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7月 27, 2009

中華藝術協會舞蹈夏令營結業

中華藝術協會(ACAS)的第十一屆中國舞蹈夏令營,廿五日下午在屋本市該會大本營舉行結業成果展。廿五名團員演出十六支舞蹈,從嬉合(Hip Hop)、芭蕾到中國民族舞,讓人有琳瑯滿目之感。
藝協原本計劃今夏組團赴荷蘭交流、訪問,但經濟不景的連帶影響,不僅訪問團無法出行,本屆夏令營的報名人數也大為減少。
藝協總監陳玉律對本屆夏令營的品質倒並沒有放鬆,不但從加拿大溫哥華請來曾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一年,還到廣東研究過舞蹈的鍾捷茜(Jessica Jone)擔任客座教師,還安排了Mary Vasel教芭蕾舞,DeidreWilliams教爵士舞,Christin Collins教嘻哈舞,周娜教中國舞基本功。連舞台化妝都請影專人尹雅琪執教。 鍾捷茜本人畢業於西蒙福瑞塞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英國文學及現代舞糸,但她的母親梁漱華是北美洲中國舞蹈比賽創辦人,從小隨母習舞的她,因此兼長中西舞蹈。在藝協本屆的夏令營中,鍾捷茜主要是教中國舞蹈,包括苗族舞、蒙古舞、彝族舞,還有敦煌飛天的綵帶舞等。
藝協廿五日的夏令營結業式,在前述老師執教的多種舞蹈下,因此顯得多采多姿。上半場是嬉合、爵士舞。節目一開始先以「拉丁反應」的嬉合舞熱身,再由C班同學穿上白襯衫,打上紅領帶,配合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名曲Billie Jean舞動,節奏明快的讓人忍不住附合的打拍子。下半場是中國舞蹈,從舞台表演,蒙古舞、飛天舞、山中嬉戲、彩色蝴蝶,不但展現出服裝的多彩多姿,整個舞台氣氛也隨著這些服裝及舞步的變化而改。結業式最後是在「女兒紅」一舞中結束。
廿五日在藝協會所內一樓、地下室不斷來回的東海集團的老闆娘黃綺笑說,做家長真不容易,送小孩上夏令營,結業時不但得當觀眾,還要兼大廚。雖然她先生梁國忠已經在台下忙著當觀眾,攝影師,她自己和其他幾名家長在地下室忙活做招待會的點心、水果。但孩子要上場時,她還是得趕到觀眾席去捧場。
曾任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的李文成笑說自己是藝協夏令營今年的大客戶,十七歲地李彩鳳,十三歲的雙胞胎李思靜、李美靜都是團員。廿五日這天,他也理所當然的得把結業式從頭錄到尾。也把女兒陳思潁送到夏令營學舞的波士頓慈濟功德基金會人醫組的陳光偉,這天也和太太雙雙出席捧場。
藝協當天還頒獎感謝三名見習輔導員李彩鳳、楊丹妮、褚思揚,護士陳綺怡等人。藝協地址為29 Montvale Ave., Woburn MA,查詢藝協詳情可上網www.acas-ne.com。

圖片說明:
中華藝術協會藝術總監陳玉律頒獎感謝見習輔導員楊丹妮。(菊子攝)
藝協夏令營結業演出中的飛天舞。(菊子攝)
藝協B班演出舞蹈。(菊子攝)
藝協的現代舞示範。(菊子攝)
藝協的中國民族舞。(菊子攝)

