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表示,過去這些年來,他一直記掛著老師胡志厚的諄諄教誨,也在演奏,創新之際,不斷創作新曲,想揉和中國傳統音樂與詩詞之美,給人新的感動。
這場音樂會由劉麗、陳濤以琴簫合奏古曲“普庵咒 ”,用撮音形成古刹聞禪的莊嚴肅穆氣氛,拉開序幕。
今年初獲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留校任教的古箏獨奏家翁慧,以一曲“林泉”,用樂音畫山水,讓聽眾感受流水淙淙的時而激盪,時而恬靜。
曾為百老匯音樂劇“鐵路之舞”,“功夫”配樂,當過歌劇院特約藝術家的周懿,在小樂隊伴奏中,以琵琶領奏了古曲“月兒高”,讓聽眾領會這演繹自明代嘉靖年間琵琶譜手抄本《高和江東》中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
陳濤吹笛,翁慧彈古箏的“秋江夜泊”,則是陳濤創作,當晚在會上做世界首演的曲目,嘗試讓聽眾從音樂角度感受唐代詩人張繼那首
"楓橋夜泊"詩的意境。
胡建兵吹笙獨奏,在美國首演的“江南柳”,取材自詩人張先的同名詞作。
胡建兵作曲,包鍵吹管,翁慧彈古箏的“香如故”,這次也是在美國首演,取材自詩人陸游的“詠梅”。不少出席者,邊聽演奏,邊拿出節目冊來欣賞這首詞,"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彷彿步入古人世界。
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由劉麗以古琴領奏”憶故人“一曲。
會後,歷史學者暨樂評家陸惠風透露,一名在杭州大學教書,目前正在波士頓訪問的學者感嘆表示,想不到竟然在波士頓聽這麼好的中樂。
一名在會後到演奏者休息室,排隊向演奏者致意的女士也激動地向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表示,希望以後義務代做宣傳。她說,這麼好的中國音樂演奏,觀眾卻不夠多,實在太可惜了。
圖片說明:
後排左起,胡建兵,包鍵,郭雅志,陳濤,前排右起,譚嘉陵,劉麗,周懿,翁慧等人會後合影。(菊子攝)
演奏家們最後合奏。(菊子攝)
演奏家們謝幕。(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