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12月 14, 2014

美侨团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 提醒美国社会牢记二战伤痛

轉載

美侨团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  提醒美国社会牢记二战伤痛

美侨团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  提醒美国社会牢记二战伤痛

全美华人华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委员会发起主办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1213日在洛杉矶举办,来自华人社区传统侨社和新生代社团的代表们表示,要将公祭活动的起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让美国的主流社会了解,同时提醒美国政府和社会牢记二战的伤痛。
全美华人华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委员会执行主席、罗省中华会馆主席伍尚齐、共和党加州亚太裔妇女联盟主席黄赵企晨、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会长任向东等表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并举办公祭活动,既是对死难者的的铭记,更是提醒国际社会以及全球华人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这段悲痛历史。
相较与国际社会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了解程度,美国社会和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了解有一定的缺失,我们举办公祭活动就是要让美国社会的广大民众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在中国的恐怖、残忍暴行。同时,我们也要让美国社会大众牢记美中在世界二次大战期间同盟合作的历史。 
知名华裔抗日战争文物收藏家陈灿培介绍,刚刚从夏威夷珍珠港事件博物馆参加完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美国老兵们对日本的侵略行径至今难以忘怀,而美国的新生代对这段历史记忆则相对模糊了。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理事长朱冰峰介绍从12 月初开始全美华人华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委员会就已经开始以各种形式宣传 “公祭日”的有关信息和相关活动,希望让更多的新生代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的王颂博士表示,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设专案调查审判,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人数达19万人;零散屠杀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屈辱,也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反人类罪行之一。
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也应该积极向美国民众介绍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以及美国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中国民众施以的援手。

参加当天公祭活动的还有2015年度宁侨公会主席黄勇华、美洲中华青年促统会副会长佘军、罗省秉公堂副主席马正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项韬、南加州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李珺,以及刘洁珍、蔡惠玲等来自南加州侨学界的各界人士。(AACYF洛杉矶讯)

星期六, 12月 13, 2014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18日轉往紐英崙中華公所展出

包括五十幅掛軸圖片的「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將在十二月十八日從位於牛頓市的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搬到波士頓市的紐英崙中華公所繼續展出,展至十二月廿七日為止。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原本是僑委會、美國在台協會在台北合作舉辦的一項展覽,2012年首度展出時,迴響熱烈,許多海外僑胞興趣濃厚,今年初起就已開始在美國各地巡迴展出。
來到波士頓展出的圖片,內容包括1965年以前的移民美國華人歷史,華工修築鐵路、排華法案始末、天使島前後、1965年以後的移民美國華人歷史,早期中國城、華人在美爭取人權的行動、華裔風雲人物誌等有系統的回顧了在美華裔從19世紀至今的奮鬥歷程,以及華裔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體育等領域的卓越成就。
展出的圖片中,有加州農夫,漁夫,菜販,礦工的生活場景,1892年發給華人Wang Fay的一張編號86251美國居民證。
圖片說明包括,華人什麼時候開始抵達美國這問題,有許多不一致的答案,但根據美國國家檔案局資料,1785年時,三名叫做阿坤,阿信,阿全的華裔水手,搭乘巴拉斯號(Pallas)沿著加州海岸北上,因為船長James O’Donnell 下船結婚,沒照原定計劃把船開到中國去,這三名水手因此在美滯留一年。
在介紹華裔風雲人物這部分,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的有2010年生物工程學界的錢洵,2000年工程學的馮元楨,1997年數學界的丘成桐,1993年工程學的卓以和,1988年物理學的朱經武,1986年物理界的楊振寧,1986年工程學的林同棪,1975年物理學的吳健雄,1975年數學與計算機學的陳省身。
獲得美國國家藝術獎章的有2009年的藝術家兼建築師林瓔,劇場設計家李名覺,大提琴家馬友友,建築師貝聿銘等。
獲得諾貝爾獎的有2009年物理獎的高錕,2008年化學獎的錢永健,1998年物理獎的崔琦,1997年物理獎的朱棣文,1976年物理獎的丁肇中,1957年物理獎的楊振寧,1957年物理獎的李政道,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表示,這一展覽,能讓下一代年輕人了解先人遠赴新大陸謀生的辛酸,以及他們如何在美國落地生根 , 並藉由所學所做,對美國社會的成長,發展,做出許多貢獻。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本身是一名年紀還小時,就隨父母來美的移民,成長期間,親身經歷過種族歧視帶來的困擾,稱讚這展覽可讓華裔移民父母有更多資料來鼓勵子女,勤奮向上,也讓他們為自己祖先的文化,成就,感到驕傲。
這一展覽,有紐英崙中華公所及勒星頓中文學校共同協辦。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副處長陳銘俊,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冼鳳明,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會長陳式儀,麻州元極舞聯誼會會長鄭玉春等,有多名嘉賓出席。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將從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遷往紐英崙中華公所繼續展出,時間訂為12月18日到12月27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止,週一至週日,免費開放參觀。紐英崙中華公所地址為90 Tyler St, Boston, MA  02111。查詢可洽(617) 542-2574。