威廉范蘭捲土重來 參選昆士市長

昆士市的市長選戰,今年又熱鬧可期。已宣佈捲土重來的前任市長威廉范蘭(William Phelan),廿五日還把競選總部遷到昆市道七十號,佔地千餘呎,內有獨立辦公室隔間的更大地方。
昆士市前任市長威廉范蘭(William Phelan)認為,大約一年半多以前,昆士市民抱著給新人機會心態,支持柯奇(Tom Koch)坐上現任市長寶座。但記錄會說話,過去十八個月來,昆市地產物業稅一加就是兩倍多,學校預算在各部門中降到排名最低,市府人員的加薪幅度,竟一年就達13%,都顯示出問題很多。
威廉范蘭表示,他在位六年期間,昆士市的加稅幅度在麻州351個市鎮之中,是最低的其中之一個,但柯奇上任後,一年之內的加稅幅度,就比他六年在位的加稅幅度總合還多,在麻州的351個市鎮之中,也是加稅幅度排名最高的市鎮之一。范蘭認為,這絕不是昆士市真的需要那麼大的加稅幅度來因應經濟困境,而是柯奇沒有努力動腦筋為居民節稅。
威廉范蘭也大談柯奇不如他重視教育,昆士市內部門機構疊床架屋,亟待整頓,以為市府節省金錢等。威廉范蘭還指柯奇對亞裔商家不友好,但並未明說到底怎樣不好。
威廉范蘭坦言他喜愛市長這一工作,認為具有律師資歷的他自己,能比學歷只有高中程度的柯奇,把市政做得更好,希望選民上網,看他在昆市社區電視台接受訪問的(http://www.taxpayersforphelan.com/video.htm)的錄影帶,聽聽他的政見,比較一下他和柯奇的政績,再做決定。
由於昆士市人口結構近年大變,亞裔高佔20%左右,威廉范蘭和昆士市現任市長柯奇在打這場選戰時,都不忘展示各自的亞裔支持群眾,連帶促使昆市亞裔社區更加關注地方政治。
廿五日這天,在上屆選舉中支持威廉范蘭的亞裔,包括昆士社區警察余忠勤、陳立良,曾競選昆市議員的伍國光,東皇海鮮大酒樓東主余寶翠,居民蘇光興、陳積奇(譯音),在昆市經營有業務的劉啟祥,以及威廉范蘭當年的亞裔助理,越南裔的Cam Vam Nguyen等人。
余忠勤表示,他在昆市擔任警察多年,熟悉社區事務,知道許多幕後情況。他個人認為威廉范蘭能把昆士市治理得更好。東皇海鮮大酒樓東主余寶翠則坦率表示,威廉范蘭是該店常客,劉啟祥及威廉范蘭都對該店非常友好。
根據人口統記局的2005-2007年統計數據,昆士市總人口84,368,亞裔佔20.2%,其中華裔佔68.3%,約有11,494人。


圖片說明:
左起,陳立良、余忠勤、伍國光、陳積奇、Cam Vam Nguyen、蘇光興等人都出席威廉范蘭夫婦(中)的新競選總部開張誌慶活動。(菊子攝) 東皇海鮮大酒樓東主余寶翠(左)特地出席,支持威廉范蘭捲土重來競選昆士市長。(菊子攝)

