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20, 2025

波士頓華埠土地信託會慶10週年 申言保留居屋打造歷史文化區

華埠土地信託會董事會有12名董事。部分董事與工作人員合影。
前排右起,李素影,鄧潔梅,逾佩英,梅清嫣,駱理德,李天怡。後排右起,
鄭繼良,莊穎詩,伍國龍,Ed Flynn,劉健儀,Eddie Hickey。(周局子設)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華埠土地信託會 CCLT517日在波士頓龍鳳酒樓慶祝成立10週年,以及世界社區土地信託日,向近百名支持者匯報成就,重申宗旨,呼籲各界加入行列。

波士頓市議員Ed Flynn(右二)送上表揚狀。華埠土地信託會
主席李素影,秘書正劑量,主任駱理德代表接受。(周菊子攝)
                  華埠土地信託會董事會主席李素影和該會秘書鄭繼良在會中先闡述歷史,說明他們兩人在華埠為住宅及土地使用奮鬥了50多年,大約在20多年前,看到來自城中區發展的極端壓力,然後是Airbnb這種住家短期出租,對華埠影響尤其大的發展趨勢,這才促使他們決定2015年成立華埠土地信託會,希望藉集體擁有的力量,為華埠保護土地,留下房屋。

李素影和鄭繼良說明華埠土地信託會的宗旨。(周菊子攝)
           華埠土地信託會執行主任駱理德接著說明,該會的最重要宗旨,是幫助居民留在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內。還請出一位華埠土地信託會所擁有房屋的新住戶來分享經驗。

          這位住在尊尼閣 Johnny Court),說台山話的林偉蘭 (譯音)女士透過華人前進會組織員鄺寶蓮的翻譯表示,她租住房屋的業主說要賣房子,請她搬家時,她非常惶恐,想到自己的女兒還在昆士小學就讀,於是向前進會求助,華埠土地信託會獲悉消息後,和業主洽談,買下了那棟樓,她一家人才得以繼續在那兒居住。

校長李素影校長,老師余麗馨,梅清嫣當年都在昆士小學服務。如今再一同為
社區出力。(周菊子攝)
鄺寶蓮(左)為尊尼閣住戶翻譯。(周菊子攝)
             華埠土地信託會這天在慶祝會現場張貼了5張海報,描述該會成立以來,以組織社區,多元化籌款,改革政策,支持收購、保留,並以民主化架構來長期管理的方式,聚焦關注移民工薪家庭數以代計居住的華埠排屋。

藉著這5張海報,華埠土地信託會強調,該會做的不只是保存房屋,住宅是工作核心,但該會還兼顧推動環境保護,爭取綠化及休憩空間,形塑歷史文化區,改善能源運用等等。

波士頓市議員Ed Flynn致詞。(周菊子攝)
在房屋部分,過去這10年來,華埠土地信託會共收購4處物業,為華埠社區保留了13戶永久性可負擔住宅,其中7個賣給了首次購屋者,另外6戶住宅則是出租了。

這些房屋,不論是出售或是出租,都由華埠土地信託會和各物業的共管公寓(condo)協會合作管理,所有事務由該會和居民攜手決定。華埠土地信託會還和其他社區的土地信託會,以及公益管理公司Common Good Management)合作建了一個分散站點的物業管理系統。

華埠土地信託會慶10週年,百人出席。(周局子攝)
             華埠土地信託會也成立了「保護排屋基金 Row Housee Preservation Fund)」,迄今已籌得60多萬美元。

              另一張海報描述該會在政策,計劃,發起運動上,以公地公益用為目標,協助華埠收回R112好地段,交由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ACDC)開發為百分之百的可負擔住宅,其中R1地段還將是華埠圖書館的永久所在。

華埠居民出席活動,以示支持。(周菊子攝)
              2018年,華埠土地信託會爭取到波士頓市政府通過「短期出租法規(Shorten Rental Regulation)」。

華埠土地信託會參加了大波士頓社區土地信託網所設立,以民主方式管理的共享社區土地信託基金Shared CLT Fund)支持出租屋,房屋所有權,郊區農場,和開放空間。迄今該會已募得400多萬美元。

華埠土地信託會另成立了一個小型物業收購基金(Small Property State Accquisition),從2024年起,幫助華埠保留了8套可負擔住宅,中有套位於唐人街。

會場張貼了多張海報。(周菊子攝)
闡述環境正義和開放空間的海報指出,過去這些年來的建高速公路,都市更新等工程,已把華埠變成波士頓是最熱的地區,例如可打9人排球賽的紀念黃述沾公園,還在籌備中的華埠圖書館公園。

華埠土地信託會還在籌謀為華埠提供清潔能源,讓小物業也能去碳化,讓居民有個安全的家。

另一張海報展示華埠土地信託會想要把華埠塑造成一個歷史文化區的理想。華埠土地信託會和大都會區域規劃委員會(MAPC)
全國租金管制和居留權行動日訂5/20晚上5點在波士頓市政府廣場舉行。
、波士頓市政府及社區合作,制定了一份共同願景,要保護華埠的歷史,還設計出一個「移民歷史路(
Immigrant History Trail)」,藉由多媒體公共藝術品文獻  (Immigranthistor.com)2026年在華埠街頭展示4座曾文棣為紀念移民勞工所雕人像,來分享波士頓華埠的歷史故事。

波士頓是第二區市議員愛德華廢連(Ed Flynn

522日傍晚5:30PM7:30PM,到信義大廈社區活動室,
參加該會和波士頓建築協會合作的
2030年『氣候行動計劃』
的社區研討會系列。
,這天在住盧善柔陪同中專程出席,送上表揚狀,稱許華埠土地信託會的工作,對社區很重要。

           會末,華埠土地信託會提醒民眾,520日晚上5點,到波士頓市政府廣場:參加「全國租金管制和居留權行動日」,522日傍晚5:30PM7:30PM,到信義大廈社區活動室,參加該會和波士頓建築協會合作的2030年『氣候行動計劃』的社區研討會系列。
 
          查詢華埠土地信託會詳情,可上網https://chinatownclt.or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