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07, 2013

波城僑胞不畏風雨 近千人撐傘遊行慶雙十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在華埠牌樓前率眾出發遊行。(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波士頓強,台灣壯”,“冰雪風雨都不怕”。近千名僑胞,學生,昨(六)日冒雨,撐傘,遊行, 從波士頓華埠天下為公牌樓,浩浩蕩蕩的遊到波士頓市政府廣場,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慶祝中華民國102生日,場面動人。
嘉賓們和跳山地舞的青少年合影。右起,李壽泮,黃官羨,楊克敬,李伍綺蓮,
陳家驊,馬滌凡,洪慧珠,陳毓禮,
弭。菊子攝)
      大波士頓僑界今年早從七月就開始籌劃雙十慶祝活動,並於近日協調確定,將有逾四十個團體組隊參加,其中的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劍橋合唱團,竹蜻蜓壘球俱樂部,都還是第一次組團參加。正好來波士頓做慶祝雙十展演的台灣巧藝團,也有團長王宏隆,藝師巫俊德,李明龍,參加了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的遊行團隊。
年逾八十的陳毓璇(左),阮陳金鳳姊弟也來遊行。(菊子攝)
      從四面八方來的遊行隊伍,昨日一大早就把華埠牌樓旁的必珠街,乞臣街,華埠公園擠得人頭湧湧,旗幟飄揚,人聲語喧的熱鬧非常。一路上儘管天空飄落的雨勢漸大, 人們陸續戴起帽子,撐起傘來,不時還得抹去臉上的水珠,但在華林派及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鑼鼓喧天聲,美國民兵的震耳欲聾槍炮聲中前進,卻都走得十分高興。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和星條旗,都搖得熱絡。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處長在波市府廣場前致詞時,感動得以““波士頓強,台灣壯”來形容這場面。
 民兵響砲。(菊子攝)
      在遊行籌備人陳毓禮動用關係下,昨日的升旗典禮,有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以及刻正競選波士頓市不分區市議員的弭(Michelle Wu)出席致賀。
      林乃肯指出,他的一對雙胞胎子女就是十月十日出生的,這天不但是個誌記民主的重要日子,對他來也是個幸運日。
      弭以國語致詞,讓會場中來自台灣群眾感到格外親切。她表示自己的父母也來自台灣台北,1983年才來美國。她很榮幸今日有這機會來參加這盛會。
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右起),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長蔣宗壬,經文處處長洪慧珠,
陳毓禮,李伍綺蓮,李壽泮(後左一),經濟組組長石大玲(後左二)等人
在出發遊行前整隊。(
菊子攝)
      昨日的慶祝雙十,遊行升旗活動,由於雨勢影響,主辦單位安排群眾抵達廣場後,擠進市府廣場的騎樓進行儀式。礙於場地有限,許多團體根本擠不到看得見致詞者或表演的位置,包括紐英崙客家親會會長陳裕逢滿臉帶笑的抗議,索性和遭遇同樣情況的新英格蘭台灣商會會長胡美惠等各自聚談起來,倒並沒有太多人離開,會場因而仍然熱鬧得很。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的隊伍,由會長林安(前右三),副會長呂承翰率領,
和教育組組長黃
玉會合。 (菊子攝)
      昨日安排的舞台表演,由中華廣教學校校長曾秀芬,董事長蔡倩婷親自下場,與廣教學校鼓樂隊一起擂鼓“普天同慶”開幕,致詞後由石家孝,陳家驊,王競芳,司徒文信擔任升旗手,在升旗台上冉冉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表演部分,有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台灣心滋味”,紐英崙中華藝術協會傳統中國舞蹈團演出“歡慶”,波士頓元極舞聯誼會跳“快樂元極操”,以及台灣山地舞表演等。
      整個慶祝活動,最後在全體大合唱“中華民國頌”,“梅花”聲中結束。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由會長游子揚(左起)率隊,與董事王子仁,趙玉川,周萬青,
董事長張重華等人拉旗遊行。(
菊子攝)
      今年的慶祝雙十遊行,一大特色是老少中青,全員出動。隊伍中既有多名年逾八十的僑領,包括阮陳金鳳,陳毓璇, 陳毓禮,李伍綺蓮等人,也有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小班學員,以及波士頓安良工商會藍衫軍中,由爸媽牽著小手遊行的小朋友。以顏色論,最搶眼的是波士頓榮光會的黃背心,以人數論,聲勢最壯大的是會長林安發動所率領的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150人大隊。
波士頓安良工商會穿上一式深藍色 T恤,出動子弟兵來壯大遊行隊伍。(菊子攝)
遊行隊伍因下雨,變成傘隊。(菊子攝)
 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全促進會第一次組隊參加升旗遊行。(菊子攝)
       根據主辦單位所公布名單,昨日參加遊行的僑團,包括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國民黨波士頓分部、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安良工商會、波士頓洪門致公堂及洪青、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波士頓大學同學會,紐英崙客家親會、全美台灣同聯誼會波士頓分會,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台灣青年商會,遊行樂隊, 華人退伍軍人會、波士頓榮光聯誼會、白鶴醒獅團,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成大校友會、台大校友會、Shriners表演團、紐英崙龍岡親義公所、紐英崙昭倫公所,阮氏公所,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全促進會,伍胥山公所、余風采堂、李氏公所,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洪家功夫胡炳超師傅、僑聲音樂劇社、紐英崙中華藝術協會、紐英崙廣東同會、波士頓元極舞聯誼會、紐英崙潮州同、黃氏宗親會及瑞獅團,中華廣叫學校,MIT劍橋合唱團,竹蜻蜓壘球俱樂部,豆腐功夫,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紐英崙中文夏令營、勒星頓中文學校、麻州牛頓元極舞健身會、華林功夫學院等。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小朋友加入扯旗遊行行列。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佼龍在遊行隊伍中備受矚目。(周菊子攝)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的李曹秀萍,呂錦芳等人扯旗遊行。(周菊子攝)
波士頓榮光會理事長殷尚堅率隊遊行。
潮州同鄉會會長楊克敬不畏風雨,也來遊行。
中文學校也來遊行。
中華廣教學校校長率學生上場擂鼓。
中華廣教學校校長率學生上場擂鼓。(周菊子攝)
洪慧珠處長致詞。(周菊子攝)
參加遊行的僑胞合影。(周菊子攝)
來自台灣的學生們興奮參加遊行。(周菊子攝)
王俊凱與新英格蘭台學聯同學們在升旗遊行後留影。 (周菊子攝)
波士頓華埠 退伍軍人會也參加遊行。(周菊子攝)
僑團合影。(周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青商會會長王力遠等人攜家帶眷來遊行。



