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8月 13, 2015

中華藝術協會歡送畢業生 8/15展夏令營成果

中華藝術協會(ACAS)民族舞展落幕後,日前舉辦慶功宴,歡送學生羅詩畢業,頒發白宮總統社區服務獎,全勤獎,宣佈下年度老師,在師生歡聚之際,意外發現小學員有好聲音。
            即將於815日(週六)下午兩點半舉辦第17屆夏令營結業展的中華藝術協會,日前在喜臨門大酒樓舉辦年度歡宴,逾百名師生家長歡聚一堂。
            藝協總監陳玉律在會中感謝所有家長,一應工作人員,表揚他們在民族舞展時,管舞台,理服裝,還義賣花朵籌款的不辭辛勞,給所有人留下美好回憶。
            下年度的藝協老師,在陳嘉琪之外,將有習舞、教舞廿年的門璐,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畢業,現在薩福克大學進修的王曉迪等人。
            司儀馮美霞,關艷蘭當晚在會上邀請家長發言。承擔財政工作的家長歐潔瑩,黃俊等人點名感謝幫忙賣花籌款的家長,指出其中有不少新家長,卻都能同心協力,很是難得,讓他們單只賣花都籌到500多元。
            即將升讀東北大學的藝協畢業生羅詩卉表示,以前她沒跳過中國傳統舞蹈,做人處事也不夠靈活,參加藝協,對她的個人成長幫助很大。在這大家庭裡,他還結交到許多好朋友,更是一大收穫。
            藝協當晚還頒發了全勤獎給13名努力學生,頒發白宮總統義工服務獎給臧康意,梁嘉慧,芝宜,曹茵等四人。
            在餘興活動時,藝協的小朋友們踴躍出席表演唱歌,其中11歲的Amy Li和約13歲的田悅,分別演唱,合唱“蝴蝶全篇”,“點亮明天的光茫”,“像夢一樣自由”等歌曲。她倆一開口,聲音之美就震攝全場,曲畢,掌聲雷動,一度因為音準出岔,歌唱到一半斷了而淚眼汪汪的Amy也才又笑顏逐開。
            藝協將於815日(週六)下午二點,在藝協的屋本市會址為第17屆紐英崙中華民族舞蹈夏令營,舉辦結業成果展。歡迎各界出席欣賞。查詢可洽617-332-5376,或上網www.acas-ne.com

圖片說明:

            藝協舞團成員大合照。(菊子攝)

            獲頒全勤獎的學生們,各可得獎學金廿元。(菊子攝)

            藝協總監陳玉律(中)恭喜學生,右起,臧康意,梁嘉慧,謝芝宜,曹茵獲得總統義工獎。(菊子攝)

            藝協總監陳玉律(右二)邀住在勒星頓鎮的家長程文潔(右一),羅紅斌(左一)上台,一起分享女兒羅詩卉(左二)畢業的喜悅。(菊子攝)


            11歲的Amy Li(左)和田悅(右)合唱,聲音之美,全場盛讚。(菊子攝)

