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青年協會創辦人吳迪一透露,今年他是第四次參加這徒步行。他認為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慈善行為,參加活動是既做善事,又強身健體,還可以認識更多朋友,所以他每年都在會內鼓吹熱心人參加。去年他們籌到逾千元。
今年CYPN有將近一百人在為這活動開設的微信群裏報名參加了,由本身也是第一次參加的張琦當領隊。
北昆士高中在社區服務聯絡員Kerry
Ginty的協調下,有廿、三十名十五到十八歲的青少年參加這步行活動。其中一對六歲隨父母從福州移民來美的孿生姊妹,鄭羽柔,鄭羽姍表示,聽去年參加這活動的Nhi
Truong說過經驗,想著做好事,還可以減肥,就都來了。
根據內容包括美國缺乏食糧家庭年度全國評估的社區人口調查(The Community Population
Survey,簡稱CPS),麻州食物不足家庭的比率,比十年前高了71%。如今約有10%的麻州家庭,經常面對下一餐不知道在哪裡的窘境。
“麵包際畫”行政主任愛倫派克(Ellen Parker)表示,飢餓會讓人感到無助,進而每況愈下,要打造一個不虞食物匱乏的可持續社區,需要有一批對這問題有第一手了解者,該機構籌得的款項,為因應不同面貌的飢餓,也將更多元化的包括在社區內辦理餐飲項目,未有迫切需要者提供食物,為註冊進啟蒙學校(HeadStart)的兒童提供營養餐,以及辦理從農場到學校,市區務農等項目。
“麵包計畫”呼籲社區人見到有需要食物者時,撥打該機構的“食物來源(FoodSource)”熱線1-800-645-8333。
圖片說明:
華人青年協會(CYPN)創辦人吳迪一(前左一),張琦(立者前右二)和參加者,出發前在音樂台前合影。(菊子攝)
參加Walk for Hunger的北昆士高中學生們。(菊子攝)
透過微信,結群參加的人。(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