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1, 2012

余氏宗親職員交接 提前慶聖誕


紐英崙余風采堂九日下午先辦職員交接典禮,再辦宗親兒童聖誕聯歡會,老少同歡,其樂融融。
            當日的職員交接典禮,由余風采堂元老余仕昂,美東總長余超群主持。新屆主席余積堯、副主席余景新在簡單隆重的儀式中,接下印信後,余風采堂的一樓會址,馬上翻身變成兒童遊樂場。余國華不但從自己家裏帶來兒童籃球架、推球台,還戴上聖誕老人的紅帽子,親自為小朋友們畫臉。余風采堂的美東總長余超群,為了逗孫子同樂,不惜放下身段,也在臉上畫出七彩線條,享受返老還童樂趣。會場還有另一名宗親從她工作公司借來的雪人佈告板,聖誕樹剪紙及貼紙等,出席的小朋友們都玩得很高興。
            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透露,目前余風采堂登記有案的宗親,約五百多人,但他相信住在紐英崙的余姓宗親實際人數遠多於此,尤其是近年來遷居波士頓的新移民,人數越來越多,他本人經手辦理加入宗親會手續的就有廿多人,他也知道約有十戶人家,新從廣東台山等地移民來波士頓,以一家四口計,就至少有四、五十人了。有許多住在郊區,因路遠未加入者,就難以計數了。
            余風采堂新一屆幹部預定在二週內召開第一次會議,屆時由主席決定祭祖日期,其他已知的未來活動包括,年初一團拜吃齋,2013年的三月九日舉辦春宴。

圖片說明:

            紐英崙余風采堂職員交接,余積堯(右一)、余景新(左二_接任新屆正副主席,余超群(右二起)、余仕昂監交。余國華將與余超群一同擔任出席中華公所代表。(圖由余風采堂提供)

            余風采堂的美東總長余超群(前中),帶兩名孫子女參加聖誕聯歡會。(菊子攝)

            余氏宗親體貼的從公司借來道具,讓兒童感受聖誕氣氛。(菊子攝)

星期一, 12月 10, 2012

梅西百貨聖誕列車九日開進華埠


波士頓市府與梅西百貨合作的聖誕列車,昨()日下午開進華埠,點亮聖誕燈,宣告著時序跨入十二月,聖誕假期在望,一年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不遠。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自從去義大利旅遊回來後,就病了,迄今已有將近八週未能回市府上班。他先進了布里根婦女醫院,日前再轉到Spaulding復健醫院。醫生說他不但上呼吸道受感染,從腿部往上流到肺部的血液也出現凝塊。最近還又診斷出患上了二型糖尿病。
            昨日,波市第一夫人安琪拉代表萬寧路市長和代表華埠的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一起為華埠點亮聖誕樹上的燈。她說,萬寧路的身體健康已在好轉中。萬寧路也為不能親自主持這他自己最愛的這假日活動,感到遺憾,委托她祝賀大家節日快樂。
            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核數李潔英,新任華埠社區議會議員陳偉民,波市長亞裔聯絡員翁耀漢等人,昨日都出席了聖誕列車進華埠點燈儀式。符鈺釧指揮的符客樂音合唱團應邀在座落於夏利臣街和益士石街交界處的聖誕樹前,為出席居民獻唱賀節。
            根據波市府藝術文化活動部資料,梅西百貨載著聖誕老人的聖誕列車在十二月七、八、九三日,共拜會了十六個地點,為市內各地居民帶來節日歡樂氣氛。

圖片說明:

            小朋友最愛的是坐到聖誕老公公腿上領禮物。(菊子攝)

            梅西百貨的聖誕列車還把一些卡通人物帶進菲利浦廣場,為人們增添節日歡樂。(菊子攝)

            符鈺釧的符客樂音合唱團在聖誕樹前獻唱。(菊子攝)

            波市第一夫人安琪拉和波市議員林乃肯一起點亮聖誕燈。(陳偉民提供)

