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04, 2013

吳弭競選波市不分區市議員 參議員沃倫站台


麻州波士頓市不分區市議員候選人吳弭(Michelle Wu)二日晚在波市南端的維多利亞村藝術中心(Villa Victoria Center for the Arts),正式展開競選活動。包括站台的麻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共約15名州市政要,近二百人出席支持,聲勢浩大。
      波士頓市此前曾有韓裔的尹常賢當選過市議員。吳弭一旦當選,她將是波士頓市市議會中首名能操中英雙語,也是首名亞裔女性的市議員。
      父母來自台灣,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已取得律師資格,現年才28歲的吳弭,二日晚誓言要在波士頓市的多元化基礎上,強調包容性,把波市打造成每一個人的安全港,建成一個既全球又本地化的創新及互助合作基地。
      吳弭表示,她參選波士頓市議員,因為她相信市政工作應該是有創意的解決問題,而最好的構想,通常來自社區參與。
她提議藉由包容性,充份發揮波士頓人民多元化所帶出來的力量。她也以祖父為她取的中文名字,左弓右耳的這個弭字指出,弭字是要平息爭端,也就是要放下戰爭武器,聽取意見的意思。她將秉持這一原則,聽取民眾意見。
      吳弭指出,波士頓市不僅歷史悠久,還很多元化。波士頓公校學生來自110個不同國家,在家說77種不同語言。但多元化只有在具包容性時,才能發揮最大力量,因此她提議波市人民,攜手找出合作,有創意的解決問題辦法,來讓無論是商業上的申請開業牌照,教育上的學校品質及採用先進科技,民生上的居者有其屋,以及公共安全,環保綠化,文娛活動等,都得以改善。
      在芝加哥出生、長大的吳弭,藉由她的個人家庭背景,闡述了她很小就認識到社會中有隱形界線(invisible boundaries),以及她對多元化及包容性、勤奮工作的體會。
      她父母來自台灣,育有4名子女。父親的英文學自化學課本,母親學自看歐普拉(Oprah Winfrey)。身為長女的她,成長於講國語的環境,卻一直都是父母到學校、看醫生、上雜貨店時的翻譯。她親眼看見,即使父母後來能夠比較坦然的說英語了,仍覺得在一個不認可或欣賞多元文化價值的社會中,自己是局外人。
      吳弭坦言,僅管她的成長,受到家庭及文化傳統的影響,但她和丈夫康諾(Conor),以及兩名分別1621歲,在波士頓拉丁學校及薩福克大學就讀的妹妹,一起住在南端,也讓她瞭解到了非傳統家庭的情況。
      過去六年來,由於她母親精神健康不佳,她承擔起姊代母職的責任,既要當青少年期妹妹的家長,又要做事來賺錢養家,後來還上法學院深造,這些個辛苦,她全都挺了過來。吳弭打趣說,僅管兩名妹妹的年齡,依法已可開車或上酒吧,但生活在她家屋頂下,就沒這回事,只能讀書、助選、拉票。
      吳弭的個人成長過程,她的努力、踏實、謙遜,以及她踏入社會以來的經歷,都讓過去這數年間,在她於波士頓市長辦公室打工,擔任Rappaport法律及公共政策學者,為伊莉莎白沃倫助選時,已和她有過接觸的社區大眾,對她喜愛非常。二日晚出席的每一個人,對她也幾乎都讚不絕口。
      二日晚,麻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為吳弭站台時,激動非常,一度聲音有點哽咽,她既藉機會感謝麻州民眾把她送進華府,為民喉舌,也強調吳弭可是她親愛的學生。
      二日晚出席的其他支持者,有多名可能的波士頓市長候選人。除了已宣佈參選的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之外,還有薩福克郡地方檢察官康雷(Dan Conley),波士頓市議員麥可羅斯(Mike Ross)、提多傑克遜(Tito Jackson)、麻州眾議員Jeff Sanchez等人。
      轄區包括華埠的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以及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Will Brownsberger,薩福克郡治安官Steve Tompkins,麻州眾議員Byron RushingRussell HolmesCarlos Henriquez 
等人,都出席支持。
波城華埠聞人陳毓禮,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波市議員助理陳偉民,樂嚐軒東主陳文棟,亞裔青少年協會(YES)行政主任梁素英等人,則已儼然吳弭的自發助選團隊,當仁不讓的呼朋引伴到會支持。

圖片說明:

      麻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為吳弭()參選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站台。(菊子攝)

      右起,陳文棟、曾雪清、陳偉民、吳弭、陳毓禮、梁素英等人是吳弭的幕後助選團。(菊子攝)

