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4月 23, 2014

呂秀蓮抵哈佛談她為新台灣的奮鬥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展示她的新書,封面是她年輕時
的照片。(周菊子攝)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左三)和來自台灣的學生,遊學者
合影。前排左一起為,經文處副處長陳銘俊,
Ashley Esarey
經文處處長洪慧珠,遊學團大使游麗珠。後右一為哈佛大學
東亞法律系系主任
William Alford。(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廿二)日到哈佛大學法學院宣傳她的英文新書「我為新台灣的奮鬥」。在回答提問時稱,若有機會和美國總統奧巴馬見面,會告訴他台灣是最好的和平保持者,軟實力模範,對世界有巨大貢獻。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右二)和來自台灣學生合影。前
排左起,哈佛法學院教授,學生,波士頓經文處長洪慧珠 。
哈佛大學東亞法律系系主任
William Alford。(周菊子攝)
            呂秀蓮此行訪美,是為宣傳她的新書「我為新台灣的奮鬥:一個女人從囚獄到掌權的旅程(My Fight for a New Taiwan: One Womans Journey from Prison to Power)」,預定訪問七個城市,辦十二場演講。哈佛大學是第四場。今(廿三)日將到哥倫比亞大學。
            今年六十九歲的呂秀蓮,迄今是中華民國歷史中唯一的女性副總統,也是唯一做滿兩任的副總統。她曾因美麗島事件被判刑十二年,入獄五年多,其後歷任立法委員,桃園縣長,再於2000年,2004年和陳水扁搭檔競選,一連做了八年副總統。
哈佛大學東亞法律系系主任William Alford()邀新出共同
作者
Ashley Esarey(右)和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合影。
(周菊子攝)
            呂秀蓮從北一女,臺大法律系畢業後,在19691971年間,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比較法學碩士學位。回台後鼓吹女性主義,受到調查局關注,於是再度出國,取得哈佛大學法律碩士學位,接著受恩師孔傑榮(Jerome Cohen)影響,到燕京圖書館搜集資料,做了三個月研究,寫成“台灣的過去與未來”一書,再因中美將斷交,決定回台灣投身基層選舉。
            呂秀蓮談及過去,指當年日本無條件放棄(renounce)台灣後,蔣介石是在被毛澤東“推翻(throw後,才撤到台灣。1947年二月廿七日時,一名女煙販和一名男子被射殺,約一個星期後,恐怖開始,約三萬大軍入台,約一萬名台灣人被殺,一萬多人被捕,台灣的精英階層,幾乎被消滅殆盡。
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在會後談呂秀蓮時,稱她
是個勇敢的人。(周菊子攝)
            呂秀蓮形容台灣在那段軍政,訓政時期,有許多人生活在恐懼之中,常被找去問話。1981年還發生陳文成事件。
            她說,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蔣經國決定公開審判,發現事情和他所想的不同,決定沒人應該被處決。台灣後來陸續開放黨禁,報禁,奠定了民主基礎。
            呂秀蓮指出,台灣至今已經歷過兩次和平政黨轉移,要說台灣當年的經濟奇蹟令人驕傲,她認為台灣的民主奇蹟,更值得稱許。最近的“太陽花”學運,更把台灣的民主帶到另ㄧ個新篇章。
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回母校哈佛大學演講。(周菊子攝)
            由於呂秀蓮也是在台灣推動女權運動的第一人,昨日她不忘談論在台灣的婦女,從中國傳統的三從四德觀念中走出來,如今有王雪紅,蔡英文等在商界,政界有傑出表現的婦女。三月份的太陽花學運,她到現場親自走看時,也發現場中有不下一半人都是女性。
            她認為台灣過去以來,至少有兩大成就,一是不暴力,一是女性參與社會發展。
        昨日的講座,由哈佛大學東亞法律系系主任William Alford做開場引言。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的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哈佛公衛學院教授李敦厚都側身座中。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有處長洪慧珠,副處長陳銘俊,組長陳佩瑩,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到場接待。
            呂秀蓮稱這本書為她的自傳。合撰該書的另一作者,曾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的加拿大阿爾伯塔(Alberta)大學訪問助理教授Ashley Esarey則表示,他在呂秀蓮在桃園縣當縣長(1997-2005)期間,和呂秀蓮成為好友,其後兩人都有寫書想法,由他陸續做了許多訪問,才寫成這本「我為新台灣的奮鬥」一書,目前僅有英文版。他相信將來會出中文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