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14, 2023

麻州經濟發展聽宣佈 Kate Fox 出任旅遊局主任

              (Boston Orange 麻州報導) 麻州經濟發展廳(EOED) 613日宣佈,塞冷目的地 (Destination Salem) 的前行政主任Kate Fox612日起出任麻州旅遊局 (MOTT)主任。

              麻州經濟發展廳廳長郝伊平 (Yvonne Hao) 表示,麻州希望支持旅遊業,企業夥伴,以及那些使麻州成為全世界最佳旅遊目的地的社區,相信Kate Fox在市場行銷及旅遊業方面的經驗,能夠幫助麻州旅遊業的發展。

              Kate Fox曾經在塞冷市擔任旅遊及文化事務局的「塞冷目的地」任職,主管支持旅遊業的市場行銷,每年為該市帶來約14000萬元的旅遊營業額。

              20203月,塞冷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為支持企業及社區成立了經濟發展復甦及重振工作小組,Kate Fox也是成員之一。她也擔任塞冷市商會主任,塞冷是主街執委會委員,以及益士石國家傳統委員會 (Essex National Heritage Commission)委員長。之前她擔任過波士頓會議展覽中心北區主任,也是北岸LEADS夥伴。

              Kate Fox住在Beverly,獲有威廉史密斯學院學士學位,主修英文,副修宗教。

              麻州經濟發展廳從郝伊平出任廳長後,刻正調整職務重心,將在經濟基礎上重點關注宗教、郊區,以及小企業成長,基礎設施,海港區,軍事基地支援;在經濟策略上,重點關注旅遊及國際貿易,在生命科學,先進製造,清潔能源等方面的聯邦政府機會,並且和人力技能內閣,消費者事務及企業規定機構等做跨部會合作,已全面整合麻州的總體經濟發展策略。

Executive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nounces New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Massachusetts Office of Travel and Tourism

Boston, MA – Today, the Executive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amed Kate Fox, form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Destination Salem, a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Massachusetts Office of Travel and Tourism (MOTT).

“Massachusetts is home to historic towns and cities, beautiful natural resources, and seasonal destinations that attract thousands of visitors annually and help drive our state’s economic growth,” said Governor Maura Healey. “With new energy, creativity, and ingenuity at our Office of Travel and Tourism, we are ready to show the world that Massachusetts is a world-class destination.”

“Our administration is committed to investing in tourism, which is vital to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so many of our 351 cities and towns in Massachusetts,” said Lieutenant Governor Kim Driscoll. “We’re thrilled Kate will bring decades of experience work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this role and excited to see her strengthen Massachusetts’ capacity to attract new visitors and businesses to our beautiful state.”

“We want to support the tourism businesses, industry partners, and incredible attractions that make communities throughout Massachusetts some of the best destinations in the world,” said Massachusetts Economic Development Secretary Yvonne Hao. “We’re excited to welcome Kate to Team Massachusetts and grateful to tap her marketing and industry expertise to help us grow the state’s tourism sector.”

"Tourism is critical to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so many of our cities and towns in Massachusetts,” said Undersecretary of Economic Strategies Sarah Stanton. “With Kate at the helm of our Office of Travel and Tourism, our state will showcase to visitor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exciting attractions and events – including the 250th anniversary of our country’s independence – that make Massachusetts the perfect place to bring their families, rest and relax, or experience arts, culture, and history.”

“I am excited to be joining the Massachusetts Office of Travel and Tourism and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statewide tourism initiatives,” said MOTT Executive Director Fox. “From the Berkshires to Boston, Cape Ann to the South Coast and Cape Cod, Massachusetts is an authentic, creative, and compelling destination for visitors from near and far and I can't wait to get to work promoting travel to Massachusetts.”

At Destination Salem in the Office of Tourism & Cultural Affairs in Salem, Fox oversaw marketing efforts in support of tourism, which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city’s economy that generates more than $140 million in local expenditures for the city annually. Fox was a member of the City of Salem’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overy & Revitalization Task Force,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March 2020 to focus on business and community support during the pandemic. She also served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he Salem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Salem Main Streets Steering Committee, and was a Commissioner for the Essex National Heritage Commission. She was previously president of the North of Boston Convention & Visitors Board of Directors and is a North Shore LEADS Fellow.  

Fox lives in Beverly and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in English with a minor in Religious Studies from William Smith College. Her first day at MOTT was yesterday, June 12.

