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05, 2013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訂10/24開幕 李安將出席


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ARW)將於1024日到27日之間,舉辦第五屆波士頓亞美電影節,並於1024日晚,邀請國際名導演李安,出席在劍橋市哈佛廣場的布瑞托(Brattle)劇院舉行的開幕夜,誌記“喜宴(Wedding Banquet)“一片上映20週年。

李安拍過許多出名電影,包括“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等,並於2006年和2013年則分別以《斷背山》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亞洲首位贏得該奬的導演,更是迄今唯一兩度獲得該奬的導演。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的開幕夜,將放映今年慶祝上映20週年的“喜宴”一片。導演李安將出席致詞。門票25元,十月十九日前購票,20元。AARW會員及學生,享有3元折扣。購票可洽廣場的布瑞托(Brattle)劇院,或 http://www.baaff.org

哈佛電影檔案館也將於1025日至28日,舉辦“李安電影系列”,放映“推手”,“飲食男女”,“色戒”,“冰風暴”,與魔鬼共騎“等片。25日晚,李安將隨片出席。

林乃肯、李素影再爭波市第二區市議員 選情緊張


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選舉,今年又將競爭激烈。兩名候選人,現任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和挑戰者李素影(Suzanne Lee) 三日晚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辯論。出席者認為,二年前他們只差97票,今年恐怕得票數又會非常接近。
            三日晚的這場辯論,由後灣區鄰里協會(The Neighborhood Association of the Back Bay (NABB))舉辦,波士頓新聞報(The Boston Courant)的出版人賈克柏(David Jacobs)主持。
            主辦單位準備了許多問題,包括警察薪資仲裁金(police arbitration award),選民服務,學校教育,波士頓重建局的角色,波士頓第二區內的發展計劃等。出席者提出的問題包括波市居民未來的工作機會在哪兒,他們對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看法等等。
            林乃肯在發言中指出,波士頓市及麻州,刻正踏入前所未有的轉折,改變時期。波士頓市將廿年來首度換新市長,聽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說,75%的部門首長計劃在他下台後離任,波市議會也因有五名現任議員跳入市長選戰,定將面目一新。麻州則是州長訂明年卸任,總檢察長和財政廳長已雙雙宣佈將參選州長,麻州的兩名聯邦參議員也才剛換新人。這在波市歷史中,還是從未見過的情況,不過波市財務狀況極佳,只要新市長和市議會、市民攜手合作,波市未來前景極佳。
林乃肯及李素影都認為波士頓未來光明,重建局作業方法須調整,包容性區域規劃法需保留,學校教育需改革,但在做法細節上,則有不同意見。
在包容性區域規劃法上,林乃肯認為出租大樓應該要採用包容性區域規劃法,確保容許收入程度不同者入住,但屋主擁有的自置樓宇,就不需有此限制。李素影則認為只要計劃得好,自置樓宇一樣適用。
關於重建局部分,林乃肯有更實際的打交道經驗。他認為目前重建局可不經由市議會審議,就可批准撥發稅款優惠,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新市長上任後,所有的相關條例,信託等,都應重新審視。
談及警察薪資仲裁金的高達25%,李素影稱比例高得令人訝異,讓人擔心市府是否負擔得起,希望市議會拒絕該一提案。林乃肯指和消防員合約的21%相比,似乎過高,但總金額其實低些。
談及教育時,李素影顯然更有實務經驗,也有把表現不佳學校翻轉過來的經驗。他強調,沒有家長不為子女能得到品質更好教育而竭盡心力的,但要滿足所有家長們的需求,必須有個更全面計劃,教育品質需擺在第一位。
林乃肯則認為學校改革,恐怕要一次一間學校的來做,比較可行。他也提及自己為昆士中學的校舍翻新,以及前兩天剛提出的合併昆士中學和波士頓藝術學校,都有他參與的努力。
在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這一問題上,李素影坦言反對,並稱關鍵不在建築物的是否安全,就怕人為疏忽。她指出,劍橋市就禁止設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波士頓市也應訂類似法則。林乃肯則表示,2007年時,他持支持態度,現在他認為只要該實驗室能符合聯邦等安全標準規定,他仍會支持。           
            在總結時,林乃肯表示自己更有和市長,市府各部門合作,把事情辦成的經驗。他相信自己過去六年來的在位政績,可做佐證。李素影則強調,自己受排華法案影響,和父母分隔多年,十一歲才移民來美,直到他上大學,進華埠教英文課,才發現原來並不是只有他有這樣的遭遇,也恍然大悟,原來立法對人的生命可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她希望藉著參選成為議員,要在議案成法之前,讓所有受法案影響的人,都有機會表達意見。
            昆士小學副校長陳炳鑑日前特地發表一篇文章,支持李素影參選,稱她對不同意見持開放態度,處事公正,有服務熱誠。
            根據兩候選人向競選財務辦公室遞交的報告,李素影的競選賬戶九月份收入5941元,還剩54,513元。林乃肯的競選賬戶,九月份收入16202元,還剩34,921元。



