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市議會議長林乃肯(Bill Linehan)(左二)和他的幕僚長陳偉民(左一), 一起恭喜吳弭(Michelle Wu)(中)連任。吳弭的辦公室現有兩名華裔員工, 負責聯絡社區的王芳菲(右起),聯絡學校與社區的秦夢伊。(周菊子攝) |
11月3日的大選,麻州昆士市華人狂喜,牛頓市華人期待來年,波士頓市,劍橋市結果意料之中。緬因州,還得等12月8日看分曉。
昆士市:
麻州昆士市在2015年11月3日締造了歷史。華裔第3度參選後,終於由年方27歲的梁秀婷,摘下昆士市有史以來首名華裔市議員頭銜,也證明亞裔在昆士市終於開始發揮力量。
梁秀婷的得票數為9487,在五名候選人中排第3,與狄邦納(Noel DiBona)的第2高票,9493票,僅差6票,和在位議員方安(Joe
Finn)的最高票,9851票相比,也不過相差364票。
邱潔芳(前左)和翁渭漢(Al Young)(前右),陳寶萍(後中)等亞裔, 一起恭喜昆士市長柯奇成功連任。(周菊子攝) |
昆士市在位議員麥法蘭(Michael Farland)以8611票,以876票的距離,鞠躬下台。
梁秀婷和狄邦納這兩名年紀都輕的新人,非白人當選,說明昆市整體大環境正在改變。
昆士市華裔人口聚居的第6選區,由在位市議員麥南米(Brian
F. McNamee)以59%得票率的2243票當選連任。
昆士市長柯奇(左)成功連任,高興地稱讚邱潔芳(右)。(周菊子攝) |
昆士市的市長選舉,由於今年選出來的市長將是昆市首屆一任四年市長,選戰打得格外激烈。但初選結果是曾經對壘兩次的昆市前後任市長再度競爭時,在麻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也為在位市長,現年52歲的柯奇(Tom Koch)站台,昆士市長亞裔顧問委員會在邱潔芳等人發動亞裔全力助選等聲勢下,已有不少人預期柯奇將連任。11月3日晚,柯奇以12,425票,56%的得票率當選,輕鬆打敗費林的9,615票,44%得票率。
當晚在花崗岩鏈接高爾夫球俱樂部慶功時,柯奇也稱讚邱潔芳等人。
牛頓市:
劍橋市議員張禮能關注多元文化,順利連任。(周菊子攝) |
牛頓市的市級選舉,儘管曾有過馬惠美(Amy Mah Sangiolo),談繼欣雙雙當選為牛頓市市議員的盛況,但牛頓市市議員人數實在太多了,再者馬惠美是混血兒,談繼欣是ABC(在美國出生長大華裔),和移民來美的華人圈,都有點距離,關注的人並不多。從1997年當選迄今的馬惠美,今年雖然繼續競選連任,但她並無競爭對手,牛頓市的市級選舉,因此也一直沒人注意。
直到在中國出生長大,從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的張文華出面參選憲章委員會委員,牛頓中文學校裏的熱心人士積極助選,牛頓市華人圈第一代移民的參政熱情,也被挑了起來。沈安平,鄧永奇,蔣紅,魏毅,澤養,劉玲,艾克頓市的孔凡,勒星頓鎮的陸衛東全都分頭奔走,幫忙舉牌,催票。
開票結果,張文華獲得2003票,在22名參選者中高居第14位。可惜,憲章委員會只有9個席位。加入助選陣容的華人,事後在微信群中都感謝張文華的勇於出面參選,在牛頓市華人並不多的局面中,能贏得2000多票,殊為不易,還討論起總結經驗教訓,以後要更有組織的協助其他華人參選。
波士頓市:
波士頓市今年的選情並不激烈,波士頓市的首名華裔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也以第二高票, 得票率22.02%的28891票,順利連任。如果不是波士頓市內有一批華人強調支持普斯莉(Ayanna Pressley),助她取得31,768票,得票率34.21%,吳弭的得票率可能更高。
轄區包括華埠的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由於沒有競爭對手,順利同額當選。
昨(4)日,現為波士頓市議會議長的林乃肯主持例行議會後,也到吳弭的辦公室恭喜她連任,還開玩笑說,自己投了吳弭一票,但吳弭沒投票給他。原來是吳弭已從南端(South
End)搬到羅森岱爾(Roslindale),搬出了第二選區。
波士頓市的選舉結果是有兩名資深議員落選。1997年起當選不分區市議員莫菲(Steven Murphy)得票率14.89%,輸給新人Annissa E. George的17.86%,23,439票。第四區市議員楊西(Charles Yancy)敗給從長春藤大學畢業,獲得4,309票,得票率61.3%的康貝爾(Andrea Joy Campbell)
劍橋市:
根據劍橋市公佈的非正式選舉結果,劍橋市首名華裔市議員張禮能(Leland
Cheung)順利連任。
劍橋市有9名市議員席位,共23人參選。投票結果,張禮能等人在選前連成陣線的7人小組,有6人順利連任,二年前首度當選為市議員,並獲選為副市長的Dennis Benzan,被參選新人Jan Devereux擠了下去。
劍橋市府表示,待人手計算了填寫名字投票,以及來自海外等的缺席投票等票數後,再做最後確認。
張禮能3日晚在劍橋市的“工作吧(Work
Bar)“開慶祝派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