EOED recently announced a realignment of the office under new pillars to better focus on key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nd ensure continued economic support for all Massachusetts communities and residents. The new pillars include Economic Foundations, focused on regional, rural, and small business growth, as well as infrastructure, seaport,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 support; Economic Strategies, focused on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new federal opportunities in areas such as life scienc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clean energy, and the cross-secretariat Workforce Skills Cabinet; and Consumer Affairs and Business Regulation, which will be more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office’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胡光中「愛在滿納海」發宏願擴建國際學校

土耳其慈濟負責人胡光中以「愛在滿納海」為題,分享他的土耳其經歷。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 慈濟波士頓聯絡處611日迎來一位土耳其志工胡光中,分享他身為一位穆斯林教徒如何卻能和佛教慈濟一起在土耳其幫助敘利亞人的故事。

二場「愛在滿納海」分享的與會師兄姊們個個聽得眼泛淚光,都希望幫助胡光中完成籌建滿海納國際學校新校園的宏願。

 胡光中這次是第一次來到美國,在紐約慈濟執行長蘇煜升陪同下,第一站先到波士頓,再陸續拜訪華府,紐約等地。

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長金滿()和林毓雅()主持胡光中 (中) 分享會。
(周菊子攝)
胡光中還特地參加613日起至年底在紐約舉辦的「情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展覽,以及將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籌款的音樂會。

 11日的分享會由波士頓慈濟負責人長金滿主持,鄧淑芳、蕭蕙菁提問,分別獲得一本描寫胡光中事蹟的書,「種在星月下的種子」,「戰火下的光」。

楊美宜恭喜蕭蕙菁(左)得到一本胡光中(中)的書。
(周菊子攝)
在台灣出生的胡光中不諱言,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愛念書,聯考沒過關,這才經由家族信奉伊斯蘭教的機緣,獲選參加台灣和利比亞政府的交換學生項目,15歲去利比亞學習阿拉伯文,在那兒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恐怖,也親眼見過幾個人為了搶吃食,甚至為搶洗衣粉而被擠死的慘況。畢業後回到台灣,他卻找不到工作,於是又回到了阿拉伯世界,並因緣際會的在土耳其開始經商。

現場提問,就可拿到描寫胡光中故事的書。 (周菊子攝)
 1999817日時,土耳其發生大地震,胡光中眼見世界各國紛紛伸以援手,獨不見來自台灣的人。他忍不住投書,在報社上發表一篇「救援土耳其,台灣在哪? 」的質疑文章,這才知道地震發生後第二天,慈濟就已派志工前往勘災。胡光中立刻和他們聯絡,協助他們以當地語言和人民、政府溝通。

在救災過程中,胡光中親眼見到慈濟人如何尊重災民的宗教信仰,在提供慈濟帳篷給土耳其災民時,怕穆斯林教徒覺得不舒服,還會主動把帳篷上的「佛教」兩個字拿掉,讓他對慈濟跨越種族、宗教的大愛精神產生好感。

紐約執行長蘇煜升匯報「情繫何處:流離失所後的慈悲共渡」展覽。
(周菊子攝)
震災過後,忙於工作的他和慈濟的聯繫就漸漸斷了,直到2014年,他在伊斯坦堡看到一位小女孩,5月份的伊斯坦堡天氣寒冷,小女孩卻沒穿鞋子在路上走,翻垃圾,找食物。

小女孩後來把他帶到一個敘利亞難民聚居的地方,讓他這才發現敘利亞難民因為語言不通,又沒證件,根本沒法工作,或是只能找到工資十分低薄的零工,生活十分艱難。

陳裕逢說明6月25日波士頓慈濟音樂會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籌款。
(周菊子攝)
他開始向自己的朋友同學以及家人募心募愛,募到8600元美元給這些敘利亞難民,只是僧多粥少,很快他就無以為繼了,這才讓他想起慈濟,和約旦的陳師兄連絡上,得到了台灣慈濟支持。

 在進一步和這些敘利亞人接觸後,胡光中發現,生活溫飽固然是大問題,但更讓他們難過的是土耳其和敘利亞操不同語言,這將近4000戶敘利亞人和在地土耳其人彼此無法溝通,小孩子們不能上學,未來是那麼的沒有希望。

