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11, 2015

麻州中醫學會中醫藥論壇哈佛教授與盛



麻州中醫學會與哈佛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結合醫學中心合作,日前在哈佛醫學院主樓舉辦“中醫藥論壇”,包括五名哈佛醫學院教授,共六,七十多人參加。
這場“中醫藥論壇”邀來佛羅里達州著名中醫師田海河博士,以及北京腫瘤專家馮利教授主講,不但有五名哈佛醫學院教授,還有十多名哈佛醫學院博士後/學生,以及50多名持有牌照中醫師,營養師,整脊治療師等參加。
            田海河博士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 (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 ,是脾胃病專家董建華教授的入室弟子,畢業後留校,在附屬東直門醫院科工作多年。1997年來美,在佛州中醫學院任教務長和臨床部主任,既教書也看門診。當天上午,他介紹了自己的消化系統疾病治療經驗,以及脾胃病專家董建華的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十法。
馮利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主任,博士導師,國家中醫管理局腫瘤專科帶頭人。當天下午他討論了中醫經典在腫瘤及併發症治療上的作用。
田海河在下午時,還再介紹了中藥及針灸的安全應用, 包括非安全用藥的嚴重性,中藥副反應發生的原因,那類中藥更容易生毒副反應,應避免和一些西藥,補充劑和某些食物聯用,萬一發生毒副反應該如何處理,如何減少針灸的臨床意外,如何避免醫療事故等等。
該論壇組織者,麻州中醫學會會長張群豪,秘書長李志平,麻州針灸委員會主席陸衛東,麻州中醫學會理事章珍珍,劉京,侯冠仁,Yvonne Chen,張煒,哈佛醫學院教授李豫偉(David Lee)等人,當天都出席了會議。

圖片說明:

起,陸衛東,李志平,田海河,張群豪,馮利等組織者和演講者合影。(圖由麻州中醫學會提供)

台灣論壇探討外籍配偶、同性戀者法律身份困境

教育部與波士頓大學合作的「臺灣論壇」,三月五日推出2015年度第一場活動,邀得印地安那大學副教授費德雯(譯音,Sara L. Friedman),探討台灣外籍新娘和同性戀者處境類似,攜手爭取修訂憲法的可能性。
這場講座由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sia)主辦,題目是“法律之前的陌生人:在台灣有爭議的親密關係(Strangers Before the Law: Contested Intimacies in Taiwan)” 。
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Eugenio Menegon教授,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秘書黃瑋婷,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薛龍(Ron Suleski)等人都全程在場,
            費德雯是名人類學者,專長性別研究,不但精通中文,也長期觀察臺灣人的外籍配偶與中國大陸籍配偶所遭遇到的身份認定等議題。她認為這既是法律問題,更是人權問題。
費德雯以二個真實案例,闡述外籍配偶和變性伴侶(transgender)因為在法律面前的身份認定和一般公民不同,無法享有某些一般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權益,儼然“法律之前的陌生人(strangers before the law)”,於焉產生“「陌生人焦慮 (stranger anxiety) 」。
其中的外籍配偶例子,是嫁到台灣的中國大陸女子李萍(譯音),還未取得臺灣公民身份,就和丈夫離婚了,她因此把臺灣公民身份申請的依據,從丈夫改為兒子。但離婚後,李萍前夫以兒子不是他親生的為由,申請撤消了李萍兒子的公民身份,李萍因此失去申請成為台灣公民的所有憑藉,面對無法工作,在法律限制下必須返回中國的困擾。
費德雯指出,這還牽涉到因為兩岸關係的敏感,中國大陸籍配偶要取得臺灣身份證與工作權,面對著比其他外籍配偶更嚴苛法律規定,要等候更長年期等現實。
教育組在會後指出,臺灣大陸委員會2012年修法,把中國大陸籍配偶取得身份證年限改為48年,和其他外籍配偶一致。李萍案當年隨無媒體大肆報導,但經臺灣專案處理,後來也圓滿落幕。
另一案件為2013年在臺灣發生,在國際間引起同性伴侶婚姻有效性的廣泛討論的吳芷儀與吳伊婷婚姻撤銷平反事件。
吳芷儀與吳依婷兩人最初的身份證文件,依生理性別,登記為男性。他們兩人後來因個人性取向,都做了變性手術。其中的吳依婷申請變更身分證登記為女性,接著兩人結婚,符合台灣民法的「一男一女」異性婚姻制規定,依法婚姻有效。但他們兩人婚後,吳芷儀也申請變更身分證性別,接著就收到台灣政府發的撤銷其婚姻通知公文。
他們兩人把事件經過供諸媒體,引起廣泛討論。台灣內政部召開專案會議討論後,重新認定其婚姻有效。
費德雯表示,這兩個案例讓人看見,「法律如何界定性別,人權」,也讓人看見,很多不同群體,例如移民團體和同性戀族群,在法律面前都面對很多挑戰,如果能攜手合作,或許能更快促成法律修改,更符合相關人群的現實需要。
  
