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30, 2024

BTBA 第12屆年會深談精準醫療、生物技術多樣性

BTBA2024年會有300多人參加。(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 (BTBA) 12屆年會強調精準醫學和生物技術多樣性,日前在300多人從全美各地趕來參加,聆聽Intellia Therapeutics FDA批准進入臨床三期的世界首宗體內(in vivo) CRISPR基因剪輯治療,以及哈佛大學細胞背包客式新型藥物運送方法等超級精彩講題中,再創盛況。

BTBA 2024 年會工作團隊陣容浩大。(周菊子攝)
           BTBA2名會長,Intellia Therapeutics科學家吳佩容,武田製藥 (Takeda)資深科學家蔡明儒和人數創紀錄的近70名志工分工合作,為這次年會安排了2場主題演講,一場特別分享,一場趨勢座談,4場專題論壇,分業界、學界,以及不同領域專家的午餐、早餐聚談,還製作出一份厚138頁的年會會刊,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新知,同儕交流,分享行業資訊等機會。

BTBA 2024到場的歷任會長,前排左起,許祐湉、吳佩容、蔡明儒、何逸雲、
魏嘉英,後排左起,林致中,朱治齊,邱亮源,魏曉英,周致宏。(周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處長廖朝宏,科技組組長蔡孟勳,教育組組長黃薳玉,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高家富等嘉賓專程出席,共襄盛舉。

BTBA 共會長吳佩容、蔡明儒(右二、三),和協辦單位哈佛大學台灣學生會
會長黃郁婷(左一)歡迎嘉賓與惠。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中),波士頓
僑教中心主任高家富 (右一),科技組組長蔡孟勳 (左三)、教育組組長黃薳玉。
              82425兩日,在哈佛大學西北大樓舉辦的這場會議中,BTBA邀請到Intellia Therapeutics 科學長Laura Sep-Lorenzino博士談「創新之旅: 為病人落實基因藥 (Making Genetic Medicines A Reality for Patients)」,哈佛大學Wyss機構核心群教授Samir Mitragotri談「搭便車者和揹包客的藥物運送指南 (A Hitchhiker's and Backpacker's Guide to Drug Delivery)」。

 Intellia去年獲得FDA臨床三期批准,今年1月在新英格蘭醫藥雜誌上發表,6月在加拿大第一次展示,以其專有基於LNP運送平台,重作體內基因剪輯治療的臨床數據,佐證了可使目標蛋白數量顯著降低發揮更佳藥效的作用。

BTBA 共會長吳佩容(左二)、蔡明儒(右一),以及吳淑瑋(左一)送紀念品
給主講人Intellia Therapeutics 科學長Laura Sep-Lorenzino博士。 (周菊子攝)
             Laura Sep-Lorenzino博士指出,Intellia是第一個示範了在人體內用系統性CRISPR做基因剪輯的公司,把贏得諾貝爾獎的科學,變成醫藥,正在帶領醫藥的新世代,

              Laura Sep-Lorenzino在會中還很坦率地分享了她從鑽研小分子藥,研究生物製劑( Biologics)RNAimRNA,基因療法,到現在做基因剪輯的科研路轉折,工作單位也從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默克 (Merck)腫瘤,默克RNA療法,Alnylam,福泰 (Vertex) 製藥,如今在Intellia的變遷。

              她對自己的「靈魂搜索 (Soul Search)」結論是,職涯佔據人生很大的一部分,須有所值,獲取經驗與技能,或許比爭薪水、職稱更重要。

黃郁婷(左起)、蔡明儒、吳佩容、陳筠媞送紀念品感謝主題演講人,
哈佛大學Wyss Institute 核心教授Samir Mitragotri。(周菊子攝)
              Samir Mitragotri 是一位印度裔研究學者,發明家、企業家,2015年就當上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維基百科稱他曾於2022年擠身最著名50位生命科學創業家行列,在400多研究期刊上發表過文章,在hi-index上的被引用率排名第122。近年來他最受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就是藥物運送新方法。他發明了一種利用帶有聚合物微粒的中性粒細胞,作為有如揹包的微貼片,針對腫瘤細胞,附著其上,發揮無需藥物就使之縮小的目的。他的這一新發明極具臨床及商業價值。

生物科技創業家論壇講者,左起Tevard Biosciences 執行長Daniel Fischer,
Vor Bio董事長Robert Ang,Empress therapeutics聯合創辦人Sabrina Yang,
Path Cision 醫藥聯合創辦人李揚。 (周菊子攝)