把曼哈頓式中餐引進波士頓 劉南辭世 好友追悼

1984年在波士頓水前區(waterfront)開設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不能進門的林苑餐廳(Sally Ling),重新定義了中餐在大波士頓人心目中形象的劉南,五月在上海過世,享年七十八歲。
劉南的家人於七月廿五日在勒星頓華人聖經教會為他舉辦了追思會。
波士頓環球報也在廿五日刊出劉南的追悼訃聞,說明1930年代,日本侵略中國,劉南雖幸運躲過日本兵,童年卻因此貧困。
他告訴女兒,在他還只十四歲時,已搬家過不下十幾次。那時一家人每星期才有的一只雞蛋,通常都給了年紀最小的弟弟。因此他也總是告訴女兒,有錢時要先花在吃得好上面。
目前在新澤西州李港(Fort Lee)的林苑餐廳為母親工作的劉南女兒Nadia說,如果劉南手上有五塊錢,一定有四塊錢花在吃頓好的上面,另外一塊錢就花在衣服上。
今年七十八歲的劉南,五月廿一日時在上海中風,數小時後就過世了。他當年移民來美後,在紐約享受過曼哈頓(Manhattan)風格的中式餐飲,並把這種風格介紹給波士頓人。
1981年他和第三任太Sally Ling結婚時,Sally Ling在中國城已是一名很出名的餐館東主,Sally Ling這林苑餐廳的名字,隨後也變成白色餐桌布、桌邊有侍應生服務、價格令人眼球突出來的連鎖餐廳的代表。
一名食評家曾經撰文指出,林苑餐廳急遽的重新定義了波士頓本地對中餐館的印象。一名波士頓前鋒報的食評家稱林苑餐廳是波士頓內最耀眼的中餐館,大波士頓最出名的廚藝大師’’ Julia Child也在那慶祝八十歲生日。
「師出」林苑餐廳的餐廳經理及廚師們,自創門戶的開了不下六家餐廳,包括Bernard Leung在雀斯娜丘商場(Chestnut Hill Mall)開的柏納餐廳(Bernard)。
據悉,開四川飯庄的段小毅,早年也在林苑餐廳打過工。曾經在波城華埠開上海餐廳的仇師傅,一度也是林苑的大廚。
劉南的家人說,劉南生於南京,十八歲時逃到台灣,就讀台灣大學,並當上學生代表,週遊世界,1955年時拜訪過阿根廷總統Juan Peron,也去過南美、歐洲、印度。
劉南畢業後來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攻讀政治學,一度擔任聯合國翻譯,後來離校經營預算(Budget)公司在曼哈頓開設的第一家租輛車(Rent-a-Car)分店。
劉南的女兒說,劉南當年是和朋友到波士頓玩,在Sally Ling開的「北京菜(Peking Cuisine)」餐廳吃飯,才遇見了Sally Ling。在Sally Ling問他菜怎麼樣時,劉南說不怎麼好,然後就根據他在紐約吃中餐的經驗,給Sally Ling提了些建議。
之後兩人開始約會,並萌生把中餐美食帶進波士頓的遠見。
1990年初,劉南和Sally Ling離了婚,1993年把劍橋市的分店關了。
比Sally Ling大十六歲的劉南,爭到了兩名幼女的撫養權,接著一邊在麻州內經營剩下來的最後一家餐館,一邊在衛斯頓市(Weston) 撫養女兒,一直工作到2003年。
劉南的女兒Nadia說,劉南總是說,他從未預料到自己的一生中會有小孩,但既然生了孩子,就有責任養大他們。
在劉南七十歲左右,劉南的興趣有轉向回祖國。他瞭解到全世界都缺乏護理人才,於是推動了一項計劃,在上海重整護理教育,藉以幫助中國內的年輕人發展。
立達的前任校長Wong Shi Cheng表示,劉南創辦了上海立達理工(Lida)護理學院,並和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都搭上關係。他說,劉南這麼做,是真正追求理想,既不為名,也不為利。
劉南去年才正式遷居上海。
劉南不但親自教課,還堅持每名學生都要取個英文名字。該校已有畢業生分別在澳洲、英國、阿拉伯等國家工作。許多學生都來自貧苦的省份及農家,還要扶養年邁的父母。
王校長說,劉南的去世是中國失去了一名熱情追求理想的子弟。
劉南身後在女兒之外,遺有四名兄弟,都在上海。