圖片說明:

(左至右)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波士頓大學Robert Weller教授、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Eugenio Menegon教授、印地安那大學副教授費德雯(Sara Friedman),以及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薛龍(Ronald Suleski)。(圖由經文處提供)

波士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Eugenio Menegon教授(右)介紹印地安那大學副教授費德雯(Sara Friedman)(左)。(菊子攝)


            印地安那大學副教授費德雯(Sara Friedman)演講時以幻燈片強調,性別不只男女性,婚姻不只異同性。(菊子攝)

MAYOR WALSH RELEASES A NEW TOOL CREATED AT FIRST PERMITTING HACKATHON

MAYOR WALSH RELEASES A NEW TOOL CREATED AT FIRST PERMITTING HACKATHON
City Deploys a New Address Search Tool for Online Permitting


BOSTON—Mayor Martin J. Walsh today released an improved, map-based address search tool, which allows permit applicants to easily find addresses related to their projects, eliminating another roadblock in the permitting process. This new tool is based on a prototype that was created at the City’s inaugural HubHacks event last August. The second HubHacks is slated to kickoff on March 14 at 10:00a.m. at District Hall, 75 Northern Avenue.


Locating the "address of record" for a building is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the process to obtain any building or fire prevention permit in the City. This tool solves another major pain point for users in the permitting process, while the City is simultaneously working to rebuild its entire online permitting experience. A video demonstrating the new tool is available here.


“Making Boston’s permitting process easy, clear, and predictable has been a priority of my administration since taking office,” said Mayor Walsh.  “When residents, contractors, and business owners give us feedback and inform us of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during the permitting process, we listen. I’m proud to launch this new tool. It will make business in the city easier.”


"When I opened my new restaurant, this was a major stumbling block," James DiSabatino, Owner of Roxy's Gourmet Grilled Cheese, said. "It's great to see Mayor Walsh listening to small businesses, engaging them in process of problem-solving and making concrete improvements."


The HubHacks event highlighted four outstanding issues in the City’s permitting process and members of Boston’s tech community was able to aid in developing solutions. This is the second tool that the city has released built off a prototype from HubHacks. In December, the City unveiled a new online permit tracking tool called Permit Finder, which allows residents, contracto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o check the status of permits through the approval process.


The search application is now accessible on our online permitting portal.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City’s efforts to improve its online permitting experience can be found at http://boston.gov/permits.


星期二, 3月 10, 2015

查理貝克、馬丁華殊呼籲波士頓2024透明化

“波士頓2024“傳出聘用麻州前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做爭取主辦奧運的全球大使,但未公佈付薪多少。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獲悉後,重申“波士頓2024“需透明的要求。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昨(九)日下午三點半左右也發出聲明,表示要成功爭取波士頓主辦2024夏季奧運及殘奧,就得透明。他力勸“波士頓2024“公佈所有員工,顧問的薪資,以示爭取過程的公開及透明。
            查理貝克的發言人畢克雷(Tim Buckley)表示,查理貝克政府之前不曉得前州長派區克要加入波士頓2024,還是從媒體報導上知道的。查理貝克政府更關心的是整個爭取主辦奧運過程,是否公開透明,保護了納稅人,倒並不那麼關心波士頓2024都用了哪些人。
            上週五傳出的消息是波士頓2024以付費顧問方式,聘請派區克擔任全球大使。
            波士頓市長發言人Laura Oggeri昨日也表示,馬丁華殊知道波士頓2024有意和派區克合作,但並不知道是要聘僱他。
            波士頓2024執行長戴維(Richard Davey)是派區克政府時期的交通廳廳長(transportation secretary)。他承認該機構運作在透明度上有改善餘地。
            波士頓2024拒絕說明付給派區克的酬勞有多少,表示那要看派區克做了多少事。
            派區克政府時期人員也在波士頓2024內工作的人,包括前幕僚長毛高文(William “Mo” Cowan),魯賓(Doug Rubin),前國土安全長柯妍(Juliette Kayyem),以及前競選經理約翰華殊(John Walsh)。

            麻州參議員,共和黨籍的Robert Hedlund表示,聘用麻州前州長使得爭取主辦奧運變得太政治化。不通知查理貝克政府,有不尊重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