,在陳毓禮、陳毓璇、余文博等人邀請下,618日晚, 3名陳姓警察同時現身於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右二)的籌款會。
            已加入警界21年的陳劍峰(右起),二個月前才升任巡佐(Sergeant)的陳孔恩,以及警探陳定良。
            波士頓市警察局,亞裔人數迄今不多,官階最高的仍為位階等同副局長的鄺志強(Ken Fong),陳孔恩是升到巡佐的極少數華裔警官之一。
            陳孔恩和陳劍峰在1990年代初期,都曾在波士頓華埠服務,其後調往他地,最近才調回波士頓,午夜值班。
            他們倆都還記得,早年警民互信不足,華埠民眾礙於語言障礙,和警察溝通不易,往往有案不報,有冤難伸。他們的出現,有如架起橋樑。他們希望回波士頓華埠服務後,能再為華埠與警察局搭起更好的合作關係。

            據說,波士頓警察局內現共有有5名陳姓警察。(圖與文:菊子)

波城僑領為林乃肯辦籌款會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在波士頓僑領陳毓璇,波士頓安良工商會顧問余文博出面助陣下,618日晚進華埠龍鳳酒樓舉辦籌款會,開始為競選連任造勢。
            由於這一席位,迄今只有兩人參選,不必辦初選,林乃肯和李素影之間的選戰,恐怕要到11月大選日靠近時,才會緊張起來。
            林乃肯當晚在籌款會中打僑領、助理牌。
他說,波士頓華埠若不是有前輩僑領們的努力經營,不會有今日,但很幸運的,諸如陳毓璇、陳毓禮、余文博等這些僑領,全都支持他。
            至於他為華埠做過些什麼事,他認為自己為波士頓華埠所做事情中,最好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聘用了陳偉民,一個在華埠長大,迄今仍住在華埠,通曉華埠民眾語言的華埠自己人。華埠民眾有需要市議員效勞,期望市政府關注的事情,以前可能有語言障礙,無法溝通,現在只要找陳偉民就行了。
            陳毓璇、陳毓禮當晚紛紛為林乃肯站台,透過余文博的中英文翻譯,補充說明林乃肯為華埠做的事,包括早前協助3名亞裔青年會(YES)的年輕人,爭取到羅根機場的暑期工機會,和麻州會議展覽中心協商成功,會展中心和南波士頓之間的巡迴接送車(Trolly),去年起增加了波士頓華埠這一站,興旺了華埠商機。他們這批林乃肯之友,因此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各盡其能的為林乃肯助選。
            林乃肯與陳偉民會後在私下交流中表示,波士頓華埠的商家、民眾有需要,他們總儘量的有求必應,設法解決問題,改善環境與民眾的生活品質。
            華埠必珠街、夏利臣街、泰勒街、乞臣街等一帶商區的街邊停車位置,早前指定只供商業車輛停洎,許多時候空曠無車,但一有民用車輛停下來買點東西,馬上就吃張大罰單。後來改為車輛可停洎15分鐘,再改為30分鐘,許多商家都表示顧客開心了,生意多了。陳偉民表示,這一改善就是市議員出面協商的結果。
            林乃肯在接受本報訪談時透露,波市第二選區共有人口69000,已登記選民45000人左右。在25個小選區(precinct)中,華埠佔1又四分之一。一年半前他當選連任時,約得5100票,其中來自華埠第3小選區第8投票站的就有239票,幾乎佔了該投票站投出票數的一半以上。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爭取選民繼續支持,只要多一票,他就可以繼續為民服務。
            陳偉民事後透露,當晚約籌得一萬二千元。

圖片說明:


            余文博(前左三)、陳毓璇(前左四)出面為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前左五)舉辦籌款會。前左起,趙金歡、吳振華,前右起,陳偉民、曾雪清、譚瑞乾、關美玲、梅伍銀寬,左後起,梁素英、陳文浩等人出席助陣。(菊子攝)