英文報章介紹吳弭


      吳弭二日晚正式宣佈參選波士頓市不分區市議員,正議論有意參選下屆波士頓市長者,怎麼全是男性的波士頓環球報,忍不住撰文宣稱,吳弭的參選,令人興奮。
            這篇由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Adrian Walker撰寫的文章,指波士頓下屆市長席位出缺,讓波市內許多有影響力者動念參選,但一般民眾覺得,這些人大都是白人男性,和波市的舊議題及做事老方法,可能關係太深,反倒是年僅28歲,具魅力的年輕女律師吳弭要參選市議員,令人期待。
            目前波士頓市議會的13名議員中,只有不分區市議員普斯莉(Ayanna Pressley)一人是女性。
吳弭在芝加哥郊區出生,長大。父母來自台灣,她是4名小孩中的老大,初到波士頓是上哈佛大學,週末時搭地鐵到華埠教入籍班。
那段日子的經驗,讓吳弭見到許多原本是醫生、護士、工程師的移民們,為給子女一個做美國夢的機會,不惜自己當廚師、清潔工,也讓吳弭愛上了波士頓。
吳弭畢業後,在北端(North End)住過一段時間,走路到金融區的一家諮詢公司上班。
那時她以為自己會就此留在波士頓。沒想到她母親病了,無法再照顧吳弭的兩個妹妹。
吳弭因此搬回芝加哥,在社區裏開了家茶館,出售各種以文學家為名的茶,辦詩朗誦聚會,或任人上台的吟詩夜等活動。
大約二年後,母親病情顯得更重,吳弭賣掉了茶館,帶著兩個妹妹和母親,一起搬到波士頓,一邊進哈佛大學法學院深造,一邊在波市府實習。
吳弭在芝加哥開茶館申請牌照,在波士頓市府打工,推動製作餐館業申請牌照流程圖,食物卡車等項目,都讓她親身體會到市政府對人民生活有多真實的影響,這才激發了她參選波市不分區市議員的念頭。
吳弭的競選經理Dan Murphy透露,吳弭目前已籌得的競選經費約為65千元。

波城華埠再現祈福黨類案見 一華婦被騙8000元


波士頓警察局A-1區警長李湯姆(Tom Lee)(3)日在華埠治安委員會中報告,華埠再現類似祈福黨騙案,一名58歲華裔婦女被騙走8000元。
            李湯姆只概略敘述了這宗騙案,表示大約2日下午2點半左右,一名58歲,說國語的婦女,在路上遇到3名說同樣語言的婦女,聲稱女兒或家人有重病,亟須籌款治療,竟說服受害者大動同情心,到銀行取款8000元交付。受害者報警時,由於趕到的警員不會說國語,還找了路人翻譯。
            A-1區社區警察小組長利馬(Tom Lema)表示,警方將於這一、二天內製作一份呼籲公告(advisory),屆時將會提供更詳細資料,希望亞裔社區加強警惕,不要輕易上當。
            李湯姆在會中表示,波市犯罪率較去年下降了30%,地方治安理論上已改善很多,但民眾還是應該注意個人安全。
            上個月在華埠一帶,共發生2宗性攻擊案,1宗搶案,2宗強烈攻擊案,2宗破門而入案,8宗偷盜案,3宗從移動車輛中偷盜案,2宗塗鴉案,1宗車輛遭拖吊案。在這期間,共有52宗車輛違規案件,警方發出345張違規停車罰單。
            其中一宗攻擊案,發生在乞臣街和尼倫街交界處。一名年輕亞裔男子和女友到肥牛火鍋店吃飯,中途跑到外面抽煙,竟遭十幾名亞裔男青年圍攻,受傷不輕,但警方趕到時,他卻不願合作。警方認為是幫派份子之間的紛爭,仍將深入調查。
            李湯姆在會中還報告,華盛頓街300多號左右的一家珠寶店,有銷贓嫌疑,日前在警方突擊後,遭勒令關閉。
            華格林藥房(Walgreen)區域經理Dam Iam昨日和律師J. Hanley聯袂出席會議,報告該公司計劃在華盛頓街600號,永聲傳呼公司前址,開張與前不同新店,既賣咖啡,也賣壽司,甚至可讓客戶訂購活龍蝦。目前該公司的計劃是今秋或明年初開張。該公司另預定於今年五月,在華盛頓街上Barnes & Noble書店的舊址,開張一家新的華格林店。


圖片說明:

            華格林藥房(Walgreen)區域經理Dam Iam()昨日和律師J. Hanley聯袂出席華埠治安委員會,報告將在華盛頓街600號開新店。(菊子攝)

            波士頓警察局A-1區警長李湯姆(Tom Lee)(左二)等人報告華埠上月犯罪記錄。(菊子攝)