前進會開社區會呼籲訂立新土地發展招聘標準


華人前進會八日下午舉辦社區會議,強調波士頓華埠需要「好工作,強大的社區」,建議波市府與土地發展商協調,在辦理建築工作招聘時,把標準提高53%為少數族裔、51%為當地居民,15%為女性等。
該會議由華人前進會副主任劉衛恒和社區組織員鄺寶蓮主持。波士頓市議員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普莉斯萊(Ayanna Pressley),提多傑克遜(Tito Jackson)華人前進會名譽主席李素影,波士頓建築工業學徒前訓練班負責人、以及油漆工會、木工工會、本地工會26分支、酒店服務業工會、社區勞工聯盟機構、多徹斯特社區等的代表,社區民眾,將近百人出席。
李素影首先發言。她指出,華埠一帶近十年來發展豪華化,不但豪宅更多,房租也越來越貴,許多工薪階層逼於租金太貴,陸續遷出。她認為,要穩定華埠社區,必須為華埠居民爭取更好,有工會的工作,才能容許華埠居民繼續留在華埠。
鄺寶蓮接著介紹華埠內刻正施工中,或即將啟動的發展項目及可能為華埠帶來的工作機會。她指出,華埠一帶現有機會獲得2000個建築工作,以及400個永久的工作機會。帶來這些工作機會的土地發展計劃包括,阿爾巴尼(Albany)街上將蓋一家酒店,銀線總站斜對面將蓋一家酒店等。
其中在濠江芽菜廠後面的阿爾巴尼街275號,將建成分別高十六層及十一層,共有225個公寓,以及325個房間的住宅及酒店;天滿地(Temple Place)59號,銀線總站斜對面將建的酒店,預計有243個房間。
她指出,綜觀華埠一帶的土地發展,華埠現有的1042戶豪華住宅數目,將在未來五年內,至少再增加1665戶,中低收入住宅則只在現有的563戶外,再增加331戶。最低收入住宅,更只在現有的1654戶上,再增加78戶而已。
目前波士頓市政府的土地發展建築招聘規定為,至少有50%是本地居民,至少有25%是少數族裔,至少有10%是婦女。他們建議,更改為53%為少數族裔、51%為當地居民,15%為女性等標準。
出席的華埠居民們表示,過去這些年來,華埠內蓋了不少高樓大廈,但是都沒有華埠居民從中獲得工作機會。其中一部份原因是工會的門檻太高,英語程度有限的工人,難以加入工會,獲取工會的工作機會。
鄺寶蓮表示,華人前進會因此希望邀集相關機構代表,協商、製定華埠社區提議的招聘目標,同時提供雙語培訓渠道,幫助華埠英語有限的工人,也能獲得福利好、工資高的工作。
她指出,華人前進會在會中提出的招聘標準建議,是根據華人前進會召開過數次居民會議、工人會議和青年會議的結果,和社區人士一起製訂的,
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居民會前執委湯建華,東北大學飯堂工人代表梁淑玲、前進會節能翻修班學員楊宇聖,以及多徹斯特社區代表等人,也一一在會上發言,說明他們認為要製定這些招聘目標的理由。

