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網頁
- 大波士頓時事新聞
- ACDC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 包氏文藝中心 Four Ways to Celebrate the Year of the Snake
-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波士頓台灣電影節
-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會/華埠社區聯盟/ 華人醫務中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華夏文化協會
- AAC TAP CACAB NAAAP AARW AAWPI ASPIRE AWH WANG YMCA QARI
- Plays - Huntington, Boston Lyric, Company One
- 音樂 -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 商會 - ACE Nextgen, 128 Cute, OCEAN, TCCNE, TCCYNE,波克萊台商會,波士頓華商會,波士頓亞裔房東會
- 創業 - Startup Boston
- 博物館 - Guggenheim
- Greentown Labs newsletter /MIT ClimateTech
- 生物醫藥 - BTBA/SAPANE/CABA
- BIOVision/ Boston MedTech / Mass Life Sciences
- Mass BIO / LaunchBIO
- 麻州州長動態 -
- 波士頓市、昆士市,摩頓市、羅爾市
- 波士頓移民進步辦公室通訊/ Office of Women's Advancement/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ct
- Boston City Councilor's updates
- 馬惠美 - 麻州眾議員
- 大學沙龍 第235期 舛友雄大-解剖「潤日」現象: 支持中國、落腳日本的新移民潮
星期一, 10月 10, 2011
星期六, 10月 08, 2011
聯邦參議院六日無異議通過為排華法案表示遺憾
美國聯邦參議院六日晚無異議通過名稱為「參議院為美國通過包括排華法案在內的歧視在美華人法令,表示遺憾(regret)」的參院201號決議案。
代表麻州,共和黨籍的美國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昨(七)日發出聲明,指這決議無法彌補美國過去歧視華人移民所造成的傷害,但承認許多年前做錯了事,很重要。他為自己帶頭贊助的這不分黨派法案,在參議院獲無異議通過,感到驕傲。
布朗說,參議院藉這決議案,代表美國,向華裔美人所做的許多貢獻表達感謝之意,也確認華裔美人是完整美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聯邦參議院這201號決議案的決議文指出,參議院對頒佈過“排華法”及相關歧視性法律,造成迫害及政治異化有華人血統者的結果,不公平地限制了他們的公民權利,合法化了種族歧視,在華人社區內引發持久性的傷害,深感遺憾。
參議院承認,包括排華法案在內的反華人法令框架,不符合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這美國基本立國原則,參院要向過去這六十年來,因為這針對華人訂定,在身體及政治上排除華人的錯誤法案而遭受痛苦的華人,表示深重歉意。聯邦參議院也重申要保護美國境內華人及其他亞裔,可和不論族裔的所有其他人一樣,享有同等民權,獲得憲法保障。
這份長兩千多字的決議文,以編年體方式,細述了許多華人在美所遭遇的暴力、不公平、歧視對待。即使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許多華裔,由於學校的歷史、社會課,完全沒有亞美相關內容,讀完決議文,有如上了一課美國亞美裔近代史。
決議文中列出的許多不平等待遇,早在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之前,就已存在多年,包括早從1868年就不准在美華裔入籍成為美國公民,1875年起不准華裔婦女入境,成功阻止了華人在美成家,減少了可成為公民的在美出生華人數量,也形成華人社區幾全是單身漢的特殊現象。1879年二月十五日,聯邦參議院又通過了「十五名乘客法」,限制所有船隻載運的華裔乘客,不得多於十五人。1887年在奧瑞岡州(Oregon)發生蛇河大屠殺,有31名華裔礦工等等。
決議文中很有意思的部份是,至少有兩名總統,曾以不符美國立國精神等理由,曾經否決過一些不平等對待華人的法案。不過決議文法案發展過程卻顯示,美國總統Hayes雖否決了「十五名乘客法」,轉頭又和美國國會合作,要求中國政府限制民眾移民來美。
聯邦參議院201號決議案是今年五月廿六日時,由不分黨派的議員們提出,布朗是主要提案人。參與提案的兩黨議員,包括麻州的布朗(Scott Brown),ru8 2州的Dianne Feinstein、猶他州的Orrin Hatch、華盛頓州的Patty Murray、馬里蘭州的Benjamin Cardin、佛羅里達州的Marco Rubio、夏威夷州的Daniel Akaka等共七人。