星期三, 6月 19, 2013

浮雲相聲慶祝兩週年 說笑過端午

浮雲相聲社前後任社長石墨魯(前右四)、韓炳鴻(前右六)及該社成員、義工和黃西(前右五)合影。(周菊子攝)
張寶方演出膠東大鼓「偷年糕」。(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發起成立的浮雲相聲社,615日晚在該校小奎斯吉(Little Kresge)禮堂,舉行相聲大會,慶祝成立兩週年,兼慶端午節。
      今年51日起,已在中央電視2台財經頻道開節目,每週六晚上八點播出的喜劇笑星黃西,這晚應邀做神秘嘉賓。他一現身,有204個座位的MIT小奎斯吉禮堂,立即全場爆出歡喜驚呼。
      黃西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回國經歷中取材,學英文、同學打飯、代點名,上體育課喊右腳抬左腳,全成了笑話。他還挑了些網民的提問,現場做答,包括成功人士多半情商比智商高,所以其中不少人有很多情人;能源輸出經理是加油員的現代動聽職稱;一名上網路大學者,8年才畢業,原因是網速太慢等,全讓座中眾人笑不可抑。
      黃西在表演結束時,坦言在美國做中文節目不容易,浮雲相聲社常在他表演時義助開幕暖場,他投桃報李,為浮雲兩週年助陣,也很應該。下台後,他還特地坐進觀眾席,欣賞表演。
劉栩嘉、王奕斐合作演出「八扇屏」。(菊子攝)
      浮雲相聲社新社長,北大物理系畢業,2011年進MIT材料系攻讀博士的韓炳鴻表示,這晚演出,是創辦人石墨魯卸任,他上任後的第一場公演,以2段開場小唱拉開序幕,再由21組,有新有舊,14名成員輪番上陣演出的相聲大會。
浮雲相聲社在MIT奎斯吉小劇場公演。(菊子攝)
      該社在石墨魯等創會成員經營下,吸引來的相聲同好,越來越多,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塔芙茨大學、東北大學和柏克萊音樂學院等校學生,及已就業者,如今有不下40餘人加入行列。在浮雲相聲社網站上貼出大頭照,公開做介紹的會員,也已增至26人。其中一大特色是女性會員大增,顯示出說相聲可不是男生的專利。
      當晚在開場小唱中演出「偷年糕」的張寶方,就是浮雲相聲社女會員。她表示自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膠東大鼓的第三代傳人,師從梁前光的女兒梁金華。
      膠東大鼓其實已有250年左右的歷史,原名「盲人調」,唱奏這鼓曲者,多半為盲人,但1949年時,梁前光進青島演出,大受歡迎,從此定名為膠東大鼓,也被稱為梁派大鼓。
黃西()和義工竇楊青合影。(菊子攝)
      韓炳鴻指出,當晚的相聲演出,大都改編自前人的曲段,但孫劍和石墨魯的「我要留學」,全由自己編撰,一個個段子,幾乎是每名留學生都有過的生活經歷,出席眾人邊聽著笑,邊覺得於我心有戚戚焉。
      「相聲大會」的其他演出,包括劉栩嘉和王奕斐搭檔的「八扇屏」,周廷弢、郎瑞田的「天下第一針」、張友炘、臧充之的「學評書」,敖蒼穹、李劼的「托妻獻子」,韓炳鴻、張欣然的「解放戰爭中的往事」,曾行、譚丰的「新八大吉祥」。
      查詢浮雲相聲社詳情,可上網http://fuyunxiangsheng.com
新英格蘭北大校友會會長臧充之()也是相聲愛好者,
和張友炘合作演出「學評書」。
(
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再獻精彩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2013年度公演謝幕。右一起為郭大文、張昆,左起黃美晴、孔廣詩、柯乃南、洪慧珠。
(周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2013年度公演謝幕。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615日在衛斯理(Wellesley)高中禮堂「龍飛鳳舞」,演出精彩,數百名觀眾讚嘆不已。
            15項表演節目,男女各半,團員剛柔並濟,能文能武,更是該團和大波士頓其他舞蹈團幾乎清一色女生的最大不同。
            經文處經濟組組長石大玲指民藝坊團員的精湛水準,姿彩舞服和衛斯理高中禮堂的優良設備,顯然相得益彰,整場演出無論氣勢、氣派,都很棒。
  客家舞四月桐花五月雪。(周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曾獲白宮志工服務青年團體金獎,每年應邀到各主流學校、節慶及社區活動,演出不下30場。
該團今年以「龍飛鳳舞」為主題的公演,上半場以鼓舞奔騰開場,陸續獻演的敦煌千姿、群獅弄青、粽香濃情,梅雪爭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改編自台灣民謠的阿爸牽水牛,取材自阿美族文化的舞動原鄉,帶出台灣風味。
            祥龍在天,則是民藝坊再見創意更新的表演,不但有螢光龍在全黑會場中舞動,閃爍出極為特殊情調,新增的許多螢光魚,還把觀眾帶進仿如夢中的水底世界。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團長張昆()表示,柯乃南()的衛斯理
豐田汽車公司是演出最大贊助商之一。
(周菊子攝)
            下半場的演出有歡喜迎春、活鈴活現、客家舞四月桐花五月雪、三獅共舞的祥獅獻瑞,嬌嗲的俏花旦、俏妞戲春。
            整場表演最後才在舞服色彩豔麗,男女團員同台的「龍風鳳舞」中,悠然落幕。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團長張昆、黃美晴夫婦,一向抱持要做,就儘量做到最好態度,也為又完成一場美好演出,開心不已。小班從8歲起到初中,大班從高一到高四,全團人數已增至47人,甚至男生比女生還多兩人,更是他們為民藝坊經營有成感到的驕傲之一。
 扯鈴一向是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周菊子攝)
張昆、黃美晴表示,民藝坊很幸運,加入該團的青少年都很努力,家長十分支持,成立逾10年來,一應團務越來越上軌道,不但從紐約、波士頓等地,聘有專業舞蹈老師文化大學畢業的沈健輝、甫獲得凱西衛斯坦(Case Western)大學現代舞碩士學位的蔡君柔、已加入紐約西班牙芭蕾舞團6年的李明子等人擔任舞蹈老師,還幾乎每名家長都各盡所能的義無反顧幫忙,有著媽媽縫舞衣,爸爸釘天鼓的和諧樂趣。
黃美晴透露,家長中的官大鈞最是有情有義,當年為了要幫民藝坊演出更有效果,不惜花錢、花時間,自己買書,學打舞台燈光。如今他女兒已畢業,進了麻省理工學院,他仍然義務幫民藝坊打燈光,當天舞台燈光效果之美倫美煥,就幾乎全是他的功勞。
 俏花旦表演。(周菊子攝)
由於團員都來自家長間的口耳相傳,該團成員家長迄今仍清一色來自台灣。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當晚幾乎全員出動,包括處長洪慧珠、新聞組長朱永昌,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等,全都到會欣賞演出。

