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7月 04, 2011

紐英崙藝術學會佛山攝影展預展

紐英崙藝術學會攝影組將於九月「遠征」廣東佛山,辦展覽,昨()日起至七月三十日,先拿出其中三十餘幅作品,在波城會址內請本地同好品賞。
            紐英崙藝術學會攝影組應廣東省佛山市海外交流協會會長郭長勇邀請,將於九月十一日在佛山市舉辦「美國波士頓攝影家作品展」。本身是佛山人的該會攝影組長張小茵居間協調,將攜帶梅國治、黃定國、鄭嘉韞、金薇薇、梁禮、梅健民、張君、張小茵、陳子傑等九人的共120幅,絕大多數主題為風景的作品前往參展。
            張小茵透露,紐英崙藝術學會攝影組遠赴外地辦聯展,這還是第一次,協調場刊印製,作品鑲框、寄運,頗不容易。好在該會攝影老師梅國治正好八月廿四日起將在台山辦攝影個展,九月初再到開平市辦個展,可以連接日期,至少運五十幅作品到佛山,和他們其餘八人的每人4-24幅作品,一起聯展,大壯聲勢。
            他們抱著益鄉親的心理,每人挑了四幅作品,昨日起先在紐英崙藝術學會內展出給本地的攝影同好看看。
            從紐英崙藝術學會創辦以來,就熱心教攝影,包括金薇薇、鄭嘉韞、張小茵,陳朝楠,本地許多攝影好手都曾是他徒弟的梅國治,昨日展出四幅作品,也都是風景,分別是死亡谷沙漠線條,黃河九曲灣流,桂林遇龍橋倒影,以及紐約摩天大樓與平地墓碑一線相連。
            梅國治表示,他拍照這麼多年,只有死亡谷的沙漠線條最美,入夜後高掛清空的明月,也在沙漠幾無水氣的環境下,顯得格外美麗。至於他在有著六百年歷史的桂林遇龍橋旁所拍倒影,大概已是「絕景」,因為風景美麗一出名後,遊人沓至,河畔洎滿商家載客遊船或筏艇,沒有倒影餘地。紐約摩天大樓與豎立著一塊塊墓碑的墓園相連,梅國治訂名為「天堂、地獄」的那幅攝影作品,是高速公路正好塞車時他搶拍到的。那種高樓聳入雲端,墓碑深入地下的對比,給人無限想像空間。
            張小茵指出,該會從今年六月起,在會址外牆上,設立了一個藝術櫥窗,做為該會會員和社區大眾交流的平台。預定每兩個月換展一次,六、七兩個月展出的是梅國治的十一幅作品。八、九兩個月,將展出新任會長林卓培的潑墨畫。
            藝術櫥窗中的梅國治攝影簡歷透露,梅國治早從1956年就開始學黑白攝影,1958年開始寄作品,參加沙龍攝影展,19691970獲得波士頓攝影學會高級組攝影年賽第一名,1970獲台灣攝影學會會際比賽第一名。19911997年間,他連續七年,在每年都有各地三萬多幅作品參賽的全美彩色風景攝影比賽中,獲得最高獎。最近這些年來,梅國治不但兩次大規模,共兩千人的免費為社區大眾拍人像照,還捐攝影作品義賣,為多個社區機構各籌得三百至一千三百元不等的善款。2007年,他的一幅黃山「山外山」作品,也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的拍賣中賣到1200元。在20092011年之間,他共捐出十五幅攝影作品給昆士醫療中心義賣籌款,共賣得5400元。他對自己的攝影作品受肯定,有許多人欣賞,還發揮做善事效益,感到格外開心。
            梅國治設有個人網站http://www.pbase.com/georgemoy,張貼逾千張攝影作品,歡迎同好欣賞。

圖片說明: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朱紹昌(右起)、張君、周文熙、梅國治、張小茵、林卓培、梁禮、朱衛國、黃鏡明等人到會祝賀攝影展揭幕。(菊子攝)

            梅國治和他的四幅攝影作品。(菊子攝)

            紐英崙藝術學會的藝術櫥窗。(菊子攝)