第29屆紐英崙中文夏令營結業

29紐英崙中文夏令營(NECYSC) 87日及8日,為日營,過夜營,及亞洲探索營舉行結業式,大約326名學員在表演時High翻天的互相打氣,笑鬧,會場所有人都被感染得心情大好。
今年的紐英崙中文夏令營為學生安全著想,搬回衛斯頓鎮的瑞吉斯學院舉辦,由王志強,Noelle Chan 以及Mark Jurman擔任營主任,整個委員會包括田文浩等共28人,分成註冊,教育,公關,一般行政,財政等不同職責小組,另有2名駐守護士。出任輔導員的人數逾60。以610歲小朋友為對象的日營,有111人參加,1014歲的過夜營有170人,以探索亞洲為主題,供1418歲青少年參加的有45人。
三名營主任在閉幕式中以幻燈片報告,夏令營的活動包括剪紙,捏麵人,畫臉譜等手工藝,以及寫書法,下象棋,唱京劇,畫國畫,中國扯鈴,烹飪,打鼓,民俗舞,古箏,偶戲,做香包,唱歌,游泳,打太極,排球,在陽光下玩耍。過夜營還有嘉年華會,電影,才藝表演,舞蹈等等活動。
黃志強在閉幕致詞時,特別感謝了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贊助,27名老師當義工,以及來自台灣的楊智強,王光華,鄧明杰,簡志佑等老師,依序教民俗舞蹈,雜耍,民俗體育,扯鈴。
2009年起為中文夏令營開辦了亞洲探索營的湯生德,在結業式中以學員拍的視頻,展示教學概況,笑說這還是他第一年有助教。
過夜營的結業表演,安排了紫氣東來,雜技,遊四海的中國扯鈴,南白鶴拳,不要停止,火焰山之旅,古箏,壯志凌雲,川劇變臉,功夫劍,旋轉乾坤的螢光日字框,躍動青春的跳繩等等,讓出席家長們看到子女一週所學真不少。
黃志強會後指出,中文夏令營裡的工作人員,老師,全是義工,沒有他們的熱心付出,入營的幾百名青少年小朋友,不可能度過這麼美好的一星期。
當天穿著紫色T恤,分頭協調,承辦各項雜務的許淑芬,路永宜,王月娥,韓菲,蔣翠麗,李玉瑛,蔡杰等人,都已是社區裡常見的義工老師們,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周映秋,依序在78兩日出席了閉幕式。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文夏令營主任王志強(右三)與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周映秋(左三)一起謝謝四名來自台灣的老師,左起,鄧明杰,楊智強,王光華,簡志佑。(菊子攝)

            紐英崙中文夏令營感謝志工老師們。(菊子攝)

            閉幕式以播放視頻做開場。(菊子攝)

            表演場外放置了學員們製作的手工藝品。(菊子攝)

波士頓五年內13名自行車騎士殞命

38歲的瑞士醫學研究員柯雯(Anita Kurmann),上週騎自行車穿越後灣區一繁忙交叉路口,不幸出車禍殞命。引各界關注到大波士頓騎自行車,遇意外的死亡率,竟遠比面積相若的許多城市為高。
            過去五年來,大波士頓共有13人在騎自行車時意外喪命。他們的年紀分別在8歲到74歲,或者是被巴士,汽車撞到,或在交通繁忙中跌倒,或被卡車捲進了車輪底下。
            以每一萬名通勤者騎自行車的死亡率來說,根據2014年的一份調查,波士頓竟高於面積相若城市,包括佛(Denver),明尼亞波里斯(Minneapolis),波特蘭(Portland),西雅圖(Seattle),以及華府(Washington, D.C.)等。
            波士頓緊急醫療服務機構保存的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4年間,每年約發生520宗非致命性的自行車意外。
波士頓市府人員表示,從2007年起,波士頓道路上騎自行車的人數就急遽增加。但那時候,受傷人數卻下降了,顯得波士頓市正成為更安全地騎自行車城市。
波士頓市政策及計畫主任Vineet Gupta表示,, 柯雯出事的那個交通路口,正是政府準備要做改善的其中之一。本月底,應可製訂短期改善辦法。分析全市數據的工作,也接近完成。
波士頓市的撞車資訊來自追蹤警察及緊急服務的報告。這些數據有重複處,卻很少完全吻合。波士頓警察局的2010年到2012年自行車致死事件有9宗,但波士頓緊急醫療服務的紀錄卻是8宗。該報告指出,這一差異源於緊急醫療服務載運時,出事者還活著,但後來死了。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社區調查,波士頓居民騎自行車上下班或上學的人,已從2009年的1.3%,增加到2013年的1.8%