王宏隆率團訪波展台灣剪紙,捏麵巧藝

"台灣巧藝揚"支援海外慶祝雙十,派出三人代表團,訪問紐約,波士頓,華府。五日下午在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文化導覽日,展示一刀流剪影法及捏麵人。
      台灣巧藝場秘書長王宏隆率捏麵人藝師巫俊德,剪紙藝師李銘龍在三到六日的波士頓訪問期間,不但進了兩所主流學校,蔚藍(Wayland)中學,康可(Concord)中學去展示中國傳統民藝,還與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合作,特地在波士頓僑教中心會址,辦一場展示會,即席示範,不到一分鐘就可剪出個人肖像,不到三分鐘,就可捏出人像,或各種造型的捏麵藝術。
      王宏隆本人這次沒親自下場擺攤展藝,但拿著iPad,即席為人以各人姓名撰寫藏頭詩。 他以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的姓名為例,即席寫出“銘記台灣外交心,俊傑益志盡忠誠”的詩句,惹得到場各人驚嘆不已。
      李明龍有40年的剪紙經驗,在台灣的高雄愛河一帶,早就以30秒就能剪出一幅人頭肖像而名聞遐邇,加入台灣巧藝場後,更把這門中國的民俗技藝發揚到國外去了。
      巫俊德的捏麵人技術師承自父親,如今在彰化溪湖開有巫家捏麵館,也是台灣的第一家私人地方文化館。他透露,在美國德拉瓦州,有一名隨他學藝兩個月就出師了的徒弟,已在當地開館授徒,有不少學生。
      巫俊德指出,捏麵的技法分為揉、搓、壓、捏、捲、點、貼、黏、包, 使用糯米粉、麵粉等混合而成的麵土,中加有特殊材料,可延長捏麵工藝品的保存時間。
       當天出席活動者有人發現,巫俊德所用的麵土,似乎更容易揉捏。他也透露,美國本地的麵土容易斷裂,的確不如他家自製的材料好用。不過目前他家品還未外銷,海外買不到。
       當天的出席者還從王宏隆那兒聽來捏麵人源由的故事。他,那是源自北方的民俗技藝,後傳至南方。因為主要材料是麵粉,加入江南特”江米“,因此稱為“江米人”,還有“米雕”一。至於捏麵人這習俗,據源自三國時期諸葛孔明令廚師以米麵為皮,包牛肉,馬肉,捏成人頭模樣,丟入江中做祭品,得以順利渡江。後代人因此稱孔明為捏麵人的祖師爺。
      台灣巧藝場的三人代表團,昨日參加大波士頓的雙十遊行及餐會後,昨日轉往華府,繼續展演行程。