星期六, 7月 02, 2011

波城華埠內FBI逮捕五名華青

波士頓市警察局昨()日證實,在六月三十日晚間九點以後,有五名亞裔青年在波士頓華埠必珠街(Beach Street)上被捕,昨日提庭。
            波士頓華埠昨日傳出,六月三十日晚,聯邦調查局和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簡稱ICE)、波士頓警察局攜手,抄查座落在必珠街上的開平同鄉會,並逮捕了幾個人。據說其中有人是非法移民,因此ICE也加入行動行列。
            華埠社區人士表示,最近有些來外來客,在華埠內開賭館,打麻將,輸贏頗大,才引起警方注意。有些人也擔心,賭館越開越多,會出現搶地盤,影響地方治安情況。
            波士頓警察局透露,該局是應聯邦調察局組織犯罪小組要求,協助打擊犯罪。六月三十日,從晚上九點至凌晨三點廿分,他們在必珠街17-23號的二樓,逮捕了五名年紀在25歲至38歲,分別住在華森市(Waltham)、尚莫維爾市(Somerville)、昆士市(Quincy)、布萊頓鎮(Brighton)的亞裔青年。
            波士頓警察局表示,該局只是從旁輔助,處理此案,不便討論案情。
            據悉,該五名嫌犯在昨日一早,由聯邦調查局帶往法庭聆訊。昨日截稿前,聯邦調查局還未回覆查詢。

Brian McNamee 競選連任昆市第六區市議員

 昆士市第六區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日前在瑪麗娜灣(Marina Bay)宣佈競選連任,包括昆市亞協前任會長鄒毅,華康家庭護理中心發展主任譚秀婷,麻州亞美局委員黃鷹立,共有不下廿名亞裔出席支持。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10年調查,昆士市的亞裔人口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將近一倍,從2000年的13,546人增加到2010年的22,174人,佔全市人口比率,也跳升到24%。另一項統計數據則指出,20022007年間,在包括昆士市的諾弗克郡(Norfolk)之內,亞裔擁有的企業,增加了40%。昆士市內的民代候選人,普遍開始更重視亞裔。
            鄒毅、譚秀婷表示,麥南米和亞裔社區關係一直很好。二、三年前,一名亞裔婦女因車禍身亡,麥南米就曾出面,和亞裔社區一起協調組織籌款活動,幫助該名婦女家人因應這意外打擊。昆市亞協每年舉辦的中秋節聯歡會、社區宴等活動,也總能見到他出席。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長唐哲君、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則在六月三十日該中心的新大樓破土典禮上,點名感謝麥南米的大力協助,使得該中心得以順利辦妥相關手續,早日就近為大昆市華人、亞裔提供醫療、護理服務。
            昆士市共有六個選區,九名市議員。其中六名議員都有十年以上的在位資歷。已連任三屆的麥南米,相比之下,還算資淺者,今年爭取再度連任,面對兩名新人挑戰,Michael Miller,以及Brian Ridell
            麥南米表示,他所代表的昆士市第六區,是全昆市內人口、社會經濟最多元化的選區,既有昆市內最多華人聚居的北昆士,也包括昆士市內最富裕區的瑪麗娜灣。
            據悉這一選區內,約有15000名居民,上一次總統大選時,約有4000選民出席投票,但市級選舉時,只有約2800人,甚至更少的人出席投票。熟悉選情者指出,這區內已登記為選民的亞裔人數,大概只有五到八百人。
            當天出席支持麥南米的包括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莫理塞(Michael Morrissey)、麻州參議員約翰基南(John Keenan)。出席支持的華裔民眾包括梁子明、車清、鄧上立、鄧詩詩等多人。

圖片說明:
            麻州參議員約翰基南(John Keenan)(左一)、車清(左二)、譚秀婷(左五)、鄒毅左六)、黃鷹立(後右三)等人出席昆市第六區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前右四)的籌款會,支持他競選連任。(菊子攝)
            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莫理塞(Michael Morrissey)()、麻州參議員約翰基南(John Keenan)()支持昆市第六區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競選連任。(菊子攝)