星期三, 8月 12, 2015

波士頓華埠退伍軍人會8/16辦慶祝抗日勝利七十週年晚會


波士頓今夏白鯊多

上週四,亞特蘭大白鯊保護會(Atlantic White Shark Conservancy)會長Cynthia Wigren表示,研究人員在恰坦(Chatham)的Monomoy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裡,開著小船,照著偵察機的指示,穿梭追蹤,竟在四個半小時裡,在海岸邊看到16隻大白鯊,還接收到另一隻鰭上貼有聲音標籤大白鯊所發出來的訊號。換言之,共有17隻大白鯊遊動。
一天看到16隻大白鯊,已打破該會本季紀錄。偵察機還一度同時偵測到七隻大白鯊,也出現過兩隻大白鯊從不同方向同時游到船邊,交錯而過的鏡頭。
保護會在夏天時,一週兩次的出海追鯊,通常每次出海會看到五到十隻鯊魚。週一他們出海時,船開到同一地點,但是波漪很大,水也混濁,他們只看到七隻鯊魚。
            去年夏天,研究員們有兩次在同一地區看到16隻鯊魚。該會表示,本季鯊魚活動頻繁,估計下個月看到鯊魚的次數或數量會更多。

ACDC辦12號地段工作坊 研議建造可負擔房屋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八月八日在華信屋舉辦工作坊,以“12號地段“為假想對象,協助地方民眾了解可負擔房屋相關細節,期以整合社區力量,為華埠爭取建造更多可負擔房屋。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這“第12號地段興建可負擔房屋“工作坊,列出了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紐英崙中華公所(CCBA),華埠主街,華埠土地信託會,華人前進會,華埠居民會等六個機構為贊助者,有如揭示著波士頓華埠內的社區組織,為爭取穩定地方,正開拓眾志成城局面。
根據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估計,若假想可行,第12號地段可在五年內,以一億二千五百萬元,建成250個住宅單位。
12號地段目前面對的發展限制包括土地形狀不規則,塔芙茨大學正使用這地段作停車場,地段底部為橙線地鐵通道。若這地段可成功發展,將有改善街道景觀功能,大樓的地面一樓可建商店或社區中心,或許也能建成開放空間或公園。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新聘社區策劃員陳明珮,社區組織員呂嘉媚當天擔任工作坊主講人,解釋何謂可負擔房屋及相關要素,分組討論設計,展望把第12號地段建成可負擔房屋的可能性,並呼籲民眾加入房屋工作小組委員會。
            陳明珮和呂嘉媚首先指出,所付租金不超過各人收入30%的房屋,稱為可負擔房屋。例如一名年收入25000元者,每年付出的租金不應超過7,500元,每月租金不應多於625元。
若以波士頓地區一個四口之家中位年收入為98,500元的標準來計算,符合中位收入30%60%80%條件的承租家庭,年收入限制依序為29,500元,59,100元,以及78,800元。
他們指出,由於華埠是個可讓新移民很容易獲取服務並就業機會的獨特社區,但華埠之內的房屋需求高於供應量,房價攀高,貴到新移民住不起,在華埠之內建造可負擔房屋,變得更加重要。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因此鼓吹社區合作,建造可負擔房屋。
工作坊是為和社區溝通,尋求共識,並說明該會可以做些什麼,徵詢社區意願,解釋建造費用估算,列舉經費來源途徑等。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將於822日早上十點至下午一點,在信義大廈社區室再舉辦一場“12號地段興建可負擔房屋工作坊“,免費供應早午餐。查詢可洽呂嘉媚,617-482-2380,分機212

圖片說明: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新聘的社區策劃員陳明珮,說明可負擔房屋各項細節。(菊子攝)

            陳明珮(左)說英文、普通話,呂嘉媚(右)說廣東話的為出席民眾講解。(菊子攝)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右起),房屋主任劉安琪當天都親自出席會議,並透露該會也在研議發展R地段的可能性。(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