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01, 2014

華埠社區議會改選158人投票 七名議員同額當選連任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雷國輝夫婦(右二,一)和議員李有香
(左)開票,結算票數。(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華埠社區議會(CNC)昨(十一月三十)日改選議員,因社區內無人參與角逐,七名現任議員全部同額當選。昨日共有158
人出席投票,其中有一張是空白票。
 儘管已高齡九十,議員黃芙蓉昨日仍到投票場協助發放選票。(周菊子攝)
華埠社區議會昨晚五點左右,數算票數。七名角逐連任的議員,全部同額當選。各人得票數,分別為其他類的陳灼鋆(至孝篤親公所)122,機構類的梅伍銀寬(中華耆英會)115,陳魯誠(華埠王氏青年會)114,組織類的李洪文103,陳文浩(至孝篤親公所)129,商戶類的陳國航(見聞旅行社)135,梅佩凡(龍鳳酒樓)104
陳灼鋆表示, 選舉結果將在十二月十五日晚,議會固定在每月第三個週一晚上召開的月例會中公佈。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雷國輝昨日主持投票事宜,因出席投票率冷清,下午四點五十分左右就開始結算。議會為因應選舉的可能需要,共印製了500張選票,但總計只發出158張票,開票時其中有張票全部空白,等於廢票。
選票樣本。(周菊子攝)
昨日到永豐銀行承辦選務的議員,包括雷國輝,陳灼鋆,黃芙蓉,李洪文,李有香等人。他們表示,梅沛傑,阮鴻燦,游誠康等人也出席關切選舉。
華埠社區議會是一個波士頓市政府認可,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的社區組織,過去多年來,凡是華埠之內或週邊的土地發展計畫,波士頓重建局幾乎都要求發展商先到華埠社區議會,華埠治安委員會陳情,爭取社區支持。華埠社區議會因而備受重視。
但這情況近年丕變,不但因土地發展案數量大減,相關陳情案幾乎不見蹤影,華埠社區議會在過去這一,二年間,還常出現無大事可議情況。今年的議員改選雖然早在九月份就已公佈改選消息,但顯然並未引起社區大眾關切。根據華埠社區議會昨日印製的選票,七個需改選席位,只有七名在位議員參選連任。
            

紐英崙中華專協十二月辦三場活動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將在12月上旬,一連舉辦三場活動,邀請大波士頓民眾欣賞西班牙文化,關心公益事業,見證台灣之美。
            這三場活動,分別安排在十二月三日,六日,十日。
            十二月三日(週三)晚五點起,將由該會理事譚嘉陵安排14[文化之旅],參觀波士頓美術館 (MFA)將請美術館導覽員介紹18-19世紀西班牙最重要的藝術家­果亞(Goya)作品 “有序和無序” 同時美術館中國藝術策劃人白铃安女士解說中國館擴建事宜。
            譚嘉陵指出,果亞是18-19世紀西班牙最重要的藝術家。這是美東地區 25 年來第一次大規模展出果亞作品,將只在波士頓美術館展出
            有意出席者需事先報名,註明參加人數,並提供Email及手機號碼以便聯絡。報名電郵為jialintan58@gmail.com
            十二月六日(週六)下午兩點半,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將和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台灣同鄉聯誼會,波士頓榮光會,成大校友會,台大校友會,建中校友會等組織合作,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90 Lincoln Street, Newton Highlands)舉辦“ 一首摇滚上月球 - 電影欣賞活動。
            中華專協前任董事長王世輝指出,“ 一首摇滚上月球 描述背景不同,平均年齡52歳以上,家裡都有患罕見病孩子的六個老爸,組織了一個搖滾樂團在樂團的毎周兩小時練習中暫時忘掉日以繼夜照顧孩子的壓力,是一部讓人不斷在絕望當中看到希望,看到愛與家庭真正價值的電影
            該片獲有2013台北電影節最佳觀衆票選奬香港電影金像奬北京旅遊衞視行者影像節最佳公益片中國金雞百花奬台灣單元開幕等殊榮
            中華專協表示,台灣有200多種罕見疾病例如小胖威利症候群 ( Prader-W illi syndrome) 尼曼匹克症 (Niemann-Pick disease) Miller Dieker syndrome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Adrenoleukodystrophy-ALD) 結節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 血小板無力症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造成了8000多個罕見疾病家庭由於罕見疾病近七成無法治癒罕見疾病基金會成了病人及家屬的避風港19996月在病患家長陳莉茵及曾敏傑發起之下成立了罕見疾病基金會Taiwan Found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在沒有財團醫院企業的資助下完全依賴民間小額捐款協助希望社會大眾看完這部電影之後 能夠廣為宣傳出錢出力,表達關懷
            十二月十日(週三)晚六點十五分起,在哈佛大學西北科學大樓(Northwest Science Building)B103講室(52 Oxford St., Cambridge, MA舉辦“看見台灣”美東放映會與齊柏林導演座談會。
            “看見台灣“一片是從空中攝影二十多年,曾於2004年榮獲第一屆 Johnnie Walker夢想資助計畫大獎,2005年獲奧比斯(ORBIS)基金會邀請擔任《眼科飛行醫院》 新疆飛行任務代言人的齊柏林,從2008年構思,2009年起拍攝,共耗資台幣九千萬元,拍攝出來的全方位台灣景觀。