信強:台灣問題,重在爭取民心

 哈佛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暨復旦大學教授信強,六月三十日晚在波士頓復旦大學校友會講座中坦言,國際外交講實力,「中美關係,短期內不好不壞」,「台灣問題,重在爭取民心」,兩岸民眾一旦加強交流、溝通,消除誤解,兩岸問題自應和平解決,。
這場「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講座,是由波士頓復旦大學校友會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合作,興業全球基金「復星21世紀戰略與中華文化高端論壇」的「復興論壇」贊助舉辦的。
六月三十日晚,約有三十多人趕到MIT 4-163教室聽講、討論。發言提問者,對台灣問題顯得興趣更為濃厚。
既是復旦大學教授,也是該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外事處副處長,還是中國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目前在哈佛費正清中心做訪問學者的信強,當晚談台灣、說美國、論朝鮮、講南海,侃侃而談,欲罷不能。
信強認為,當年李登輝初任總統,成立國統會,揚言要以民主、均富統一中國時,曾有過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的窗口期。但中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履有失誤,包括在「九二共識」上的反覆,過重意識形態,才走上強調武力威脅,措施強硬這條路。近來中國修訂策略,企圖爭取台灣民心,推動貿易,讓台灣在兩岸對口貿易的1450餘億元中,獲得860億元順差,約佔台灣GDP五分之一。但這種「經濟讓利」做法,也不見得很好,尤其是台商之中有不少「綠商」,從兩岸經貿中大賺一筆,轉身回台,就捐助民進黨,投陳水扁一票,令人詬病。可見,中國直到現在,還沒有正確、有效的台灣政策。
信強曾經每年訪問台灣一次。他說,談到兩岸統一,台灣民眾首先提出來的問題是「對我有什麼好處」。上個月的台灣民調,仍然有88%支持廣義的維持現狀,54%認為中國政府對台灣不友好。可見中國若想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在爭取台灣民心上,還有許多工作待做。
信強坦言,要解決兩岸問題,在政治層面上,還有「如何界定中華民國」這國號的障礙。如果中華民國存在,那到底是和中國有對等關係,還是流亡政府,或者是省級政府。直至今日,這也還是中國學術界的「雷區」。
當晚出席的聽眾,有人認為台灣一度盛行的「去中國化」,使年輕一代完全不瞭解中國,切斷了他們對傳統中國文化的感情連接,才是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大障礙。但也有聽眾指出,其實中國的傳統禮教,台灣保存得更好。
波士頓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周敬業表示,該會將不定期為校友舉辦講座。

圖片說明:

      波士頓復旦大學校友會會長周敬業(右六)邀請復旦大學教授信強(右五)演講。出席者包括曾任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會長的高潞(右二)等人。(菊子攝)

      復旦大學教授信強。(菊子攝)

星期五, 7月 01, 2011

華人醫務中心昆士新大樓破土動工

           即將於明年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的華人醫務中心(South Cov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昨(六月三十)日在昆士市市長柯奇(Tom Koch)、州市議員及社區夥伴到賀的隆重中,為該中心建造第三個自置醫療大樓,舉行破土典禮。
            標榜著「為昆市未來而建」,預定2010年六月竣工,座落在華人醫務中心昆士據點漢考街435號旁的這座新大樓,將由Bond公司承建,HDR建築公司設計,佔地約二萬一千平方呎,高三層樓半,有50個停車位,可為社區新增1520個工作機會。約八百萬元的造價,二百萬元的購地價,將由華醫麾下的投資基金,以及私人捐助承擔。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會主席唐哲君、華醫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先後指出,該中心分析看診病人居住地點時發現,每年看診比率增長7%9%,約有十五萬人次,共約25000名病患使用該中心服務,其中約一萬一千人來自昆士市。董事會幾經考慮後,才決定進昆市擴建。該中心員工也已增至現在的230人。
            唐哲君昨日致詞時難掩開懷。他表示,當年(1972)他們創辦華人醫務中心,目的十分單純,要為華人、亞裔移民社區,提供體面、有品質,人們負擔得起的醫療護理。他們一點也沒想到,社區需求之殷,促使華醫成長得那麼快。他也指出,華醫能夠順利辦成進昆市擴建一事,昆市第六區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的大力幫助,功不可沒。
            根據華醫中心的通訊資料,該中心自1972年成立,在昆士社區學校內開辦服務後,先是擴展到波士頓市南街,斥資自置物業,1996年進昆士市,在北昆市高中對面的麥當勞旁租用四千呎醫療、辦公場地,2001年擴大為5000平方呎,增加了成人醫藥、小兒科、婦科及實驗室等服務,2003年還又再擴大為6500平方呎,後來到2007年四月時,索性在昆市置產,買下佔地九千餘呎的醫療用大樓。
            唐哲君和另一名資深華醫董事梁子騏很驕傲的指出,包括舊金山、夏威夷、紐約及波士頓在內,全美有五大華人醫務機構,但華人醫務中心和他們相比,看診人數之多,高居全美第二位,還是唯一獲有JACHO(醫療機構資格認可聯合委員會,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認證的機構,讓他們可以為理想把夢繼續做下去。
            華人醫務中心的新大樓,將撥出一、二樓做門診,有八個小兒科檢查室、四個行為健康諮詢室、五個牙醫工作室,以及一個驗光室(optometry)。三樓將保留作未來發展之用,或出租。
            昨日到會的嘉賓,除前述眾人外,還有麻州眾議員陳德基,昆市市長助理邱潔芳,華美銀行資深副總裁暨新英格蘭地區總監葉俊年,中華頤養院前後任董事會董事長雷偉志、陳秀英、華康家庭護理發展中心主任譚秀婷、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等。
            華人醫務中心的出席董事,除前述各人外,還包括唐翁素梅、余翠梅、李錦光、Steve Ng