布朗辦公室發出的新聞稿,還把德拉瓦州的Thomas Carper、Christopher Coons、伊利諾州的Mark Kirk,以及北達科達州的John Hoeven等人,列為共同提案人。
布朗在今年二月應邀做紐英崙地區十二個華人專業團體農曆新春晚會的演講嘉賓時,就已透露將在參議院中提出這一法案。
聯邦眾議院華裔眾議員趙美心也早從今年二月起就積極推動美國國會為美國的曾經通過排華法案道歉。今年七月還在國際領袖基金會的論壇大會中,促請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支持此案。
誌記辛亥百年 杜榮佳追述紐英崙華人歷史
孫中山曾說「華僑是革命之母」。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與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合作,六日早上舉辦「新英倫華人與辛亥革命」講座,追尋本地華僑參與革命的歷史蹤跡。
杜榮佳在講談中指出,美東地區和中國的接觸,分三個時期。1780到1860年代,是所謂的中國貿易時代,個別的紐英崙商人,藉船運和中國商人交易。1860到1890年間,中國派使節團到訪美國。1890到1911年之間,則是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為改革,或革命,來籌款、爭取支持。
今年是孫中山建立民國的百年紀念。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辦有一系列與中國歷史、辛亥革命有關的講座。
這場「新英倫華人與辛亥革命」講座,由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贊助,數年前出版了「波士頓華人圖片,1870-1965」一書的橋水大學亞裔研究項目主席杜榮佳主講。
他指出,史學家們對孫中山推翻滿清時的美國活動研究,多半集中在美國西部及夏威夷,但美東地區,包括波士頓,其實也有不少重要活動。
晚清在1868年派出的第一個訪美使節浦安臣,以及隨團翻譯張德彝,回到中國後分別出版了「出使泰西記」、「歐美環遊記」等書,記載著包括訪問「范儀堂(Faneuil Hall)」時,有不下五千人等著上台謁見,「席撇,眾皆起立祝頌」等等,美國人對中國人相當友善的情景。
1898年在清朝統治時推動戊戌政變失敗的康有為,和學生梁啟超一起逃亡海外。杜榮佳指出,波士頓環球報1903年五月廿七日的舊報紙,記載「在中國保皇會波士頓分會贊助下,夏利臣街皇室酒家會客廳,舉行了熱烈會議。數百人出席聆聽梁教授(啟超)演講」。
康有為其後在1905年七月再來波士頓時,在公園街(Park Street)教堂演講「如何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波士頓環球報的報導說,出席聽眾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留辮子的洗衣工人,哈佛及MIT的學生。
孫中山則是從1896起,多次為革命來美。波士頓環球報的1909年9月13日記錄,寫著孫中山留宿在波士頓洪門致公堂本部。杜榮佳表示,可惜的是,波士頓洪門致公堂裏,卻找不到任何有關孫中山留宿的文件’文物記錄或照片。
其他與革命有關的紐英崙地區華人歷史,包括紐英崙華人婦女新運會為支持蔣宋美齡,大規模聚會。大波士頓華人為慶祝民國十年,在1921年的10月10日,曾大規模舉辦從泰勒街出發的千人遊行,整個慶祝活動一連進行了十天。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收存的照片中,還有一張是孫中山逝世後一個月,在民國十四年的四月十二日,波士頓國民黨分部發起大規模紀念活動,還在黨部門前留影紀念。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多名董事,包括范王柳娥,張大偉、陳遇宏、曾茂蘭、鄭達,以及行政主任伍麗華等,當天都到會聽講。
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主任薛龍(Ron Suleski)表示,該所與華史會合作的講座系列,還將於十月廿七日(週四)晚七點,在該校的現代劇院,舉辦「走向世界; 1872-81年在美國的中國幼童」講座,邀德州奧斯汀大學榮譽退休教授Edward Rhoads講談。
圖片說明:
左起,經文處文化組長黃薳玉、杜榮佳、薛龍、伍麗華等人在會後合影。(菊子攝)
杜榮佳(右)以照片展示清朝使節浦安臣當年在范儀廳和本地人見面的情況。(菊子攝)
CC100711A-3
杜榮佳在會中展示的許多照片中,有一張是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於民29年9月1日開幕的盛大場面。(菊子攝自講座現場)
星期五, 10月 07, 2011
波城近千人匯聚 慶建國百年雙十
新英格蘭台灣同學會聯合會的來自各校同學和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合影。(周菊子攝) |