              2021年上市公司Vor Bio董事長Robert Ang,應邀從亞裔美人的角度做了一場特別分享。他以” 生物科技領域中的雙重移民故事 (The Story of Double Migrant In Biotech)”為主題,闡述該公司用幹細胞,基因剪輯,以及CAR-T技術,治療液體癌,已募得47000萬元,並演繹成2種臨床方法,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ML),以及骨髓增生異常等病症。

BTBA 前會長邱亮源(左)負責接待Vor Bio董事長Robert Ang。(周菊子攝)
作為公司高管中的唯一亞裔,Robert Ang深知亞裔在美國業界所面對情境。他以一張簡報片列舉了5大亞裔整體趨勢,以及5種替代辦法。他指出亞裔經常覺得自己的成果被人冒領,不會自我宣傳,對技術性職位有偏見,堅持熟悉的東西,追求成功理想,而改善這種情緒的替代辦法為,確認自己和其他人享有同樣權利,屬於這個地方,也值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追求機會和影響,展示優異的軟技能,追求挑戰及逐步改變的學習機會,追求帶給自己快樂的事物。

藥華藥科學長林俐伶 (右)和科技組組長蔡孟勳,Path Cision 執行長王惠萱
在BTBA年會上歡喜相見。(周菊子攝)
                        趨勢座談部分,BTBA請來Regio 生物科學聯合創辦人暨科學長Rakesh DixitAstraZeneca資深科學家 Y-Cheung ChanDaiichi Sankyo 執行主任Yvonne LauMythic 療法資深醫療主任吳庭輝,討論「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 : 挑戰與機會」。

BTBA在年會總結中,感謝一眾輔導者。(周菊子攝)
            4場專題論壇,「先進的生物加工及合約開發和製造組織 (CDMO)」的與談人有Moderna技術發展學者Mark BraderRegeneron製程及分析副主任朱治齊,Fujifilm Diosynth生物科技的製程發展主管Smantha HullahAstraZeneca藥品發展主任Nicole Payton

「探索在現代藥物發現策略中的業務發展角色」的與談人有Novo Nordisk的業務發展主任JM LeeSchrödinger的業務發展資深主任Gina SongVoyager 療法搜尋、評估及授權主管顏伯任。

專題論壇「彌合差距:從發現到對病人衝擊的轉化科學」。
                     「彌合差距:從發現到對病人衝擊的轉化科學」的與談人有Immunovant臨床藥理學主任褚亮暉,哈佛大學Martinos生物醫學影像中心助理教授魏曉英,AstraZeneca腫瘤部早期臨床發展資深醫學主任薛涵中。

「生物科技創業家論壇: 和生物科技業領袖塑造未來」的與談人有Tevard Biosciences生物科學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Daniel FischerPath Cision 醫藥聯合創辦人暨科學長李揚 (David Lee)Empress therapeutics聯合創辦人暨創新長Sabrina YangVor Bio董事長Robert Ang

專題論壇「探索在現代藥物發現策略中的業務發展角色」。
             BTBA年會歷經12年後,為鼓勵年輕後輩向前輩請教,促請不同公司及職務者互相交流而安排,分學術及業界,以及專家組別的午餐會及早餐會,已成BTBA 年會備受歡迎的一大特色。

學術組有波士頓經文處科技組組長蔡孟勳,哈佛大學Martinos生物醫學影像中心助理教授魏曉英,哈佛大學陳氏醫學院助理教授吳孟儒,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吳名儒。

趨勢論壇「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 : 挑戰與機會」
                         業界組有AstraZeneca R&I免疫學全球臨床項目主管陳思達,必治妥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臨床和轉化腫瘤學中的計算生物學副主任周文奇,臺美生物科技協會會長洪筱玲,藥華藥
頒發海報及口頭報告獎。(周菊子攝)
(PharmaEssentia) 科學長林俐伶,Regeneron美國及全球醫藥事務執行醫學主任林靜君,福泰製藥生物辨識執行主任凌美秀,Aera 療法資深科學家組主管盧彥均,福泰製藥副主任閔譯立。

紐英崙玉山科協會(MJNE)會長許益祥,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 (NEACP)會長盧彥均,波士頓台灣醫師協會 (BTPA)創辦人陳思達等人,也都應邀出席,和與會者分享經驗。

BTBA共會長蔡明儒、吳佩容在會末簡報了該會過去一年來經辦的豐富活動,直言核心團隊能龐大到幾十人,展現了該會歷任會長,以及21名志願擔任輔導者前輩們的愛心,激發出多好的向心力與凝聚力,相信該會將和所有生物科技人一起不斷進步。

聚餐交流也是年會的重要活動。(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