星期六, 7月 25, 2009

回中國創業宜先「取經」

在中國和美國做生意有什麼不同?128華人科技企業協會廿三日晚邀請巴士旅遊網(gotobus.com)創辦人陳向平主持了一場座談會,指出關係、資金來源、職場文化、市場行銷、法律規定等多少都有差異,有心回中國發展、創業的人,宜先求教取經。
128華人科技企業協會創辦人張曉明表示,近年來從美國留居地回中國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大波士頓地區也有不少,四年前已把觸角伸進中國,但大本營仍留在波士頓,2007年二月時獲華盛頓郵報評為巴士類最佳網站的巴士旅遊網,就是其中一個。廿三日晚,張曉明特地把巴士旅遊網的創辦人陳向平邀來,帶一場討論會,交流在中美做生意的異同。
由於報名出席的人,遠多於以往的討論會,128華人科技企業協會廿三日的這場討論會,還特地商借了華森市富利霍爾(Foley Hoag LLP))的新興企業中心(Emerging Enterprise Center)來舉辦。
廿三日晚的出席眾人中,有不少已進中國開公司,或在中國經營公司的人。除了陳向平外,還有創設波士頓生活網的李力,新開了家手機軟體公司的韓松,在波士頓開有圈選(circle choice)網推薦水電維修等專業人才,另撰項目計劃書,已申請到530專案經費的侯鋼,在上海經營業務的裘崇婭等許多人。
這些與會者在會中從關係、資金、人才、機會、市場開發及行銷、財務、法律等不同層面各述自己的經歷。大致有關係重要,但並非絕對因素;中國境內有很多經費待申請,人多但才幹適用與否有待審慎評估;機會很多,把握不見得容易;市場特性和美國不同,廣告行銷得另有一套辦法,法律規定、財務做法各有不同等。
陳向平在會中略述了巴士旅遊網進中國,在杭州設分公司的經驗。他表示,在關係上,他能順利回中國開公司,是因為自己有個可百分之百信任的好朋友。當晚出席者也都認為,如果是一個從零開始的公司,關係就不見得那麼重要。
回中國開分公司的頭兩年,他也是摸索經驗的虧本經營,只做軟件開發和客戶服務的工作,現在才開始要開發市場,在當地行銷中國旅遊的訂票服務。
在回想自己的經歷時,陳向平指出,在中國開公司的成本比在美國要高。在美國開公司,上網填表,都能登記成立,在中國卻得實際存進銀行一筆註冊成立公司資金。
在人才上,陳向平和npharmaceuticals公司的亞洲發展副總裁王潔之都有感概。陳向平感嘆中國的人才流動率過高,王潔之感嘆中國的職場文化和美國不同,不少有碩士、學士學位的人,竟然也不懂得該怎麼在公司裏做事。在上海,她還遇到過一名年輕員工講究事少錢多升遷快的哲學,把其他工人都帶壞了。頗令人頭痛。至於中國從2008年一月起實施的新勞工法,工資、福利等方面有嚴格規定,增加了不少在中國經營公司的難度,也讓她無時無刻不在防範公司被告。
在資金來源上,出席者紛紛表示,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現在都有很多錢,只要有好項目,申請經費不是難事。當晚座中就有韓松、李力、侯鋼等至少三人已從中國的五三零計劃申請得經費。
128華人科技企業家協會在會後鼓勵有興趣者出席由中國創業家協會、世界華人創業楷模協會等單位聯合五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業家高峰會暨世界華人創業楷模論壇」,將於今年九月在北京舉行。

圖片說明:
CC072409D-1
王潔之(左一)、段可(左二)、張曉明(左四)、陳向平(右四)等人是座談會的主要討論人。(菊子攝)

128華人科技企業家協會的通知,由中國創業家協會、世界華人創業楷模協會等單位聯合五辦的「第四屆中國創業家高峰會暨世界華人創業楷模論壇」,將於今年九月在北京舉行。

林耀鴻;改良溝通 關鍵在態度

親子之間有代溝,問題關鍵多半在溝通。具有婚姻諮詢和心理健康輔導專業資格的林耀鴻博士,廿三日在昆士市「健康事宜」系列講座中強調,改良溝通效果的關鍵在態度。
在美的移民家庭常有深受中國傳統薰陶的父母,一說話就擺出長輩姿態,在美出生或接受教育的子女,卻強調平等的表達意見或個人事務自己做決定等的權利,「代溝」就此鑿開。
當過龍都鎮鎮議員,曾在華人醫務中心做行為治療諮詢,目前於邦克丘社區學院任職的林耀鴻,廿三日告訴四、五十名以耆英為主的出席者,其實無論是和家人或陌生人溝通,會達到什麼樣的溝通效果,主要看語氣、體態和話語這三樣元素。
說話的人,在把話從口中說出來時,除了實際使用的話語字句之外,傳遞給聽話者接收的訊息,同時還包括了語氣及體態。換言之,一模一樣的話語字句,換了不同的語氣及體態來說,會讓聽話者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進而形成天壤之別的溝通效果。
林耀鴻指出,根據一些研究調查資料,語氣、體態和話語這三樣元素在溝通中的重要性比率,依序為38%、55%、5%。可見人們溝通時,語氣和體態,對話語內容能否有效及正確的傳達,有很大影響。
在表達意見時,是不是注意到了誰是接聽對象,表達的時間、地點是否適當等,表達意見時,有沒有「將心比心」的充分「尊重」聆聽意見者,雙目有沒正視對方等等,有沒話還沒聽完就已急著反駁等等,都是要達到或改良溝通效果時須注意的事項。此外,在溝通中,表達之外,聆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份。
林耀鴻在講談中還提醒出席者,無論是夫妻相處或親子、朋友溝通,千萬不要講些傷感情的話。這一類的話,不見得是說話者的本意,但一說出口,就如潑出去的水,傷害了的感情,要修補並不容易。他以一名太太埋怨丈夫沒交水電費,脫口說出「你做男人,都不負責任」之類的話,就把小事擴大了。不少出席者聽到林耀鴻這些敘述,都忍不住會心微笑,承認各人有時的確疏忽了這些溝通上的講究。
林耀鴻當天也勸出席者遇到心頭有氣時,要練習深呼吸十秒,再開口說話。
贊助「健康事宜」講座的昆士醫療中心、南岸老人中心、昆市亞裔協調會、湯姆斯鶴圖書館、中華耆英會等機構,將於八月廿日(週四)早上十點,同樣在昆士市湯姆斯鶴圖書館,舉辦「眼部健康知識」講座。主講的尼爾森博士還將於當日為出席者免費檢查眼睛。
查詢詳情可洽梅女士617- 472-2200。