圖片說明: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日前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揭幕時剪綵。左起,雷國輝,陳文浩,王競芳,李伍綺蓮,蔣宗壬,阮鴻燦,賴銘琪,約翰萊斯,趙鍾英,溫陳美月,王月娥,馬滌凡。(菊子攝)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日前在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揭幕時剪綵。左起,蔣宗壬,阮鴻燦,賴銘琪,約翰萊斯,趙鍾英 。(菊子攝)

            「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中的風雲人物,還包括得奧斯卡獎的導演李安。(菊子攝)

            部分「華裔移民對美國貢獻特展」出席者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左起)說明展覽特色,請經聞處長賴銘琪,牛頓市議員約翰萊斯致詞。(菊子攝)


            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美人中,還有卸任美國能源部部長的朱棣文(左上)。(菊子攝)

馬丁華殊談市政大計要走科技路線重透明創新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十二月十日出席大波士頓商會的政府事務年度早餐會,發言有如就任一年感想,也報告未來計畫,強調波市要持續創新,留住科技公司,擴辦兩個成長區,推出市長的輔導運動(Mayors Mentoring Movement)。
馬丁華殊也指出,新政府的一大目標是要使波士頓市成為一個前所未見的可預測,透明政府。波市府將先從證照許可開始做起,三月時宣佈了要讓75%的許可申請在20天內辦出來,24小時之內回覆查詢電話。
馬丁華殊宣佈的新舉措包括從明年一月起,波市府的登記櫃檯將一週開五天,那將容許民眾第一次能在週三拿出生證。明年,波士頓還將經由更新波士頓信託(Renew Boston Trust“來管理公家樓宇的能源節約。他還打算把波士頓內的市有停車場,車站,水前地區重新規劃發展。
在留住科技公司上,他以把LogMeIn這家公司留在波士頓擴展世界總部為例,指出那可留住該公司位於夏日街辦公室內的350個工作機會,五年內再另增450個工作機會。
波市府九月時引進TicketZen軟體,容許車輛駕駛立即用移動設備支付停車違規罰款。
今年早前,波士頓在市內的主街區設置了十八個新的免費無線寬頻熱點(WiFi Hotspot),明年夏天以前,還將另增十七個。為推動相關事宜,波市府成立了“鄰里創新區委員會(Neighborhood Innovation District committee)