左起,司儀馬曾夏慧、麻州眾議員陳德基、麻州眾議會多數黨領袖Ronald Mariano、經文處處長洪慧珠、麻州參議員Jennifer Flanagan、 麻州眾議員黃子安,華經會董事長蔣宗壬(右三)等人齊切慶祝 建國百年蛋糕。(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五日晚舉辦的慶祝建國百年雙十酒會,在波士頓費爾蒙卡普利廣場酒店(The Fairmont Copley Plaza Hotel)締造出近千人同歡的盛大場面。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在雙十酒會中以英文、國語、廣東話分別致詞表示,自國父創建民國以來,歷經艱辛,但台灣努力60多年後,在土地改革、經濟發展、教育普及、政治民主化 ,以及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上,都取得豐碩成果,實現國父孫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義理念,成為華人世界的民主楷模。台灣有信心在未來一世紀,成功扮演國際間的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以及中華文化領航者的角色。
經文處當天特地在衣香影繽的政要、僑胞及學生們到場時,發給每人一個金質100徽章,閃閃發亮的中美國旗,邀請大家進大廳前,欣賞一下「建國百年」、「臺灣畫境」攝影作品展,以及擺飾出來的台灣布袋戲偶、電音三太子。
來自羅德島州的吳子平(右一)、波士頓僑領陳毓禮、羅州克蘭斯頓市 市長馮偉傑、波士頓市議員助理陳偉民等人在會場相見歡。(周菊子攝) |
左起,波士頓僑領陳毓璇和麻州眾議員陳德基、麻州眾議會多數黨 領袖Ronald Mariano都是熟識多年的好朋友。(周菊子攝) |
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文化組長黃薳玉、商務組長石大玲等經文處要員,為示隆重,還在門口列隊迎迓,握手問候。副處長鍾麗文,外交部組長簡宏昇,新聞組組長賴水池,移民署秘書萬吳祥等人,也忙著穿梭會場,招呼到會嘉賓,氣氛極佳。
今年應邀到會致詞的政要嘉賓,加上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司儀馬曾夏慧,正好十人。
麻州眾議會多數黨領袖Ronald Mariano代表參、眾議會,頒贈了一份聯合決議文給經文處處長洪慧珠,祝願雙方關係能再續100年。
麻州參議會政策規劃委員會主席Jennifer Flanagan、麻州眾議會議員黃子安、陳德基,新罕布夏州眾議會議員Benjamin Baroody等人都應邀致詞。
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則是派出Jack Richard做代表。
華經會董事長蔣宗壬代表僑胞在建國百年雙十慶祝會上致詞。(周菊子攝) |
紐英崙美東公安隊隊長余國華(右一)等人和麻州眾議員黃子安、 牙醫師阮浩鑾都是舊識。(周菊子攝) |
洪慧珠也指出,兩岸關係近年漸趨和平。經濟上,台灣已成世界第23大經濟體,去年成長率高達10.9%。外交上,已有包括多數歐洲國家、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在內的117國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
她祝願雙方友誼更深,雙邊關係日益堅實,台灣與新英格蘭地區的關係更加密切。中美兩國友誼在下一個一百年更加堅定。
右起,甄雲龍、陳家驊、華美銀行新英格蘭地區 總監葉俊年夫婦都出席盛會。(周菊子攝) |
華人經濟發展協會董事長蔣宗壬博士,當晚代表本地僑領致詞,祝願民國未來昌盛繁榮。他說,過去這一百年對中國來說是個非常困難、痛苦又多變的一世紀。孫中山帶領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但革命是成功了,國土卻落入軍閥手中,整整廿年過去後,國家才得統一。不幸的是,日本接著從東三省入侵,1937年七月七日發起蘆溝橋事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四年之前,引發了中日戰爭。
蔣宗壬指出,中國人民是用血肉當砲彈的抗戰八年,才終於勝利。期間,數以百萬計人民,不幸喪失生命。
之後國民黨、共產黨發生內戰,一戰又是三年。結果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形成兩岸分據局勢。
1949年之後,台灣調整政策,緩步走向民主。起初實施了九年國民教育,接著推行地方政府直選,1970年時,台灣已締造了經濟奇蹟,成為亞太地區的經濟強國。1980年代時,台灣又開始了政治改革,容許人民組織政黨,成為亞太地區的民主模範。
酒會致詞儀式結束後,台上嘉賓們敬酒,齊切蛋糕,大廳正中飄下數以百計的鵝黃色汽球,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波士頓大學音樂系學生們組成的弦樂隊一曲曲的演奏優雅音樂,會場大螢幕上播放「精彩一百 喝采中華」雙十慶典影片。
今年有許多僑胞回台灣參加雙十慶典,出席本地慶祝活動的人中,有不少新面孔。新英格學聯會長胡峻峰、副會長樊長鑫等人表示,當晚有約八十名來自各校的學生參加。許多學生還是第一次在海外參加雙十慶典,紛紛表示看到這場面,聽到三民主義歌,好感動。
經文處會後表示,當晚到賀的嘉賓,還包括麻州勞工廳廳長Joanne Goldstein、新罕布夏州公共衛生署署長Jose Montero,以及羅德島州克蘭絲斯頓市市長馮偉傑。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德國、瓜地馬拉、宏都拉斯、以色列、義大利、摩納哥、黎巴嫩及盧森堡等駐波士頓領事團成員亦到場致意。酒會歷時兩小時餘,會場人潮不斷,氣氛熱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