圖片明:

      台灣巧藝場秘書長王宏隆(左二)與捏麵人藝師巫俊德(左起),剪紙藝師李銘龍,昨日和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陳式儀一起遊行。(菊子攝)

      台灣巧藝場捏麵人藝師巫俊德(右起),秘書長王宏隆和剪紙藝師李銘龍(左二),與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左一),鄭靜敏(右三)等人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右)觀察捏麵人藝師巫俊德的手下功夫。(菊子攝)

星期六, 10月 05, 2013

俞敏洪:中國創新力量在民間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創業俱樂部三日晚舉辦的“贏在中國”講座,讓數百聽眾在數度哄堂大笑中沈思“傻B”哲學,細想怎樣才能培養眼界,遠見,琢磨中國創新力量在民間的意義。
            這場在哈佛大學政府及國際研究中心蔡氏禮堂舉辦的講座,邀有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研究生院首位華裔院長孟曉犁為開幕致詞,安排了高盛集團首要投資區執行總經理柳青做主持,請來分享經驗的三名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成員,分別為北京大學企業家俱樂部暨新東方教育及科技集團創辦人俞敏洪,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用友軟件董事長王文京講談創業經驗。
            熟悉中國的人都知道,新東方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學習培訓機構;依文集團是中國著名的男性時裝品牌集團;用友軟件則是亞洲最大的管理軟體供應商。
        曾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創辦新東方,被稱為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早年在北京大學當講師,1962年出生的俞敏洪,能說善道,當晚滔滔不絕。
            他以自己當年參加高考,連考兩次都失利,但不識字的農民母親認定教育具改造力量,不惜自己承擔起更多農務工作,堅持要他專心讀書的再試為例,指出“知識不等於眼界”,有作為的人要培養自己的眼界。
            俞敏洪談笑風生,舉了很多例子,指出真正的領袖,有創新思維,敢大膽嚐試,懂得用人,可不見得要凡事都自己會做。包括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懂不了多少機械工程,卻懂農民的務實心理,不講究品牌,從兩個輪子拼起來就成摩托車,四個輪子加蓋,就成汽車的大膽敢試,竟也在汽車這平常人不敢碰的領域,闖出一片天。馬雲創辦出中國的電子商務王國,卻至今不願自己上網。
            俞敏洪強調,創新關鍵不在於技術的更新,或知識的增加,最重要的是思維上的突破。最簡單的做法,往往出自於最複雜的考慮。他認為中國未來的創新力量在民間, 鼓勵學子要相信個人奮鬥的力量,把苦難磨練當財富,有跳出現有環境的勇氣。
            他在發言結束前,還說了個故事,笑說中國正如故事中的女孩,如果學子們不懂得中國的心,將如故事中的男孩,孤獨一生。
            當晚的另兩名講者,1964年出生的王文京頗為低調,簡單表示自己從20多歲開始做起,憑著願景,毅力,勤奮,以及適時的智慧,走到今日這地步。1991年才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的夏華,坦言她母親和俞敏洪的母親一樣有遠見,家中十幾名兄弟姐妹,因母親的堅持,有五人完成大學學業。她為追求自己的熱情,從銷售員做起,走上創建品牌這條路。

圖片說明:

            夏華(右起),俞敏洪,王文京等人和出席觀眾互動。(菊子攝)

            中國知名企業家的魅力,吸引來的聽眾,擠滿了蔡氏禮堂。(菊子攝)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訂10/24開幕 李安將出席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ARW)將於1024日到27日之間,舉辦第五屆波士頓亞美電影節,並於1024日晚,邀請國際名導演李安,出席在劍橋市哈佛廣場的布瑞托(Brattle)劇院舉行的開幕夜,誌記“喜宴(Wedding Banquet)“一片上映20週年。

李安拍過許多出名電影,包括“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等,並於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亞洲首位贏得該奬的導演,更是迄今唯一兩度獲得該奬的導演。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的開幕夜,將放映今年慶祝上映20週年的“喜宴”一片。導演李安將出席致詞。門票25元,十月十九日前購票,20元。AARW會員及學生,享有3元折扣。購票可洽廣場的布瑞托(Brattle)劇院,或 http://www.baaff.org