圖片說明:

            昆士市市長柯奇(Tom Koch)(左三)、昆市議員麥南米(Brian McNamee)、麻州眾議員陳德基(右二)和華人醫務中心董事會主席唐哲君()、華醫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左二)等人一起主持新大樓破土典禮。(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余翠梅(右起)、李錦光、唐哲君、Steve Ng、唐翁素梅、梁子騏、Thuy Tran等人為新大樓動工破土。(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會主席唐哲君(右起)、董事梁子騏、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麻州眾議員陳德基、陳綺怡、Steve Ng等人。(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的員工們也高興的到會合影。(菊子攝)

摩頓市長候選人Gary Christenson 印中文宣傳向華裔拜票

儘管麻州摩頓市(Malden)的市級選舉,要等到七月廿一日,才能塵埃落定的知道有那些人參選什麼職位,但有心競選市長的摩頓市市議會議長柯騰森(譯音,Gary Christenson),早從去年就對外宣佈參選,廿九日進華裔經營的聚喜樓(Sun Kong)辦籌款會。
      在摩頓市出生、長大的柯騰森,畢業於薩福克(Suffolk)大學法學院,目前正職為米斗塞郡治安長辦公室(Middlesex Sheriffs office)預算主任,管理一年六千萬元的預算。他從1999年獲指派為學校委員會委員起,就開始擔任民意代表,2004年當選為摩頓市議員後,一路連選連任,不但迄今已有逾十年公僕經驗,還從2008年起就擔任市議會議長。他的競選口號因此特地強調「經驗有關係」。
      柯騰森在擔任市議員期間,和摩頓市內的華人組織有不少接觸,包括製作摩頓市社區電視節目「亞太三菱鏡」的亞太動力集團黎德慧、曾佳兒,摩頓市華林功夫學校創辦人余翠梅、華夏文化協會的洪梅等人,他都認識。每年都出席這些機構舉辦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彼此互動良好。
今年五月廿二日,他和另一名市長候選人Deborah Fallon,以及多名市議員、學校委員會委員候選人,一起參加了前述團體合辦的摩頓市亞美論壇,向亞美選民發表政見。
廿九日這晚,柯騰森在近年來的華埠助選名人阮鴻燦協助下,特地挑了座落在摩頓市內,由阮振強、陳錦沾等五名股東合開的聚福樓辦籌款餐會。劉偉忠、黃立輝、羅祖泰、張碧華、阮美嫦、Jack Kouie等,或是朋友,或是子女輩的華人,都被邀到會支持。
柯騰森在這些亞裔朋友的影響下,也格外重視摩頓市內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的亞裔,特地以中文印製了至少八張大宣傳海報,以及許多傳單。他在傳單上說明一旦他當選市長,會優先關注四個領域,包括社區、通訊、承諾、人格。
聚福樓東主之一的陳錦沾廿九日晚十分高興,頻頻做見證的表示,聚福樓的重新裝修,申請牌照,如果不是柯騰森傾力幫忙,不會辦得那麼順利。如今柯騰森出來選市長,他們當然要支持。
如果七月廿一日過了,都還沒有其他人參選市長,這場市長選戰,將直接跳過九月初選,要等十一月時見分曉。

圖片說明:

      劉偉忠(右起)、陳錦沾、阮鴻燦、黃立輝、羅祖泰、阮振強等人在聚喜樓協助柯騰森(Gary Christenson)()競選市長。(菊子攝)

      阮美嫦()Jack Louie()在申請牌照等事務上,和柯騰森(Gary Christenson)()有過愉快合作經驗。(菊子攝)