圖片說明:
林耀鴻、潘鑑成、麥寶儀、李若莎、譚秀婷、Megan Allen、林家活等「健康事宜」講座的講者、主辦者及義工。(菊子攝)
「健康事宜」講座出席踴躍。(菊子攝)

徐家良談中國環保

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公民社會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家良,廿三日中午在費正清中心講談「中國的非政府環保機構及公共政策:三項個案研究(China’s Environmental NGOs and Public Policy: Three Case Studies)」。
徐家良以數據指出,中國內的非政府環保機構,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來。他表示,早年的環保人士,靠報紙、雜誌、電視來傳遞資訊,速度較慢,但今日的環保份子,靠網路,截至2005年,就已有二到三百萬名環保博客在網上發佈消息。截至2008年十月,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在內,共有3539個環保組織,其中由政府支持的有1309個,由大學及學校支持的有1382個,草根組織有508個,在中國境內的國際環保機構有90個,香港、澳門及台灣共有250個。最近新成立了約三百個,大多數在北京、廣東、湖北、雲南、西藏、新疆等省份。已解散的有46個。
徐家良以圓明園鋪設防滲膜、廈門PX化工項目、怒江壩等三項環保個案指出,中國內的非政府環保機構,的確已發揮推動政府注重環保,著手修定公共環保政策,公眾也參與了環保改革的過程,不過在不同的環保項目上,民眾及政府有不同的參與程度。
徐家良在做結論表示,在環保運動中,中國的政治改革是已經推展開來了,不會停下來的。

星期五, 7月 24, 2009

「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監委名單有變化

「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廿二日晚的社區會議,出席者眾,討論熱烈,幾乎出席的每個人都認為是場很成功的討論會。不過似乎沒人留意,「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監督委員會名單有了變化。
「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監督委員周創業表示,有部份委員在2008年十月廿四日當選後,因故辭職,才有了變動。
根據本報檔案記錄,「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監督委員是由華埠牌樓聯盟執委會從收到的廿份左右申請書中,票選出來的。
華埠牌樓聯盟執委會共有十三人,2008年十月廿四日當天,只有七人出席,兩人以缺席投票方式,選出十三名「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監督委員。
當晚的票選結果為居民類五席,住在屋街的梅陳月嫦八票,Jeff Hovis六票,住在天滿街的劉華權五票、住南灣東座的陳丹心及公路村的余民光各得四票。
商戶及業主類兩席,即將遷出華埠,但仍在華埠內擁有出租物業的周創業八票,華埠餐廳的司徒玉貞五票,機構類有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八票,塔芙茨大學/醫療中心的曾雪清、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梁永基、華埠社區議會陳灼鋆、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等人各七票,昆士小學家長會代表高少榮等人。
廿二日晚,「華埠的未來2010年的展望和目標」討論會在幻燈片中公佈的監督委員名單有了變化,華埠餐廳的司徒玉貞換成了黃述沾。塔芙茨大學的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轉列志工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會的其他委員則有麻省理工學院社區計劃教授李燦輝、建築師鄭繼良、Marrikka Trotter、Randall Imai、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員張冬、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甫卸任麻州眾議院議長社區聯絡員一職的何陳素珍、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以及該計劃項目聯絡員梁志生。
廿二日晚,前述監委及專委,有余仕昂、梅陳月嫦、陳丹心、余民光、劉華權、梁永基、周創業、何陳素珍、陳灼鋆、黃述沾、李燦輝、鄭繼良、張冬等人。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成人教育共同主任梁笑君擔任翻譯,華人前進會的鄺寶蓮、黎麗莎,華人佈道會的牧師廖永誠、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項目經理陳潔瀅等多人,都在現場協助擔任小組主持人。
會中列出,以往有關華埠發展的研究及報告,包括波士頓重建局迄今仍承認,並據以為發展標準的199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由華埠社區自行製作,送交波士頓重建局存檔,但未獲官方承認為正式文件的2000年華埠總體計劃,華埠住宅:2007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04年南灣規劃研究、高速公路空權 –1997年市民的展望、華人前進會焦點小組報告、1998 & 2009年華埠主街商戶問卷、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亞美研究學院的多個研究調查報告,2007年華埠居民的就業需求和優先項目等。