 舞蹈節目。(周菊子攝)

          

            
 俏妞戲春。(周菊子攝)
            

            

      


         

星期二, 6月 18, 2013

美國各州檢察長開年會 台法務部長曾勇夫談創造共贏

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曾勇夫昨(17)日率11人代表團,參加全美州檢察長協會年會,以「接軌國際,創造共贏(Being Geared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reating a "Win-win Situation)』為題,發表演講。會後透露,今年底,台灣將訂反恐法。
            美國州檢察長協會一年開會兩次,昨日起至20日的2013夏季會議,以「數位時代的隱私」為主題,在麻州衛斯汀柯普利(Westin Copley)酒店舉行。
曾勇夫昨日在會上表示,台灣從1987年起,每年都派檢察首長組團參加美國州檢察長協會夏季年會,迄今共有馬英九、陳定南,以及他本人等3位法務部部長受邀出席,中間相隔10年,可見台灣近來在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上的努力,獲美方肯定。
            曾勇夫在致詞時,從反貪腐、反恐、查扣犯罪所得、資產回收、人口販運、打擊國際毒品犯罪,台美及其他國家司法互助等六個面向,闡述台灣與國際接軌的努力。
            在反貪腐上,台灣已於2011年成立廉政專責機關,訂有陽光法案、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利益衝突法等,以期台灣社會能夠不願貪、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
            在反恐上,台灣以前似無這方面需要,但今年412日,台灣發生高鐵列車及立法委員服務處遭人放置炸彈案,好在拼裝炸彈者技術不佳,炸彈未爆炸,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兩天之內逮捕了嫌犯。
            在查扣犯罪所得及資產回收上,台灣在2012年內的查扣金額約為美金2億元。曾勇夫會後另透露,台灣的前總統陳水扁在美國也有兩棟房子等資產被查扣,不過這筆款項得和美國勻分,目前還無詳細數目。至於陳水扁在台灣有無資產遭查扣,曾勇夫強調,查扣是查扣犯罪所得。
            談到人口販運時,曾勇夫指出,台灣在201020112012年都獲美國人口販運評鑑的最優之第一列。台美將持續合作。
            在台美及其他國家司法互助上,曾勇夫指出,台美自2002年簽署台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以來,台灣向美求助69案,台灣完成60案。美方向台灣求助91案,台灣完成86案。台灣和其他無邦交國之間的司法互助案,從2004年到2013年間,共196案。
            曾勇夫表示,無論是反恐、反毒,國際合作都是重要關鍵,他們這次來訪,希望借鏡美國的經驗。
            談及菲律賓海防隊追趕台灣漁船廣大興號,槍殺了洪石成事件,曾勇夫表示,菲國在調查時表現了誠意,也承認使用武力不對。雙方確認事發地點在兩國重疊的經濟海域,台方漁船並無武力,菲方用步槍及機關槍發射了108顆子彈,有45顆射中台灣漁船,其中一顆殺死了洪石成。至於擦撞疑慮,已從油漆證實,和台灣漁船無關。目前雙方的檢查報告已於六月初完成,正由菲方轉交給菲方檢察長,再轉交給菲國總統,做出結論後,再依法例提起公訴。不過曾勇夫並不知道菲方何時才會給出結論。
曾勇夫率同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長張斗輝、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長周志榮、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長林慶宗、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長陳文琪等一行人,此行特地拜會了偵辦波士頓法拉松爆炸案的麻州聯邦檢察署及相關單位,以期瞭解美國透過法律、科技、資訊分享及國際合作四大途徑,推動反恐的策略與實務做法。
            曾勇夫部長還拜會了哈佛大學法學院,以延續選送檢察官到該校進修事宜。他也拜會了哈佛法學院的博克曼電腦網際網路及社會研究中心。