哈佛電影檔案館也將於1025日至28日,舉辦“李安電影系列”,放映“推手”,“飲食男女”,“色戒”,“冰風暴”,與魔鬼共騎“等片。25日晚,李安將隨片出席。

林乃肯、李素影再爭波市第二區市議員 選情緊張


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選舉,今年又將競爭激烈。兩名候選人,現任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和挑戰者李素影(Suzanne Lee) 三日晚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辯論。出席者認為,二年前他們只差97票,今年恐怕得票數又會非常接近。
            三日晚的這場辯論,由後灣區鄰里協會(The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 of the Back Bay (NABB))舉辦,波士頓新聞報(The Boston Courant)的出版人賈克柏(David Jacobs)主持。
            主辦單位準備了許多問題,包括警察薪資仲裁金(police arbitration award),選民服務,學校教育,波士頓重建局的角色,波士頓第二區內的發展計劃等。出席者提出的問題包括波市居民未來的工作機會在哪兒,他們對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看法等等。
            林乃肯在發言中指出,波士頓市及麻州,刻正踏入前所未有的轉折,改變時期。波士頓市將廿年來首度換新市長,聽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說,75%的部門首長計劃在他下台後離任,波市議會也因有五名現任議員跳入市長選戰,定將面目一新。麻州則是州長訂明年卸任,總檢察長和財政廳長已雙雙宣佈將參選州長,麻州的兩名聯邦參議員也才剛換新人。這在波市歷史中,還是從未見過的情況,不過波市財務狀況極佳,只要新市長和市議會、市民攜手合作,波市未來前景極佳。
林乃肯及李素影都認為波士頓未來光明,重建局作業方法須調整,包容性區域規劃法需保留,學校教育需改革,但在做法細節上,則有不同意見。
在包容性區域規劃法上,林乃肯認為出租大樓應該要採用包容性區域規劃法,確保容許收入程度不同者入住,但屋主擁有的自置樓宇,就不需有此限制。李素影則認為只要計劃得好,自置樓宇一樣適用。
關於重建局部分,林乃肯有更實際的打交道經驗。他認為目前重建局可不經由市議會審議,就可批准撥發稅款優惠,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新市長上任後,所有的相關條例,信託等,都應重新審視。
談及警察薪資仲裁金的高達25%,李素影稱比例高得令人訝異,讓人擔心市府是否負擔得起,希望市議會拒絕該一提案。林乃肯指和消防員合約的21%相比,似乎過高,但總金額其實低些。
談及教育時,李素影顯然更有實務經驗,也有把表現不佳學校翻轉過來的經驗。他強調,沒有家長不為子女能得到品質更好教育而竭盡心力的,但要滿足所有家長們的需求,必須有個更全面計劃,教育品質需擺在第一位。
林乃肯則認為學校改革,恐怕要一次一間學校的來做,比較可行。他也提及自己為昆士中學的校舍翻新,以及前兩天剛提出的合併昆士中學和波士頓藝術學校,都有他參與的努力。
在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這一問題上,李素影坦言反對,並稱關鍵不在建築物的是否安全,就怕人為疏忽。她指出,劍橋市就禁止設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波士頓市也應訂類似法則。林乃肯則表示,2007年時,他持支持態度,現在他認為只要該實驗室能符合聯邦等安全標準規定,他仍會支持。           
            在總結時,林乃肯表示自己更有和市長,市府各部門合作,把事情辦成的經驗。他相信自己過去六年來的在位政績,可做佐證。李素影則強調,自己受排華法案影響,和父母分隔多年,十一歲才移民來美,直到他上大學,進華埠教英文課,才發現原來並不是只有他有這樣的遭遇,也恍然大悟,原來立法對人的生命可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她希望藉著參選成為議員,要在議案成法之前,讓所有受法案影響的人,都有機會表達意見。
            昆士小學副校長陳炳鑑日前特地發表一篇文章,支持李素影參選,稱她對不同意見持開放態度,處事公正,有服務熱誠。
            根據兩候選人向競選財務辦公室遞交的報告,李素影的競選賬戶九月份收入5941元,還剩54,513元。林乃肯的競選賬戶,九月份收入16202元,還剩34,921元。



圖片說明:

            李素影(右)和林乃肯(左)為競選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在波市公圖館做辯論。(菊子攝)

            辯論會現場。(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