黃哲倫「中式英語」波城演出 助ATASK籌款


「中式英語(Chinglish)」編劇黃哲倫,七日晚由波士頓名作家任璧蓮(Gish Jen)、第七號頻道電視台記者吳芝蘭介紹,在波士頓歌詞舞台劇院(Lyric Stage Company of Boston)和出席亞裔反家庭暴力中心所辦接待酒會的嘉賓暢敘,淺談此劇在波士頓演出感想。
      「中式英語 (Chinglish)」是黃哲倫編寫,從2011年六月起,就已在芝加哥、紐約百老匯等地上演的舞台劇。自推出以來,反應熱烈,不但獲「時代」雜誌評為當年十大音樂戲劇作品之一,也讓黃哲倫在今年八月時,獲得Harold and Mimi Steinberg 慈善基金會頒給戲劇界最豐厚的廿萬元獎金。
            這一齣舞台劇,主要內容為一名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商人,為拓展生意,到中國貴陽,找得一名西人當顧問,和官員打交道,爭取為計劃興建中的國際文化城製作招牌的故事。整個過程中,由於文化有別,翻譯落差,造成許多狀況,也讓邊看字幕,邊邊表演,以西人為主的觀眾笑趴了。
      任璧蓮在亞裔反家庭暴力籌款接待會中表示,黃哲倫顯然是個很機智的人,編寫的劇情、對話,不但有趣(funny),還很有深度的探討普世價值觀,甚至顧問及文化部長這兩名配角的處境,都悄悄帶出了意在言外的意境,讓人不得不重新看待並認為,使亞裔在舞台劇領域發光的黃哲倫,應獲得更高榮譽。
      黃哲倫坦言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當年他投身舞台劇時,這個領域亞裔極少,現在卻已有越來越多亞裔加入,也很有成就。
      黃哲倫表示,2005年時,有人想把西方舞台劇搬進中國,找他去視察,他才開始一年至少兩次前往中國,並逐漸對中國的生活、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瞭解,還接觸到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翻譯,也讓他決定以翻譯落差來做為描寫中美兩國這些年間地位轉變的切入點。
      對他來說,此劇的另一挑戰與特色是雙語演出。由於他雖是華人,卻只在大學時學過幾年中文,所以他特地從香港找來名編劇合作,花了數年時間討論劇本,經常得為無法直譯的一些詞或句子苦思。他說,語言的確令人著迷,也如同人們看待世界的密碼,同樣的內容換一種語言來形容時,猶如讓人以局外人的身份來重新審視熟悉的東西。
      黃哲倫在回答本報記者時表示,找雙語演員,是排演「中式英語」的最大挑戰。在紐約時,情況還好,但在其他地區,卻很難找到中英雙語都流利的演員。此外就是語言的翻譯。他和劇組特地挑了諸如「情義」這沒有對等字的詞,或是「我愛你」這可能有許多種不同說法的句子等等,放入劇中。
      黃哲倫透露,「中式英語」一劇,已有製片人林詣彬(Justin Lin)有意要拍成電影。
      「中式英語 (Chinglish)」在波士頓的演出陣容,包括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董事會董事長曹育倫飾劇中的貴陽文化局長。該劇演員的語言教練為汪剛柳。

圖片說明:

      「中式英語」編劇黃哲倫(左起)與名作家任璧蓮、哈佛法學院教授Jeannie SukATASK接待酒會上相見歡。(菊子攝)

      「中式英語」演員,左起曹育倫等人謝幕。(菊子攝)

      麻州住宅及經濟發展辦公室社區關係主任李超榮(左起)、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協助伊莉莎白沃倫當選聯邦參議員的吳弭,一起恭喜曹育倫演出成功。(菊子攝)

      「中式英語」演員們出席接待酒會。(菊子攝)

接待酒會中的表演(菊子攝)

劍橋市香港餐廳東主夫婦和黃哲倫合影。(菊子攝)

A123拍賣資產 萬向集團得標

波士頓環球報九日報導,一名出席拍賣的顧問透露,美國政府斥資近億元支持的A123電池公司宣佈破產後的拍賣,由來自中國的萬向集團奪標。

經營汽車零件的萬向企業集團,打敗了密爾瓦基(Milwaukee)強森控股公司(Johnson Controls Inc.)和日本NEC公司合作的競標團隊,買下A123系統公司。這一拍賣還未完全定案。
A123系統公司出售的資產中,萬向集團將買下在密西根的兩個工廠,萬向集團將不會取得A123系統公司與國防部合約有關的資產。那一部份的資產由伊利諾州的電池公司,納維他(Navitas)系統公司取得。
      這兩宗資產的出售價,共約二億五千萬元。德拉瓦州的破產法官預定於下週二就這宗破產拍賣案開庭聆訊。