圖片說明: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組織員張冬(右)、華人前進會組織員鄺寶蓮(左)主持其中一組討論。出席者得以用廣東話及國語暢所欲言下,發言踴躍。(菊子攝)
李燦輝(左,紅衣者),鄭繼良(右,黑衣者)都是華埠社區內知名的社區計劃專家。(菊子攝)

星期四, 7月 23, 2009

僑委會海外數位華語文師資班 學員交流熱絡

波士頓僑教中心辦理的僑委會「海外數位華語文師資培訓班」,七月十九日開課。八、九名接受培訓老師在討論學習方法時,帶出坊間「輸入法」五花八門,如何選擇等的問題。
波士頓僑教中心的這「海外數位華語文師資培訓班」,由目前在哈佛醫學院做研究學者的梅長生執教。七月十九日起,他將利用四個週日的早上,幫助受訓老師打下使用電腦做文書處理及遨遊網際網路的基礎能力。
當天出席上課的老師,包括來自勒星頓中文學校的游欣瑩、王嘉文、廖淑貞,來自波城華埠中華廣教學校的郭義芳,夏至寧,僑立學校的林寶珍,教會學校的游何銀妹,在公立學校執教的王明德,以及李春蘭等人。
梅長生笑說不少老師來上課,其實是為了不想再看子女臉色。台下老師們聽到這話時,全都點頭稱是,還紛紛敘述起自己遭子女「冷待」的情況。
當天的課程,主要內容為文書處理,以中文電腦處理文書,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中文輸入,但坊間通行的中文輸入法五花八門,十九日來上課的老師們也用手寫板,注音符號,漢語拼音的都各有人在,還有人提及無(左邊一個口,右邊一個無)蝦米輸入法,五筆,倉頡、大易等等不一而足的輸入法。
目前在公校任教的王明德指出,她本人慣用注音符號,但在美國公立學校內執教,受中國大陸影響,幾乎都使用漢語拼音。對從未學過中文的學生來說,使用漢語拼音,可以遷就他們慣用的英文鍵盤,上手比較快,但漢語拼音沒有四聲,如果學生不認識所要的字,或者不會唸所要的字,就無法從電腦中叫出所要的中文字了。
當天梅長生解釋了各種電腦操作系统的不同要求,示範了如何安裝電腦軟體程式、以及如何用滑鼠來帶動電腦游標,執行使用者所要的運算或功能。電腦週邊的USB埠可外接閃存記憶體,或外接各種展延的硬體、軟體等。
接下來的幾週,梅長生以及他的太太助教魏婉美,還將繼續介紹中文輸入簡介、文字排版、表格及美工設計、網際網路入門、多媒體應用及個人網頁製作等等。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透露,九月起,該中心將舉辦進階班,增加「部落格輔助教學及教學上應用」、「Powerpoint輔助教學、中文Powerpoint製作」等。

圖片說明:
梅長生、魏婉美是「海外數位華語文師資培訓班」的老師。(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