馬丁華殊在發言中先感謝美國銀行加入高地街基金(Highland Street Foundation)等機構,加入贊助今年跨入第三十九年的波士頓第一夜活動,接著感謝前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大波士頓商會主席保羅葛希(Paul Guzzi),即將卸任州長一職的派區克(Deval Patrick),恭喜候任的州長查理貝克,副州長白莉朵,總檢察官奚莉,以及財政廳長高伯珂等人。
他以一連串的數字,佐證上任以來的成績,包括目前有3859個單位正在建造中,不但打破了波士頓的年度記錄,還讓波士頓穩步邁向在 2030年時完成建屋53000戶的理想。
在公共安全上,波士頓市仍是全美最安全的大城市之一。從三月以來實施的“把槍買回來”項目,還讓波士頓今年打破記錄,把街頭槍枝減少了1015把。竊盜案少了449宗,搶劫案少了163宗。
在教育上,市府正和社區合作,要在2018年之前,確保市內每一名四歲兒童都能接高品質的全日幼稚園教育。
波市府在過去這些日子中,修補了4000段人行道,比往年增加了52%;鋪了60哩路,填了18000個坑洞,比去年增加了48%;到月底時,還將把10000盞街燈更換成液晶燈泡,可以多節省七百五十萬瓦小時的能源,也節省將近兩百萬元。
馬丁華殊說,能夠做到這些成績,全因為市政府致力電子化,採用新數位工具。
在土地發展上,直到十一月,波市府見到價值四十億元的建設工程破土動工了,比去年的一整年十二個月增加了16.4%,讓波士頓市增加了七百五十萬平方呎的樓宇面積,還增加了12000個建築工作機會。
波士頓重建局今年多批准了三十七億元的開發項目,估計可謂波是增加一千萬平方呎的樓宇面積,4700個住宅單位,以及11000個建築工作機會。
馬丁華殊說,“智慧成長(smart growth)是波士頓的標誌,價值觀與遠景。波士頓市要讓美國看看更好的發展方式,“波市頓方式”,不但要有最好品質,還要能反映歷史傳統,大膽創新。
波士頓市將開始建兩個交通迴廊(transit corridors),一個增長區(growth zone)是沿著紅線,在南波士頓百老匯和安德魯車站間多徹斯特大道上,另一個增長區在牙買加平原裏沿著橘線,從森林丘(Forest Hills)到傑克遜廣場(Jackson Square)。
今年,波士頓市協助93家企業新張,創造了687個新工作機會,為2600人提供了技術支援。
波市府希望在未來兩年內,招攬1000名輔導員,輔導波士頓市內的青少年。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丁華殊在大波士頓商會活動中發表長篇施政報告。(圖由波市府提供,Isabel Leon攝)

顏色雜誌表揚頒獎表揚李超榮

大波士頓華裔社區在歲末年終再傳喜訊,李超榮日前不但獲顏色(Color)雜誌頒給發行人個人獎,並和黃子瑜,李保華一同獲邀加入麻州候任財政廳廳長高伯珂(Deb Goldberg)的交接團隊。
李超榮(Leverett Wing)是麻州政界最為活躍的非民意代表,早年曾任麻州參議會議長助理,參議會企業經理,其後卸職,管理家族企業,2006年與當年的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行政主任劉繼明,牛頓市議員馬惠美,以及當時還未參選,但其後當選為麻州首名華裔眾議員之一的陳德基等多人合作,推動麻州議會通過法案,成立了永久性的麻州亞美局(AAC),後來又應麻州州長派區克之請,恢復了麻州州長的亞美顧問委員會(Governor’s AAC)。
目前在麻州住宅及社區發展辦公室工作的李超榮,業餘時間積極推動亞裔社區參政,並為亞裔社區和主流社會政界搭橋,在選舉期間舉辦過多次候選人論壇,把州級職位候選人帶到亞裔社區面前。
近年他也積極和亞裔以外的其他有色人種建立友誼,互相支援。以促進有色專業人士交流為宗旨的網上雜誌“顏色”,日前在年終頒獎晚會上,特地頒給“發行人獎”,藉以表揚他在促進社會重視多元化上的努力。
麻州候任財政廳廳長高伯珂日前公佈了她的交接團隊,在廿、三十名交接顧問中,包括三名華裔人士,其中之一就是李超榮。

高伯珂在公佈交接團隊名單上,介紹了各名顧問。該名單指出,李超榮是眾人熟知的社區領袖,帶動者,目前擔任WGBH電視電台的監管委員會委員,加斯林糖尿病中心,惠洛克(Wheelock)學院的董事,也是波士頓更高地(Higher Ground),亞美專業人士協會(NAAAP)全美總會的董事,2006年獲邀加入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的交接團隊。
李保華(Paul W. Lee)是古德溫律師樓(Goodwin Proctre LLP)的企業律師,也是許多上市公司,新興科技公司,銀行,金融公司的顧問,曾任全美亞裔律師協會會長,也是麻州亞裔律師協會的首任會長。目前他還是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董事會主席。
黃子瑜(Diana Hwang)是亞美婦女政治計畫(AAWPI)的創辦人兼行政主任。該機構是麻州內唯一以亞裔婦女為對象的政治領袖培訓組織。黃子瑜早前曾在麻州政府內擔任女議員幹部黨團主任,以及麻州眾議員Debby Blumer的助理。她也是波士頓市市長的婦女委員會創辦委員之一。

圖片說明:

            “顏色”雜誌代表頒獎給李超榮(左)。(菊子攝)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冼鳳明(左)出席祝賀李超榮(右)得獎。(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