            該片拍成後於2013年獲得台灣金馬影展最佳紀錄片獎,並入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2014年再獲邀至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展演。這次將到美國四地巡演。

昆市聖誕大遊行大秀古董車

當許多人的思緒,感情,還圍繞著感恩節,黑色星期五打轉時,麻州昆士市從十一月廿八日晚上起,一連三天,開始慶祝聖誕節。
            十一月廿八日晚是在昆市湯姆斯鶴(Thomas Crane)公共圖書館總館前的草地上,舉行點亮聖誕樹儀式。
            當晚儼然入冬,氣溫頗低,華氏三十多度,草地上也有殘雪,但有著暖氣的帳篷裡,有人講故事,表演木偶腹語,還出動了各式各樣的卡通人物,史奴比,薑餅人,唐老鴨,米老鼠,小孩子們開心無比。帳篷外,擺著任人拿取爆米花,熱巧克力的攤位,還有耍火圈表演。
            昆士高中及北昆士高中的廿多名儲備軍隊(ROTC)學生,一人牽著一個卡通玩偶人,在會場穿梭,和遊人合照,發拐杖糖。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在晚上六點多抵達,和聖誕老人一起出現在民眾面前,傳遞微笑,歡樂的祝賀市民開心過節,再轉往帳篷外,把掛在昆士市府,以及昆市公共圖書館前的聖誕樹,以及聖誕老人上的燈泡點亮,讓整個昆市中心,霎時間節日氣氛十足。
            十一月廿九日,聖誕老人背著降落傘,從天而降。
            昨(十一月三十)日中午,再從昆市中心開始,舉行第六十二屆昆士聖誕遊行。
            今年的昆市聖誕遊行,走懷舊風格,遊行路線有點更改,一百多個參加遊行單位,成一條直線的遊行三哩,在興國街上從昆市中心一路走到北昆士高中前。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和轄區包括昆市的聯邦眾議員林奇(Stephen Lynch),麻州參議員基南(John Keenan),麻州眾議員陳德基,諾福克郡地方檢察官莫里塞(Michael W. Morrissey),昆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古楚(Douglas S. Gutro),麥法蘭(Michael E. McFarland等人,都夾在遊行隊伍中,與民同樂。
            這批嘉賓率先遊行到終點站後,登上紮著紅藍白綵帶的觀禮台,向100多個沿路走過的遊行隊伍揮手致意。
            遊行隊伍包括多個學校的樂隊,舞蹈隊,馬隊,還有廿多輛古董車。昆市市長亞美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黃志康也坐在一輛消防車上,側身遊行隊伍。遊行的三名總指揮分別市來自海軍,陸戰隊,陸軍的二次世界大戰老兵。

圖片說明:
            昆市府前的聖誕燈在十一月廿八日晚點亮了。(菊子攝)

            昆市長柯奇(右二)和聖誕老人一起點燈。(菊子攝)

            昆市長柯奇(左起),聖誕老人和當晚穿梭會場的卡通人物之一唐老鴨合影。(菊子攝)

            聯邦眾議員林奇(前右一起),昆市市長柯奇(Tom Koch)等人為遊行隊伍做前導。(菊子攝)

            今年是昆士第六十二屆聖誕大遊行。(菊子攝)

            昨日有廿多輛古董車夾在遊行隊伍中。(菊子攝)

            昨日為遊行開到的警察摩托車隊,閃著藍燈,排成兩列,沿路慢駛,很有架勢。(菊子攝)

            遊行隊伍中還有馬車隊。(菊子攝)


            昆市在點亮聖誕燈活動當晚,出動了廿多個卡通人物,非常熱鬧。(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