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6月 15, 2010

從伊拉克回來 青年戰士投入社區服務

從伊拉克戰場回來,像是撿回一條命,但有著和越戰、韓戰軍人同樣出生入死經歷的伊拉克戰年輕士兵,退伍後也面對一樣的挑戰,得帶著揮之不去的心理負擔,重新適應社會。
十二日晚在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的第六十一屆職員就職典禮中,五名亞裔青少年軍人在麻州大學亞美研究教授江念祖的陪同下,出席晚宴,支持其中兩名「戰友」加入退伍軍人會,為社區服務。
這五名青年,分別才廿一到三十歲,服役過兩到八年,其中兩人參軍時,甚至還不滿十八歲。廿八歲,當海軍士官(Sgt.)的司徒文信,廿九歲,在陸軍當專員(Specialist)的區靖儀是華裔,廿五歲的海軍士官Richard Sann是柬埔寨人,廿一歲的海軍士兵陳武(Vu Tran),以及三十歲,移民來美時剛廿出頭的阮望珠(Chau Nguyen)是陸軍士官。
他們當初參軍,多半著眼於軍隊會在他們退役後,為他們提供進大學深造的補助及優惠,參軍期間可獲得不同於一般人的經驗,奉派到其他地方,可增長見聞,那裏想得到,當了兵,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不論東南西北,不問理由,只要上級一聲令下,就得服從。
派赴戰場,不時處身在隆隆砲火、槍彈聲中,聽到同僚受傷、陣亡消息,要說心裏不害怕,那真是自欺欺人。解甲歸鄉後,他們所有的,和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經歷,想過、看過的人性更深層面,讓他們無法不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溝通有時不易,也更需要「戰友」互相慰藉。司徒文信、陳武、Richard Sann就是這樣的朋友。
司徒文信在麻州大學亞美研究系發行的系刊中指出,從伊拉克戰場回來,進大學深造「戰士」不在少數,麻州大學是全美收錄最多「戰士」學生的其中一所學校,共約有五百六十人。
司徒文信說,他們這些軍人,幾乎都彼此探問過,伊拉克之戰,到底是為何而戰?他們在戰爭中,必須要聽令消滅「壞人」,但卻也無可避免的會殃及池魚,殺死許多無辜者。午夜夢迴時,想到自己是導致那些人無辜喪生的部份原因,心裏怎麼也輕鬆不起來。他還記得,軍隊中有些人在駐守伊拉克日久之後,為了合理化自己得消滅敵人的舉動,冒出了許多種族歧視的形容詞,令到本身也屬於少數族裔的他自己,在戰地更加感到不安全。
從伊拉克戰場回來的四名年輕軍人,都有朋友在戰爭中殞命,都對生命可以是那麼脆弱,有極深的體會。但是,最年輕的陳武說,參戰令他成熟,看事角度更廣,卻並未能為他犛清未來目標,他們都還年青,他們的經歷將為他們週遭的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他們也不確定,只知道他們需要社會給他們更多寬容的理解,協助,讓他們也能為社會做更多更正面的貢獻。

圖片說明:

麻州大學亞美研究教授江念祖(左二)和他的退伍軍人學生們陳武(左起)、Richard Sann、司徒文信、區婧儀、阮望珠。(菊子攝)
麻州大學亞美研究教授江念祖(左二)和四名上過伊拉克戰場前線的退伍軍人學生們阮望珠(左起)、陳武、司徒文信、Richard Sann。(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