圖片說明:

            法務部部長曾勇夫()在波士頓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右一起)陪同下,會晤美國唯一的華裔州檢察長雷仕衛(David M. Louie)NAGG副會長密西西比州檢察長Jim HoodNAGG會長暨馬里蘭州檢察長Douglas Gansler(菊子攝)

            法務部部長曾勇夫()和波士頓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左五)、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長周志榮(右四)、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長陳文琪(左四)等代表團員在會場合影。(菊子攝)

            法務部部長曾勇夫()贈送書法一幅給NAGG會長暨馬里蘭州檢察長Douglas Gansler(菊子攝)

            法務部部長曾勇夫在全美州檢察長協會年會中致詞,旁為NAGG會長暨馬里蘭州檢察長Douglas Gansler(菊子攝)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首屆研討會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坦率交流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會長陳昇宏(右起)
歡迎兩位MIT學習及記憶學院主任蔡立慧、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甫成立的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615日在麻省理工學院黃氏禮堂舉辦首屆波士頓臺灣生技研討會,邀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主講,吸引來300多聽眾,漂亮打響第一砲。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陳昇宏表示,台灣的生物科技領域,有產學界脫節現象,有意深造學子,紛紛出國,但學成後一樣面對有心回國或留在美國教書、就業,卻不知機會在那的迷茫。他們因此組織起來,以台灣生物科技產學界發展概況、台灣及美國的就業機會為主題,舉辦研討會,提供交流機會。
講座主持人李湘盈(右起)邀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和講者們合影。
徐沺、余慈顏、廖容儷、許溢祥、郭懷誠、朱家瑩。
(周菊子攝)
這場研討會邀得中研院院長翁啟惠,MITPicower學習及記憶學院主任蔡立慧主講。另外5場講座,有3場是關於疾病模型、分子機制、模型(Modeling)及科技的專業討論,有2場是探討如何成功開展學術生涯,以及學術界以外的機會。
翁啟惠以「從研發到轉型創新」為主題,概述了過去50年來的台灣經濟成長歷史,台灣高科技產業創新過程,坦言台灣在產學合作上,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上,還需加把勁。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首屆會議出席者眾。(周菊子攝)
他指出,台灣的產業從製造業導向,進展到投資導向,現在是創新導向。台灣的學術界,還需更有彈性,以確保學生畢業時,擁有新興產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學術界也需要新機制,來把創新轉換成有價值的產品。
他認為,台灣有很強的生物科技發展基礎,有18個大醫療中心,累計進行了300項臨床實驗,台灣也在2012年修訂了基礎科學及科技法,鼓勵產學合作。2007年實施的生物科技及新藥發展法,也鼓勵新藥及高端醫療設備的發展,包括投資者的研發開支減稅35%等。台灣目前有80多個新藥在臨床試驗當中,其中20個已進入第3期,約40個進入第2期。
至於醫療護理業及生物科技業的趨勢,已從治療疾病走向個人化醫療、預防性醫療。台灣在醫療設備業上的機會較大。新竹生物醫藥園就在促成醫療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產業發展之間的互動。全國生物科學園預計2016年將有轉化醫藥(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在回答提問時,翁啟惠坦言中研院250名院士中,約有三分之二在國外,沒多少人願意回台灣,可能和台灣整體的產學界文化有關係,但有心為台灣做貢獻者,無論身在何處都一樣。目前台灣的創業基金比美國還願意投資進初創企業,他相信只要台灣累積出夠數量的企業後,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回台灣。
如何成功開展學術生涯部份,BTBA邀得台灣大學生命科學助理教授朱家瑩、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生物科學主席郭懷誠,預定今年8月回台任教的波士頓大學醫藥系教授徐沺,即席公佈了哈佛正在徵助理教授、博士後的哈佛希伯來(Hebrew)復健中心助理教授許溢祥、哈佛大學布里吉罕婦女醫院副教授廖容儷、中研院助理教授余慈顏等人,在會中開誠佈公的提醒有意進學術界發展的後進,從開始求學的第一天起,就應和指導教授打好關係,因為學界有許多工作機會,都已內定人選,有師長推薦,機率大很多。履歷表、推薦信、發表學術報告、已有申請並得到研究經費記錄,應徵面試前就已製作出教學計劃等等,都很重要。
廖容儷強調溝通能力的重要,指能夠簡單、清楚的說明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或目標,非常關鍵。
徐沺、郭懷誠指出,華人申請學術界工作的最大弱點,往往是教學能力,找機會及早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很有幫助。
當天的波士頓臺灣生技研討會,最後一場是Sanofi腫瘤公司藥物發現項目領導黃士銘、AB生物科學共同創辦人李政欣、Takeda腫瘤公司生物數據師劉瑞哲、Agilent科計公司資深應用程式科學家孫曉嵐等人分享他們在業界工作的經驗。
查詢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詳情,可上網http://btbatw.org