圖片說明:

            李素影(右)和林乃肯(左)為競選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在波市公圖館做辯論。(菊子攝)

            辯論會現場。(菊子攝)

星期五, 10月 04, 2013

John Connolly 長得像清官 華埠居民喜歡


)“看面相,你像清官”。波士頓市長候選人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二日晚在華埠居民會辦的“市長論壇”中,獲居民認可,先贏一籌。
波士頓市的初選,甫於九月廿四日落幕,麻州現任眾議員馬丁華殊(Martin Walsh)和波士頓市現任不分區市議員約翰康納利,依序以18.47%,以及17.22%的得票率,也就是20838票,以及19420票,從12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打入決選,將於115日的大選中,看選民更喜歡誰,彼此間的競爭,因此更加白熱化。
            二日這天,他們兩白天出席了波士頓市少數族裔警官舉辦的市長候選人論壇,晚上來到波士頓華埠,出席華埠居民會的每月例會。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殷先彬透露,兩名候選人獲悉該會將於二日晚舉行月例會後,主動聯繫,要和選民見面。
            當晚有不下六、七十名民眾出席,其中不少人並不住在華埠,但或為支持自己屬意的候選人,或為聽聽有什麼新說法而到會。
            在會中提問的居民梁德生一度批評,指候選人說來說去都是“那三幅皮”,儘是些競選承諾,強調他們得拿出些辦法來才是。
            在會中提問的,包括華埠居民會執委陳丹心,居民梁德生,梅大衛,城市居民權協調員黎麗莎,華人前進會項目及營運主任劉衛恆,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項目主任吳欣儒,行政主任陳潔瀅,波士頓市青年及家庭中心專員黃願明等人。他們提出的問題,包括華埠樓宇豪華化,低收入居民有被逼遷危險,波士頓重建局作業不透明,發展商繳交的連鎖金去向不明,物業稅過高,居民需要好工作機會,市府首長及員工應該更多元化,應提高包容性區域規劃比率,延長學校上課時間等等。
            在談到波士頓現任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有意在離任前指定下一任的波士頓重建局(BRA)局長,讓學校委員會尋覓出下一任公校總監時,馬丁華殊和約翰康納利不約而同的呼籲,“請讓下一任市長做決定”。
            談到發展建設時,馬丁華殊表示,做策略規劃是比較複雜的事,波士頓房屋局來自聯邦政府的經費最近減少了二千二百萬元,就是一大挑戰。一旦他當市長,將和大發展商協調,做重新貸款等安排。他也誓言要保持華埠的活躍生命力,讓來自中國的移民,在這有家的感覺。
            約翰康納利表示自己在紐約,波士頓市都當過老師,教過書,知道雙語教育能夠幫助移民子女更順利成長。他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大到能夠改變人的一生。身為波士頓公校學生的家長的他認為,學校其實不只是學校那麼簡單,更是社會安全與健康的基礎。他強調要和每一個人攜手合作,讓波士頓市變得更健康,安全,要支持小生意,讓經濟繁榮,每個人都有機會發展。
            康納利指出,他已經訂有一些策略,要為耆英提供買藥折扣,可負擔住宅,也將確保市府聆聽民眾意見。他認為,社會中的所有問題,其實環環相扣,必須從整體角度思考,解決。他以一名十六歲少年輟學為例,指這名少年流浪街頭,結交損友,就可能造成的社會的健康,安全問題,也因此如果減少學生輟學率,社會也就更安全,健康。
        談及波士頓重建局時,他坦言一旦他當市長,將做大幅度改革,把計劃部門分出來,徵詢民意的做出真正的社區發展計劃,讓民眾清楚,各項決策是怎麼做出來的。他也支持提高包容性區域規劃法的可負擔樓宇比率,但他也以初選時另一名候選人約翰巴洛斯(John Barros)所提出的,各個社區環境不同,居民需求各異,最好訂定出讓居民自己做決定的原則。
            當晚出席的民眾中,有一名公校老師表示,約翰康納利自己的小孩就讀波士頓公校,讓人更相信他將做個好市長。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候選人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右)擁著稱他看來像清官的余顯生(左),向出席眾人表示,不理政客們有多少承諾,他相信至少有一項承諾他一定可以做到,那就是他會盡心努力,保持波士頓這好城市。(菊子攝)