中國超市開店案 昆士市長發信反駁種族歧視論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二日發出一封措詞強烈的信給市議會,聲稱中國超市代表對昆市及其居民的侮辱及不誠實攻擊,讓他深感被冒犯,因此發信留存記錄。
      中國超市(C-Mart)申請在北昆市海華街(Hayward)波士頓齒輪廠( Boston Gear Works)佔地約25000平方呎舊址開設分店的申請案,昆市議會2009年時以「交通擠塞」為由否決。中國超市東主方妙昆幾經週折,仍無法改變該一決議後,一狀告進麻州土地法庭。法官推翻了昆市議會的否定決議,裁決必須另開兩次公聽會,並在第二次公聽會後的90日內做出決議。方妙昆指控對中國超市有偏見的昆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將不得就此案投票。
      昆市議會已於311日及325日,在北昆市高中就此案開了兩次公聽會。昆市府昨(3)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昆市議會排定48日開會,估計屆時將討論該案。
      在北昆市高中舉行的這兩次公聽會,民眾出席踴躍,數百座位的禮堂,幾乎坐滿了人。正反雙方意見,和以往並無不同,支持者表示可創造就業機會,振興經濟,方便生活,反對者認為車流、人流量過大,會給地方帶來交通阻塞,噪音,生活品質下降等麻煩。
      較為特別的意見為,北昆市(North Quincy)一帶居民認為,中國超市是要在北昆市開分店,批准與否,應以北昆市居民的意見為主,因為受影響最大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而不是那些遠道來買菜的人。據熟悉昆市區域劃分者表示,該一地帶的鄰近居民約為2000人。
兩次會中,都有支持中國超市在昆市開張者,毫不避諱的指昆市議會反對中國超市進昆市開分店,是有偏見,或有種族歧視嫌疑。第一次公聽會,有人抗議市府未安排翻譯人員,第二次公聽會,有人質疑中國超市所安排翻譯員的公信力。
      昆市長柯奇在信中表示,中國超市支持者暗示昆市社區反對,根源於種族歧視,是非常不公平、不誠實,也是對昆市社區每名居民的侮辱,顯然是精心策劃的聲明。柯奇強調,市議會中任何一名批發特別許可局(Special Permit Granting Authority)成員投票時,都不應該受種族歧視這「下流(scurrilous)」指控的影響。
      柯奇認為,昆市是個移民城市,有著開放、多元化的歷史。他批評有些人不是昆市居民,發言內容很可能是有人事先教導過的。
      方妙昆對昆市長批評的反應是,種族在市議會的決定中,顯然是項因素。他將等著看昆市議會對這事怎麼說。

星期三, 4月 03, 2013

河南同鄉會包餃子慶新年


             河南同鄉會日前在華森市(Waltham)劍橋中國文化中心慶祝蛇年新春,百餘名鄉親包餃子、吃家鄉菜、欣賞表演,暢敘過去一年種種,歡喜非常。
            紐英崙的河南老鄉們,其實今年特別高興,因為大約15年前該會成立,時任河南省長的李克強,遠道來賀,結下因緣。那想到今年三月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12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次全體會中,李克強以2940張贊成票,高票當選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成為中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領導,讓他們興奮。
            河南同鄉會名譽會長紀虎民當晚在慶祝會的開幕致詞中,特地說起來河南老鄉領導,曾經貴為該會成立大會剪綵嘉賓的這段歷史,以及該會成員蘇明放、傅莉娜等多名專業人士,曾應邀回河南舉辦講座,出席會議的交流情誼。
            河南同鄉會現任會長張偉,當晚和一眾熱心鄉親,包括蕭廣松、王泱、段震峰、李華、李先根、李學義、劉世廣等人早早趕到,登記到會鄉親,張羅桌椅,調較音響,鋪排鄉親們帶來的佳餚美食,李慧芳、李華、雷軍、姚金玉等人還組隊包餃子,邊忙活,邊敘舊,現場氣氛十分熱絡。
 
圖片說明:

            蕭廣松(左起)、李華、張偉、傅莉娜、紀虎民、王泱等人歷任河南同鄉會會長。(菊子攝)

            李華、李慧芳、雷軍忙著包餃子。(菊子攝)

            河南同鄉們聚餐、欣賞節目,歡聚慶新年。(圖由河南同鄉會提供)