 接受濟助的敘利亞難民中,甚至有人想把收到的慈濟毛毯賣回給胡光中,以換錢來讓小孩上學。

波士頓慈濟6月25日辦音樂會。 (周菊子攝)
志工們開始上街尋找沒讀書,在打工的孩子,沒想到他看到很多五、六歲就已經得去工廠上班,賺錢幫補家計,每天工作13小時,中間只有13分鐘可以去上廁所。他們只得一個工廠一個工廠的去找這些小朋友,甚至還想辦法籌錢來每月發七、八百元給去上學的小朋友,藉以彌補他們沒去工作的金錢損失。

林采彤(左)、金花師姊等人接待來賓。 (周菊子攝)
 下了決心上學的小孩子們都學得很認真。住的地方晚上沒燈,就用手機或車輛的燈來照。就這樣,他們漸漸有了大約578個學生。後來由於這「滿納海」模式的成功,土耳其政府和聯合國一起合作用滿納海模式,幫助了400,000個小朋上學。

在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爭取美國認證時,一名承辦美國教育認證公司的副總裁來到土耳其。他原本要和家人赴外地假,特地撥時間和胡光中晤談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趕場出席。 (周菊子攝)

把美國認證公司副總裁介紹給胡光中的人是葉門的前司法部次長,他發現自己和胡光中竟住在同一棟大樓,還是樓上樓下的鄰居,直呼這是阿拉的旨意要他幫忙,於是更加落力,也終於趕在限期內完成認證。

如今針對滿納海學校空間不敷使用,慈濟已經籌資購買了一塊土地,希望在很快的未來蓋一所國際學校,用教育點燃希望的心燈,以大愛為他們營造可以有所嚮往的未來。

波士頓慈濟將在625(週日)6點半至8點,在慈濟會所 (15 Summer Street, Newton, MA 02464)舉辦”紐約長島/波士頓青少年仲夏音樂會。入場免費,但建議捐款,兒童5元,成人10元。查詢可洽波士頓慈濟聯絡處 617-762-0569。 (僑務電子報:    胡光中「愛在滿納海」分享會 細說滿納海國際學校創立點滴|北美洲 | 僑務電子報 (ocacnews.net)

星期二, 6月 13, 2023

波士頓龍舟賽各隊英姿

波士頓台灣龍舟隊。

清華校友隊最亢奮,開香檳慶祝。
牛頓市 Beat It 拳擊俱樂部隊。
趙剛(左二)代表牛頓市Beat It 隊領獎。
波士頓大學隊。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隊。




復旦、同濟、上海財經聯合隊。
武漢高校也組成聯合隊。


Tripology隊。 (圖片來自伍振中臉書)

Wolfpack 隊。 (圖片來自伍振中臉書)

廣教學校隊。(圖片來自伍振中臉書)

2023波士頓香港龍舟賽有杭州味 抗議人士舉旗籲「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波士頓香港龍舟會今年有3條新船,其中一艘是Tripology這家企業贊助的。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第44屆波士頓香港龍舟賽611日在64隊參賽,共有3艘新龍舟下水,杭州市20餘人代表團出席,支持香港民主人士拉旗高喊「自由香港 (Free Hong Kong)」的抗議聲中舉行。比賽結果,Boston 1 Premier2分零6357贏得第一名。
龍舟隊整裝出發。(周菊子攝)

贏得亞軍﹑季軍的隊伍及成績,依序為Wolfpack Racing Club 2分零7302;華人青年會暴風隊 (CYPN Storm) 28233

今年的波士頓香港龍舟賽,增添了杭州色彩,不但有杭州市送出一艘龍舟,派20餘人代表團到訪,還有本地人組成北美杭州協會隊參加龍舟賽。

杭州市贈送的這條船,上面寫著人間天堂,最憶杭州。 (周菊子攝)
                       彷如湊熱鬧般,福州大學,牛頓市及勒星頓鎮華人,今年也都分別組成龍舟隊參賽。由大學生和研究生組成的隊伍有波士頓、東北及哈佛大學,由校友組成的有清華、交通、武漢高校聯合,復旦及同濟和上海財經等。

大波士頓華人文化協會 (GBCCA)有談繼欣率領的獅虎隊 (Ligers),華人醫務中心、廣教學校也都組隊參賽。

11日中午,波士頓香港龍舟賽籌委會主委汪剛柳依照慣例,先請嘉賓、贊助商為龍舟點睛,再請華林派舞龍,引領嘉賓從船塢走到主舞台舉行開幕式。

嘉賓及贊助商合影。 (周菊子攝)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 (Tackey Chan),波士頓市議會議長愛德華費林 (Ed Flynn),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總領事黃屏,香港駐紐約經貿辦事處處長聶繼恩,杭州市政協副主委陳新華,以及有個杭州養女的波士頓香港龍舟賽創辦人史凌雲 等嘉賓和贊助商一一致詞。