星期六, 12月 08, 2012

哈佛中國關懷年會關心女權促人做好事


哈佛中國關懷(Harvard China Care)日前在劍橋市喜來登(Sheraton Commander)酒店舉辦第七屆籌款餐會,報告該會近況,講談女權仍待爭取,介紹拍片鼓勵人們做好事的Jubilee項目。
            會長劉綺虹及副會長蔡志遠表示,該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成長快速,迄今已共籌得逾廿萬元,送過九十名志工到中國的孤兒院服務,舉辦了不下70次的餃子會,為不下七十名青少年找到一名輔導義工,還贊助了不下一打以上的大手術。
            她說明,該會籌款所得,全用於辦理服務,包括支持在北京的中國關懷之家特別照顧組,為亟需獲得醫療護理,生命才能維繫的孤兒,提供手術前和手術後開銷費用。單只是過去這五個月來,該小組就已為28名受苦於腦積水、脊椎斷裂、鄂裂的孤兒,提供了資助及照顧。
            該會支持的中國機構還包括大連兒童村、Jiaozuo福利院、羅陽孤兒院等。
            籌款會這天,哈佛中國關懷(Harvard China Care)請來獲得普利茲獎的第一位亞裔女記者伍潔芳(Sheryl WuDunn),美國第一位第一代移民華裔喜劇演員黃西,以及放下醫學本行,拍起短片,鼓勵年青人追夢、做好事的魯益華,和六、七十名出席者分享經驗或表演。
      伍潔芳在2010年時,和人合作,出版了「半邊天:為世界各地婦女把壓迫變成機會(Half the Sky: Turning Oppression into Opportunity for Women Worldwide)」這本書,也參與藉由網路社交媒體遊戲等多媒體途徑,來改善女性處境的計劃。這天她侃言即使先進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婦女還是一樣面對著許多不公平,她希望更多人能關注這一現象,攜手改善狀況。
      魯益華是2009年畢業的哈佛大學學生。他在會中講述自己暫時放下在學時主修的醫科,拍起短片,鼓勵年青人追夢,做好事的經歷。
      魯益華透露,他和韓裔的Eddie LeeJason Lee這兩兄弟,從大一時就因參加基督教會的活動而認識,並結為好友。2010年時,Jason Lee想要做件有意義的事來誌記畢業,三個人商量後,決定拍部短片,放到youtube上,為海地的大地震災民籌款。
      這部短片上傳youtube後,十分受歡迎,竟為海地災民籌到一千元。魯益華等人大受鼓勵,很有興趣繼續自學拍片,拍出了好些部短片。2010年十一月時,他們拍的「愛語(Love Language)」短片,藉著一對原本不相識青年男女,互傳紙條,漸生情愫,最後才發現傳紙條原來不是為了調情、逗趣,而是女生耳聾聽不見。這片上傳youtube後,共吸引了兩百萬人觀賞,讓他們發現社交媒體的感染力的確很大,逐漸的興起專心拍片,鼓勵人們做好事的念頭,也開始推出Jubilee計劃,正進行著「十二天善行(12 Days of Kindness)」推廣活動,藉短片鼓勵人們在一年又將復始之際,連做十二天好事,也呼應了基督教的信念。
      魯益華透露,他和EddieJason兩兄弟,都正在放棄各自原有的商管顧問、白宮亞太裔事務部,以及醫學等專業工作,想要專心從事拍片,鼓勵人做好事的工作。他們認為那是更忠於他們內心呼喚的工作。雖然他們的父母都擔心,維生會否成問題,但基本上支持,目前的發展情況也還不錯。Jubilee計劃已在加州、紐約、新澤西、麻州、佛羅里達州都有了分支機構,麻州之內,也有四個。他們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加入做好事的行列。

圖片說明:

      哈佛中國關懷今年的主席劉綺虹(左二)、副主席蔡志遠(右一)在尖子班共同創辦人Bob Maginn繼續贊助下,經營會務活動。贊助額不下一萬五千元。魯益華(左一)應邀講談Jubilee項目。(菊子攝)

      Jubilee項目的魯益華(左二)在會中廣受學生歡迎。(菊子攝)

      黃西為哈佛中國關懷表演後,和學生們互動。(菊子攝)