            余顯生(左)指著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右二),說他看來像清官。(菊子攝)

         約翰康納利笑說,學校改革要校長,老師,家長一起來。(菊子攝)

         司徒玉貞(左起),陳文浩,陳余寶愛,曾雪清,陳文棟,司徒慶羨等人都是約翰康納利(中)的支持者。(菊子攝)
         馬丁華叔(中)和華埠居民會的執委們合影。右二起為,曹鼎榮,陳丹心,梅陳月嫦,余仕昂,殷先彬,馬華,余顯生,余秀情等人。(菊子攝)

         馬丁華殊聆聽問題時,十分嚴肅。(菊子攝)

         華埠居民會行政主任殷先彬(左)為梅大衛翻譯。(菊子攝)

            華埠市長論壇,出席者眾。(菊子攝)

            約翰康納利和華埠居民會的執委們合影。前右起,劉華權,陳丹心,梅陳月嫦,余仕昂,余顯生,馬華等人。(菊子攝)

BRA灑稅款優惠促發展 民間團體嗆聲稱公款應益眾


華人前進會和城市權聯盟(Right to the City Alliance)等機構合作,日前在波士頓市府廣場前抗議波士頓重建局濫用屬於全市居民的資源,呼籲公家資源要用於公益事務。
            華人前進會和城市權聯盟做此呼籲,是因為波士頓重建局最近給予費林百貨公司舊址重建的發展商,千禧年公司780萬元的稅款優惠。
         社區及環境替代品(Alternatives for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行政主任Kalila Barnett以“實在是夠了”指出,已有太長一段時間,波士頓市把民眾的錢交給大公司及發展商,卻沒有收到任何回報,現在不應該再繼續讓大公司或發展商獲得稅款或區域規劃優惠,卻不要求這些公司實踐社區福利協議,為民眾提供符合生活水平工資工作機會。
            他們指出,波士頓重建局過去給出的稅款優惠,讓自由互惠公司(Liberty Mutual)的後灣大樓獲得四千六百萬元。但波士頓環球報今夏指出,自由互惠公司將裁減員工的退休福利。
            波士頓工作聯盟(Boston Jobs Coalition)即波士頓工人聯盟的Hakim Cunningham表示,應該和千禧年合伙公司簽訂工作協議,確保該一發展項目可為波市居民帶來好工作及福利。
            城市權聯盟代表則稱,以734萬元把Yawkey Way的上空權,地下權出售給波士頓紅襪隊的提案,也很有問題。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質疑,“社區過程在那兒?”。她強調,在決定這樣做對波士頓來說是否一筆真正的好交易之前,應該徵詢民意。如果波市府從這交易中獲得金錢,就應該用於公益事務,資助建造永久性的可負擔住宅等。
            華人前進會共同主席湯建華指出,華埠現有住宅危機,整個社區越來越貴,居民面對逼遷危險。
            前述各機構雖然抗議,波士頓重建局日前還是批准了撥給千禧年公司780萬元的稅款優惠。波士頓重建局表示,費林百貨公司發展項目可為社區帶來巨大浮力,包括創造2000個永久性的工作機會,改善地下鐵公司(MBTA)的土地及其他公地。還可為地方上帶來大量的新店鋪及住宅。這780萬元的稅款優惠,將分13年發給,但該項目估計可為波市府帶來6000萬元的稅款收入。
            千禧年合伙公司表示,他們將在費林百貨舊址建造價值六億三千萬元,高625尺,玻璃的綜合大樓,有辦公室,店鋪,以及450個公寓單位。

圖片說明:

            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前左二),陳秀珍(前右ㄧ)等人在波市府廣場前抗議。(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