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10, 2025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慶祝母親節獻花唱歌鼓勵運動保健康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上中華耆英會慶祝母親節。左起,張青梅,尤謹華,
李愛英,李廖認寬,李曹秀萍,梅伍銀寬,李盧蓮馨,阮愛玲,鄧陳秋華,
林黎輝每人獲贈一朵康乃馨。(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和中華耆英會合作,58日在波士頓華埠康樂樓慶祝母親節,唱歌,獻花,請營養師講談『女性一生的運動與營養之道』,數十名耆英 歡度一午。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盧蓮馨(右起)和梅伍銀寬一起,送花給耆英。
(周菊子攝)
         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盧蓮馨、張青梅和該會理事梅伍銀寬,李曹秀萍,李廖認寬,鄧陳秋華,阮愛玲,以及尤錦華,李愛英,林黎輝等人,一大早先到康樂樓一樓的社區室和出席活動的耆英們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還送給每人一朵手工康乃馨,一包餅乾,分別合影的慶祝母親節。

為照顧出席在座的男士們,婦女會理事和中華耆英會員工們還體貼的把前述歌曲中的“媽媽”改成“爸爸”的,再唱了一次。

婦女新運會這天還請中華耆英會營養師丁心格,設計了一場特別講座,強調健康,堅強、自主的『女性一生的運動與營養之道』。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張青梅(中)歡迎耆英參加健康講座。
(周菊子攝)
丁心格先從女性運動歷史的歷史談起,再闡述各年齡階段的生理變化與營養需求,並分享保持健康活力的實用建議,侃侃而談得像似講故事,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她指出,古代奧運完全禁止女性參加1900年才首次出現女性參賽者加,而且在927人中,只有22名女性。然後1928年首次有女子田徑項目,1984年才第一次有女子參加馬拉松比賽,2020年後,參加奧運者大約男女參半。

營養師丁心格講解運動的主要目標。(周菊子攝)
這其實源於人們認為女性不宜運動,尤其不宜參加體育競賽,受到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審美觀念等的影響,使得女性嚮往纖瘦,但過度節食導致的纖瘦,會影響肌肉量與骨骼密度,對人體其實傷害很大。

丁心格說明月經週期和運動之間的關係。(周菊子攝)
也是因為這種觀念,女性常被鼓勵去做例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而不是增肌的重量訓練,然而從健康角度來說,不論是否追求瘦,都要顧及各人身體狀況的來運動,尤其是女性體質特殊,更需要因應不同年齡階段來做調整。

丁心格指出,女性依年齡分青春期,生預期,更年期,老年期等不同人生階段,影響身體肌肉量與骨質密度,調節血清素,多巴胺,膽固醇,抗氧化等功能的女性荷爾蒙,也就是雌激素,還有黃體素,睪固酮等內分泌,也會隨著年齡有所不同,一生起伏波動較大。

例如女性在生育懷孕期,黃體素會告訴身體要多儲存脂肪的為懷運做準被,跨入耕年期,月經停止後,骨骼密度平均每年流失3%5%,到了老年期更會驟降三分之一。

因應不同年齡階段,適度運動,對健康幫助很大,包括幫助蛋白質合成肌肉,增加骨質密度,維護心血管與大腦,促進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量,進而降低罹患高血壓及中風的危險,改善記憶,穩定情緒,預防失智等。

丁心格強調心靈健康也很重要。(周菊子攝)
更年期可以做的運動,包括舉重,舉啞鈴,拉伸,彈力帶,壺鈴,可對抗雌激素下降,肌肉流失的阻力訓練,以及單腳站立,弓箭步轉體,瑜伽『樹式』,太極,普拉提等的平衡訓練,還有健走,游泳,室內飛輪,溫和伸展操,皮拉提斯等改善心肺功能,穩定情緒的有氧伸展運動。跨入65歲以上的老年期,就要更重視安全,注重肌力,平衡和柔軟度的訓練,可以從簡單的運動開始。

丁心格強調,要運動保健康,還得注意營養,例如蛋白質要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取11.2克,鈣質每天攝取1200毫克,維生素D每天攝取800-1000國際單位。

60歲以上耆英的運動建議。(周菊子攝)
此外,運動前30分鐘要吃少量複合碳水化合物,以穩定供應能量,可以吃香蕉,全麥吐司配少量堅果醬,貧果片,要避免高脂,高纖維和太甜的食物。運動前12小時要喝300500毫升水,運動後也要注意補充營養,吃些有助於修復和增長肌肉的食物,例如蒸魚,豆腐,菠菜炒蛋加糙米飯等。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李盧蓮馨介紹共會長張青梅。(周菊子攝)
丁心格最後提醒到,耆英們還要注意心靈健康,記得『你的健康,你做主』,可以從今天開始的循序漸進,專注於過程,健康結果自然來。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共會長李盧蓮馨和張青梅表示,該會和中華耆英會長期合作,舉辦各種有益身心講座。82日,該會將在帝苑大酒樓慶祝創匯85週年。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理事們和耆英一起聽講座。(周菊子攝)

右起,張青梅,李盧蓮馨,李廖認寬,尤錦華,李曹秀萍,梅伍銀寬,鄧秋華等人
祝耆英們母親節快樂。(周菊子攝)
中華耆英會工作人員派發麵包給出席耆英。(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