杭州代表團送給波士頓香港龍舟會一艘模型船。 主席汪剛柳代收。 (周菊子攝)
在黃屏總領事,以及香港紐約經貿處處長聶繼恩致詞時,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核心成員謝中之等2人突然出現,面向台上嘉賓,拉開寫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黑色布條,不斷高喊「自由香港」,「還我民主」,場面一度尷尬。

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核心成員謝中之等人到場向中領館嗆聲。
(周菊子攝)
                          會場中有工作人員一度試圖阻擋,但其他工作人員制止,穿著螢光綠背心的公園警察,也只是站在那兒,絕大部分現場觀眾更是都坐在椅子上,紋風不動的靜觀其變,於是致詞聲和抗議聲在會場交錯了幾分鐘,由於主辦單位和致詞者儘管皺起眉頭,並無任何動作,前述
2人致詞完畢後,抗議者也離開了現場,波士頓龍舟節的活動,又恢復如往年一般。

駐紐約中國總領事館總領事黃屏(左)和駐紐香港經貿辦事
處處長聶繼恩為龍舟點睛。 (周菊子攝)
                  今年的舞台表演節目,有泰國舞蹈,華林派武術示範,韓國舞蹈,大波士頓文協扯鈴,哈佛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舞蹈,新英格蘭武術學院示範功夫,波士頓STAR集團跳躍南舞,Prerna表演藝術跳印度舞,新英格蘭太鼓隊擊鼓。

舞台外的帳棚及草地,還有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擺出的中華傳統民俗攤位,由周萬欽等人教做香包,燈籠,示範書法、剪紙等等,二胡演奏家林湛濤率大波士頓太極學院示範太極等。

駐紐約中國總領事館總領事黃屏(右)和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陳新華(右二)
為龍舟點睛。(周菊子攝)
                     在初賽時第一名的波士頓台灣龍舟隊 (Titans-Leopard),因決賽航程較遠,500公尺,隊員們體力不繼,今年跌落三甲之外,成績為29515

龍舟賽比賽部分主任Jeffrey Wei指出,今年的64隊參賽隊伍,決賽時分為6組競賽,在前述A組的公開賽之外,其餘各組冠亞季軍成績如下;

B組,世紀龍舟俱樂部 (Century Dragon Boat Club) 2:16:344,波士頓1運動隊 (Boston 1 Sport) 2:18:666,復旦及同濟、上海財經校友聯合隊2:21703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左)和波士頓市議會議長Ed Flynn (右)應邀出席
波士頓香港龍舟節。 (周菊子攝)
           C組,One Kakou 2:22.969GE 航天隊 (GE Aerospace 亞太聯盟及朋友) 2:23:082,畢馬威藍龍 (KPMG Blue Dragon)2:24:034

D組,北美杭州協會 2:35:801,藍龍 (藍十字藍盾) 2:37:532CVS 用心做 (CVS Hearts at work) 2:37:957

E組,藍龍 2:34:328J&J 鴨子隊 (Ducklings) 2:34:675,東北大學A 2:35:462

李建生(左)游說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陳新華 (右)加強杭州和麻州的科技企業交流。
(周菊子攝)

           F組, Factorial Inc.2:41:403 ISPE Boston 2:46:730,廣教青少年隊 2:53:435
史凌雲 (右二)與紐約中領館總領事黃屏夫婦(左)等人合影。 (周菊子攝)
周萬欽在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攤會當義工。 (周菊子攝)

華林派的舞龍表演,聲勢浩大。 (周菊子攝)
華龍派祥龍盤坐,等待嘉賓。 (周菊子攝)
波士頓香港龍舟節開幕前,先辦理丟失兒童招領。 (周菊子攝)
波士頓香港龍舟節籌委會主席汪剛柳致詞。 (周菊子攝)
開幕式時,舞台帳篷擠滿人。 (周菊子攝)
表演泰國舞蹈的女孩們。 (周菊子攝)
林湛濤與太極協會會員們。 (周菊子攝)
來到波士頓龍舟賽活動的群眾,還有人自備汽艇船。 (周菊子攝)
會場帳篷坐滿了人。 (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議會議長Ed Flynn送上一份表揚狀給波士頓香港龍舟會。 (周菊子攝)