余風采堂美京復堂紐英崙到賀

波士頓紐英崙余風采堂日前由美東總長余超群,元老余仕昂率隊,和法官余達明等十餘名余氏宗親組成"祝賀團",分搭火車及飛機前往華府,向美國美京(華盛頓DC)余風采堂復堂道喜。
美京余風采堂的復堂開幕典禮,有來自全美余風采堂的美東正副總長余超群、余剛深,美西正副總長余以信、余海量,元老余仕昂、余顯良、余景新、余健全,總顧問余保忠,總堂正副主席余永源、余武良,暨余氏宗親約數十人,參加了在美京中國城台山酒家二樓舉行的"復堂開幕典禮"
典禮由余美華任司儀,黃氏武館雙獅助興、金豬六隻全蹄祝賀。
美京余氏當日下午六點,在漢宮大酒樓舉行"公宴",筵開二十六席。美京經文處副代表李澄然、美京中華會館主席李治瑞、僑領李達平等,與美京余風采堂主席余啓輝、副主席余炎邦開懷暢聚。
紐英崙余風采堂有不少人在公宴中獻歌藝,元老余仕昂高唱"上海灘",美東總長余超群夫人和美京中華會館主席李治瑞合唱"萬水千山總是情",顧問余文博伉儷合唱"愛拼才會贏"等等,均贏得熱烈掌聲。

圖片說明:
後排左起:第七位是余風采總堂主席余武良。美西副總長余海量。總顧問余保忠。美東副總長余剛深。其它是美京余風采堂婦女組成員及職員。前排左起:余風采總堂元老余健全。元老余景新。元老余仕昂。美西總長余以信。美京余風采堂副主席余炎邦。主席余啓輝。美東總長余超群。余風采總堂主席余永源。元老余顯良。(圖由余仕昂提供)

波士頓一基金募款逾五千萬元 現有212人申領

波士頓一基金(The One Fund Bosto)(17)日宣佈,收到的捐款額已超過5100萬元。目前已有212名申領者,估計本週內還將繼續收到郵戳為615日的其他申領文件。
      負責處理波士頓一基金的律師Kenneth Feinberg表示,627日以前收到的所有捐款,都將分配給已遞交申領表的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案倖存者,以及逝者在世家屬,他和波士頓一基金團隊將持續審閱所有申領表,預定本月底發出款項。
      波士頓一基金將在發放款項後,持續支持倖存者及家屬。目前並未訂定截止接受捐款日期。
      該機構以郵寄方式把申領表格寄給了經由波士頓一基金網站登記了的潛在申領人,義工們也聯絡了數以百記的登記者,提供填報申領表的協助。
             波士頓一基金是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案發生後,由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和波士頓市長(Tom Menino)一起發起成立的。
      據說波士頓一基金的Camille Biros透露,已收到247份申領表。
                查詢詳情可上網onefundboston.org/.

截至6/18/2013早上8點48分,
51,01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