      伍潔芳是獲得普利茲獎的首名亞裔女記者。(菊子攝)

艾克頓中國音樂舞蹈夜精彩絢爛


艾克頓中文學校(ACLS)在該鎮康娛局贊助下,今年和天使舞蹈藝術公司合作推出「艾克頓中華音樂舞蹈夜」。逾百名演員的二小時精彩演出,讓近千名觀眾目不暇給,嘆為觀止,演出落幕時,全都站了起來,熱烈鼓掌,久久不歇。
      艾克頓鎮九名學校委員中唯一的華裔委員孔軒表示,該學區共有三百多名老師,其中華裔不到十人,這場「龍族古韻」演出,的確讓更多艾克頓鎮居民對中華文化留下了更好印象。
      艾克頓中文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茍燕妮指出,這場演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現場觀眾不是華裔,充分達到了宣揚中華文化,服務社區,豐富地方生活,把艾克頓中文學校介紹給非華裔家庭的目的。看到演出後觀眾反應之熱烈,工作人員們全都很開心。
茍燕妮透露,該校已是第四年舉辦這活動。第一年時,以音樂演出為主,和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合作,並安排了艾克頓鎮本地團隊參加演出。第二、第三年時,是多元秀,邀請了多個不同團體,演出各式各樣,能夠展現中華文化之美的節目。今年有鑑於天使舞蹈團演出水平高,該校決定以專場形式和天使舞蹈團負責人克克合作,結果的確令人滿意非常。尤其克克的天使舞蹈團中,有許多青少年團員都是艾克頓鎮居民,她們大家辦活動、欣賞演出時,也感到格外親切,有意義。
            她也指出今年由於艾克頓中文學校在租用假艾克頓‧博斯寶路高中場地時,只能拿到週日晚的時間,一眾工作人員擔心時間不對,吸引不到足夠觀眾,做宣傳時格外下功夫,歷任前校長,包括史建英、劉漢蘭等人,都積極協助發傳單、銷票,王建國還製作了演出網站。
            天使舞蹈藝術公司創辦人克克,為這場演出安排了三個篇章。在開場的「盛世歡歌」後,陸續以「龍族古韻」、「姹紫嫣紅」、「為你而歌」,展現中國的傳統古典文化、少數族裔風姿,以及現代社會韻味。最後再以「舞彩繽紛─星光燦爛」落幕,讓觀眾沉浸在令人目不暇給的七彩顏色,數十人同時舞動揮的熱力中,心情激動不已。
      在演出篇章中,「龍族古韻」是藉舞蹈、音律,展現中華古文化的部份。克克特地安排了琴棋書畫為舞蹈主題,還請中英雙語流利的司儀白雲,說明歲寒三友的這松竹梅演出,分別象徵著中華民族所重視的正直、謙虛、堅忍等品格特性。
      特別演出嘉賓,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翁慧,也應邀獨奏了一曲「墨客」。
      艾克頓中文學校和天使舞蹈藝術公司當天都藉節目冊,預告了兩機構的未來活動。艾克頓中文學校將於2013年二月慶祝建校十週年,天使舞蹈藝術公司將於2013年一月廿六日舉辦大型舞蹈春晚,五月廿六日在衛斯理鎮的麻州灣區學院劇院辦全美中國民族舞蹈大賽。
  
圖片說明:

      劉陽(左起)、黃玲、茍燕妮、劉沂峰、翁慧、白雲、關姍、克克、王梅、張榮華等「艾克頓中華音樂舞蹈夜」的工作人員和主要演員在演出後合影。(菊子攝)

      「艾克頓中華音樂舞蹈夜」的主要演員及策劃,右起克克、關姍、白雲、翁慧、劉沂峰等人。(菊子攝)

      克克(前右二)與關姍(前右起)、劉沂峰、翁慧、白雲和一眾演員謝幕。(菊子攝)

      艾克頓鎮唯一的華裔學校委員會委員孔軒也應邀出席,欣賞「艾克頓中華音樂舞蹈夜」演出。(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