中文教師專業協會請林遊嵐模擬面試顧百里談課堂教學


新英格蘭地區中文教師專業協會(NECTA)330日在牛頓市華僑文教中心舉辦春季工作坊,請來顧百里、林遊嵐等知名中文教育家,談求職面試,課堂教學,教師出席踴躍,不下50人到會。
     新英格蘭地區中文教師專業協會為工作坊安排了5場講座,邀得波士頓公校世界語(World Language)主任林遊嵐,維廉學院(Williams College)亞洲研究教授顧百里(Cornelius Kubler),以及舒士百利雪塢(Shrewsbury Sherwood)中學老師葉金惠、新罕布夏州貝德福(Bedford)高中老師王明德、品貴(Pingree)高中老師呂圣筑等人講談。
      當天的第一場講座是林遊嵐主持模擬面試,以9個常見問題,幫助有心踏入中文教師行列者做準備。
      林遊嵐指出,面試的主要目的是學校進一步瞭解教職申請人是否適合該校需求,通常會先要求應徵者談談自己的經歷,為什麼會應徵該一工作,如何讓學生對學習中文發生興趣,是否熟悉美國及麻州的外語教學目標,包括溝通、文化、社區、比較、連接等的5C準則,如何準備教案,怎麼教中國文化,懂不懂得管理課堂,同一班的學生程度有差異時,如何因材施教等。
      林遊嵐提出問題,得到答案後,立即講評。出席老師們不少人聽了林游嵐的講解後,恍然大悟般的說,原來面試者會這樣衡量應徵老師是否適任。
      其中學生程度有差異時該如何執教的問題,林遊嵐指出,要顧及學生自尊心的最佳做法之一,是擬定不同程度教案,讓學生們自行選擇。
      顧百里的講題是提供教學建議。他是美國的中文教學界名人之一,不但創辦了美國著名小常春藤學院中維廉學院的亞洲研究系,還曾在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任教,當過許多美國外交官的華語培訓老師,其中包括曾出使台灣、中國的李潔明。
      祖籍德國的顧百里透露,當年唸大學時,他的室友是華人,常收到其母從紐約華埠帶去的好吃東西,讓他在沾光之餘,愛上中文。但1969年他學中文時,學中文的人寥寥無幾,華人子弟也只想著如何趕快變成美國人。如今中國崛起,人們的意識形態也不同了,學中文的人與學中文的動機都更多樣化了。最近還連新加坡政府都開始推廣學華語運動。
      顧百里指出,中文教學經過這麼多年的演變,不但教學方法專業化了許多,教育理論也轉向以學生為中心。
      他認為,對1314歲以上的小孩子來說,要學好中文須注意兩件事,練習與事實(act and fact),亦即要經常練習、使用中文這語言,注意自然語調,其次是有關語言的實際知識,包括知道發音的部位,如何發音,對語法的解釋等。其中,練習應該佔大部份的時間,以一節課90分鐘來說,前40分鐘應該只進行練習部份,老師一句英文也不說。
      顧百里也認為,背書雖然不是學中文的最終目標,但背誦仍然很有必要,尤其是背誦具代表性對話,句型基礎,以及語彙重要功能等。學生最好還能在家聽錄音。
      顧百里強調,最有效的華語教學是學生在課前做了準備,老師不須要在課堂上花時間解釋文法。
      至於繁簡字體,維廉學院目前的政策是,要求學生繁簡體中文都認識,但要學那種字體做書寫文字,則由學生自行選擇。
      工作坊的其他三名講者,葉金惠、王明德、呂圣築分別講談了給學生錄影片回家學習,次日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的「翻轉教室」教學法,用色紙折出、剪出金魚與熱帶魚等圖形,做出年年有魚的書籤,掛飾,以及課堂上的互動策略等。
      該會會長葉金惠表示,下次的活動,計劃介紹使用iPad應用程式做教學工具。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地區專業中文教師協會會長葉金惠(右起),以及王明德、林遊嵐、顧百里、呂圣築等講者在會中合影。(菊子攝)

            顧百里把他最新出版的中文教材,送了一份給新英格蘭地區專業中文教師協會。(菊子攝)

            林遊嵐(立者)說明模擬面試的作用。(菊子攝)

美中醫學交流學會 4/7 辦常見病講座


美中醫學交流學會(ACMES)訂四月七日(週日)上午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在哈佛大學醫學院(35 Binney St., Boston, MA, 02115),舉辦春季醫學講座─常見病系列四。包括哈佛醫學院、公衛學院的吳柏林、劉遠立教授,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主任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胡杰文等九名臨床醫學專家、教授,將介紹疼痛、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癌、敗血症、嬰幼兒營養、基因臨床、腫瘤中醫治療等的研究與發展。入場註冊費20元,查詢或報名,可洽info@acmes.net ,或www.acmes.net。當晚六至八點,劉丹陽教授將主持丙型肝炎治療進展與專場醫生繼續教育講座。參加者可得一個CME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