星期四, 6月 30, 2011

Xconomy 創業時代會議邀 Desh Deshpande 主講


紐英崙地區和華人有過極深淵源的印裔創業家德許龐帝(譯音,Desh Deshpande),日前和曾任微軟首席軟體工程師的Ed Jung一同登上「創業時代(The Entrepreneurship Era)」會議舞台,和數百名出席者分享創業、創新,不見得要同步並行,因應環境氣候領域機會很多。
由曾任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誌編輯的Robert Buderi,以及曾任新英格蘭醫藥雜誌所發行「醫師的第一眼(Physician’s First Watch)」雜誌的Rebecca Zacks所共同創辦的Xconmoy公司,製做了「XSite2011」這場會議,以「創業時代(The Entrepreneurship Era)」為主題,在巴布森(Babson)學院舉辦了一整日的會議,請得各領域專家探討科技及社會創新所驅動的創新,大規模的創新,下一代的介面(interface)、管理成長等等。該雜誌的全美資訊科技暨波士頓版編輯是在美出生的第二代華裔黃昌國。
當年和陳五福、許基康等人創辦過 Cascade 通訊公司,捐巨款給MIT建了德許龐帝中心,目前是MIT華裔教授蔣業明所創辦A123系統公司主席的德許龐帝當日在會中強調,創新是要求不來的,學校、公司要給有心創業者更大的自由度,才更能鼓勵出創新想法。他也表示,社會需要有各種階段的企業,同時並存,才正常。
過去六個月來,他的基金會還承諾要在未來五年內撥款五百萬元,支持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的美瑞邁克谷沙盒(Merrimack Valley Sandbox,)創新中心。
他也談及自己目前在做的一些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創辦公司,解決社會大眾在生活上所遭遇到的許多問題。
父母來自中國上海,離開微軟後在西雅圖創辦了知識創投Intellectual Ventures)公司的Ed Jung,以他走訪世界多個國家的經驗指出,要實現超大型的建市造鎮,從起步開始就因應環境氣候挑戰的計劃,一定得和國家政府合作


圖片說明:
            德許龐帝(Desh Deshpande)Xconomy的創新會議中發表講談。(菊子攝)
            Ed Jung的知識創投公司在北京設有辦公室。(菊子攝)

申報海外資產「自首」期8/31 截止 避稅保財宜做遺產規劃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日前在劍橋市常熟餐廳舉辦「財產規劃研討會」,提醒社區大眾,申報海外資產的「自首」截止期為八月三十一日,違規者最高罰繳25%海外資產總額;新遺產稅法規定,20112012年最高免稅額五百萬元,稅率35%,但2013年將改為免稅額一百萬元,稅率55%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資深業務代表黃潔玲為介紹該公司多項產品具理財功能,日前特邀該公司副總裁暨資深高級規劃顧問郭鑫凱博士(Joseph Kuo)講解財產規畫,並安排王晶講談退休財務規劃。
      郭鑫凱在會中指出,做財產規劃要分兩部份,一部份是資產所得部份,宜以理性態度處理。另一部份是遺產稅,不妨感情用事的根據個人偏愛來設計,但重點都是宜及早計劃,以免存了大半輩子的錢,因為政府徵稅利率的變更,剎那間少了一大截,或是因為生前未做遺產規劃,身後所留資產的處理權,落在政府指派的執行人手中,自己的配偶或子女,反而無從置喙。
            在談及個人資產規劃時,郭鑫凱先談海外資產申報。他表示,根據美國財政部稅務管理監察長的報告,20042009年間,美國政府以「自首」從寬、抓到重罰的威脅,使得美國民眾申報海外銀行及金融戶口的數量,增加了145%。美國因此修訂稅法,2010年三月通過獎勵聘僱及就業法,規定個人如果擁有五萬元以上海外資產,就必需在個人年度所得稅中申報。如果在任何一個年度中,擁有一萬元以上金錢利益(financial interest)或財務戶口,也必需填報9022-1表。如果漏繳海外資產稅,罰款比率為25%
            他表示,要避稅、保值,不妨購買有利息年率保障的人壽保險,也就不必怕出現諸如伊利諾州在一夜之間房地產稅增加60%等情況。
            至於遺產稅部份,在2010年遺產稅0%的好日子過完後,20112012年,美國政府恢復徵收遺產稅,免稅額上限為五百萬元,超過部份課徵35%的遺產稅。到2013年時,個人遺產的免稅額將下降為一百萬元,遺產稅率增加到55%,這一年贈予稅(gift tax)也將增加到55%
            漏稅者的追繳期限是三年,但若是違法的刻意瞞稅,就無追溯期上限。
            在做遺產規劃上,除了預立遺囑,甚至及早拿一份國稅局的706表來細看都有些什麼問題,事先做準備之外,也可以設立信託,或者是不可撤銷的信託(irrevocable trust),世代信託(dynasty trust)等,來達到保護資產,照個人意願處理等目的。

圖片說明:

            紐約人壽保險公司黃潔玲(右起)、郭鑫凱、王晶等人,日前在劍橋市舉辦財產規劃講座。(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